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的來歷和風俗
“大雪”是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的節氣。“大雪”并非是說雪很大,而是指大雪時節后降雪的肯能行更大,降雪范圍更廣。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
故事:傳說有一種寒鶚,長著四只腳,兩只光禿禿的肉翅膀;在夏天的時候它全身長滿了絢麗的羽毛,樣子十分美麗,整天搖晃著羽毛。在大雪來臨時,兒們修理窩巢,積聚食物,提前做好過冬的工作,而寒號烏卻什么也不干,夜間它只能在石縫中,凍得不停叫,最后凍死在巖石縫中。
大雪節氣風俗
1、羊肉
吃羊肉,驅寒滋補,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御寒能力。羊肉還可以增加消化酶,幫助消化。專家建議,冬天食用羊肉進補,可以和山藥、枸杞等“混搭”,營養更豐富。
2、紅黏粥
粥可以和胃補脾,潤養肺燥,是養生的絕佳選擇。小米粥有滋陰養血,和胃安眠等功效,而紅薯也素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功效,使人“長壽少疾”。
3、狗肉
俗話說“掛羊頭賣狗肉”,其實溫州人一直有“冬令香肉暖胃”之說,這香肉即是狗肉。寒冬時節是食狗肉進補的最佳時刻,《大明本草》上就有“黃狗大補益人,余色微補”記載。
據說,身體虛弱而溺床的小孩,吃一兩回狗肉就能夠見愈。過去,溫州不少人家將狗肉作為產婦補體的佳品相互贈送。
4、兌糖兒
每當“大雪”節氣前后,溫州街頭就會出現一種“兌糖兒”的場面。各地飴糖作坊將制成的整版飴糖提供給專門挑擔走街串巷的小商販,俗稱“糖兒客”。
“糖兒客”一邊敲打糖刀,一邊吆喝賣糖。小孩常常被吸引,家長便將家里的銅質廢品、銅錢銅板之類物件拿來跟“糖兒客”兌換飴糖。由于冬季食飴糖有滋補身體的好處,所以如今這“兌糖兒”也發展為一種商業經營方式。
大雪節氣人們應該注意什么
注意起居和運動
大雪節氣,要注意保持情緒的穩定、平和,起居和運動有規律。冬季日短夜長,要注意早臥遲起,不要熬夜,不要過早起床晨煉,“必待日光”。大雪三候。“初候鹖旦不鳴”,鹖旦是一種夜鳴求旦的鳥,這時這種鳥也斂氣屏聲,躲迸巢穴里不出來了。“二候虎始交”,這時老虎到了發情期,就要開始繁殖后代。“三候荔挺出”,“荔”是一種細微的小草,這種小草在寒冷的冬季反而于向陽處挺出了嫩芽。
注意防寒保暖
大雪節氣,我們應注意風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頭部和腳部。這是因為,一些疾病的.發生,與不注意保暖有很大關系。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中醫理論認為,頭是“諸陽之會”。不戴帽的人,環境氣溫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總熱量的30%;若氣溫在4℃,從頭部散失總熱量占60%。天氣寒冷,會使血管收縮,人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癥狀。對于腦血管病人來說,寒冷很容易誘發腦血管病。由此可見,頭部保暖非常重要。寒冷的大雪節氣,首先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適當增減衣服;戴頂帽子、配條圍脖、穿雙保暖鞋不失為防寒的最佳選擇。其次,患有心腦血管病關節炎消化系統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時要穿一點的外衣。
預防心臟病
隆冬季節與冬末初春為急性肌梗塞的兩個發病高峰期,其原因除了氣溫偏低刺激人體交感神經,引起血管收縮外,寒冷還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導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狀血管。此外,病變的冠狀動脈對冷刺激特別敏感,遇冷收縮,甚至使血管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心絞痛,重者發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應重視防寒保暖,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襲還要定期進行心血管系統體檢,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溶栓、降脂、擴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藥物。
大雪的別稱
六出,玉龍。
雪的別稱其實是有很多的,比如說銀粟、玉塵、玉龍、六出等等,還有大雪的俗稱是十一月節。大雪的節氣,從表面上來看,意思就是天氣變得更冷了,降雪的可能性更大了,不過降雪量還要根據天氣情況來看,北方地區一般溫度會降到0-10℃。
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表示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但是有些地方因為氣候原因,沒有出現降雪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大的。
在大雪節氣的時候日短夜長,這個時候不要總想著賴床,要早睡,不能熬夜,早上起床之后不要忘記活動一下身體,讓身體暖和起來,因為冬季的時候新陳代謝也比較慢,所以不要忘記運動,不然很容易肥胖。
但是,也要注意不能劇烈運動,大汗淋漓不一定對身體有好處,只要微微出汗的程度就可以了,在鍛煉之后不要忘記換上干燥的衣物。冬季的時候屋內的空氣污染會比較嚴重,所以,平常不要忘記打開門窗進行透氣,還有助于健腦提神。
什么是大雪?
大雪(Heavy Snow),時間一般為每年的12月7日,8日。此時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255度,標志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會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見,大雪節氣是表示這一時期,降大雪的起始時間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常說,“瑞雪兆豐年”。嚴冬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