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養人”生態激活創新熱情
在調研中,學校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首先,科創團隊激勵機制不完善、人才評價考核制度不健全、學術生涯后期路徑依賴等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全學術生命周期內人才的創新活力。其次,目前高校針對青年教師的全面發展往往缺少有效的全鏈條扶持機制,對青年人才經費項目的支持力度需進一步加大,青年人才上升渠道需進一步打通。最后,人才引進工作目前仍存在地域有差異、結構不均衡、地方統籌調控不足等現象,人才引育政策亟待優化。針對這些問題,學校將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放權松綁”,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打造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需要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堅決破除“五唯”,健全符合崗位特色的全學術生命周期分類評價與彈性考核機制。近5年來,基于長周期柔性考核、知識產權賦權等各項改革,中國科大原創性科研成果不斷涌現,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創歷史新高,7人當選兩院院士,9位教授獲全國創新爭先獎,15位教授獲科學探索獎,3個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未來,中國科大將繼續激活人才創新“一池春水”。
二是精準“滴灌”,為青年人才提供“試飛”天空。青年教師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預備隊和生力軍。中國科大積極探索青年人才體系建設,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充分發揮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重大科研平臺的牽引作用,為青年人才量身打造成長舞臺;生活上,重視解決青年人才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與急難愁盼問題,完善其子女入托上學與醫療保障體系,當好“后勤部長”,讓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業。
三是“筑巢引鳳”,匯聚高層次人才。中國科大將進一步建立健全符合國家戰略需求和學校發展定位的人才引進和聘任體系,加快打造深空探測實驗室、碳中和研究院、臨床研究醫院等創新平臺,持續優化科研布局,吸引高層次人才聚集;通過打造重大創新平臺為人才施展才華提供舞臺,以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為人才及其家屬提供全方位便利與保障;進一步優化學術生態,加大新進人才科研啟動經費支持力度,建設聘期制科研隊伍,全力“幫促扶”,敢于“壓擔子”,確保人才“引進來”“留得住”“用得好”,鼓勵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