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陰歷是幾月初幾
寒衣節作為我國大的祭祀節日之一,每每該節日到來的時候人們都會為故去的先人送寒衣,畢竟農歷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此后天氣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寒衣節的傳統習俗
燒寒衣
農歷十月后,溫度會逐漸變冷,活著的人擔心逝去的祖先在遙遠的天國缺少衣服穿,因此,寒衣節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燒包袱
隨著時代的變遷,寒衣節也有了變化,很多人在外地工作,寒衣節不能趕回去,也有些不能親自將冥資、冥衣送到墳上的,就不再燒寒衣,而是改用“燒包袱”來替代燒寒衣。
具體操作
生著將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然后在寒衣節這天,找一個適合的地方集中燒掉。
祭拜先人
我國是一個很重視孝義的國家,從古代的時候就有收麥時祭奠先人的傳統,以示孝敬、不忘本。
寒衣節時正逢收麥十分,人們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進行家祭和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燒寒衣的注意事項
1、有些地方,在燒紙錢的時候要鋪開,從右至左,從上至下,把整張紙鋪滿。
2、疊好燒紙,一刀燒紙分成七八份,分別以對角線折兩次,疊起來燒會很方便。
3、燒紙錢要在地上先畫個圈,不要把自己圈進來,西北角留個口。
4、燒紙錢的時候念一下__X來給你送錢了,這樣逝去的親人才會知道你是誰,才能保佑你。
5、在燒紙錢的時候,最好能準備棍子,這樣可以拔起壓在下面燒不到的紙錢挑開。
6、最后一定要等到紙錢燒完才能走,既能防止火災,。
注:以上內容根據民間傳說整理,僅供娛樂參考,不做任何用途和決策,切勿迷信。
十月初一送寒衣有何講究
送寒衣,為先人御寒十月初一是冬月的第一天,天氣變冷,人們準備好棉衣過冬。想著地下的先人也需要御寒,就用紙折疊成衣物的模樣,燒化后讓先人穿著,謂之“送寒衣”。
送寒衣很有一些講究:
1、寒衣以自己親手疊的最好。
2、燒化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先人,免得到不了先人手中。
3、凡焚化的衣物、冥鈔等物,一定要焚燒充分,都化成紙灰。相傳,只有充分燃燒,都變成紙灰,這些紙鈔、衣物,才能在陰曹地府使用。不燒盡的話,亡人拿著也沒用。
4、如果不能回家上墳,可在十字路口,沖著家鄉方向燒化紙錢5、孤魂野鬼也需要救濟為親人送寒衣的同時,另外再焚燒一些五色紙,以打發那些祭奠的孤魂,免得去搶先人們的。
注:以上內容根據民間傳說整理,僅供娛樂參考,不做任何用途和決策,切勿迷信。
寒衣節是為了紀念誰
民間流傳最廣的是孟姜女哭長城的說法,因此主要是為了紀念孟姜女;
相傳,秦時江南松江府孟、姜兩家,種葫蘆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來,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尋到長城腳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墻里。孟姜女悲憤交加,向長城晝夜痛哭,終于感天動地,哭倒長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來,這段忠貞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孟姜女哭倒長城八百里后,與秦始皇面對面地抗爭,為夫報仇、替己出氣,最后懷抱丈夫遺骨,縱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剎那,海上波濤澎湃,緩緩拱起兩方礁石。據說海上姜女墳,海潮再大也不曾沒頂。
由于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的故事,長城內外便將農歷十月初一這天,稱作“寒衣節”。“十月初一燒寒衣”,早已成為北方憑吊已故親人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