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主題教育活動方案
農歷三月三,亦稱“上巳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軒轅生”的說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月三主題教育活動方案,歡迎閱讀參考。
三月三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篇1)
一、活動主題
20__年“壯族三月三”活動主題為“弘揚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風采”。學校要通過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加大民族文化宣傳,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組織和引導師生參加各項節慶活動,拓展民族文化視野,激發文化認同和民族自信,提升學校民族團結教育與和諧進步水平。
二、活動時間
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的安排,今年“壯族三月三”系列活動的時間為4月份。各地各校可于4月5-11日相對集中地開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動。
三、活動內容
(一)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各級各類學校以“壯族三 月三”傳統節日活動為契機,結合教育教學實際,舉辦民歌民劇演出、民族藝術表演、民族傳統體育競技、民族文化藝術節、校園歌圩歌節、民族文化知識競賽等活動,傳承與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中小學利用每周例會、校園廣播、黑板報、校園網絡、班團隊會等形式,宣講“壯族三月三” 民族傳統節日等民族文化。
(二)組織學校師生參與“壯族三月三”節慶活動。各地各校要有計劃地組織師生參加當地舉辦“壯族三月三”各項節慶活動,開拓社會實踐體驗教育。
(三)開展區情教育。中小學結合“壯族三月三”節慶活動,開展民族文化教育,讓廣大師生更多地了解廣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高等學校要結合“廣西區情”課程,開展“壯族三月三”廣西民族文化“區情”專題教育活動。
(四)其他。各地各校可發揮自身優勢,結合當地民族文化特色、習俗,創新教育活動形式和內容。
四、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扎實推進。各地各校要充分認識開展“壯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圍繞活動內容,制定活動方案,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扎實開展,確保民族文化教育活動取得成效。
(二)加大宣傳,擴大影響。各地各校要充分發揮各類媒體作用,大力宣傳本地、本校開展“壯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教育活動的做法、經驗和亮點,營造濃厚氛圍,促進民族文化進校園、進家庭、進社區。
(三)認真總結,及時上報。活動結束后,各地各校要從活動安排、實際情況、活動效果、新聞報道、成績經驗、存在問題以及工作建議等方面進行認真總結,于20__年__月__日前將總結材料以電子文檔形式報送我廳民族教育處。
三月三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篇2)
根據《__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__市x年“壯族三月三”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辦〔〕x號),為開展好x年“壯族三月三”活動,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活動,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活躍節日氣氛,打造“壯族三月三”文化品牌,提高__縣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我縣各民族間的團結和諧,制定“壯族三月三”活動工作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弘揚民族文化,展示風采。
二、活動時間
x年4月1至30日。
三、重點活動安排
(一)組織開展“壯族三月三”宣傳活動。
加強宣傳,營造濃厚節日氛圍。縣宣傳部門要組織協調各級媒體、網站對我縣“壯族三月三”活動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宣傳報道,擴大社會影響。在全縣營造出喜慶、歡樂、祥和、幸福、團圓、紅火的節日氛圍。讓各族群眾共同分享節日盛宴,進一步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
牽頭協調部門:縣委宣傳部
配合部門:縣各相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組織“壯族三月三”進校園活動。
1.充分利用多種宣傳載體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引導、鼓勵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充分利用校園黑板報、宣傳展板、宣傳海報、宣傳標語、電子屏、校園廣播、校園電視臺等多種媒介和平臺大力宣傳壯族傳統文化和民族風俗,以其為切入點,以點帶面,讓廣大師生了解民族的傳統文化,增進民族感情,為共同締造偉大祖國做出貢獻。
2.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主渠道開展主題教育。全縣學校結合思品、科學、語文、藝術等學科課程以及利用主題班會課,強化民族常識教育。讓學生了解壯族的構成,地域分布特點,及其在民族藝術、發展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同時也深入了解各民族對祖國大家庭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讓民族教育走進課堂。
牽頭協調部門:縣教育局
配合部門:縣各相關部門、各中小學校
(三)組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
1.舉行__縣x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
2.召開一次全縣民族、宗教代表人士座談會,做好溝通協調和聯誼工作。
3.配合__市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講活動。
4.大力宣傳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宣揚我縣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跟蹤報道各地、各單位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情況。
縣民族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要在“壯族三月三”節日期間統一開展以下活動:
(1)制作懸掛一批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標語橫幅。
(2)制作、更新一批民族團結宣傳專欄板報。
(3)結合各部門實際,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辦一批好事實事。
牽頭協調部門:縣民族宗教局
配合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民族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
(四)組織舉辦x市“壯族三月三”民族文化體驗節。
與__市民宗委聯合在__縣鳳山鎮對河村塘進屯融江河邊及螞拐洲上舉辦x市“壯族三月三”民族文化體驗節,通過開幕式文藝演出、民族體育體驗,民俗文化抬閣巡游、傳統美食展示、民族團結攝影展等多種形式,讓群眾感受到濃郁的民族風情,營造各族群眾民族團結、共享中國夢的熱烈氛圍,豐富少數民族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讓各族群眾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傳統“壯族三月三”民族節日。
牽頭協調部門:縣民族宗教局
配合部門:縣各有關部門、鳳山鎮人民政府
(五)組織“壯族三月三”民族文化體育活動。
組織舉辦“巧手繪出三月三”少兒繪畫比賽及展示活動、龍舟賽、拔河賽及三人板鞋、背簍繡球、高桿繡球、竹竿舞等民族傳統體育體驗活動。
牽頭協調部門: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
配合部門:縣各有關單位
(六)組織“壯族三月三”山歌會及農村文藝演出。
由各鄉鎮自行組織形式多樣的“壯族三月三”壯歡賽、山歌會、歌圩節及農民文藝演出等民族文化活動。
牽頭協調:各鄉鎮
配合部門:縣各有關單位
四、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鄉鎮、各部門要按照政府主導、社會主辦、群眾主體、文化主流的原則開展好各項活動,要加強對“壯族三月三”活動的組織領導,認真策劃,統籌安排,結合當地特點和群眾需要,精心組織開展活動。
(二)明確責任,周密部署。各有關部門要從大局出發,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互相支持,加強協作,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各牽頭協調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圍繞活動內容,研究制定有關活動實施方案(含活動項目表)。
(三)做好防范,確保活動安全有序。各鄉鎮、各有關單位要切實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要針對“壯族三月三”活動情況,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制定具體應急措施,認真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做到計劃周密,工作細致,防患于未然,確保“壯族三月三”活動安全有序順利開展。
(四)嚴格遵守八項規定,確保節日風清氣正。各鄉鎮、各部門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自治區及我縣有關規定精神,節儉辦節,防止出現違規違紀的現象。
(五)及時總結,做好匯報。活動結束后,各鄉鎮、各部門要從活動安排、實際情況、新聞宣傳、社會效果、成績經驗、存在問題及工作建議等方面進行認真總結,形成書面材料,于x年4月28日前報送縣民族宗教局匯總后報縣人民政府。
三月三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篇3)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完整、聲情并茂地講述故事。
2.感受壯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萌生民族自豪感。
準備: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通過多種方式收集、了解關于“三月三”的民間故事。
2.與故事內容或人物相關的圖片。
過程:
1.“三月三”故事會
(1)組織談話活動,引出活動主題:“三月三”是一個熱鬧的傳統節日,壯族有很多關于“三月三”的民間傳說,你們都收集或聽說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2)幼兒分組說一說自己收集到的故事,然后每組推選一名幼兒到集體面前來講述。
(3)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哪個民間故事,為什么。通過談論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引導幼兒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勤勞、勇敢和智慧。
2.“三月三”的習俗
向幼兒介紹壯族“三月三”的節日習俗:做五色糯米飯、戴香包、搭彩棚、擺歌臺、拋繡球、碰彩蛋等。
延伸活動:
在圖書角參與“三月三”故事連環畫制作,教師從旁指導。
三月三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月三”制作糯米飯、吃糯米飯的歡樂氛圍。
2.了解從植物中獲取染料的過程,感受壯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活動準備:
1.糯米(幼兒淘好并浸泡一定的時間),用植物制成的染料,制作各色染料的植物,舂、搗用的工具。
2.小盆5個,電磁爐,蒸鍋。
活動過程:
1.神奇的染料
(1)出示制作染料用的植物,讓幼兒聞一聞植物的清香,認一認不同植物的外形特征等。出示已經制作好的染料,幫助幼兒理解這些染料就是用這些植物制成的。
(2)出示舂、搗用的工具,讓幼兒試著舂一舂、搗一搗,感受植物做成染料的奇妙過程。幼兒端出已洗凈、浸泡好的糯米,分成五份分別浸到各色染料中,并持續浸泡一段時間。
2.香噴噴的糯米飯
現場煮熟后,教師和幼兒圍坐在一起品嘗,還可按當地習俗蘸食芝麻粉等佐料,以增添別樣的風味。
延伸活動:
1.在接近“三月三”的日子里,提示家長帶幼兒到附近的菜市場了解制作五色糯米飯的各種植物,感受家家戶戶準備過節的熱烈氣氛。
2.把舂、搗用的工具和各種植物投放在“小餐廳”角色游戲區,也可投放各色膠泥,讓幼兒制作“五色糯米飯”。
3.在科學區投放舂、搗用的工具,鼓勵幼兒尋找、收集自然界中的各種花草,舂一舂、搗一搗,配制自己喜歡的植物染料。
三月三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篇5)
“壯族三月三”是我區民族文化的重大節日。按照日前教育廳下發的《關于在全區大中小學校開展“壯族三月三”民族文化教育活動的通知》的精神,為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經研究,決定在我校開展“壯族三月三”民族文化系列教育活動,現將有關事項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
年 4月 1日—4 月 30日。
二、活動的內容
各部門以“壯族三月三”為契機,集中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動,引導師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拓展民族文化視野,傳承優秀民族文化,豐富校園民族文化生活,增進團結。
三、活動的形式
(一)弘揚民族文化作品展映、展播和展閱系列活動
1、活動內容:在學校、社區、市內學習中心(教學點)等地展播一批弘揚壯族文化的影音作品和學習資料,綜合運用等多種媒介和平臺大力宣傳壯族傳統文化和民族風俗,讓廣大師生了解民族的傳統文化,增進民族感情。
2、活動時間:4月1日—4 月 30日。
3、責任部門:黨委辦公室(宣傳部)、直屬學院、團委、教學資源與管理中心
(二)“傳承民族文化,知曉廣西故事”主題教育活動。
1.活動內容:各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適時開展民族常識教育,圍繞“傳承民族文化,知曉廣西故事”的主題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和活動載體,讓民族教育、區情教育走進課堂。(各部門請于3月31日前至黨委辦公室1102領取壯族民族傳統文化讀本)
2、活動時間:4月1日—4 月 30日。
四、活動的要求
(一)把握正確導向,強化思想內涵
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要緊扣活動主題,充分發揮主題教育活動精神感召作用、思想啟迪作用、價值引領作用,使全體師生在參與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二)創新方式方法,吸引師生參與
要適應形勢發展變化和師生接受特點,創新工作理念,創新活動內容,創新活動載體,用事實說話、用史實說話,積極打造弘揚民族精神、反映時代風貌的全方位、全領域、立體教育平臺。要堅持立足學校、部門實際,多運用師生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活動形式,充分調動師生中蘊藏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努力提高主題活動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參與度。
(三)加強組織領導,務求取得實效
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認真細致做好安全管理和保障工作。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要求,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堅決反對鋪張浪費,使主題教育活動既隆重熱烈又務實節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