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眾呈現書法藝術魅力
|
小采
在審美追求方面,書中表達了在追求書法意境的基礎上,自然流露自家性情、形成自家風格的觀念。作者寫道:“書寫過程本身,是心與手并用的活動過程。”欣賞書法,并不止于文字符號的視覺層面,還是對生理與精神層面皆具足完備的鮮活生命征象進行感受,并可延伸至探尋書法意境的美感特質,也即通過修習書法來“修心養性”,在沉浸于筆墨的同時讓心靈獲得滋養和成長。
最后一講“時代審美與個體選擇”,通過書法發展史上的幾個“點”,考察各時代的審美特征。東晉以王羲之的妍美書風為首,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清代碑學興盛,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審美意趣,書法愛好者既可從歷史角度看待審美,也可結合當下,融入自己的理解。
《中國書法十五講》由方建勛主講的北京大學書法公開課“書法審美與實踐”講稿整理而成。一位同學這樣評價方建勛的課:“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這是一段多么難得而又值得銘記的時光。”這本書的出版,也將幫助廣大讀者在快節奏的生活中萌生對中國書法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