“慕課出海”實現高等教育數字化新突破
二是建設了在線教學新平臺。2020年以來,我們建設了“愛課程”和“學堂在線”兩個高校在線教學國際平臺,并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教育聯盟,向全世界大學生和學習者提供了包含14個語種的1000余門在線課程,全球累計選課達100余萬人次,中國“出海”課程受到廣泛關注。
三是構建了合作交流新機制。我們牽頭成立了世界慕課與在線教育聯盟,三年來組織了50余場全球在線教育高端對話活動,推出了聚焦全球人類命運重大議題的英文全球公開課,開設了341門次全球融合式課程,推動一批國內外著名大學實現了學分互認。同時,通過簽署中國課程平臺與印度尼西亞國家平臺的合作協議,組織中國88所大學為印尼國家平臺提供近300門高水平慕課,支持印尼3000多所高校學生的在線學習。近500名印尼學生通過雨課堂“克隆班”實現與中國國內學生同步聽課、同步答題、視頻互動、線上考試,86名學生獲得學分。
通過“慕課出海”,我們國際合作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分享中國經驗、貢獻中國標準,持續引領世界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
2.強合作推動慕課與在線教育全球合作交流
記者:2020年底,教育部指導成立世界慕課與在線教育聯盟,作為“慕課出海”的重要支撐平臺,成立三年來,該聯盟做了哪些工作?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周天華:世界慕課與在線教育聯盟是由中國發起并主導的首個高等教育數字化領域國際多邊組織,秘書處永久設在中國,由清華大學校長擔任聯盟主席,創始成員包括美國康奈爾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美國edX慕課平臺等來自世界五大洲14個國家的17所國際知名大學與3家知名在線教育機構。2023年,英國FutureLearn平臺、印度尼西亞網絡教育學院、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三個新成員加入,為聯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聯盟自成立以來,圍繞合作教學、能力建設、知識共享與公眾宣傳開展了一系列探索與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多渠道增進國際交流。近年來,聯盟通過推進“慕課出海”、開展國際合作、發布研究成果等方式,有力推動教育資源全球共享,為世界高等教育提供在線教學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圍繞人類共同面對的重大議題,組織和支持國際重要課程、國際會議、學術會議直播近千場,包括聯合國安理會秘書長古特雷斯參與的《氣候變化大講堂》等。與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美國在線教育平臺edX、韓國國家慕課平臺K-MOOC、泰國國家慕課平臺ThaiMOOC等30余家知名高校和在線教育機構合作搭建了優質課程引進與輸出的雙向溝通渠道。
二是多模式開展教學合作。聯盟通過構建全球融合式課堂、開展全球融合式證書項目等形式,促進全球高等教育數字化合作,推動實現更加包容、開放的教育。全球融合式課堂項目通過在本地創建全球化課程,促進不同文化、學科知識背景學生間更便捷、更深層次的交流。截至目前,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米蘭理工大學、智利大學、蒙古科技大學等高校的逾千名學生實現了“在線訪學”,并積極探索學分互認。聯盟成員清華大學開啟8門英文全球公開課,推出10個全球融合式證書項目,圍繞影響人類命運的重大議題建設并分享優質教育資源。截至目前,課程已開設兩輪,學習者近2540萬人次。
三是多舉措提升數字素養。近年來,聯盟圍繞數字化轉型這一主題組織全球可持續發展馬拉松挑戰賽、全球大規模在線開放挑戰賽等活動,內容覆蓋“教育公平”“終身學習”“通過數字化轉型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大學校園和學習環境”“人工智能學習共創社區”等方面,面向全球招募創新者開展“慕課學習+同步學習”在線學習實踐,利用優質在線資源,舉辦可持續發展全球對話,搭建包容、開放、多元的全球化學習社區,鼓勵學生展開跨文化、跨專業、跨地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探索創新數字化教學場景,提升師生數字素養。
3.立標準引領全球高等教育數字化創新發展
記者:我們關注到這次會議發布了《無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