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5篇
__
二、活動主題:歷史不容忘卻!未來我們掌握!
三、活動時間:20__年12月8日—12月14日
四、活動形式:
(一)了解南京大屠殺
利用網絡和書籍收集“南京大屠殺”的材料,利用各種途徑向同學們講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1、上一堂班會課(班主任)12月8日
2、開播一次紅領巾廣播(四(2)班)12月12日
3、出一期黑板報12月12日
4、觀看一次抗日愛國影片,推薦觀看南京大屠殺視頻《東京審判》《南京大屠殺》《南京!南京!》
5、辦一次圖片展
具體包括:
1)南京淪陷
2)血腥屠殺
3)抗日烽火
4)罪與罰
6、出一期專題校報
7、橫幅(一塊)歷史不容忘卻!未來我們掌握!
(二)多途徑學科聯動,寄托哀思,整合學科資源,多管齊下,培養學生國家民族意識的認同感,寄托對死難者的哀思。
1、學唱一首愛國抗日歌曲(音樂)
2、學習制作銘記卡片(美術)
3、學習寫“銘記歷史,遙寄深情”的寄語
4、登錄國家公祭日網絡,寫寄語、獻白花
(三)舉行一次集會,莊嚴的升旗儀式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2
今年12月13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將12月13日設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后的84周年紀念日。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激發大家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根據上級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平谷四中實際,決定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國家公祭日系列活動。
一、觀看中央電視臺紀念活動
組織全體學生在教室了,通過網絡直播、視頻回放等形式觀看20__年國家公祭日活動的直播。
組織教師和中層以上領導觀看20__年國家公祭日活動的直播。
二、降半旗紀念
學校早晨將國旗升上頂后,將三分之一,對南京遇難同胞祭奠。
三、繪制84周年公祭日手抄報
根據我校公祭儀式宣傳和自己對公祭日的由來、意義和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公祭儀式,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什么意義等方面繪制手抄報,每班上交5份。
四、辦一期專題板報
為了使學生能夠覺醒,振我中華,努力學習,維護和平,辦一期專題和板報。
五、做一次宣傳和采訪
作為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學生到家里對父母和爺爺奶奶宣傳一下國家公祭日,講一講它的由來,聽一聽大人對這件事的認識,談一談自己對公祭日的認識和理解,并在父母面前承諾自己如何“勿忘國恥,我輩當自強”做法。
六、寫一篇自己感受
用抒情、夾敘夾議等形式,談一談自己對國恥日的認識和理解,談談自己作為中國人如何承擔這個國恥,如何才能不讓自己、自己的子孫不再受到這份屈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強我中華。
七、詩歌紀念
各班組織學生誦讀《勿忘國恥,我輩當自強》詩歌紀念。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3
一、活動目的:
1937年12月13日始,日軍在南京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六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使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遭受了空前劫難。
為了銘記歷史,向全世界傳遞中國人民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度,表達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20__年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
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增強師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更多的了解歷史,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激發大家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淳化中學積極開展國家公祭日相關活動。
二、活動主題:
牢記歷史!把握未來!
三、活動時間:
20__年12月1日——12月30日
四、活動形式:
(一)了解南京大屠殺(12月1日——12月6日)
利用網絡和書籍收集“南京大屠殺”的材料,利用各種途徑向同學們講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1、利用歷史課學習相關歷史(歷史老師)
2、出一期黑板報(班主任)
(二)、多途徑學科聯動,寄托哀思整合各學科資源,多管齊下,培養學生國家民族意識的認同感,寄托對死難者的哀思。
1、學唱一首愛國抗日歌曲。(音樂)
2、學習制作小白花。(美術)
3、學習寫“銘記歷史、遙寄深情”的寄語。(語文)
4、學習登陸國家公祭日網站,寫寄語、獻白花。(電腦)
5、開展“家校共點燭,攜手祭同胞”網上公祭活動(家庭)
(三)、舉行一次集會
1、進行莊嚴的升旗儀式(品德培育處)
2、演講《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3、入團儀式
(四)、制作一幅展板緬懷跟帖留言
(五)敬獻一朵白花向死難者敬獻小白花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南京大屠殺的基本史實;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圍繞當前日本右翼的否認歷史的資料,提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南京大屠殺的學習,發現日本帝國主義的兇殘本性,樹立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理念以及正視歷史的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南京大屠殺的內容。
難點
南京大屠殺的啟示。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國家公祭日圖片,提出問題:國家公祭日是幾月幾日?與哪個事件有關?進而導入新課——南京大屠殺。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初探歷史
教師出示日軍入侵示意圖,提問:南京大屠殺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
學生結合教材讀圖后回答:淞滬會戰失敗后,日軍進一步入侵,南京淪陷。
教師進一步提問:國民黨政府做出了哪些反應?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國民黨政府從南京遷都重慶。
(二)走進歷史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南京大屠殺紀錄片片段,要求學生觀看視頻并閱讀教材內容,回答如下問題:
(1)南京大屠殺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地點在哪里?
學生能夠回答:
(1)1937年12月13日開始,持續了四十多天。
(2)地點在南京。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5
一、活動主題
國家公祭日,歷史痛感中砥礪前行
二、活動背景
1937年12月13日始,日軍在南京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六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使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遭受了空前劫難。為此,旅游與休閑管理學院學生會舉辦國家公祭日活動,我們將致敬這群世界上最偉大的英雄,為了銘記歷史,向全世界傳遞中國人民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度,表達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20__年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
三、活動目的
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增強師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更多的了解歷史,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激發大家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側面體現出旅休學院學生對于國家重大歷史事件的關心,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提升旅休學院學生的整體素養,同時助推我校關于愛國方面的發展。
四、活動時間
12月上旬
五、活動地點
線上
六、活動對象
旅游與休閑管理學院全體師生
七、活動形式
活動一:
參與活動的同學觀看一次抗日愛國影片,電影的主題和內容要體現愛國元素,推薦觀看南京大屠殺視頻,寫下你看完這部電影的觀后感,用最樸實的文字表達最真摯的情感,字數為800字以上,每個參賽人員以班級為單位。
活動二:
落后就要挨打,腐敗必將亡國。通過學習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背景并撰寫圍繞"銘記歷史、遙寄深情"為主題的一段對于英雄烈士最深厚的寄語,字數不超過100字。每個參賽人員以班級為單位。
兩個活動內容格式如下:
標題黑體三號加粗,征文宋體小四,1.5倍行距,首行縮進,開頭標注學院+專業+姓名+學號。
活動具體流程:
活動相關負責人將活動通知給各班班長,班長將團組織活動方案和工作計劃于12月18日16:00前發至指定郵箱,再由活動部進行評選。
活動支持單位:
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
旅游與休閑管理學院團總支
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
旅游與休閑管理學院學生會
活動注意事項:
1.活動作品(愛國影片、寄語),標題為【200__+20__0__+姓名】,統一放在文件夾里,文件名為【20__班愛國影片觀后感/愛國寄語】。由每班班長發送至活動部郵箱。
2.每個班級要求兩個活動都必須至少提交六份文檔至活動部郵箱。
3.參與的同學都會獲得3分德育分,但必須保證質量。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6
今年12月13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將12月13日設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后的__周年紀念日。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激發大家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根據上級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平谷四中實際,決定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國家公祭日系列活動。
一、觀看中央電視臺紀念活動
組織全體學生在教室了,通過網絡直播、視頻回放等形式觀看20__年國家公祭日活動的直播。
組織教師和中層以上領導觀看20__年國家公祭日活動的直播。
二、降半旗紀念
學校早晨將國旗升上頂后,將三分之一,對南京遇難同胞祭奠。
三、繪制84周年公祭日手抄報
根據我校公祭儀式宣傳和自己對公祭日的由來、意義和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公祭儀式,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什么意義等方面繪制手抄報,每班上交5份。
四、辦一期專題板報
為了使學生能夠覺醒,振我中華,努力學習,維護和平,辦一期專題和板報。
五、做一次宣傳和采訪
作為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學生到家里對父母和爺爺奶奶宣傳一下國家公祭日,講一講它的由來,聽一聽大人對這件事的認識,談一談自己對公祭日的認識和理解,并在父母面前承諾自己如何“勿忘國恥,我輩當自強”做法。
六、寫一篇自己感受
用抒情、夾敘夾議等形式,談一談自己對國恥日的認識和理解,談談自己作為中國人如何承擔這個國恥,如何才能不讓自己、自己的子孫不再受到這份屈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強我中華。
七、詩歌紀念
各班組織學生誦讀《勿忘國恥,我輩當自強》詩歌紀念。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7
1937年12月13日始,日軍在南京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六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使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遭受了空前劫難。為了銘記歷史,向全世界傳遞中國人民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度,表達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20__年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
是對全體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的良好時機。根據教育局的有關通知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我班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情況,擬定公祭日期間開展先烈祭奠活動,活動方案如下:
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增強師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更多的了解歷史,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激發大家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 斗的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平寨小學四年級積極開展國家公祭日相關活動,緬懷祭奠革命先烈活動,祭奠先烈、先人、先賢,引導師生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為構建和諧學校、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二、活動主題
以“勿忘國恥,牢記歷史”為主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三、活動時間:
20__年12月1日——12月13日
四、活動內容
(一)積極營造濃厚的宣傳輿論氛圍 通過黑板報等陣地,發揮校園廣播臺和校園網的作用,加大對國家公祭日活動的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氛圍,引導廣大師生牢記歷史、強化記憶,并通過學生影響和帶動其家庭成員積極參與活動,弘揚社會正能量。
(二)集中組織“虛擬城墻捐磚”活動 組織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課或業余時間,通過電腦登錄“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全媒體宣傳互動平臺,進入“眾志成城”頁面,依次點擊參與 加磚、獻花、點燭活動,向象征國力國防和人民意志的城墻進行 虛擬捐磚,并選擇寄語表達對死難者的哀思。
(三)開展“勿忘國恥,牢記歷史”為主題的愛國主義習列教育活動充分利用晨讀、班會團隊課、社會實踐活動等契機,通過舉行國旗下講話、觀看影片、組織演講比賽、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引導廣大學生繼承革命先烈遺志,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奮發進取,努力成才。
(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開展文明祭祀宣傳活動。組織廣大師生大力宣傳公祭日文明祭祀行為,把活動真正做實、做細,通過廣大師生的大力宣傳,充分帶動家長和身邊的人走到烈士公祭日祭祀的行列中來。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8
今年的12月13日是我國規定的第__個國家公祭日,也是對全體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的良好時機。根據縣教育局的有關通知精神,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情況,學校政教處和團委擬定公祭日期間開展先烈祭奠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
成立本次活動的領導小組: 組長:張忠文 副組長:孫成 成員:孫峰 崔秀芹 孫巧麗 全體班主任 本次活動由政教處牽頭,團總支負責實施、安排。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這個根本,廣泛開展緬懷祭奠革命先烈活動,祭奠先烈先人、先賢,引導師生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為構建和諧學校、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二、活動主題
以“勿忘歷史,夢圓中華”為主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三、活動內容
1、以緬懷烈士為主題,廣泛開展以“誦千古絕唱、傳萬縷情絲”為主題的中華經典誦讀活動。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歷代名篇佳作活動,追憶先祖,不忘傳統,培養學生對國學經典的熱愛,傳承中華美德,讓傳統美德植根于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孕育純樸的民風,夯實學生的文化底蘊。
2、積極開展以“勿忘歷史、夢圓中華”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通過召開主題班會、升旗儀式、革命歌曲傳唱、祭掃革烈士墓及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引導廣大學生繼承革命先烈遺志,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奮發進取,努力成才。
3、以網絡文明祭祀為載體,倡導開展文明祭祀活動。學校組織學生開展“捐磚、鮮花、寄語”等活動,組織學生在網進行網上祭奠活動,撰寫心得體會,發表祭奠感言,表達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之情。
4、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開展文明祭祀宣傳活動。學校組織廣大師生大力宣傳公祭日文明祭祀行為,把活動真正做實、做細,通過廣大師生的大力宣傳,充分帶動了家長和身邊的人走到烈士公祭日祭祀的行列中來。 總之,通過本次活動,我校全體學生,進一步加強了思想道德素養的自我教育,在“勿忘歷史、夢圓中華”主題公祭日活動中, 我校全體師生,在網上共捐磚186塊,寄語共159條,這些活動的開展,使得我校的學生的思想素質得以進一步的提升,為今后的教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9
一、指導思想
國家公祭日是國家為了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我國把每年的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災難中去世的同胞和革命先烈,增強人民群眾對國家遭受災難歷史的記憶。根據《全區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方案》的'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德育處制定以下活動方案:
二、工作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12月3日——12月7日)
1.以國家公祭日宣傳為核心內容對學校宣傳欄內容進行更新,并利用電子屏、黑板報加強普法內容的宣傳。(德育處)
2.國旗下講話——“勿忘國恥圓夢中華”(12月10日周一)。(少總部)
(二)活動實施階段(12月10日——12月15日)
1.舉辦一次主題為“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主題班會,宣講國家公祭日的由來、意義,講述抗戰故事,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奮發進取,努力成才;(12月15日周五)。(各班主任)
2.中高年級學生各出一張“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小報(12月10日——15日)。(各班主任)
(三)總結階段(12月18日——12月21日)
1.搜集活動素材,做好活動總結。(德育處)
2.寫一篇報道或者做一個美篇推送。(德育處)
三、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認真組織,認真實施,注重結合。確保宣傳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全體教師要把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創新教育手段,讓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員真正從中得到教育、受到啟迪;與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大力宣揚烈士英雄事跡和優良傳統結合起來,讓正能量在全校廣泛傳播。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10
活動主題:
國家公祭日
教案目標:
1. 了解國家公祭日的重要意義和由來。
2. 培養學生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感恩意識。
3. 引導學生思考歷史教訓和和平發展的重要性。
4. 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1. 圖片或視頻素材:國家公祭日的活動場景、紀念碑等相關素材。
2. 講解PPT或課件。
3. 突發狀況的處理準備。
教學過程:
步驟一:導入(5分鐘)
1. 引入話題:向學生展示一張國家公祭日的圖片或視頻,并問學生有沒有聽說過國家公祭日。
2. 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觀點:引導學生談談對國家公祭日的了解和見解。
步驟二:講解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和意義(10分鐘)
1. 使用PPT或課件向學生講解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和意義,簡要介紹相關歷史事件。
2. 強調國家公祭日的重要意義:悼念歷史的痛苦,呼吁和平與和解,珍惜和平發展。
步驟三:團隊合作活動(20分鐘)
1. 分組討論:將學生分為小組,每個小組討論一個與國家公祭日相關的話題,例如:“如何傳承歷史文化?”、“如何宣傳和弘揚國家公祭日?”等。
2. 討論成果展示:每個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們的討論成果,并總結出一個小結論。
3. 全班分享:鼓勵其他學生對不同小組的討論成果提出補充意見。
步驟四:個人反思(10分鐘)
1. 提問:向學生提問,引導他們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你在國家公祭日活動中有什么反思和收獲?”、“你會如何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等。
2. 讓學生寫下自己的反思和行動計劃。
步驟五:課堂總結(5分鐘)
1. 總結:根據學生的表現和討論結果,總結國家公祭日的重要意義和活動的主題。
2. 鼓勵學生:鼓勵學生將班級活動中的討論和思考延伸到實際生活中。
步驟六:課后延伸(可選)
1. 建議學生在家中繼續研究國家公祭日,并分享自己的收獲給家長和同學。
2. 鼓勵學生參觀當地的紀念館、紀念碑等,進一步了解國家公祭日的相關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
教學擴展:
可以邀請一位老師或專家進行專題講座,深入講解國家公祭日的相關知識和歷史事件,以及國家公祭日活動的組織和意義。這樣可以更深入地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并激發他們對歷史文化的興趣和熱愛。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11
教案標題:
國家公祭日活動主題班會
教案目標:
1. 了解國家公祭日的由來、意義和相關活動;
2. 培養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的敬意和懷念之情;
3. 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教學準備:
1. 多媒體設備;
2. 圖片、視頻、音頻等相關資料;
3. 講解PPT;
4. 紀錄片(可選);
5. 打印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Step 1:引入與導入(5分鐘)
1. 老師播放國家公祭日相關的視頻或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他們的思考。
2. 向學生提問:“你們知道什么是國家公祭日嗎?”鼓勵學生回答,展開討論。
Step 2:了解國家公祭日(10分鐘)
1. 老師簡要介紹國家公祭日的由來和意義,并向學生提供相關資料進行閱讀。
2. 學生閱讀相關資料后,老師與學生一同分享對國家公祭日的理解和感悟。
Step 3:觀看視頻材料(15分鐘)
1. 老師推薦給學生觀看李子柒的紀錄片《為父報仇》,該紀錄片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講述了歷史事件。
2. 觀看完畢后,老師與學生討論紀錄片中的情節、人物等,并引導學生表達對于歷史事件的敬意和懷念之情。
Step 4:開展主題討論(15分鐘)
1. 老師組織學生進行主題討論:“在你們身邊,有哪些人或者事物是你們想要紀念和懷念的?請列舉一些例子。”
2. 學生依次發言,分享自己的回答,并進行簡單分析和討論。
Step 5:活動設計與展示(10分鐘)
1. 老師組織學生分組,設計一場以國家公祭日為主題的展示活動。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選擇適合的形式(如海報、故事書、小劇場等)進行表達。
2. 學生準備展示活動并進行展示。其他學生可以提問、給予建議或評論。
Step 6:總結與延伸(5分鐘)
1. 老師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強調國家公祭日的重要性,并表揚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表達。
2. 鼓勵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繼續關注和懷念歷史事件,并積極參與到國家榮譽的傳承中去。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班會教學活動,學生對于國家公祭日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敬意和懷念之情。通過觀看紀錄片等相關材料,學生能夠更加生動地了解歷史事件和其中的人物故事,提升了學生的歷史意識和國家榮譽感。同時,通過設計和展示活動,學生得到了鍛煉和展示自我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并及時總結和反饋,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12
20__年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委教育工委有關通知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激發廣大師生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決定在全校開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__年12月10日——12月13日。
二、活動方式:
1、登陸國家公祭網,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專題學習。
2、進入新華日報媒體宣傳互動網絡平臺――“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向象征國力國防和人民意志的城墻進行虛擬捐磚,激發眾志成城的愛國之情。具體方法為登陸網站,進入主題頁面,根據提示輸入參與人姓名可選擇加磚、獻花、點燭和寄語等相關操作。
3、開展一次活動。可利用思政課課堂講授“國家公祭日”設立的重要意義,或可利用主題班會開展形式多樣的簽名、演講、辯論、觀看電影等主題教育活動,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祈福,表達對世界和平的祝愿,號召廣大青年學生牢記歷史、反對戰爭、珍愛和平。
三、活動要求:
1、要充分認識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公祭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結合各自實際,圍繞主題開展好相關活動。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運用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技術等多種途徑,對活動進行報道,尤其要通過新媒體手段對相關活動進行宣傳,為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國家公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精心組織,要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為契機,組織師生開展紀念活動,放大紀念活動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效應。通過網上公祭活動,寄托對逝者的哀思、表達對民族的真情,給人以精神震撼和思想啟迪,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興起活動高潮。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13
清明節是我國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每年清明,人民群眾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深情緬懷為維護國家尊嚴、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國家繁榮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英勇獻身的無數英烈。在清明節期間共同開展“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網上公祭活動,是網絡時代弘揚民族精神、祭奠民族英烈的新方式,可以充分發揮網絡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優點,最大限度地滿足全校學生,教師及家長的參與愿望。師生們通過網絡可以向民族先烈敬獻虛擬的鮮花,緬懷他們的英雄業績,銘記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和抗爭歷程,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表達復興中華的豪邁心聲和堅定信念,激勵學生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
以深化“我的中國夢”教育實踐活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繼續在未成年人中廣泛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引導未成年人慎終追遠、緬懷先輩,銘記革命先烈光榮事跡,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樹立為實現“中國夢”努力奮斗的人生志向。
二、活動時間
4月1日至4月8日
三、活動內容
1、了解民族傳統文化、學國歷史、學習英模事跡,在網上向先賢先烈鞠躬獻花、抒寫感言寄語。
2、廣泛開展以歌頌、描繪和放飛“中國夢”為主題的征文演講、詩歌朗誦、主題班隊會、團日活動,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活動,制作“清明”節日小報,擴大網上活動效果。
四、活動安排
1.活動倡議:大隊部通過國旗下演講向全校師生發出“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網上祭奠活動倡議。
2. 以中隊為單位,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隊會,學習英雄先烈們的英勇事跡,為先烈獻花、留言,寄托少先隊員的深深哀思。
3. 要求獻花、留言時寫明學校、班級、姓名并寫好悼詞。四——六年級同學可在電腦課上由電腦老師指導完成,一至三年級同學有條件的可在家由父母指導進行。
4. 鼓勵學生向家長宣傳,帶領家長學習英雄先烈們的英勇事跡,將對英烈們的尊敬和懷念帶到各個角落。
5. 校園小廣播每天播放一個英雄故事,向同學介紹先烈的英雄事跡,激發學習對先烈的尊敬,對現代美好生活的珍惜,為國努力的精神。
6.借助“清明節祭祖”活動,讓孩子了解“祭祖”的相應活動或有關習俗,留下資料或圖片,回到班級進行交流學習,豐富大家對清明節的認識,引導孩子緬懷去世親人。
7. 制作“清明”節日小報,豐富大家對清明節的認識,了解傳統文化習俗。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1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南京______的基本史實;理解南京______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圍繞當前____右翼的否認歷史的資料,提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南京______的學習,發現______的____本性,樹立反對戰爭、熱愛和__的理念以及正視歷史的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南京______的內容。
【難點】
南京______的啟示。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利用多____展示國家公祭日圖片,提出問題:國家公祭日是幾月幾日?與哪個事件有關?進而導入新課——南京______。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初探歷史
教師出示日軍入侵示意圖,____:南京______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
學生結合教材讀圖后回答:淞滬會戰失敗后,日軍進一步入侵,南京____。
教師進一步____:____做出了哪些反應?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____從南京遷都重慶。
(二)走進歷史
教師利用多____播放南京______紀錄片片段,要求學生觀看視頻并閱讀教材內容,回答如下問題:
(1)南京______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地點在哪里?
學生能夠回答:
(1)1937年12月13日開始,持續了四十多天。
(2)地點在南京。
教師繼續播放南京______紀錄片片段,提出問題:____侵略者在南京進行了哪些暴行?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
(1)侵略者在南京制造了駭人聽聞的“南京______”,用____、火燒、刀劈等慘無人道的____,______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
(2)南京城被洗劫一空,燒成廢墟。
(3)侵略者進行____比賽。
(4)強迫__婦女充當日軍的“__”,摧殘身心。
教師進一步出示南京______相關圖片,提出問題:看了這些圖片,有什么樣的感受?
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活動方案精選篇15
一、教學目標:
通過開展本次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活動中了解__人民過去的屈辱歷史,讓學生懂得在向全世界傳遞____民族對于____和文明的態度,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__、維護和__的決心與責任。
二、活動準備:
1、讓同學們收集有關國家公祭日的____。
2、選定及訓練好班會主持。
3、請同學們收集公祭日知識,并預先準備朗讀自己找到的資料。
4、老師準備幾個有關屈辱歷史的知識,用來引發學生的興趣。
5、準備好有關公祭日的錄像。
三、活動過程:
1、班____宣布公祭日主題班會開始,并介紹本次班會的主題。
2、主持人介紹本次公祭日班會的形式及主要程序。
同學們,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緬懷過去,更是扶慰民心、順應民意的措施,同時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是__與世界更好地在溝通,在向全世界傳遞____民族對于____和文明的態度,在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__、維護和__的決心與責任。就如歐洲一年一度紀念奧斯威辛______死難者一樣,南京______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__的,也是全世界的`。
3、暢談公祭日知識(每組派____匯報所搜集關于公祭日資料)?
第一組____——公祭日是什么
第二組____——公祭日的意義
第三組____——公祭日對我們的影響
第四組____——《永久和__賦》為和__
第五組____——______戰爭事件
第六組____——____珍珠港事件
4、視頻:有關公祭日的錄像
四、課外延伸:
1、自行設計歷史手抄報。
2、查閱歷史文獻。
3、觀看影像資料。
4、板報設計。
5、國家公祭“加磚”行動。
6、寫一則“在12.13首個國家公祭日上的講話”發言稿。
7、進行南京______死難者的網上悼念活動。
8、開展“勿忘____·圓夢____”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