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時節具體時間
2023年寒露開始時間:10月08日 21:15:23
2023年寒露結束時間:10月24日 00:20:39
2023年寒露農歷時間:八月廿四
2023年寒露星期時間:周日
寒露三候
鴻雁來賓:寒露節氣之后,你可以看見天空中的鴻雁成群結隊南遷,它們時而排成一字形,時而排成人字形。
雀入大水為蛤:天氣進入深秋,寒氣開始逼人,雀鳥們都躲藏起來,而海邊出現了很多蛤蜊,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相似,所以古人以為蛤蜊是雀鳥變成的。
菊有黃華:說的是寒露將要謝幕時,漫山遍野的菊花彷佛約好似的,一夜之間凌寒怒放,給肅殺凄涼的深秋涂抹上了一絲勃然生機。
寒露習俗
登高
眾所周知,重陽節登高的習俗由來已久。由于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后,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壽”。
觀紅葉
寒露時節,秋風颯颯,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漫步在通幽曲徑上望山坡。便會看到一簇簇、一片片紅葉。
秋釣邊
每到寒露時節,氣溫快速下降,深水處太陽已經無法曬透,魚兒便都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游去,便有了人們所說的“秋釣邊”。
吃母蟹
俗話說“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團臍,十月尖”,寒露時節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
喝“寒露茶”
寒露前后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謂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為最佳。
吃芝麻
民間有“寒露吃芝麻”的習俗。在北京,與芝麻有關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熱門貨,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
寒露養生
寒露,比上一節氣白露的溫度要低。氣溫下降,露水更涼。我們可以隱約聽見冬天的腳步聲。青年君特地奉上寒露衣食住行全攻略。
衣: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一條很好養身之道。寒露節氣一過,應注重足部保暖,以防“寒從足生”。所以建議大家趕緊趁周末有空的時候把涼鞋洗洗收起來。
食:“朝朝飲水,晚晚蜜湯。”這是我國古代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意思是說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些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漸入深秋,天氣寒涼。回到家里給家人煮一碗熱騰騰的湯面,既溫暖又幸福。
住:深秋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同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熱水泡腳可預防陽虛調節經絡,既解乏又利于睡眠。在水中加點中藥藥材,還可以起到其它的保健作用。
行:在外出旅游時應注意補水,多吃蔬菜瓜果,增加體內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使皮膚不至于干燥皺裂。在自然風景區旅游時,盡量不要獨自去人跡罕至或尚未開發的區域,以防迷路。
寒露后的氣候特征
氣溫降得快更干燥: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特點,天氣也變得更加干燥。此時大雁南飛,菊花漸黃,相比一個月之前的“白露”,此時氣溫更低,露水更多,且帶寒意。
平均氣溫分布差異大:10月份,我國平均氣溫分布的地域差別明顯。在華南,平均溫度大多數地區在22℃以上,海南更高,在25℃以上,還沒有走出夏季。江淮、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之間,東北南部、華北、黃淮在8-16℃之間。而此時西北的部分地區、東北中北部的平均溫度已經到了8℃以下。青海省部分高原地區平均溫度甚至在0℃以下了。
冷空氣頻繁南下:進入“寒露”后,北方冷空氣的入侵頻率和強度都會加大,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大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后,溫度下降8℃到10℃是常見的事。
天氣降水稀少、雷暴幾乎消失:隨著寒露的到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將轉涼,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隨之雨水漸少。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經開始飄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