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業上減負在育人上添彩

    | 小采

    1.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

    “新一中、新氣象,譜寫新篇章。恭喜我的母校!在素質教育的發源地,我希望老師們以全新的方式來詮釋素質教育,為國家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適用于多個領域的人才。”2022年9月1日,在汨羅一中新校園揭牌儀式上,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湛中樂難掩內心喜悅。湛中樂于1982年從汨羅一中考入北京大學,至今已逾40年,他對汨羅教育發展飽含深情。

    早在20世紀80年代,汨羅作為素質教育的先行者,提出“面向每一類教育,面向每一所學校,面向每一個學生,面向學生的每一個方面”。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基礎教育優質資源逐漸向大城市聚集,汨羅遇到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教育負債嚴重、優生外流等問題。

    如何破解難題,重新擦亮新時代汨羅素質教育金字招牌?

    唯有改革。

    汨羅市把新時代素質教育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舉全市之力不斷激活素質教育發展新動能。

    第一輪改革來自教育布局的調整。2021年,汨羅投資5.7億元遷建市一中新校園,同時提質改造市二中。一中搬遷后,將原來分布在農村的三、四、五中以及城區里規模不大的楚雄中學合并為“新三中”,搬到原一中的校址。從此,汨羅普高學生告別了集鎮上學的歷史,農村高中全部進了城。此外,2019年至2020年期間,汨羅還在城區新建了正則學校、任弼時芙蓉學校以及市幼兒園。

    布局調整不僅在城區,更輻射到農村。為整合教育資源,汨羅市委、市政府以改革為先導,將鄉鎮100人以下的初中和小學撤并,200人以下的學校合理調整,共計整合農村小規模學校75所。

    與此同時,近年來,汨羅共投入12.5億元資金新建和改擴建一批城鄉品質學校,先后改建24所寄宿制學校,改擴建40片運動場,建成21個高標準圖書閱覽室、190余個圖書角。

    另一輪改革來自教育人事制度。撤銷沿襲多年的“聯校”,實行“扁平化管理”,讓187名教學管理人員全部回歸講臺;以“縣管校聘”激活教師隊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4771名教師全部參與各鎮各校的崗位競聘,4679人競聘成功;鄉鎮及市直學校平行交流376人,中青年骨干教師從城區到農村支教35人,鄉鎮年輕教師進城跟崗學習31人。

    學校布局調整后,如何確保學生安全上學?寄宿生食宿問題怎么解決?學生的需要就是改革的動力。汨羅在原有242輛校車的基礎上,新增10輛校車,并對校車線路進行優化,確保1642條校車運營路線覆蓋全體乘車學生。在弼時鎮玉池學校,弼時鎮政府對40名寄宿學生補貼交通費、住宿費,每人還發一套鋪蓋。

    在屈子祠鎮,最漂亮的建筑是學校,鎮上范家園學校有全新的塑膠跑道,還有一個微型植物園,孩子們在這里或散步賞花,或靜坐閱讀。書海求知的少年與綠意盎然的花園,構成詩意的畫卷。

    如今,汨羅“精品一中、優質二中、特色三中”的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全市93.5%的學生在中心校、品質校就讀。即使是最偏遠的鄉鎮,家門口也有好學校,小學校也有好老師,小學跨村不出鎮,中學寄宿走讀兩相宜。

    2.讓孩子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感謝國家和學校的栽培,希望汨羅能有更多的熱血男兒投入航空事業中,為祖國的藍天奉獻青春力量。”11月11日,在中國人民空軍成立74周年之際,首次評定空軍飛行等級岳陽籍空軍飛行員家庭榮譽牌匾頒發儀式在汨羅一中舉行,一名汨羅籍飛行員的母親喜悅溢于言表。她的孩子于2016年畢業于汨羅一中,以優異成績考入空軍航空大學,現在拿到了駕駛戰機飛向藍天的初級“資格證”。

    十年來,汨羅培養了30名飛行學員。2023年,汨羅一中又有5人被錄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海軍飛行學員,4人“組團”圓夢國防科大。汨羅二中于2018年開辦了湘北地區首個國防教育特色班,積極探索“國防教育+學校德育”長效機制,堅定孩子們為國家、為社會奉獻青春的理想信念。

    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植根于汨羅人心中的素質教育,不僅是高考出成績,更在于從小養精神。

    近年來,汨羅堅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編纂了《汨羅市鄉土習俗與文化》《汨羅非遺校園讀本》等校本教材,讓孩子們從小接受屈原文化的熏陶,通過“楚辭進課堂”“非遺進校園”等系列活動,厚植家國情懷,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沁潤學生心靈。

    正則學校開設了詩歌課,教學生讀詩、品詩、寫詩。在詩歌的熏陶下,窗外的春花秋月、夏蟬冬雪,在學生筆下都有了詩意。2020年,汨羅舉辦首屆“國際詩歌藝術周”,正則學校1600名師生齊誦《離騷》,感動全場數萬名觀眾。好的詩歌教育,帶孩子們找尋到了精神的故鄉。

    長樂鎮的小學生會演“故事”,中學生能踩高蹺參加古街巡游;汨羅市實驗小學積極打造“戲劇校園”,孕育了一個個經典戲曲“課堂舞臺”;今年中秋,新市鎮新市街小學300余名學生參加“耍寶塔”民俗表演。

    范家園學校的孩子們懂非遺。楚辭吟誦、包粽子、香囊制作等傳統文化在課堂里百花齊放。低年級學生織香囊、編五彩繩,高年級同學包粽子、誦《離騷》、練習旱地龍舟。

    范家園學校還有一個占地10畝、種有各種果樹的勞動教育主題公園。孩子們在這里采摘茶葉、艾草、粽葉,松土、澆水、除草、捉蟲、施肥、剪枝……所有植株,從栽種到成熟,都讓他們“收拾”得井井有條。

    任弼時紅軍學校學生會講紅色故事。作為任弼時的母校,學校依托任弼時紀念館,全力推行紅色文化教育,每位同學都是校史館和任弼時紀念館講解員,學校廣播站還開設了《紅色故事我來講》等欄目。任弼時芙蓉學校則編寫了《紅色駱駝——任弼時》的校本教材,弘揚良好家風,培養學生優秀品質。

    立德樹人的育人模式,在汨羅,正充盈著孩子們的精神世界。

    3.以教師成長引領教育未來

    在教育綜合改革的進程中,“教師”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也成為汨羅寫好素質教育新篇章的關鍵所在。

    這些年,汨羅啟動強師計劃,幫助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特長的教師成長,讓更多教師享受更加公平的發展機會。

    2023年,汨羅投入500余萬元用于教師培訓,邀請專家授課136節,現場教學18次,鼓勵教師“跳起來摘桃子”。在暑假,1300余名教師分赴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等學校進行研修。11月中下旬又有200多名“未來教育家”到北京、成都等地研修,以教師的自我成長引領汨羅教育的未來。

    在第39個教師節,白塘鎮獎勵表彰一批優秀教師,獎扶資金達44.63萬元。來自岳陽市君山區的龔舒在白塘任教4年,今年獲得了“白塘鎮模范教師”榮譽。“在教育基金的支持下,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新建了教室、運動場和教師宿舍,環境舒適,讓我們更加安心工作。”龔舒表示將堅守教學一線,關愛鄉村留守兒童,做一名對學生負責的人民教師。

    鄉鎮教育基金的“白塘力量”是汨羅市尊師重教的縮影。

    2021年12月,汨羅啟動教育基金募集活動。兩年來,全市近十萬人為教育基金捐款,有20人

    778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堂va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盗摄一区二区在线|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视频|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露脸口爆吞精一区二区| 鲁丝丝国产一区二区|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一区| 日本精品夜色视频一区二区| 99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男女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成人一区ftp在线播放|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好的精华液|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激情内射亚州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 蜜桃AV抽搐高潮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观看|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动漫精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午夜肉伦伦影院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正在播放国产一区|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