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種植比賽活動方案
為保證活動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其實就是針對活動相關的因素所制定的書面計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種植比賽活動方案,歡迎閱讀!
科學種植比賽活動方案篇1
一、活動背景
我們學校的大部分孩子從小生活在農村之中,對于種植的知識了解不少,但由于現在每個家庭的孩子較少,比較嬌慣,所以真正能動手操作的學生微乎其微。正好,在學校教學樓南側有一塊空地,還荒著。春天,萬物蔥蘢,生機勃勃,如果能開辟出屬于自己的土地,種上一些菜啊,花啊等等,孩子們肯定很感興趣!這樣的種植活動可以說是操作性強,切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取材方便,既能給孩子們提供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讓他們親近生命的成長過程,又美化了我們的校園環境。
二、活動設計與指導者
劉志紅、劉益方
三、活動人員
五、六年級學生
四、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能說出一些蔬菜、農作物的名稱、生長特點等,懂得種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種——管理”等環節,初步掌握一些種植方法,學會栽種一種植物。
2.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激發學生勞動的熱情,體會勞動人民勞動的艱辛。
3.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使學生獲得一些親身探索的體驗,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調查分析能力、收集相關信息(包括上網),并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簡單加工處理和應用的能力。
5.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學會相互合作。
五、活動準備
1.發動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有關農作物和各種蔬菜的各種資料,了解一些農作物的樣子和生長過程。
2.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查找相關的圖片、視頻。
3.最后可以讓每個學生寫寫觀察日記、畫畫農作物的樣子,并拍成照片。
六、活動時間安排
本活動歷時十八周
七、活動的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主題的確立(三月份)
1.確定種植園的位置,各班劃分區域。
2.各班分小組討論、搜集資料,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僅限三種。匯報結果,確定這塊地種植的品種。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3.將確定種植的品種分類,根據各品種的特點確定種植的位置。
類別
植物高度-高
植物高度-中
植物高度-低
種植物品名稱
4.準備各小組確定好的植物種子。
第二階段:種植實踐(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
1.了解植物的品種、特點、生活習性等,懂得種植的環節,掌握簡單的種植方法,學會栽種一種植物。
2.具體活動步驟:
(1)翻地、整地、施肥、種植。
(2)各班選出一些愛好種植的同學,成立“護綠小組”,對種植的植物進行管理。
(3)圍繞種植的蔬菜、花卉進行研究,了解植物簡單的病蟲害癥狀;了解植物基本的.生長情況及栽培方法。
(4)設計觀察記錄表,堅持記錄。
(5)收集無土栽培等新型種植方法的有關資料,交流。
(6)各班將收集的資料進行歸納整理,相同的合并,不同的列出目錄,分類裝訂。
第三階段:成果交流(六月份)
1.班級展示種植的植物。
2.當一回校園美容師,進行美化設計。
3.展示、評價。
4.談談活動的體會。
八、預期成果
1.各個班級能夠根據自己所選的子課題進行有步驟,有計劃的活動。
2.對收集到的各類資料進行匯編、做調查表,進行觀察記錄,并拍種植的照片、寫一些觀察日記,談談活動體會心得等。
科學種植比賽活動方案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在長期持續觀察中了解玉米生長過程
2、在種植、管理、觀察中發展觀察和動手實踐能力
3、體驗種植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玉米調查表
物質準備:玉米種子、種植工具(小鏟子、繩子、鋤頭、水壺、薄膜)
活動過程
一、選種
1、教師事先準備盡可能多樣性的玉米種類。(活動準備環節已做好)
2、幼兒觀察不同玉米種子的外形特征,了解不同種類的玉米。
師:小朋友們,種玉米前我們先來認識玉米種子,看,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種子。
幼兒分析比較
3、按照幼兒意愿自行選擇種子。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有這么多玉米種子,那么請你選擇你喜歡的玉米種子進行播種
二、播種
1、師:今天我們請來了__奶奶來見我們種玉米,我們先認真聽園藝奶奶講一講,種玉米的'方法。(事先邀請一名種植經驗豐富的家長來園助教種玉米。)
2、師:好了,園藝奶奶講解完了,你們回了嗎?要先開墾土地,然后放2—3粒玉米種子,然后距離20厘米樣子再放第二組,最后把泥土蓋上,現在我們請園藝奶奶幫忙開墾一條道出來。(家長助教協助幼兒開墾土地)
4、幼兒播種
5、師:好了,小朋友的玉米種好了嗎,那我們給他澆一點水吧。
三、認養玉米種子
1、師:小朋友都親自種下了玉米,陸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名牌,你們可以自己把自己的名字插在玉米種子旁,以后這棵玉米就是你的了,你要照顧好他呦!
2、幼兒插名字牌
3、師:現在和你的玉米說說話,聊聊天吧。
4、和玉米告別,回教室。
活動延伸
每天來玉米地觀察玉米生長情況。
科學種植比賽活動方案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種植激發幼兒關注成長、關注自然、關注生命的意識。
2、培養幼兒簡單的種植技能,提高幼兒的責任感。
3、發展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及創造力。
4、樂意探索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條件。
5、培養孩子關注大自然、注重環保的意識。
6、進一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二、活動準備:
幼兒園準備:水、土、幼兒加餐、幼兒飲水、即時貼、班級標牌、備用植物種子
家長準備:挖土的小鏟子、剪刀、廢舊的大盆(洗衣服桶、其他塑料桶等)、種子或者小幼苗、裝飾花盆的小材料。
三、活動時間:
周日下午
15::00
四、活動過程:
1、開始之前,各班級教師講解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
2、活動開始,請家長和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及創造力制作帶有創意的花盆。
3、規定時間,時間過后,請家長都去填土和澆水。
4、活動結束,時間充足可做親子游戲。
五、活動注意事項:
1、請家長注意裝飾材料時使用剪刀或者刀片時注意不要劃到孩子。
2、中間不提醒孩子集體喝水,請家長在孩子口渴時,主動去找班級相應的杯子。
3、請家長引導孩子一定都在活動區域內。
4、結束之后請將栽種的花盆放到帶有班級標牌的位置內。
5、后期會有孩子們的植物展覽,請家長一定認真對待此次活動。
6、花盆過于太小或者不精美的將被打回。
注:
1、請家長帶比較大點的盆子或者桶。
2、花盆有標準,如果過于太小或者不精美的將被打回。
3、各班老師根據班級情況,活動時間自己擬定,活動自己負責。
科學種植比賽活動方案篇4
一、設計意圖
為使孩子們能夠積極與環境“對話”,主動參與種植的相關活動,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美化環境的意義,增強每個幼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老師們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決定開展“田園樂”特色種植的活動。讓孩子們親手播種一些容易生長的種子和秧苗,從而令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瓜果蔬菜和植物生長的了解,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
二、活動主題:
“田園樂”特色種植
三、活動地點:
幼兒園東側小樹林
四、活動準備:
(1)園部準備好種植場地
(2)各班準備好種植的工具及種植的種子和菜苗
五、活動目標
1.認識、理解瓜果蔬菜與身體成長與健康之間的關系。
2.激發幼兒參與菜園種植活動及愛護保衛菜園的意識。
3.培養幼兒勞動技能,了解種植蔬菜瓜果和保護菜園的益處,在集體勞動中學習與人配合、協作,增強團隊意識。
4.給予幼兒親近自然的機會。
六、活動具體內容
1.向幼兒講解活動意圖,了解活動意義。
2.觀察分辨菜苗與雜草的區別。
3.帶領幼兒到種植園,各班劃分包干區域。
4.師幼共同進行除草活動。
5.播種易生長的蔬果種子。
大班種植土豆;中班種植生菜;小班澆水
6.在幼兒園請教有經驗的老師,該如何照料這些植物。
7.各班進行“我們的小菜園”的繪畫活動。
8.離園時每班派兩名“護綠小天使”在大門口分發宣傳單。
七、活動注意事項
1.各班按時到達指定地點。
2.區分菜苗與雜草。
3.注意安全,認真負責地完成這項活動。
科學種植比賽活動方案篇5
漩口小學隸屬農村小學,99%的學生來自農村,從小受到父母勞動教育的熏陶,對種菜、種花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科學小組提出了因地制宜,在學校運動場周圍開墾了11塊土地,作為我??茖W種植實驗基地。這樣既能給孩子們提供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又能讓他們親近生命的成長過程!
一、活動設計與指導者
科學組、有種植經驗的老師
二、活動人員
三、四、五、六年級學生及科學種植小組成員
三、活動時間安排
本活動歷時一學年。
四、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能說出一些蔬菜、農作物的名稱、生長特點等,懂得種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種——管理”等環節,初步掌握一些種植方法,學會栽種一種植物。
2.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激發學生勞動的熱情,體會勞動人民勞動的`艱辛,從而達到珍惜和分享勞動成果的教育目的。
3.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使學生獲得一些親身探索的體驗,培養學生提出科學的問題、科學的分析問題、科學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種植實踐能力。
4、通過蔬菜種植活動,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端正勞動態度,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并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5、通過蔬菜種植活動,體驗勞動帶來的喜悅,感受“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道理。
6、圍繞種植的蔬菜、花卉進行研究,了解植物簡單的病蟲害癥狀;了解植物基本的生長情況及栽培方法。
7、通過小組活動,使學生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學會相互合作。
五、活動安排
1、活動對象:三、四、五、六年級各中隊及種植小組成員
2、活動內容:把學校科學種植基地劃分成11塊(每塊地插有中隊牌),發放到每個中隊負責。
3、活動形式:實行中隊負責制。每個中對自己所屬的方塊實行四包:包種植、包培育、包管理、包收獲。具體操作由科學種植小組老師組織學生實施。
4、活動要求:各個中隊每天應安排隊員值日(2個左右),負責對菜地播種、澆水、施肥、除草和收獲等。
六、成果展示
1、展示學生的觀察日記。
2、展示科學實驗基地花草樹木的豐收成果。
科學種植比賽活動方案篇6
活動名稱:
快樂花草節
活動對象:
全園小朋友和家長
活動時間:
__年3月12日
活動目標:
1、知道花草樹木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從小學會愛護植物,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知道“3.12”是植樹節,能積極主動參與植樹活動。
3、增強幼兒的生態環保意識,增進親子之間的交流,加強幼兒園教師、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情感溝通,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的知識準備(由各班老師負責)。
2、活動材料的準備:花草樹苗若干(幼兒園和家長共同負責)、各班自備小花盆、小水桶、鐵鍬等種花工具。
3、向家長宣傳植樹節活動的目標及內容,幼兒與老師(家長)共同合作設計保護樹木的標志。
4、學會關于樹的一首兒歌、一首歌曲、一個故事(由各班老師負責)。
5、展板:我和小樹同成長(各班美術作品)、植樹與環保。
6、愛護植物倡議書。
活動過程:
1、宣讀愛護植物倡議書,全體幼兒跟讀倡議書。
2、園長講話(植樹節的來歷)。
3、全體幼兒與老師齊唱關于樹的歌曲。
4、各班自己組織幼兒進行植樹活動(小班:給花草樹木澆澆誰、與小樹合影等簡單活動;中班以上與家長、老師一道種植、掛牌……最后留影)。
延伸活動:
每天觀察自己種植的花草樹木變化,并進行照看。
科學種植比賽活動方案篇7
一、背景和意義
學生對周圍世界一直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也熱衷于實踐研究,但除了課堂教學上的探究活動外,學生平時很少有實踐探究的機會,而家長也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子女的社會實踐機會,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不利于科學素養的發展。我校位處市郊,校園土地面積盈余。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科學實踐活動來講,無疑是一股強大的資源優勢,如能科學、合理的利用并與課堂探究相結合,對于提升孩子的科學素養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為此,我??茖W實踐課題選擇組織學生開展植物種植活動,通過觀察、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學會科學的'種植的方法,學會觀察、實驗、比較的科學研究方法,初步學寫科學小論文。既能培養學生愛護綠色植物,珍惜生命的情感,從小形成環保意識,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實現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的平臺。在全校范圍內營造濃厚的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科技氛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可行性分析
1、我校位處市郊,校內土地面積盈余,學校領導大力支持,已規劃實驗場地。
2、部分學生來自農民家庭,家長具有種植經驗,可指導學生進行研究。
3、學校學生人數少,有兩位專職科學教師組織指導。
三、內容及預期目標
1、活動時間:20__年2月24日——6月20日
2、活動內容:
親歷、記錄一種植物從種植到結種的全過程。
3、預期目標
(1)、讓學生體會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在活動中得到發展。
(2)、了解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珍愛生命,關注環保。
(3)、能進行中長期的探究活動。
(4)、能以觀察日記、科學小論文等形式表述研究成果。
四、研究的措施和方法步驟
1、第一階段準備動員階段(20__年2月—20__年3月)
(1)指導教師制定活動實施方案,申請活動場地。
(2)確定實驗班級,明確目標和任務,進行分組,劃分實驗場地,指導學生制定小組活動計劃。
(3)指導學生了解種植的基本方法,確定種植的種類(根據季節,我校選擇的葵花)。
2、第二階段實踐研究階段(20__年3月—20__年5月)
在這一時間段內種植、維護植物,并撰寫觀察日記,每周一篇,圖文并茂。
3、第三階段評比總結階段(20__年5月—20__年6月)
(1)植物種植評比
(2)觀察日記評比
(3)收集活動資料,撰寫活動總結并上報優秀小論文、觀察日記。
互相評比和觀賞,并把活動記錄及種植活動的相關照片資料存檔。
五、研究成果的呈現形式
觀察日記,小論文,活動總結
科學種植比賽活動方案篇8
面對當前大多數孩子動手能力弱、創新動力不足、實踐機會少、缺乏主動探究意識這一基本現狀,結合當前我校實際情況,為進一步美化課室,把綠化帶進課室,把實踐探究帶入孩子日常生活,為此,我校擬組織開展“綠色校園、凈化心靈”趣味種植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探究學習機會,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植物種子及植物成長過程了解的同時,讓我們的學校多一份綠色、多一份春意,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熱愛的情感,養成悉心照顧、耐心呵護的良好品質。
一、活動主題:
綠化校園、凈化心靈
二、活動對象:
三四五年級全體同學
三、活動策劃小組:
組 長:鄒國英
副組長:莫介名、譚國池、李超英、區淑華、謝燕群、朱繼君
成 員:黃澤鋒、萬 川、潘碧琴、陳金花
四、活動具體事項
1、活動時間:
20__年3月-5月30日
2、活動內容:
通過自身參與植物種植活動,按照要求填寫相關記錄表,并嘗試以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完成相關實踐作業。
3、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更多的種子,加深學生對植物成長過程的了解,學會悉心照顧、耐心呵護,同時使各學科知識在活動中得以滲透。
2)、在探究植物活動中提高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審美能力、利用各種方式自主探究未知的能力、動手動腦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勞動的熱情,體會勞動人民的艱辛。
3)、通過活動,使學生感受植物美化環境的作用,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學生對植物、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4)、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學會合作、與人分享勞動成果,感受相互交流的樂趣。
5)、學會以觀察日記、科學小論文等形式表述研究成果。
五、活動過程和步驟
第一階段:組織、宣傳、發動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
第三階段:成果展示、評比
第四階段:表彰及宣傳
(此處略去500字)
六、研究成果的呈現形式
觀察記錄表、觀察日記,植物名片,有關活動開展過程和成果照片等。各年級具體成果要求請參考下表。(可以是書面,也可以是電子稿形式,本活動期間,各家長、計算機老師可以協助指導電子表格的填寫)
表1各年級研究成果要求
年級
研究成果要求
三年級
1、能按照要求圖文并茂的填寫觀察記錄表。
2、能夠在種植活動中提出相關問題。
3、能夠根據活動體驗寫種植體會。
四年級
1、能按照要求圖文并茂的填寫觀察記錄表。
2、能夠根據自己對該植物的.了解設計植物名片(包括名字、特點、科屬分類、產地、用途等)。
3、能夠詳細的描述在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
五年級
1、能夠填寫相關記錄表,觀察植物發芽和生長過程。
2、能夠詳細的描述在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
3、能夠根據自己所種植物,嘗試制作植物種植記錄冊(高度變化表、成長情況表、心得感悟表、植物相關特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