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班會活動方案設計

    | 奕玲

    心理健康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1)

    一、教學目的:

    通過本次班會,使學生懂得同學之間如何相處,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

    (一)、主持人:

    孩子們,讓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傷痛,而是內心的困惑,讓臉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難而是靜閉的內心世界,沒有人的心靈永遠一塵不染,讓我們的心靈灑滿陽光,擁抱健康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至關重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心理健康教育課,來探討研究同學之間如何相處,同學之間如何交往。先來看情境表演:

    (二)、情境表演《跳皮筋》

    1、小欣、小芳、小英和小紅跳皮筋,怎么玩呢?小芳說:我不和小英一組,她那么胖,笨死了!”聽到小芳說自己笨,小英頓時火了,他指著小芳的鼻子:“你才笨呢!你又胖又蠢,活像一個小母豬!”小英聽到小芳罵她,傷心地跑到一邊,哭了起來。

    師:小芳她們為什么玩不到一塊?小英又為什么會哭呢?誰來說說?(生充分說)

    生:小芳不合群,說別人。因為小芳說她,嘲笑她,她受不了。師:面對這種情形,應該怎樣解決呢?

    生:小芳不應該說別人的缺點,同學之間應該和和氣氣。(生充分說)師小結:這幾個同學說得很對,同學之間就應該友好相處,不要嘲笑同學的缺點。要學會尊重別人,不侮辱他人,這是我們每個人做人的原則。接下來請大家繼續看情境表演《上課鈴響了》。

    2、情境表演:

    上課鈴響了,同學們快進教室!王小燕和同學們從外面擁擠著走進教室,這時一位同學不小踩到她的腳后跟,王小燕大叫一聲:“哎呀!踩我的腳干什么,你的眼睛長哪去了?”同時跺著雙腳,大發脾氣,用雙手捂住眼睛哭泣,那個同學再三向她說對不起,其他同學都勸王小燕別哭了,王小燕不予理睬,繼續發脾氣,直到教師從外面走進來,王小燕才停止哭泣,回到座位上,還在生氣。

    師:孩子們看完了表演,大家來說說,王小燕做得對不對?為什么?(生充分說)

    生:她愛生氣不好,對身體有害。

    生:那個男同學已經說對不起了,她還生氣,誰愿意和這樣的同學玩呢!師小結:是,我們應該有寬容之心。同學之間遇到了矛盾,不要斤斤計較,要有寬容之心原諒他人,即使別人有做得不當的地方,在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向你到了歉,我們就應該原諒他,更何況,常生氣對身心健康沒有好處,只有與同學和諧相處,你才能擁有更多的快樂。下面(出示)我們一起來看以下同學之間友好相處的正確做法,老師給大家的建議是:

    同學之間

    學會友好,不嘲笑缺點。

    學會尊重,不欺小凌弱。

    學會寬容,不斤斤計較。

    學會理解,不撒嬌任性。

    師:同學們每天生活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有了上面的原則,遇到下列情況,你又該怎樣做?相信你會正確處理。(出示)

    (三)、說句心里話

    (1)你的同桌要在桌子中間畫一條“三八線”。

    (2)考試時,你的同桌沒帶橡皮,可是昨天你跟他借筆,他沒有借給你。

    (3)選班長時,你的好朋友當選,你卻落選了。

    生:遇到這種情況我會這樣做:

    生:遇到這種情況我會這樣做:

    師小結:是呀!同學之間就應該友好相處,你對別人友好關愛,別人也會還你一份友好關愛,奉獻一份,收獲十份,付出本身就是一種快樂!奉獻著,相信你也會快樂著!

    心理健康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

    2.團體互動中,發現自己需要努力改進的地方,肯定自己原創的有益學習方法。

    3.著手制定一個查漏補缺的推進計劃,并在生活中落實。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讓學生肯定自己現有的好習慣,同時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上的不足之處。

    2.難點:在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后,提出具體的改進方案。調整學生的心態,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案、提示牌、即時貼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

    同學們,俗話說:“習慣成自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條件。那么給自己的表現打一個分數,如果分是十分,你覺得自己的學習習慣能打幾分?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當下的學習狀態,為本堂課做好預熱。部分學生可能對自己的評分不滿意,教師需要適當的引導。

    二、導入新課

    1.用心理情景劇呈現主人翁小彤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并用提示牌出示小彤在學習上存在的壞習慣。例如:“上課小動作”,“寫作業磨磨蹭蹭”“學習用品亂放”等。

    2.交流討論:看了《小彤的故事》,你覺得還有哪些習慣是影響學習的?

    3.你覺得該采取怎樣的措施?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表演的形式,將壞習慣外化,讓大家通過觀看故事,思考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有和小彤類似的問題,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做好鋪墊。

    三、課堂活動

    (一)閱讀《心海導航》資料

    1.了解影響學習效率的不良習慣,舉一個小例子說明。

    2.最近這個“壞習慣”什么時候出現的?是怎樣影響你的?

    3.分享:你采取了什么措施就成功趕走壞習慣呢?

    設計意圖:對照材料反思自己的學習習慣,從一個實例入手,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細微的變化與進步,為學生樹立趕走壞習慣的信心。

    (二)互幫互助

    1.分享你最近有進步的地方,以及養成的好習慣。(6人一組)

    你的良好學習習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對你的幫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組間交流可以推廣的好習慣,然后跟全班同學做分享。

    3.請組員幫助自己找出不好的習慣,并給出建議。

    設計意圖:學生很難看到自己的壞習慣,創設和諧、融洽的氛圍,讓學生敢說真話,這個活動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實踐指導

    (一)榜樣力量大。

    1.鼓勵學生從身邊找榜樣,用一張即時貼,寫上要學習誰的身上的好習慣,然后把紙貼在他的身上。

    2.在你讀過的書或者其他方式了解到的人中,哪些名人也可以成為你的榜樣?為什么?

    (二)加油站

    1.你準備把哪一條好習慣帶回家?說說你打算怎么做?

    2.制定“21天計劃”。一個好習慣養成需要21天,設計一份表格,把自己打算堅持的事情寫下來,并加上鼓勵的話,請父母或同學做你的監督人。

    3.若是21天之后計劃完成,教師將給該生頒發證書獎勵。

    五、親子分享

    與父母分享今天學到的知識,以及收獲和啟發,請父母監督自己改掉不良的學習習慣。

    心理健康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3)

    活動主題:

    “我積極,我自信”

    活動流程:

    準備:播放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

    (一)主持人宣布開會,說明班會的意義

    小組討論:在日常生活中,你對健康是怎樣理解的?

    明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是包括人身體的、心理的、社會的完全良好狀態。它已經超出了疾病的范圍,而是把人體的健康與心理和社會的關系緊密地聯系起來。

    (二)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問題感到束手無策或讓你背上思想包袱?

    (三)幫幫你的小伙伴。

    1.主持人說話: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某個小伙伴,平時表現還不錯,比如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也愛講衛生。但是做起事情來總無精打采,集體活動、干什么的都不愿趕在前面,問他為什么?他說自己也做不太好,班上有那么多好同學去做,還用得上我嗎?請你勸勸這個小伙伴。

    2.學生交流,勸勸這個小伙伴。

    3.班主任小結,肯定好的發言,指出不足。

    (四)傳授克服消極心理的方法

    1.主持人講話:要克服消極的態度,不光在自己的意識上注意自己提醒自己,另外還有很多方法,這里有兩個小故事,大家聽后就明白了怎么樣使自己的情緒常處于積極的狀態。

    2.兩個同學分別講故事:

    (1)《誰做得對》

    (2)《做自尊向上的人》

    3.主持人和大家一起歸納方法。

    (1)學會關心別人

    (2)學會寬容

    (3)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五)總結

    1.通過本次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2.寫一篇今后在積極態度上該如何行事的小感想。

    心理健康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健康的完整概念;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內涵。

    (2)確立保持與增進身心健康的正確態度與行為方式。

    二、教學重點:

    (1)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表現形式

    三、教學步驟:

    (一)健康的概念:

    在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狀態。

    人們對健康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有人認為沒有病就是健康的,這種理解是不全面的,還有人沒有疾病、身體強壯就是健康,這種理解當然進了一步,但還是不夠完整。健全的身體狀態除了身體無疾病、無缺陷外,還應包含體格健壯,各器官系統機能良好,有較好的適應外界環境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等。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健全的精神是指心理方面的狀態。

    盡管心理健康的標準因社會、時代、文化傳統和民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但人們認為以下三條應是心理健康的人所共有的:

    (1)自我控制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為一點小事而激動,不會一遇問題就緊張、慌亂,更不會任憑情緒發泄做出越軌的行為,而是沉著、冷靜,善于理智地處理各種事務和問題。

    (2)能正確對待外界的影響:一個人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有成功,也會有挫折和失敗,外界的影響也是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的人總是能客觀地、實事求是地對待外界各種影響,既不因勝利而沖昏頭腦,也不因挫折而灰心喪氣,能恰如其分地估計周圍發生的一切,應付自如。

    (3)保持內心平衡的滿足狀態:心理健康的人有自知之明,處事樂觀,從不提出超越現實條件的過高要求,知足常樂。另外,從社會交往的角度看,一個健康的人總是樂于同他人交往,在群體生活中能協調相處,互相尊重,樂于助人,態度熱情,關系融洽。健康的人還總能從容地承受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疲勞。

    (三)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1)身體健康是心理和社會交往健全狀態的物質基礎。一個人若是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纏身,自然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其他兩個方面。心情不好、社會交往不正常或在群體生活中關系緊張,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身體健康。

    (2)人們要維護和保持自己的健康,除了注意身體健康外,還要注意保持健全的精神狀態和健全的社會交往。

    (3)為了有效地保持和增進身心健康,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在家庭、學校、社會與人的交往中要嚴天律已,寬以待人;要善于正確地理解對方,并建立起協調融洽的生活氛圍;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碰到的挫折和失敗,做到意志堅定,百折不撓,勇于進取。

    心理健康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5)

    教學目的:

    針對學生中常見的拖延的情況,召開本次主題班會,借此增強同學們戰勝拖延的信心,掌握戰勝拖延的方法,培養良好習慣,使同學們告別拖延這個生活中的老朋友,健康積極的生活、成長。

    活動準備:

    提前發動,布置有關事項,確定主題及節目,拍攝視頻,排練小品。

    班會課地點:

    教室

    教學形式:

    通過視頻,小品,訪談、討論等生動活潑的形式,教育學生正視拖延,培養良好習慣,告別拖延這個壞習慣,健康積極的生活、成長。

    教學過程:

    一、輔導員開場

    在進入我們今天的班會主題之前,先請大家一起來看一段視頻,這是我們班級的同學自己拍攝的。(放視頻)

    我觀察到剛才大家在看視頻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會心的笑了,應該是從視頻中發現了自己的影子。我們今天的班會主題就是我們生活中老朋友:拖延。

    拖延是現代人一個普遍的心理狀態,它的取意是“將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總是表現在各種小事上,甚至對于很多人來說,拖拉成為了一種生活狀態,這種狀態成為了生命的一部分,到了考試前一天才去背題目,到了期限前

    幾個小時才開始寫論文,到了女朋友生日前一天才去買禮物,刷了信用卡過期被罰了才去還,都是小事,但日積月累,特別影響個人發展。拖延其實意味著我們的心理上有了一些小問題,長此以往,嚴重的甚至會患上一種心理疾病拖延癥。

    既然拖延對我們百害而無一利,我們就要對癥治療。下面這個環節就請心理委員主持,請大家討論一下,你認為拖延的原因是什么,再請心理委員為大家做一個小測試,看看你有沒有拖延癥。

    二、訪談及測試環節

    心理委員主持:訪談“說出你的拖延故事”

    拖延是古今中外都有的一個問題。早在明代詩人錢鶴彈就有這樣一首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描寫的就是拖延給人生帶來的危害。網上也有一個非常的視頻“拖延癥之歌”唱出了拖延癥患者的心聲。今天我們就要在班里進行一個訪談,“說出你的拖延故事”,并請談談你覺得拖延的原因是什么?

    訪談過程:請三到四名同學上臺訪談。

    謝謝剛才幾位發言的同學,剛才幾位同學都談了自己對拖延的看法及拖延的原因。說的很有代表性,說出了我們的心聲。

    拖延是現代生活中一種普遍的心理狀態,下面我就要用科學的方法為大家做一個測試,看看你有沒有拖延癥,如果有,你的拖延程度有多深?

    放映測試題目。

    測試結束了,統計結果。

    三、透過現象看本質——你為什么拖延

    輔導員主持:謝謝心理委員。通過科學的測試我們發現大多數同學都在5-11分,也就是中度拖延這個層次上。說明拖延確實是一個不容我們忽視的問題。拖延其實有很多危害,總結一下:1、外在后果:生活和學習受到影響;2、內在后果:內心的矛盾和煎熬。

    那么拖延的原因是什么呢?絕大多數的同學都認為:拖延的原因是懶惰,或者認為是自己沒有掌握時間管理的正確方法。

    這種認知看似非常有道理,但實際上并不正確。請大家仔細思考一下,如果你正在做一件你非常感興趣的事情,比如逛街、比如上網、比如游戲,你會拖延么?一般都不會。所以,拖延其實不是智力問題,不是道德問題,不是時間管理問題,而是心理問題。

    我試著給大家分析一下我們拖延的四大原因,大家思考一下是否有道理。

    1、對取得成功信心不足

    2、討厭被人委派的任務

    3、注意力分散和易沖動

    4、目標和酬勞太過遙遠。

    四、怎么戰勝拖延

    輔導員:我們分析了這么多,大家心中肯定有一個的疑問還沒有解決:究竟該怎么戰勝拖延?

    我給大家一些建議。

    1、制定一個靠譜的計劃。靠譜計劃四要素:一是可觀察性。目標應該可以被觀察,以某個行為來界定是否完成。舉例。二是分成幾個小步驟,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生活就會一帆風順。舉例。三是:給自己立下非常容易達成,但是會給你成就感和滿足感的最小目標。

    2、正確的認識和利用時間

    (1)練習判斷時間提問:一分鐘可以做什么

    (2)學習利用零碎時間舉例

    (3)找出自己的時間

    (4)享受你的自由時間

    3、學會“拒絕”和“接受”

    (1)拒絕沒有意義的事

    (2)接受自己,接受別人的監督

    五、公開

    給自己制定一個最小的目標,并確立完成時間,公開這個,請大家監督你是否能完成目標。

    心理健康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6)

    班會目的:通過這次主題班會,使學生能夠體諒父母,能縮短與父母的心理距離,學會如何與父母溝通,真正走近父母。

    班會準備:調查問卷、課件制作

    開展方法:討論法,說說、議議。

    班會程序:

    一、課前填寫調查問卷

    發一紙條,調查學生與自己父母的關系,不需寫名字,請真實填寫。

    A親密 B比較緊張 C疏遠和一般

    填完馬上收齊,統計。

    二、根據課前統計情況,

    導入:是誰,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是誰,呵護我們、保護我們、照顧我們?是我們的父母!可是,現在你是否覺得父母和你們的距離已經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經沒有了親密感?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如何走近父母。

    三、出示一些圖片,內容是

    1.不顧父母勸阻,長時間上網,荒廢功課;

    2.放學遲遲不愿回家,貪玩。

    3.經常“煲電話粥”

    除了以上情況?你是否還會不愿與父母外出,或長時間看電視,或與父母爭吵等情況?請同學講講與父母還有哪些地方關系緊張?

    如果你有以上情況,父母會如何懲罰自己?請同學們講講并說說被懲罰后的感受。

    被父母懲罰,責罵,或者打,你會覺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讓我們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

    四、從父母角度看

    投影畢淑敏的“孩子,我為什么打你”。

    心理健康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7)

    一、班會背景:

    和部分家長懇談并且與個別學生交流后,發現問題主要還是出在不良的學習習慣上。因此適時開一次有關“學習習慣”的班會課是當務之急的事。

    二、班會目的:

    通過班會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習慣好壞優劣對學習的巨大影響,并積極改善自己的不良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質量。

    三、班會重點:

    檢查自己的學習習慣,找出存在的問題。

    四、班會準備:

    1、制作三份問卷準備印發給學生填寫:

    問卷1是有關“好習慣、壞習慣的區分”,這些都是在家長那了解到的或是與部分學生交流中得知的情況。

    問卷2是學生的一份“自我報告”,內容主要為:反思一下自己的學習習慣,列出自己的好習慣和壞習慣(不能少于3條),簡要說明理由或后果。(課前填寫)

    問卷3是有關“養成一個好習慣的實施計劃”。

    2、請四位同學準備介紹學習經驗。(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

    五、班會過程:

    (一)、引入:

    初三是我們初中四年里最后的收獲年級,同學們四年的努力再經過這90多天的奮斗,將結出豐碩的果實。

    進入初三后,老師欣喜地發現很多同學開始全身心投入學習了,從被動轉變為主動的過程中老師認為包涵著同學們對于自己未來的規劃與期待。老師很開心,也對同學們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只是,我們也發現不少同學因為以往所養成的種種不良學習習慣,直接影響了學習效率學習的質量,最終導致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今天我們在這里開一個主題為《做習慣的主人,不做習慣的奴隸》的班會,希望能有效幫助同學們在學習習慣上“揚長避短”。

    (二)、“好”“壞”習慣之爭:

    1、發下問卷《區分好習慣與壞習慣》,要求學生在這些習慣面前選擇區分。

    2、老師結合班內現象加以指導: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取決于學習習慣的好壞。

    比如我們班一些同學總是認真制定學習計劃,并嚴格按計劃去做,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生活十分有規律,作業總是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一些同學喜歡就看書和做作業時遇到的問題與其他同學討論,他們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就比較透徹全面;一些同學在記憶知識時,采用記住后再記上幾遍的“過度學習法”,公式、定理、名句、單詞等內容在要用的時候總是能很快地想起;一些同學晚上做習題前,總是先復習一下有關內容,看一遍白天老師講過的內容,然后才開始思考問題的解法,結果題目做得又快又正確。有這些好習慣的同學,學習效果常常較好。(點名表揚為主)

    再羅列一些個別同學的不良習慣(不點名):學習時心不在焉,看了大半天書也不知道書中在講些什么;上課時不認真作筆記,而是在紙上、書上亂涂亂劃,考試復習的時候就感到沒有頭緒;晚上總要先看好長一會兒電視,有時還要煲電話或上網聊天,然后才開始做作業,結果弄得很遲才睡,或者干脆把作業拖到第二天完成;邊做作業,邊翻小說、聽電視伴音、瀏覽網頁,作業做得很慢,有時還漏做或做錯。這些壞習慣也嚴重影響了這些同學的學習效率。

    (三)、自查與反思:

    拿出已填寫好的問卷2《自我報告》:對照上述老師所說的這些好壞習慣,在各自的這份自省表中進行修改或補充。

    (四)、指點迷津:

    請五位同學簡要介紹自己或他人的學習經驗:

    1、分清主次,首先完成學習任務。

    要點是:不要在玩得很累、很遲時才開始學習,這樣不僅學習效率不好,做作業、背書常常來不及,而且還會對學習產生厭倦感。

    2、專心致志,不一心二用。

    要點是:不要邊做作業邊干其他的事。

    3、有張有弛,勞逸結合。

    要點:連續學習1、2小時,中間就應該安排一次休息。

    4、學習生活的安排有規律。

    要點:根據學校規定的上學、放學時間,結合自己的狀況,制定一個更具體的作息時間表,堅持下去形成習慣。

    5、遵循學習常規。

    要點:課前預習,課上記筆記,課后復習,做習題。課間與同學討論,不懂就問或查資料,獨立完成各項作業。今日事,今日畢。

    (五)、付諸行動:

    同學們時間對于我們而言是緊迫的,所以老師呼吁每個同學從今天開始試著養成一個好習慣,就用三周時間。在下面問卷中記下你的計劃和實施情況。

    305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4k岛国高清一区二区|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一区中文字幕天堂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片|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北岛玲在线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三区不卡 | 国产精品合集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亚洲bt加勒比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2021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级香蕉一区|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韩国女主播|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熟女|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色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