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秋分的由來

    | 云霞

     秋分節氣的由來

    秋分,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秋分之后,北極附近極夜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范圍漸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國的華北地區有農諺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中明確規定了該地區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云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地區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動人民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總結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據考證,我國很早就以“秋分”作為耕種的標志了。漢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寫到:“凡種大小麥得白露節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獲的大好時節。農民朋友們要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還要適時早播冬作物,為來年豐產奠定基礎。

    秋分節氣的習俗

    豎蛋習俗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游戲”,其玩法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秋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秋分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四邑(今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拜神習俗

    秋分前后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圣王誕辰:開漳圣王又稱"陳圣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后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秋分

    秋分是秋季的第4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6個節氣。每年9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為秋分,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后,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故秋分也稱降分。此后,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于10℃以上。

    秋分時節和清明時節有些民俗類似,也有掃墓祭祖的習慣,稱作“秋祭”。秋分時節,民間很多地方還要吃一種稱作“野莧菜”的野菜,還有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還有一些地區的農戶挨家挨戶送秋牛圖,秋牛圖就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

    秋分要防止涼燥,堅持鍛煉身體。飲食調養方面,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

    秋分節氣的農諺

    秋分有雨來年豐

    秋分有雨來年豐的意思是說秋分節氣的時候若下雨,第二年會有一個好收成。民間這樣的俗語有很多,都是經過歷年大家的觀察得出的結論,因上口好記而流傳至今。

    相反如果秋分節氣這天沒有下雨,那么第二年的收成就不怎么好。這是古人長期經驗的總結,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是準確率還是比較高的,農村的老人都是比較相信的。

    秋分日晴,萬物不生

    從俗語字面的意思是說在秋分前后如果是大晴天,或者是秋分沒有降雨,那么接下來就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會降雨,也就是說會是在冬季出現旱情。

    這個時候天氣開始轉涼,降雨量也不太大,秋分的時候如果是晴天的話,那么很久的時間都會是干旱,所以后邊萬物可能不生。

    這一句農村俗語就是針對農作物收獲的,說的也是過去人們沒有天氣預報,根據一些經歷總結而得出的一些生活經驗,也蘊含著一些生物地理的知識。

    秋分不宜晴,微雨好年景

    例如“秋分不宜晴,微雨好年景”,意思是說在秋分節氣是宜雨不宜晴的,如果秋分節氣這天下雨了,那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很好。

    另外還有“秋分半晴又半陰,來年米價不相因(米不貴)”,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在秋分節氣如果是陰雨天,那么來年的糧食就會大豐收,自然米價也就不貴了。

    其實古人期盼在秋分節氣的時候下雨,并不是說來年就一定會是風調雨順了,這不過是把秋分節氣下雨當作是一個好兆頭,表達了農民對于豐收的渴望。

    秋分出霧,三九前有雪

    這句俗語就是說如果在秋分之時就下起了霧,那么大家就要提前注意了,天氣會急劇變涼,冷天會到來早很多,而且三九之前就有可能會下雪。

    所以在秋分之時,有起霧的地方,就需要提前留意了,說明會高當年的冬天會來的早,在三九之前就開始進入嚴冬,提醒人們注意御寒,而且要預防感冒。

    秋分雨多雷電閃,今冬雪雨不會多

    這同樣是一句很簡單的民諺,不過主要是在山西地區流傳。其意思是說在秋分的時候降雨又有雷電,那么在冬季的時候一般雨雪天氣不會太多。

    秋分響雷,遍地生賊

    有些地區的人應該都聽到這么一句農諺“八月響雷,遍地生賊”說的是農歷八月如是巨雷大雨,不是好兆頭。而“秋分響雷,遍地生賊”的道理估計也是寓意不好的意思。

    秋分西北風,臘月冬不凈

    “秋分西北風,臘月冬不凈”說的就是秋分日的天氣狀況對以后的天氣的影響很重大。這里的“臘月冬不凈”指的是臘月會出現多雪的天氣,冬臘月下雪多是好兆頭,在西南地區,人們皆開年小麥收成好。

    秋分不露頭,割了喂老牛

    這是在南方地區流傳很廣的一句諺語,在過去南方種植水稻都是雙季的,即早稻和晚稻。在秋分的時候正是南方的雙季晚稻抽穗揚花的關鍵時刻,而早來的低溫陰雨很容易形成“秋分寒”天氣,這也是晚稻開花結實的主要威脅。如果在秋分的時候還沒有抽穗揚花,那注定當年的水稻產量也不高,很難有收成。

    二十四節氣秋分的寓意

    象征秋季豐收寓意

    秋分這一天晝夜平分,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也象征著秋季的豐收之喜。此后,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繼續南移,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夜,范圍逐漸擴大再縮小;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晝,范圍逐漸擴大再縮小。“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秋分養生小常識

    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所以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其中飲食保健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要內容,以清潤甘酸為大法,寒涼調配為主要。

    1、防秋“燥”,護陰津

    秋季是由熱轉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黃帝內經》說:“秋冬養陰”,即指在秋冬兩季應當收養陰氣,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長的規律,并為來年陽氣的生發打好基礎。“燥”為秋季的主氣,故稱“秋燥”。燥氣傷人,以耗傷津液為主,津液既耗,則必見一派“燥象”。

    2、調養起居

    調養從清晨開始。秋季氣候干燥,但清晨卻多是天高氣爽,空氣清新,一日當中為舒適的時候。早睡早起是好習慣,利于收斂神氣,使肺不受秋燥的損害,保持充沛的活力。此外,據有關專家對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時間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此類疾病在秋季發病率較高,而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后期。秋季的適當早起,可縮短或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這對于預防腦血栓發病也是有一定意義的秋季晝熱夜涼溫差較大,應隨時增減衣服,以防止秋涼感冒。

    3、調氣養生

    秋冬季寒風蕭瑟,多少使人觸景生情,尤其年老之人,垂暮之感使得情緒低落。憂郁、煩躁的情緒變化會對身體的健康產生不少的影響。

    擺脫氣候帶來的情緒變換,應該調整好自身的精神狀態,振作精神,調整狀態,時刻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4、靜情緒

    秋天自然界的蕭瑟,使人容易觸景生情,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更易在他們心中引起蕭條、凄涼、垂暮之感,勾起憂郁的心緒。此時情緒調養應保持安寧平靜,以緩和秋天的肅殺之氣對人心理上的影響。

    精神調節順應秋氣的特性,保持寧而不躁,斂而不泄,清而不濁,神氣內斂,做到清靜養神,排除雜念,達到心境寧靜之狀態。秋分過后適逢重陽時節,此時秋高氣爽,不宜閉戶家中,建議外出游玩,登高遠眺,飽覽風景,可使人心曠神怡,愁悶全消。

    5、早起早睡

    秋天容易感到困乏,每到周末的時候,不少人可能會選擇睡懶覺,但專家認為,秋天更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中醫認為,天人相應也是養生的一種方法。所謂天人相應也就是人與天地相順應,最有效的順應自然的養生方法就是隨四季的變化而調整作息規律了。

    6、適度飲水

    秋季應多喝開水、淡茶等,以養陰潤燥,彌補身體損失的津液,尤其應定時、主動多喝白開水,即使不渴也要喝。喝水時,要少量頻飲,而不要一口氣喝得太多。研究發現,此法既可使人體津液得以補償,對內臟也沒有損害。而一次大量飲水,反而會損傷腸胃功能,導致消化吸收紊亂。

    7、吃蜜少姜

    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蜂蜜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于這些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于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8、調節飲食

    民以食為天,飲食調理對身體的保健功效同樣不可忽視。遵循季節變換的規律,科學進食,由內而外地調養,這就是食療功效。皮膚與口角干燥、口舌生瘡、咳嗽、毛發脫落等現象,這些現象常被稱為“秋燥”現象。當出現此種狀況時,可適當選服些滋陰潤肺的補品或藥粥。如沙參、百合、銀耳、芝麻加粳米、冰糖適量煮粥,早晚服食,潤肺生津,養陰清燥。時刻多補充水分及水溶性維生素B和C多吃水果與綠葉蔬菜;不要過量吃瓜果,因為容易壞肚又損傷脾胃;少用蔥、姜、蒜、韭菜、辣椒等的溫燥熱食物,以防溫病熱癥。

    523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裸体舞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高清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 福利一区二区视频| 色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一区 |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肥臀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有奶水|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美女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人妻av一区二区软件|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91国在线啪精品一区|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