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特色班級方案
1.愿意在集體中安靜地聽故事。
2.能聽懂故事內容,體驗小動物喜歡上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配套的教學掛圖(嘟嘟和媽媽的圖片是活動的)。
活動過程:
1.介紹嘟嘟,引出故事。
2.講述故事。
提問:媽媽帶嘟嘟去幼兒園,一開始嘟嘟高興嗎?
3.看掛圖,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嘟嘟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幼兒園里干什么?嘟嘟看到小朋友的幼兒園后怎么做的?怎么說的?
4.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討論:嘟嘟后來為什么喜歡上幼兒園了。
5.小結:小鳥、小兔、梅花鹿都有自己的幼兒園,我們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幼兒園,我們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建議:
將故事掛圖放到語言區,供幼兒看看講講。
評價:
1.對聽故事感興趣。
2.能知道故事的主要人物,會說:“這里是__的幼兒園。”
幼兒園語言特色班級方案篇2
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按數字大小排隊和邊點數邊朗誦的方法。
2、感受兒歌帶來的趣味性。
準備:小雞圖片、1—7數字卡片。
關鍵點:學習邊點數邊朗誦的方法。
環節:
一、教具導入,引起興趣
1、出示小雞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圖片上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2、交代學習兒歌的要求。
二、欣賞兒歌,理解掌握
1、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2、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1)兒歌名稱叫什么?
(2)媽媽買了幾只雞?我給小雞起了什么名字?
(3)你們會數嗎?請幼兒邊點圖片邊數數。
(4)啊呀,小雞走散了,怎么辦?
(5)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數數嗎?
三、學習兒歌,幫助記憶
1、帶領幼兒輕聲學念兒歌。
2、以多種形式練習兒歌。
四、組織游戲,體驗情趣
1、介紹游戲的玩法和要求。
2、請幼兒八人一組進行游戲,一人扮演雞媽媽,其他幼兒扮演小雞,體驗兒歌帶來的樂趣。
3、小結:表揚遵守游戲規則的小朋友。
幼兒園語言特色班級方案篇3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雪孩子和小兔之間相互幫助和關心的情誼。
2、能選擇適當的方式表現自己喜, 歡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自備《雪孩子》動畫片、美工操作袋中的《雪孩子》。
4、 語言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動畫片
2、 討論: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再次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教師再次一邊講故事,一邊與幼兒討論:小兔為雪孩子做了什么?雪孩子救了小松鼠后為什么躲起來?小松鼠想對雪孩子說什么呢?小兔的房子著火了,雪孩子是不能靠近大火的,但是他為什么會勇敢地救小兔呢?小兔得救之后,最想對雪孩子說什么?你喜歡雪孩子?為什么?
三、幼兒創造表現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情節
1、出示雪孩子的輪廓圖,討論雪孩子的形象和表現方式。
2、通過添加畫面,分組表現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情節。
幼兒園語言特色班級方案篇4
活動背景分析:
平衡練習是幼兒園大班體育基本動作訓練之一,幼兒在戶外游戲時喜歡玩大型的積木,有些幼兒會自主地將大積木拼成一座“橋”,從“橋”上走來走去,為滿足幼兒游戲的興趣,針對孩子對士兵這一角色很感興趣的特性,我設計了這一健康活動。
名稱活動:我是小兵
1.能運用不同動作走過橋,保持平衡。
2.練習走不同難度的橋,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能勇敢、團結、合作,感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場地:平面小橋(寬10厘米);架空小橋(高30厘米,寬10厘米);石墩橋(高30厘米,間隔30厘米);
2.大小不一的鐵罐盒、大積木;
3.哨子1個、紅旗一面;
4.音樂磁帶《向前沖》、《打靶歸來》,錄音機。
教學重點:練習走不同難度的橋
教學難點:大膽跨過石墩橋
活動過程:
一、集合幼兒、熱身運動。
1.小朋友在操場邊排成兩排橫隊。
(1)介紹班名、口號。
(2)聽口令跑步進入場地,進行熱身運動。
二、通過過各種難度的橋,幼兒進行平衡訓練。
士兵們,今天我們要進行的是訓練任務是野外訓練,這次訓練要經過許多小橋。有有趣的小橋、也有很危險的小橋,大家可要注意了!看哪個小士兵特別勇敢、機智、聰明。你們有信信心完成任務嗎?
1.過小橋
第一關:平地小橋。(要求:自由選擇動作走過平衡木)
現在我們到了第一座橋(要求:自由選擇動作(走、跳)走過平衡木。中間提醒幼兒可不斷變化手臂動作,如叉腰,上舉,側平舉、抱頭、曲臂等)
讓一位幼兒嘗試練習,順利通過后再提出問題:
問題1:這位士兵是怎么做?你們還能用什么方法過橋?(引導幼兒運用難度不同的動作過橋)
第二關:架空小橋。
問題2:這座橋和第一座有什么區別?過這座橋你們有信心嗎?(幼兒練習)
問題3:怎么才能又穩又快地走過這座橋?
今天訓練副班長帶了很多東西來,我們一起把它們運過橋吧,好嗎?(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拿過河,增加難度)
第三關:石墩橋。要求:幼兒能大膽跨過。
問題4:這座橋是怎么樣的?前段時間這里發洪水把橋面沖走了,只剩下橋墩,你們要不要過去?
問題5:過這樣的橋要注意什么?(讓幼兒相互鼓勵,特別是要給膽小的同伴加油。)
第四關:過自己搭的橋要求:用提供的材料(泡沫墊、各種罐子)和同伴合作搭橋。
問題6:這條小河很寬但沒有橋,為了讓人們過橋河更方便,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過河?(士兵們想辦法)
問題7:可以用什么搭橋?怎么搭?
我們分成兩組,各組商量怎樣搭橋。(幼兒運用場地各種罐子和大積木搭橋)
問題8:哪一組搭的橋走得快又穩?為什么?(引導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調整墩的寬度和高度)
2.比賽《奪紅旗》
我們過了4條河,現在分成2組進行比賽。(拿到紅旗歡呼)
三、放松活動
1.今天我們的訓練任務已經完成了,士兵們很勇敢,體現了我們英雄班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還和同伴一起完成了任務,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2.幼兒把活動材料搬起,隨著音樂踏步退場,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活動結束后在活動區繼續投放各種材料,易拉罐/奶粉罐/小板凳等,教師和幼兒一起探索利用這些材料組合成不同高度/不同寬度的不同玩法,如:走梅花樁/站立游戲等。
活動反思:平衡練習是幼兒園大班體育基本動作訓練之一。以往我們都是通過示范、講解和練習的方式教幼兒學習,幼兒既不了解學習的意義,又對單調的練習不感興趣,所以很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體育活動目標,我設計并開展了以學習“走平衡木”基本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學做小士兵”情景游戲為主要形式的體育活動,通過不同難度循序漸進的橋達到本行端的目標。
在課的結構設計上針對大班幼兒的.心理特點,設計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活動內容,吸引幼兒積極、熱情地參與到活動中。由于積木/鐵罐都是幼兒所自己熟悉,所以幼兒參與積極。活動由簡單的平面橋到有高度的橋再到橋墩等,慢慢過度到根據自身能力設計/調整橋的寬度和高度,流程清晰簡潔。
在課程資源開發上,給幼兒一個開放性的學習環境,因材施教,通過基本體能技巧設計內容包括平衡、跳、等,從易到難,讓幼兒一步一步克服各種挑戰,體驗成功的快樂。也基本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我認為本次活動中的優點是盡可能給了幼兒自主體驗的機會,沒有過多限制幼兒,活動設計結構比較合理,基本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幼兒園語言特色班級方案篇5
1 、了解父母的職業及意義,懂得他們工作的辛苦。
2 、學習大膽的表演,體驗表演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掛圖(中班 30 號掛圖)
2 、交警大蓋帽、皮帶、拐杖、頭飾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們知道你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嗎?”
師:“今天,有一個小朋友小勇要來講一講他爸爸的故事,你們猜猜看他爸爸會是干什么的?”
二、分段聽錄音,教師簡單提問
( 1 )聽 1 —— 2 自然段,提問:“小勇的爸爸是干什么的?”
( 2 )聽第 3 自然段,提問:“媽媽為什么不讓小勇喊爸爸?”
( 3 )聽 4 —— 9 自然段,提問:
a “爸爸第一次下指揮臺,幫助了誰”(盲人叔叔)
b “爸爸第二次下指揮臺,幫助了誰”(老奶奶)
(4) 聽 10 —— 11 自然段,提問:“小勇爸爸幫助了他們,他們對小勇爸爸說了什么?” ( 謝謝交警叔叔 ) “小勇爸爸會說什么?”
三、出示掛圖,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再次提問。接下去我們邊看掛圖,邊聽老師把故事完整的講一遍。
1 )爸爸是怎樣指揮交通的?(請幼兒做一做動作)
2 )爸爸是怎樣幫助盲人叔叔的?(拉著盲人叔叔的拐杖,一步一步把他引導對面馬路)
3 )小勇最后得意的說了一句什么話?(他是我爸爸)
四、幼兒故事表演
教師請個別幼兒上臺表演,教師講述故事空白語,請幼兒講述其中的對話(請 1 —— 2 組幼兒上臺表演)
五、教師簡單小結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表演都很積極。”
師:“小勇的爸爸是 個交警,工作很認真,很辛苦。你們有機會也可以去看看自己爸爸的工作,跟大家來講一講,好不好?”
活動延伸:把教具放到表演區,請幼兒自己和小伙伴一起去表演。
幼兒園語言特色班級方案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優美的意境,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2、掌握詩歌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會用簡潔的語言,形象生動的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創設詩歌的情境:提供荷花頭飾、青蛙頭飾、大荷葉、荷葉傘等;
2、多媒體課件、下雨錄音、音樂《動物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扮荷花姐姐,幼兒扮演小青蛙。
導語:
(1)“下雨了,青蛙們快到我的綠傘下躲雨吧!”
(2)“青蛙們,雨停了,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二、談話導入主題
提問:剛才發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當作傘送給了小青蛙?
三、出示課件,引導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畫面,幼兒觀看。
2、分析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
(1)“剛才畫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氣是怎樣的?”
(2)小雨點落在地上的聲音是怎樣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誰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4)得到幫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樣?用什么詞來形容歡快的心情?
四、欣賞詩歌,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1、教師朗誦詩歌。
2、提問: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聲好像在說什么?
(2)小雨點的“滴嗒嘀嗒”好聽的伴奏聲是送給誰的?
(3)為什么要送給荷花姐姐?
五、學習詩歌
1、整體朗誦,提出要求:聲音自然、好聽,有感情。
2、再次朗誦,討論:“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一句,為什么?”
3、分組朗誦,啟發幼兒用動作表演。
六、編詩歌
1、提問:下雨時荷花姐姐還會把綠傘借誰?
2、出示動物圖片及背景,引導幼兒仿編。
3、分組仿編,鼓勵幼兒與同伴討論交流。
4、分享創編內容。
5、討論:“平日生活中你幫助過誰,心情怎樣?”
幼兒園語言特色班級方案篇7
設計意圖
節奏是孩子們不易理解的一個抽象概念,而穿珠是孩子們喜歡的操作活動。將節奏融入穿珠活動,并以做項鏈的情節引起孩子們的濃厚興趣,可以使孩子們初步體驗到排序的樂趣,并很自然地接受節奏的概念。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感知排序。
2、引導幼兒用象聲詞創造性地表現節奏。
3、鼓勵幼兒大膽地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彩色珠子、彩繩、彩色圓卡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說:“你們看,我今天戴了一條特別好看的項鏈,要去參加舞會。好看嗎?都有什么顏色?”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項鏈的顏色排列規律――紅、藍、紅、藍、紅、藍。如先穿紅色,紅色后面穿藍色,藍色后面再穿紅色……教師邊引導邊操作。
3、教師問:“你們想不想穿一條漂亮的項鏈啊?還可以用什么顏色穿項鏈?”
4、教師用彩色圓卡片把幼兒的排序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如—黃藍黃藍—紅紅黃紅紅黃
5、請幼兒自己動手穿項鏈。
6、教師說:“這個項鏈還能唱好聽的歌,你們聽紅、藍、紅、藍、紅、藍唱的是乒、乓、乒、乓、乒、乓。它還可以唱什么歌?請小朋友試一試。”
7、請幼兒將自己的項鏈歌唱出來。幼兒可以把自己的節奏歌唱給大家聽,大家也可以跟著學。
8、鼓勵幼兒用聲勢表現自己的創編,如:乒—乓—乒—乓拍手拍腿拍手拍腿
9、教師說:“孩子們,戴上漂亮的項鏈,和我一起去參加舞會去吧。
幼兒園語言特色班級方案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小樹葉會說話的含義,體驗詩歌的童趣。
2、在有表情地朗讀詩歌的過程中,學習仿編詩歌。
3、樂意參加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活動難點】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大風、小風等教學圖片,沙子、樹葉、石頭分別裝入三個瓶中,小樹葉,音樂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欣賞詩歌,理解含義。
詩歌《小樹葉會說話》
你聽!嘩啦啦,嘩啦啦!
風大了,風大了,
小樹葉,會說話。
你聽!沙沙沙,沙沙沙,
風小了,風小了,
小樹葉,會說話。
你聽!嘩嘩嘩,嘩嘩嘩,
下雨了,下雨了,
小樹葉會說話。
風住了,雨停了,
小樹葉,不響了。
1、議一議
①師:你們聽說過小樹葉會說話嗎?小樹葉會怎么說話?
②引導幼兒猜想并表述。
2、聽一聽
①師: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首詩歌,名字叫“小樹葉會說話”。我們來聽一聽詩歌中的小樹葉是怎么說話的。
②配合樂曲《秋日私語》,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并配以體態語及音量的變化。
3、說一說
①師:小樹葉會說話,它說了些什么?好像告訴我們什么?為什么會這樣說?
②幼兒回答與詩歌有關的語句,教師就將詩歌中匹配的語句朗誦出來。
二、學習詩歌。
1、幼兒跟著教師朗讀。
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音量的變化表現大風小風中的樹葉。
2、師幼對念。
①教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我是小樹葉,你們是風和雨。我們一起來表演,試試看是不是很有趣。
②第一次教師念小樹葉的部分,幼兒念刮風下雨的部分,第二次角色互換。
3、配上背景音樂,有感情地完整朗誦。
三、游戲“小樹葉”。
教師發指令,幼兒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1、教師做刮大風狀,幼兒快快地跑,發出“嘩啦啦”的聲音。
2、教師做刮小風狀,幼兒慢慢地跑,發出“沙沙沙”的聲音。
3、教師做下雨狀,幼兒扭動身體,發出“刷刷刷”的聲音
4、教師把手放在背后,幼兒站在原地不發聲。
四、仿編詩歌。
1、啟發幼兒想一想,小樹葉還可能會說什么話。
2、引導幼兒根據已經學會的詩歌進行仿編。
3、念一念幼兒所編的詩歌,共同體驗成功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