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幾月幾日幾分幾秒
2023年立冬開始時間:11月8日00:35:23
2023年立冬結束時間:11月22日22:02:29
2023年立冬農歷時間:九月廿五
2023年立冬星期時間:星期三
立冬的起源和意義
立冬,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農歷中在陽歷十二月初八前后的一天。它標志著冬季正式開始,是秋季向冬季過渡的重要節點。立冬的起源和意義受到歷史、文化和宗教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古人將立冬視為冬季的開始,認為此時陽氣開始收斂,萬物進入休眠狀態,也是農事活動上關鍵的時期。
立冬在中國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代表著人們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和感知。同時,立冬也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一個節點,人們會在這一天進行豐富多樣的慶祝活動和習俗。
立冬節氣的特點是什么
1、南北兩方溫差拉大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縱跨數十個緯度,因而存在南北溫差。但立冬之后南北溫差更加拉大。11月,我國的青藏高原大部、內蒙古和黑龍江的北部地區,平均溫度已達-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兩者的溫差可達30℃-50℃之多。北方的許多地方已是風干物燥、萬物凋零、寒氣逼人;而華南仍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溫暖宜人。
2、熱帶氣旋強弩之末
根據統計,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個熱帶氣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氣旋,還有可能發展到臺風強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個熱帶氣旋在我國沿海登陸,登陸地點主要在臺灣、廣東和海南。如果當年中緯度盛行緯向環流,熱帶氣旋比較活躍,如果中緯度盛行經向環流,也就是冷空氣強,不容易有臺風。
3、華南南北秋夏兩季
立冬期間的華南北部,即便寒風掃過,氣溫會迅速回升,晴朗無風之時,常有“十月小陽春,無風暖融融”之說。這里往往12月才會進入冬季。華南南部、臺灣以及以南的海南島等島嶼地區,11月尚未進入冬季。但11月的氣溫也不是很高,最高氣溫一般都在30℃以下。此外,也不排除受強冷空氣的影響,出現強烈降溫的情況,只不過近些年來較少出現。
4、入冬深秋易有霜霧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嶺、黃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會陸續出現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嶺以北也會出現初霜。
立冬節氣忌諱什么
1、忌洗浴過長
冬天陰氣比較重,立冬后洗浴過長會削減人的陽氣,并且冬季空氣干燥寒冷,許多老年皮膚干燥脫屑、瘙癢,所以不宜長時間泡在水里。
2、忌“小疾”不治
立冬后天氣寒冷,人容易遇感冒、咳嗽、頭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須及時治療,以防患于未然。不要因為一時疏忽,就積累下老毛病
3、忌外出過早
冬季的早晨,室外是一天溫度最低的時候,不僅外出最易引起感冒,而且陰氣比較重,非上班人士最好選擇上午10點以后到室外鍛煉。上班人士注意添衣保暖,調節運勢。
4、忌日曬過長
過久的日曬會消減人的水五行,減少財運。在健康方面,會損傷皮膚,破壞人體的自然屏障,使大氣中有害的化學物質、微生物侵襲人體,造成感染,還可引起視力減退。
5、忌活動過劇
劇烈的運動過后心跳容易加速,血壓升高,這個季節里特別容易發生危險。所以最好立冬過后一般人不要選擇劇烈運動。
立冬的氣象特征
立冬標志著冬季的正式來臨,同時也對氣候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立冬后,氣溫逐漸下降,寒冷的天氣開始逐漸增多。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立冬后氣溫比較低,經歷了一段干燥和寒冷的過渡時期。
同時,立冬后也會出現一些典型的氣候特征,比如北方地區的大風、南方地區的雨水增多等。這些氣候特征對農事和人們的生活有一定的影響,需要加強防寒保暖和合理安排農事活動。
因此,了解立冬的氣象特征對人們的生活和農事功課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