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活動內容方案
2、通過觀看情景表演和討論活動,感知理解故事內容,學會菲菲與顧客的對話。
3、樂意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想法,體驗買賣交換和滿足關心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本,實物投影儀一臺。
2、教師扮演角色和一個小朋友扮演菲菲,排練情景故事表演。
3、布置商店背景和貨架,并將手帕,剪刀、鉛筆、玩具熊放在貨架上。
4、實物:手帕、果汁、剪刀、黃色玫瑰花、鉛筆、玩具小布熊、卡片。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主閱讀故事。
1、教師:小朋友,你去過小店嗎?有個小朋友叫菲菲,她開了一家小店,菲菲是怎樣買東西的?
2、請幼兒自主閱讀小圖書,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3、教師:在菲菲的小店里,有哪些客人來買東西?買了哪些東西?他們是怎樣買賣東西的?
(二)、觀看故事表演,初步感知表演內容。
1、展示貨架,感知貨架上的物品,告訴幼兒這是菲菲開的小店。
2、教師分別扮演買東西的顧客,一幼兒扮演菲菲,合作表演故事內容。
(三)、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故事的內容。
1、教師:菲菲在小店里當什么?第一個買東西的是誰?她想要買什么?奶奶給了菲菲什么?
2、第二個買東西的是誰?他要買什么?爺爺是拿什么跟菲菲換東西的?
3、后來,又有誰來買東西?他們想要什么?他們給了菲菲什么?
(四)引導幼兒閱讀放大的《幼兒用書》故事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逐頁閱讀畫面,傾聽故事《菲菲的小店》。
2、教師:菲菲在房間里開了一個什么店?誰來當售貨員?他們想要什么東西?菲菲對他們說什么?他們給了菲菲什么?菲菲給他們什么?
3、完整閱讀,啟發幼兒用"來了,菲菲給他什么,給他什么。"的句式和老師一起講述畫面內容。
(五)談話擴展活動。
1、菲菲和買賣東西的顧客開心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他們為什么那么開心?
2、鼓勵鼓勵個別孩子通過動作、表情、語言展示菲菲、家人和朋友開心的樣子。
3、假如你開一個家庭商店,你想買哪些東西?你想得到爸爸、媽媽的為什么呢?
4、你去過哪些商店,你是怎么買東西的?感覺怎樣?
幼兒園語言活動內容方案篇2
1.能夠看懂圖意并能大致講述故事。
2.培養幼兒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故事理解能力。
活動準備:
《傻小熊種蘿卜》故事圖片,動物圖片,人手一份小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故事。
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一個新客人,他是小熊,他給我們帶來了一個跟他有關的故事,發生了些什么事情吶?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看圖講述,激發興趣。
1.教師:請你們自己來看看,看完后告訴我們這個故事講了什么?
2.請幾名幼兒來講講他們自己通過觀察圖片猜測出的故事內容。
教師:你從什么地方知道小熊種的是蘿卜啊?小狐貍來小熊地方干嘛?會說些什么?小動物們來小熊家里干嘛?
3.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講的故事都很好聽,很有趣,我們現在一起來聽一聽小熊到底發生了些什么事情。
三、完整講述,回答問題。
1.根據故事圖片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2.教師:小熊知道自己種了蘿卜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3.教師:小熊看不到蘿卜,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教師:大家看到花花綠綠的蘿卜園為什么笑呢?
5.教師:最后小熊看到這么多的蘿卜心情是怎么樣的?(開心、高興、喜歡、驚喜、快樂、興奮、驚訝)
6.教師:這真是一只很傻的小熊,如果你要給這個故事取個名字你會給他取個什么名字?
7.教師:你喜歡這只小熊嗎?
8.小結:小熊勤勞、熱情、講信用是好的,我們要向他學習,但是,小熊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不知道向別人請教,還做出了可笑的事情,這一點可不能向他學習。傻小熊只要勤學習、多請教,就一定能變成一只聰明的小熊。
9.出示大操作圖,邊操作邊師幼共同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四、結伴講述,鞏固故事。
1.幼兒自由結伴,根據圖片內容講述故事。教師巡視了解幼兒是否圍繞重點進行講述。
2.請幾位幼兒在集體前講述,教師及時給予點評和鼓勵。
故事:
傻小熊種蘿卜
傻小熊拾到一包種子,他把種子撒在了門前的空地上。一場春雨過后,許多嫩嫩的小苗鉆了出來,在風中搖擺著綠色的小腦袋。
有一天,小狐貍從傻小熊門前經過,他羨慕地說:“傻小熊,你有一個多好的蘿卜園呀,兩個月后,你就有吃不完的蘿卜啦!”傻小熊真開心:原來,我種了這么大一片蘿卜呀。傻小熊給每個朋友些了一封信,告訴他們自己有一個蘿卜園,請他們兩個月后來吃蘿卜。
兩個月過去了,傻小熊的蘿卜園里連一個蘿卜也沒有長出來。傻小熊急壞了,說話得算數呀!傻小熊跑到蔬菜店,買回一大堆蘿卜,有紅蘿卜、白蘿卜、胡蘿卜……然后用細線一個一個地系在蘿卜的葉子上。
朋友們來了,大家看著那花花綠綠的蘿卜園,都笑了。
朋友們一起拔蘿卜,從地下拔出那么多白白胖胖的蘿卜,就像一群胖娃娃。
傻小熊又驚訝又歡喜:啊!蘿卜原來是長在地下的呀!
幼兒園語言活動內容方案篇3
活動目標:
⒈認識顏色與相應事物之間的關系。
⒉感受詩歌中游戲的意味。
⒊能大膽想象,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掛圖第六號
⒉材料包:樹葉、小草、菊花、白云、天空、玫瑰等圖案以及相應的色塊(綠、黃、白、藍、紅)。
⒊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我們喜歡捉迷藏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玩捉迷藏嗎?”(幼:喜歡)
師:“那捉迷藏是怎么玩的呢?”(幼:躲起來)
師:“那怎么躲起來才不容易被發現呢?”(幼:要躲的快,躲到別
人看不見的地方)
二、顏色喜歡躲哪里
師:“今天我帶來了一個朋友,它也很喜歡玩捉迷藏,是誰呢?”教師出示太陽圖片。
師:“太陽公公也喜歡玩捉迷藏,那它喜歡和誰一起玩呢?”“我們來聽聽下面的散文詩就知道了?!?/p>
教師用神秘的口吻朗誦一遍散文詩,同時播放音樂和圖片。
師:“太陽公公和誰在玩捉迷藏啊?”(幼:顏色寶寶)
師:“那分別有哪些顏色寶寶?我請個小朋友來說說?!崩蠋熞来伟?/p>
順序出示各種顏色圖片。
師:“我們來看看綠顏色寶寶躲在哪里?”(幼:樹葉、小草)
師:“為什么要躲在樹葉和小草上?”(幼:它們的顏色都是一樣的,
不容易被發現)
師:“黃顏色寶寶躲在哪里?”請幼兒完整的說一說這句話?!盀槭裁匆阍诰栈ㄉ?”(幼:菊花能保護黃顏色,一樣的顏色。)
師:“白色呢?”(幼:云朵里)“請你完整的說一說什么色躲在什么
里”請幼兒一起說。
師:“藍色躲在哪?”“那他為什么不能躲在菊花里呢?”
師:“最后紅色躲在哪?”“它除了能躲在玫瑰里還能躲在哪?”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畫出簡筆畫。
師:“小朋友們真棒,都把他們找出來了,那它們除了可以躲在這些地方以外還可以躲在哪里呢?”“你們能不能從新找個地方讓它們躲?”
教師請幼兒說說這些顏色分別還可以躲在哪不容易被發現,并用簡筆畫把幼兒說的畫下來。
師:“剛剛你們都給它們從新找到了躲的地方,那我們來看看太陽
公公還能不能找到它們了?!?/p>
教師念前后兩段,幼兒朗誦仿編的段落。
三、與顏色捉迷藏
師:“那我們也來玩個捉迷藏的游戲吧,每個小朋友身上都有一個 圓圈,什么顏色的圓圈就表示你是什么顏色的寶寶。五張桌子上分別放了五個不同顏色的房子,等會我們小朋友要躲到你想躲的房子旁邊,躲之前要想一想你是什么顏色的寶寶應該躲到怎么樣的房子里,才能不被發現?!薄昂?,現在等老師念到“靜悄悄的,躲在里面,”你們在開始躲?!?/p>
老師讓個別幼兒說說你是什么躲到了什么樣的房子里。
教師總結。師:“現在請你們回到自己的椅子上,我們剛剛玩捉迷藏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很好,他找了和自己顏色一樣的房子,老師找都找不到他。有的小朋友找了和自己不一樣顏色的房子,老師一看就看到他了?!?/p>
四、活動延伸
師:“今天玩的開心嗎?下次我們也可以去外面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戲。”
幼兒園語言活動內容方案篇4
1.能較連貫得朗誦散文詩,體驗其中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
2.理解詞語:綠綠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樂呵呵的。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詞語:綠綠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樂呵呵的。
難點:能較連貫得朗誦散文詩,體驗其中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
活動準備:
物質:散文詩掛圖、動物叫聲:蟬、蟋蟀和青蛙的叫聲。
知識:已有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動物叫聲:蟬、蟋蟀和青蛙的聲音,請幼兒聽,說說這是什么聲音?誰的叫聲?一起學一學。
二、展開:
1.討論:什么季節才會有這些動物?小結:夏天,這些動物會唱歌。
2.出示掛圖,朗誦散文詩《夏天的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內容。
(1)散文詩中哪些動物會唱歌?它們是怎樣唱的?在哪里唱的?引導幼兒用散文詩中的語言進行描述。
(2)夏天的歌還體現在哪里?用散文詩中的語言進行描述。
3.請幼兒隨教師小聲朗誦散文詩,初步感受散文詩中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
4.啟發幼兒說說自己喜歡散文詩中哪些句子?學習形容詞:綠綠的、高高的、清清的、甜甜的和樂呵呵的。
5.分組采用一問一答形式朗誦散文詩。
6.鼓勵幼兒自由結伴朗誦散文詩。
三、延伸:
仿編散文詩《夏天的歌》,夏天的歌除了知了、青蛙的歌聲,還體現在哪里?
幼兒園語言活動內容方案篇5
1.愿意在集體中安靜地聽故事。
2.能聽懂故事內容,體驗小動物喜歡上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配套的教學掛圖(嘟嘟和媽媽的圖片是活動的)。
活動過程:
1.介紹嘟嘟,引出故事。
2.講述故事。
提問:媽媽帶嘟嘟去幼兒園,一開始嘟嘟高興嗎?
3.看掛圖,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嘟嘟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干什么?嘟嘟看到小朋友的幼兒園后怎么做的?怎么說的?
4.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討論:嘟嘟后來為什么喜歡上幼兒園了。
5.小結:小鳥、小兔、梅花鹿都有自己的幼兒園,我們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幼兒園,我們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建議:
將故事掛圖放到語言區,供幼兒看看講講。
評價:
1.對聽故事感興趣。
2.能知道故事的主要人物,會說:“這里是__的幼兒園?!?/p>
幼兒園語言活動內容方案篇6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戰勝大灰狼的辦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義。
2、讓幼兒了解凸透鏡的成像特點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3、體驗哈哈鏡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鏡里的不同變化。
活動準備: 放大鏡一個、凸透鏡一個、《神奇的玻璃》掛圖,故事磁帶。
活動流程:
1、師生談話:
(1)小朋友你見過什么樣的玻璃?(幼兒自由討論)
(2)小白兔也有一塊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嗎?(從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2、出示《神奇的玻璃》掛圖請幼兒欣賞,老師講述故事并提出問題:
(1)小白兔在玩時撿到了什么?
(2)他有什么驚奇的發現?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個什么好辦法。
3、出示放大鏡。
請幼兒摸一摸,看一看,從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處,知道放大鏡能將物體放大,然后啟發幼兒討論:怎樣利用這塊“神奇的玻璃”戰勝大灰狼。
4、看圖書聽故事。
老師播放故事磁帶請幼兒邊看圖畫邊聽故事《神奇的玻璃》,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然后提出問題:
(1)小兔子是利用什么辦法嚇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會用什么辦法來打敗大灰狼?
5、引導幼兒發現凸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1)啟發幼兒繼續探索“玻璃”的神奇之處:看近的物體時,物體變大,離得遠就會變小,而且物體是倒立的。這種“玻璃”就是凸透鏡。
(2)組織幼兒進行生活經驗講述:小朋友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樣的鏡子,請幼兒討論;然后交流凸透鏡在生活中的用途。
6、師生進行討論: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鏡的模樣和用處,想一想你們還見過其他什么樣的鏡子?(幼兒討論回答)然后老師總結:平面鏡、凹透鏡、哈哈鏡等。
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知道哈哈鏡的用處嗎?那我們去三樓的哈哈鏡那里認識一下它吧,鞏固對哈哈鏡知識的掌握。
幼兒園語言活動內容方案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小樹葉會說話的含義,體驗詩歌的童趣。
2、在有表情地朗讀詩歌的過程中,學習仿編詩歌。
3、樂意參加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活動難點】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大風、小風等教學圖片,沙子、樹葉、石頭分別裝入三個瓶中,小樹葉,音樂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欣賞詩歌,理解含義。
詩歌《小樹葉會說話》
你聽!嘩啦啦,嘩啦啦!
風大了,風大了,
小樹葉,會說話。
你聽!沙沙沙,沙沙沙,
風小了,風小了,
小樹葉,會說話。
你聽!嘩嘩嘩,嘩嘩嘩,
下雨了,下雨了,
小樹葉會說話。
風住了,雨停了,
小樹葉,不響了。
1、議一議
①師:你們聽說過小樹葉會說話嗎?小樹葉會怎么說話?
②引導幼兒猜想并表述。
2、聽一聽
①師: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首詩歌,名字叫“小樹葉會說話”。我們來聽一聽詩歌中的小樹葉是怎么說話的。
②配合樂曲《秋日私語》,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并配以體態語及音量的變化。
3、說一說
①師:小樹葉會說話,它說了些什么?好像告訴我們什么?為什么會這樣說?
②幼兒回答與詩歌有關的語句,教師就將詩歌中匹配的語句朗誦出來。
二、學習詩歌。
1、幼兒跟著教師朗讀。
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音量的變化表現大風小風中的樹葉。
2、師幼對念。
①教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我是小樹葉,你們是風和雨。我們一起來表演,試試看是不是很有趣。
②第一次教師念小樹葉的部分,幼兒念刮風下雨的部分,第二次角色互換。
3、配上背景音樂,有感情地完整朗誦。
三、游戲“小樹葉”。
教師發指令,幼兒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1、教師做刮大風狀,幼兒快快地跑,發出“嘩啦啦”的聲音。
2、教師做刮小風狀,幼兒慢慢地跑,發出“沙沙沙”的聲音。
3、教師做下雨狀,幼兒扭動身體,發出“刷刷刷”的聲音
4、教師把手放在背后,幼兒站在原地不發聲。
四、仿編詩歌。
1、啟發幼兒想一想,小樹葉還可能會說什么話。
2、引導幼兒根據已經學會的詩歌進行仿編。
3、念一念幼兒所編的詩歌,共同體驗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