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的寓意是什么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大雪很多地區一般會下雪,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有一定的肥田作用;同時積雪又能凍死田地里的害蟲,對農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利。所有還有一句話叫“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大雪,斗指癸,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歷12月6-8日。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小滿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漸增多。大雪節氣最常見的就是降溫、下雨或下雪。
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即氣溫與降水量。節氣的大雪與天氣預報中的大雪意義不同。實際上,大雪節氣的雪卻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比如,黃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區全年下雪最大的節氣,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節氣。
大雪起居養生
冬季戶外選擇慢跑、快走等耐力項目最適宜。這些項目主要以鍛煉心肺功能為主。同時,盡可能減少足球、籃球、網球、羽毛球等對抗類運動。畢竟對抗類的運動在天氣寒冷的狀況下如果熱身不充分極易引起關節及各軟組織的損傷。
戶外運動冬季宜早睡晚起,待日出后再起床,能躲避嚴寒,涵養人體陰氣。冬季戶外運動時,最好選擇早上太陽出來之后的8點至9點,或者下午4點到5點之間進行。遇到空氣混濁、濃霧遮天的天氣,最好不要到戶外鍛煉,可改在室內進行。
準備活動可以升高體溫,降低肌肉的粘滯度,放松肌肉,使肌肉達到運動所需的狀態。不可不做準備活動直接參與大運動量活動。如果直接就進行劇烈運動的話,是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
大雪飲食養生
大雪進補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
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于體內,有助于體內陽氣的升發,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大雪節氣前后,柑桔類水果大量上市,像南豐蜜桔、官西釉子、臍橙雪橙都是現在的當家水果。
大雪吃什么?
1、吃羊肉
“冬天進補,開春打虎”,中國人大雪節氣后喜歡進補羊肉,具有驅寒滋補,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御寒能力。羊肉還可以增加消化酶,幫助消化。冬天食用羊肉進補,可以和山藥、枸杞等“混搭”,營養更豐富。
2、吃狗肉
俗話說“掛羊頭賣狗肉”,其實溫州一直有“冬令香肉暖胃”之說,這香肉即是狗肉。寒冬時節是食狗肉進補的最佳時刻,《大明本草》上就有“黃狗大補益人,余色微補”記載。
3、吃紅薯粥
大雪以后氣溫逐漸變冷,人們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紛紛穿上冬裝,防止受凍,出凍瘡。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
大雪節氣特點
有人做過統計,我國強冷空氣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大雪時節,除華南和云南南部無冬區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冬季,東北、西北地區平均氣溫已達-10℃以下,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氣溫也穩定在0℃以下,此時,黃河流域一帶已漸有積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則已大雪紛飛了。
但在南方,特別是廣州及珠三角一帶,卻依然草木蔥蘢,干燥的感覺還是很明顯,與北方的氣候相差很大。南方地區冬季氣候溫和而少雨雪,平均氣溫較長江中下游地區約高2℃至4℃,雨量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現在1、2月份;地面積雪三、五年難見到一次。
這時,華南氣候還有多霧的特點,一般12月是霧日最多的月份。霧通常出現在夜間無云或少云的清晨,氣象學稱之為輻射霧。“十霧九晴”,霧多在午前消散,午后的陽光會顯得格外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