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為橋讓世界相通相親
【編者按】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是促進人類文明對話的橋梁。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中國與世界的交往日趨緊密,中文正在走向全世界,逐漸成為跨越國界、開啟心靈的一把“金鑰匙”。不久前,2023世界中文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讓我們在會場內外,聽一聽各國友人與中文的故事。
中文是中國的語言,也是世界的語言。12月7日至9日,以“中文服務世界,開放引領未來”為主題的2023世界中文大會在京舉辦。中外有關專家、政府官員、國際組織代表和國際語言文化機構負責人等約2000人參加會議,交流研討。
1.中文應用日趨廣泛
“中文是一種非常熱門的語言。我這么說,并不是因為我今天在中國。”世界中文大會現場,俄羅斯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校長伊琳娜·克拉耶娃的話,贏得了滿堂掌聲。
近年來,中文標識作為重要的文化景觀,日漸成為海外一道風景線。在沙特利雅得機場、俄羅斯謝列梅捷沃機場、泰國素萬那普機場、法國戴高樂機場、新西蘭奧克蘭機場、白俄羅斯明斯克機場等,人們驚喜地發現,中文成為“駐場語言”,機場不僅配有清晰的中文標識,還有中文廣播。
中文也逐漸融入各國城市生活。當被問到“紐約的中文標識多嗎”這一問題時,美國“曼哈頓中文”聯合創始人成大龍表示:“那當然!在一些街區,特別是中國城附近,有很多中文路牌和廣告牌,非常有特色。”在波蘭首都華沙的國王之路,中國游客時不時會看到中文“珍珠奶茶”字樣,走進商鋪,波蘭人熱情地用中文說著“你好”。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李宇明近日撰文指出,中文國際應用的領域主要有三個,一是世界各國和地區的語言生活,二是國際組織、跨國公司的中文生活,三是國際會議、國際活動、國際學術刊物等的語言運用。
據了解,中文已成為聯合國大會和安全理事會、國際糧農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世界衛生組織、世界旅游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的官方語言和工作語言。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等也將中文列為官方語言。在本次世界中文大會上,不少漢學家和外國嘉賓用流暢、標準的中文發言,贏得陣陣掌聲。
在國際經貿交流中,中文日益成為一門重要的語言。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華文教育協調機構執行主席蔡昌杰介紹,東南亞首條高速鐵路、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項目雅萬高鐵,招聘的乘務員都會講簡單的中文,海外中資企業對持有漢語水平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