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學數學活動方案
為保障活動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活動方案準備工作,一份好的活動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優秀的活動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小編帶來最新小學數學活動方案5篇,希望大家喜歡。
最新小學數學活動方案篇1
一、活動主題:
我與數學同樂
宣傳標語:學數學,其樂無窮;愛數學,受益終身。
感受數學魅力,享受學習樂趣。
二、活動目的:
為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聰明才智的平臺,讓不同層次的孩子感受數學之魅力,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啟迪數學思維,提升數學核心素養,在延續原特色的基礎上舉辦第五屆校園數學節,評出首屆校園小數學家。
三、活動時間、對象
啟動時間:4月1日(周五)
具體時間:20_年4月11日-17日(一周)
活動對象:全體學生
四、各校區負責人:
龜湖校區:z 橋兒頭校區:z
雙井頭校區:z 黎明校區:z
五、活動內容及具體安排:
【動手操作篇】
活動一、數學風鈴制作評比:
展覽時間:展覽時間:4月11日(周一)
地點:各班教室的走廊
參加對象:一、二年級學生
要求:一年級主要編寫20以內的加減法算式;二年級段用口訣寫乘除法算式。具體做法:先做好算式卡片或口訣卡片,然后把卡片進行分類、整理,再把同類的卡片串成一串,底部掛上鈴鐺,最后把一串串的卡片系到事先做好的圓盤上,就成了卡片風鈴。
形式:突出創新(可以參考校園報道《讓孩子在作業中享受快樂》中的圖片),每班由數學老師評出30%的“數學創意優秀獎”。
各校區負責人:
龜湖校區橋兒頭校區黎明校區雙井頭校區
z
活動二:“我心中的數學”想象畫比賽
評比時間:4月13日(周三下午1:00-2:05)
地點:各校操場
參加對象:三、四年級學生
規則:以“我心中的數學“為題,想象作畫。要求能用數字、幾何圖形等數學元素表現心中的數學,繪畫形式不限,比賽統一用A3美術紙。學生可以先構思,周三下午統一在操場上現場作畫。然后在各班選出30%優秀作品貼到各班的走廊墻壁上供同學們展覽。
龜湖校區橋兒頭校區黎明校區雙井頭校區
z
活動三、數學手抄報
評比時間:4月11日(周一)
參加對象:五、六年級學生
要求:要有主題,有創意,內容以知識整理為主線。比賽統一用A3美術紙。各班選出30%優秀作品貼到各班的走廊墻壁上供同學們展覽。
活動四、魔方比賽:
參加對象:五、六年級學生
評比時間:4月14日(周四下午第三節)
地點:各校區功能室
要求:先進行班內評選,再由班級推薦5名學生參加級段現場比賽,以6面全拼出時間最短為贏。評出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分別按參賽人數的10%評出一等獎、20%評出二等獎、30%評出三等獎)。
活動四、五各校區負責人:
龜湖校區橋兒頭校區黎明校區雙井頭校區
z
【智力沖浪篇】
活動一、口算接龍爭奪賽
參加對象:一、二年級學生
評比時間:4月12日(周二下午第三節)
地點:一、二年級的教室(由組長自定)
要求:先進行班內選拔,再由班級推薦6名學生參加級段現場接龍比賽;以班級為單位6位選手同做一張試卷,每位選手做20題,第一位選手完成后交給第二選手,以此類推,共6分鐘時間。先比正確率,同分者以速度快者優先。評出一、二、三等獎獲班級。
各校區負責人:
龜湖校區橋兒頭校區黎明校區雙井頭校區
zz
活動三、算24點競賽:
參加對象:三年級學生
評比時間:4月14日(周四下午第三節)
地點:各校區功能室
要求:先進行班內評選,再由班級推薦4-5名學生參加級段現場比賽,2人一組淘汰賽進行評選,評出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分別按參賽人數的10%評出一等獎、20%評出二等獎、30%評出三等獎)。
活動各校區負責人:
龜湖校區橋兒頭校區黎明校區雙井頭校區
z
活動三、趣味數學知識競賽
參加對象:四、五、六年級學生
評比時間:4月15日(周五下午第三節)
地點:各校區年級段的教室(由校區組長自定)
要求:先進行班內評選,再由班級推薦20%的學生人數參加級段現場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分別按參賽人數的10%評出一等獎、30%評出二等獎、40%評出三等獎)。
龜湖校區橋兒頭校區黎明校區雙井頭校區
zz
【互動篇】
活動一、數學小論文評比
參加對象:五六年級學生
要求:五、六年級學生數學小論文的撰寫,根據上學期的結果進行公布。
活動二、專家引領
參加對象:全體數學老師及四、五、六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每班選出5-8人)。
時間和地點:以信息為準
活動形式:專家講座、評講學生作品,學生與專家互動。
【評價篇】
根據以上評比內容評出校小小數學家
校級小數學家的評分標準:
1、參評對象:五、六年級學生。
2、數學知識競賽(50%)小論文(20%);魔方(10%)、手抄報(10%);并結合平時學生的數學成績素養(10%)綜合評定;
3、全校共推出30個提名獎,根據學生數比例,提名獎名額分配如下:龜湖校區:12名;橋兒頭校區:6名;黎明校區:4名;雙井頭校區:8名;
4、推選出的30名提名獎學生再進行聯評,根據綜合實力推出前10名獲得第二屆校“小數學家”稱號。
溫馨提醒:每一項由帶組長負責做好宣傳報道、照片的拍攝及整理獲獎名單上傳。
最新小學數學活動方案篇2
一、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形成良好的數學校園文化,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讓數學文化滲透課堂,走進學生,讓智慧閃光,在全校掀起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潮,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活動時間:
20_年6月10日 ~ 6月14日
三、具體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
1、進行環境布置,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
2、各年級數學教師根據活動方案組織學生準備參賽項目。
3、數學節啟動儀式,由校長宣布數學節開幕。
(二)組織實施階段
1、一年級(口算)。(吳明兒具體負責)
2、二年級口算和筆算)。(徐杭媛具體負責)
3、三年級(口算和解決問題)。(章森寶具體負責)
4、四年級(口算、填空和解決問題)。(項家生具體負責)
5、五年級(口算、計算和解決問題)。(劉斌具體負責)
6、六年級(口算、計算和解決問題)。(劉有才具體負責)
注:
1、參加對象:全體學生
2、活動方式:40分鐘內完成所有題目。
3、數學老師一起評選出一、二、三等獎,一、二、三等獎的名額為1、
2、3人,評選后的試卷和名單上交到數學教研組。
(三)評比表彰展示階段:
1、作品展示。
優秀作品,各班以展板或墻報的形式進行展示。
2、發放各種競賽證書。
獲獎者,頒發喜報。
一、指導思想
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參與的宗旨,有效利用學校體育資源,推進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及終生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培養學生合作、自信、果斷、公平競爭及團隊精神等良好品質,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的發展,提高團結協作,抵御挫折的意識和能力,發展個性,增強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我校體育運動向更高水平發展。
二、活動目的:
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鍛煉學生身體,增強體質。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團結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
三、體育節活動主題:“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
四、體育節領導小組名單:
組 長:_
副組長:_
成 員:_ 攝影:_
四、體育節活動過程:
1、組織籌備宣傳發動階段(6月17日—6月21日)
(1)6月17日在陽光體育時向全體師生發起開展校園體育節的倡議書。
(2)6月17日周前會,征集活動項目,確定體育節有關事項(比賽項目 比賽規程等),體育組負責布置工作。
(3)學校將利用標語形式進行宣傳,積極動員全校師生踴躍報名參加。
(4)進行體育節的籌備工作,向師生宣傳體育節有關活動安排。
2.報名
各班級按要求組織填寫好報名表,并按規定日程安排報送體育組辦公室(體育組負責組織,抓好落實)。
五、組織實施階段
本次體育節分二個板塊進行,第一板塊為知識傳授;第二板塊為競賽活動。
第一板塊:知識傳授(各班主任利用晨會、班會組織開展)
1、以“體育明星知多少、中國傳統體育和全民健身活動知多少”為活動內容開展講座、主題班會等。
第二板塊:競賽活動
1、廣播操比賽、眼保健操比賽。(6月19日舉行眼保健操和廣播操比賽。)
2、小型趣味運動會。(低段托球跑,中段你拋我接、擲毽球,高段對號入座植樹活動)。
3、校園運動會(6月20日大操場全校學生運動會)。
低段:踢毽子、跳短繩 中段:仰臥起坐、跳短繩 高段:立定跳遠、跳短繩
集體項目:乒乓球團體賽(由社團活動小組負責)
五、活動時間:
20_年6月17日至20_年6月21日
六、總結表彰階段
體育節結束后,學校將根據各班級的工作表現情況,結合所取得的成績認真進行總結,表彰做出突出貢獻和取得優異成績的集體和個人。
七、有關要求和注意事項:
1、學校的體育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學校領導重視對舉辦體育節的宣傳和組織,將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吸收各方面人員參與的學校體育節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體育節期間的各項活動和賽事,用心組織好,使體育節獲得圓滿成功。還要重視安全教育,層層加強管理,使體育節順利開展,確保學生在活動期間不發生任何體傷事故。
2、本屆體育節的宗旨是“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參加體育鍛煉”,因此,要求各班師生全員參加。
3、通過辦體育節,要促進我校各項工作的和諧發展,振奮師生精神,優化學生成長環境,增進凝聚力,鑄造良好的校風。
4、學校要加強體育節的宣傳工作,通過板報、宣傳欄等,讓體育節的宗旨和主題人人皆知,以構建學校快樂體育園地,實施快樂體育活動。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特長的平臺,同時結合學校社團活動的開展,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發展,我校決定開展第二屆藝術節活動,具體活動安排如下:
活動一:文藝節目表演
每班至少準備一個節目,形式不限,于5月27日前上報至少先隊輔導員處。各班要精心準備,所推選的節目將在5月31日學校慶六一活動中進行表演。
活動二:繪畫比賽
結合研愛會獅子隊開展以“我的夢想”為主題的現場繪畫比賽,每班選取五名選手,于5月31日參加全校性的比賽,比賽時間30分鐘。屆時將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優勝獎若干名。一二三等獎作品將送至研愛會獅子隊評比。
活動三:書法比賽
在學校書法社團成員中開展現場硬筆書法比賽,由學校統一提供書寫材料。請各位參賽選手自行準備黑色中性筆于5月31日準時參加比賽,比賽時間為30分鐘。屆時將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優勝獎若干名。
活動四:剪紙比賽
在學校剪紙社團成員中開展剪紙比賽。此次比賽主題為:預防溺水,珍愛生命,同學們在一周時間內(6.3——6.9)精心構思,并于6月10日上交作品。屆時將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勝獎若干名。
活動五:手抄報比賽
在四五六年級全體學生中開展“預防溺水,珍愛生命”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要求主題突出,版面美觀整潔。請各位同學于5月30日前以班級為單位將作品上交至少先隊輔導員徐燕青老師處,班級、名字統一寫在作品背面右下角。
最新小學數學活動方案篇3
一、活動宗旨:
在“水木石”課程理念指導下,我校每年開展數學節活動,旨在營造校園數學學習氛圍,弘揚數學文化,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數學、喜愛數學、快樂學習數學。
二、活動事項:
活動口號:展思維風采享數學魅力
活動時間:11.7—12.14
1、11月7日周一晨會數學節活動開幕式
2、12月14日活動閉幕(數學組全體老師于12月8日之前向大隊部匯總活動獲獎名單,由大隊部統一印發獎狀;閉幕時各校區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玩魔尺、還原魔方的展示)
三、活動負責人:
各年級數學教研組長
一年級: 二年級:和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四、活動對象:
1——6年級全體學生,全體數學老師
五、活動內容:
年級段 年級特色項目 年級 集體項目
一年級數學繪本閱讀、口算
觀看數學知識長廊
二年級魔尺拼接大賽
三年級24點大賽尋訪數學名人館親子實踐活動
四年級魔方大賽
五年級數獨大賽數學小課題、
小論文評比、
生活中的數學擂臺賽
六年級華容道大賽六、活動形式與具體安排:
系列活動之一:“沐硯杯數學挑戰賽”
活動形式:一年級數學繪本閱讀與口算比賽,二年級魔尺拼接大賽,三年級24點大賽,四年級魔方大賽,五年級數獨大賽、六年級華容道大賽、五六年級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競賽。
一年級數學繪本閱讀與口算比賽
活動細則:一年級以校區為單位開展繪本閱讀、交流展示與書寫比賽。
比賽要求:
1、繪本由教師推薦與自主選擇相結合閱讀繪本,學生每天上報閱讀書目,老師根據班級孩子閱讀情況,開展繪本閱讀交流會或手抄報或思維導圖等各種形式的展示。
2、書寫比賽:分校區在班級內進行書寫比賽,在規定的10分鐘內,完成0—9的數字書寫,每個數字寫3次!根據學生書寫的端正程度分校區進行評比,并獎勵苗苗卡,并每班選10位書寫優秀同學作品進行展示,發放數學獎狀。
二年級魔尺拼接大賽
活動細則:每位學生準備一根24節魔尺,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組拼。
1、達標賽:面向全體學生,在魔尺的基本圖案拼裝中規定5個,讓學生在2分鐘內完成任選的兩個魔尺圖案的拼合就算達標,若學生第一次沒有達標,可在本月內另外安排時間多次進行達標測試,達標后給予學生綠星卡一張。
2、挑戰賽:每班選出5名優秀的達標賽同學,以班級為單位分校區參與校內的挑戰賽,完成老師指定的5選2圖形,并且以時間長短做為評價標準,選出優秀的同學,給予表彰。
三年級24點大賽
活動細則:三年級分校區舉行24點計算大賽,從1—10中選出四個數組成一道題目,建立題庫。
1、達標賽:面向全體學生,每位選手從題庫中抽取2道,運用“+”、“—”、“×”、“÷”和小括號,每個數都必須用且只能用一次,在1分鐘內算出這2道題的結果24即過關。過關者將獲得1張綠星卡,沒過關者通過練習之后可再過關,時間截止到11月底。
2、挑戰賽:每班選出6名(組成兩隊)優秀的達標賽同學,以班級為單位分校區參與校內的挑戰賽,班級3名同學組成一個小組,比賽類型分必答題(5)、搶答題(5)、風險題(5);比賽成績采用積分形式,對優勝的同學的班級和同學給予表彰。
四年級魔方大賽
活動細則:四年級分校區舉行魔方比賽,比賽共分2輪(達標賽和挑戰賽)。
1、達標賽:面向全體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魔方一面的拼合就算達標,若學生第一次沒有達標,可在本月內另外安排時間多次進行達標測試,達標后給予學生綠星卡一張。
2、挑戰賽:每班選出5名優秀的達標賽同學,以班級為單位分校區參與校內的挑戰賽,最后以完成6面,并且以時間長短做為評價標準,選出優秀的同學,給予表彰。
五年級數獨大賽、生活中的數學擂臺賽:
活動細則:
數獨比賽:面向全體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兩個數獨(兩個數獨難易程度不一樣)完成第一個基礎數獨為達標,完成第二個數獨的學生有資格申請參加第二輪“生活中的數學”擂臺賽比賽。
“生活中的數學”擂臺賽:數獨比賽獲勝的學生均可參加“生活中的數學”擂臺賽,比賽要求學生在1小時內完成規定試題的答卷,根據比賽成績評出一、二、三等獎,分校區,給予表彰。
六年級華容道大賽、生活中的數學擂臺賽:
活動細則:
華容道比賽:面向全體學生,在規定時間里完成兩題(兩題難度不一樣)。完成第一題為達標,頒發數學獎章。完成第二題的學生有資格申請參加第二輪“生活中的數學”擂臺賽比賽。
“生活中的數學”擂臺賽:華容道比賽獲勝的學生均可參加“生活中的數學”擂臺賽,比賽要求學生在1小時內完成規定試題的答卷,根據比賽成績評出一、二、三等獎,分校區,給予表彰。
數學小論文:學生自愿參加。
系列活動之二:數學知識長廊
活動形式:在各個校區布置數學知識展覽學生利用課間午后觀看學習交流。
系列活動之三:參觀數學名人館
溫州,人杰地靈,近百年數學名家輩出。據不完全統計,海內外溫州籍數學家至少有200人,其中曾擔任著名大學數學系主任或數學研究所所長職務的就達30余人。據考證,1898—1949年,溫州有397人出國留學,他們當中大多數學習數學。在溫州數學家譜系中,先后涌現了姜立夫、蘇步青、徐賢修、李銳夫、谷超豪、李秉彝、項武忠、項武義、姜伯駒、李邦河等眾多國內外著名數學家,形成了現代溫籍數學家群體,在中國現代數學史上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有中國現代數學祖師姜立夫和中國現代數學奠基人之一蘇步青,谷超豪亦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些數學英才的基礎教育階段都在溫州完成,溫州亦被譽為“數學家搖籃”。
最新小學數學活動方案篇4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正確數出11—20物體的個數。
2。 通過看圖數數,初步培養學生有序觀察、分類觀察等良好的觀察習慣。
3。 在學習數學的具體情景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鞏固數序知識,滲透算法多樣化,使學生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主動探索發現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掌握11—20這些數的順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例6插圖,提問:大家從圖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表揚學生觀察的非常仔細,看看需要解決的
問題是什么?
這個問題該怎樣解答?組織學生討論
二、小組討論,合作探究,領會新知
讓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
教師對學生想出的辦法給予肯定
三、模擬訓練,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教材79頁“做一做”
2。練習十八第5題和第6題
最新小學數學活動方案篇5
一、鞏固舊知進行鋪墊
1、口算練習(出示口算題卡)
10+2= 4+10= 13-3= 12-10= 6+10= 10+5= 15-5= 17-10=
[請一兩個學生說一下你是怎樣算的一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多少,一個十和幾個一中去掉幾個一剩多少]
2、數的組成的練習。
6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多少?8個一和5個十合起來是多少?
46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28里面有幾個一,幾個十?
[通過對已學知識的鞏固達到對新知識進行鋪墊的目的]
二、創設情境
1.利用進行動畫演示:小明要過生日,請了好多同學,媽媽帶小明到商場去買酸奶。(顯示媽媽領著小明到商場的情景。)售貨員阿姨先拿給媽媽30瓶(顯示30瓶酸奶在左邊),又拿給小明2瓶(顯示2瓶酸奶在右邊),問: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請學生觀察要買的酸奶,怎樣放的,引導學生看到成排放置,每排10瓶,放了三排,還放了兩瓶]
2.解決30+2。
師生共同解決問題:一共買了多少瓶酸奶?師板演用小棒代替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板書:30+2=32說說是怎樣想的?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求30和2合起來用加法,依據百以內數的組成:3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32]
3.還可以怎樣列式解決2+30。
教師板書:2+30=
獨立思考后寫在練習本上,發表意見,進行全班交流。
鞏固練習30+3= 6+20= 70+8= 9+40=
4.解決32-2。
教師問:現在我們知道媽媽給小明買了32瓶酸奶,仔細看圖發生了什么事(小明拿走2瓶),還剩多少瓶?請列出算式,學生口答,教師板書:32-2=30。你能告訴大家是怎樣計算的嗎?
指出:為什么要進行減法計算,再依據減法的含義,從32里去掉2,計算32-2的結果,可以依據數的組成知識,32里面有3個十和2個一,去掉2個一還剩3個十,就是30;還可以這樣想: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3個十和2個一加在一起就是32,從32中減去2個一,就剩下3個十即30。
鞏固練習63-3= 57-7= 48-8= 29-9=
[請多個學生說說怎樣算的,新知的強化。讓學生明白整十數加一位數與相應的減法的算理]
三、運用實踐操作,
1.擺一擺,算一算,并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請一名學生在實物展示臺上擺小棒,請其他同學一起按要求擺小棒學生仔細觀察后,提出問題在練習本上寫出相應的算式,并由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先擺5捆,再擺6根(一共有多少根?)
50+6=56 6+50=56
先擺44根,再拿走4根。(還剩下多少根?)
44-4=40
2.填一填連一連
課本做一做第一題填空,個別同學在展示臺上展示,集體訂正。
第二題數學游戲:在課本上連線,在展示臺展示正確者獎勵玉米圖片
3.我當小法官
4+60=46 4+60=64
4個一和6個十合起來是644個一和6個十合起來是46
65-5=60 65-5=6
5個十和7個一合起來是575個十和7個一合起來是75
74-4=? 90+6=?
[出示小兔和小貓他們那分別對應同一道題,結果不同,學生用手勢比劃小兔對還是小貓對,面向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出的是學生容易出錯的題,學生在明白算理及仔細觀察對比下選出正確的。最后一組題要求學生自己解答進一步鞏固]
四、解決問題(第43頁的第6題。)
在這里將首先出示一張春天的景_行情景創設,﹙春天到了,老師帶同學們去春游,在出游時出現了一個小問題,需要你們來解決﹚運用多媒體出示課本上兩人對話的場景(有老師3名,學生40名,45瓶礦泉水夠嗎?),看后先進行同桌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會用算式表達的同學,可以列出算式來。請個別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40+3=4343<45所以夠﹚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的什么知識?我們學的是整十數加一位數和幾十幾減幾這樣的減法,下課以后同學之間互相出題,互相說得數,回到家里,和家長互相出題,互相說得數,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1.在復習題后面兩道題的旁邊出示如下兩個算式。
5+3-210-5+3
引導學生觀察,并用復習題中的后兩題和上面兩題作比較,看它們有什么不同。
2.教師談話:上面這兩道題中既有加法又有減法,我們把這樣的計算叫做加減混合計算,這節課就來學習這樣的計算。
3.板書課題:加減混合
三、學習新知識
1.學習例1。
(1)在屏幕上出現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天鵝的場面。
教師:屏幕上反映了什么內容,你能從屏幕上提出一個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天鵝,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幾只天鵝”的問題。
教師:要算湖里一共有幾只天鵝怎樣列式?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4+3
(2)屏幕上出現湖里7只天鵝飛走2只的場面。
教師:湖里天鵝的只數發生了什么變化,現在還有幾只天鵝?
教師配合學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寫“-2”,把算式寫完整4+3-2。
教師: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減去2?
學生:因為湖里原來有4只天鵝,飛來3只后又飛走2只,只有從原來的4只和又飛來的3只這兩部分合起來的總數里減去飛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數。
(3)引導學生結合屏幕上出現的畫面(或結合教材例1的插圖)說一說算式4+3-2所表示的意義。
(4)學習4+3-2的計算順序。
引導學生討論:結合屏幕上反映的湖里天鵝只數的變化過程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匯報交流討論情況,并說出計算順序。根據學生的敘述過程在屏幕上的算式“
4+3-2”中標明計算順序并依次閃動和兩部分。
教師:第二步是幾減2,為什么是這個數減2?
學生:第二步是7減2,因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兩個數相加的得數減去2,所以是7減2。
2.學習例2。
(l)在屏幕上出現反映“湖里有4只天鵝,飛走2只后,又飛來3只”連續變化過程的畫面。
(2)引導學生根據屏幕上的畫面寫出算式。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屏幕上所反映的內容。教師結合學生的敘述在黑板上板書:4-2+3=。
教師:上面的算式應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學生:先算減法后算加法。
配合學生的敘述在屏幕上閃動。
教師:為什么要先算減法?
學生:因為只有用減法先算出4只天鵝飛走2只湖里還剩下幾只天鵝后,才能算出又飛來3只后湖里現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鵝。
教師:算第二步時是哪兩個數相加?
學生:第二步是用第一步“4-2”的得數“2”和3相加。
配合學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的前面一個方框里填上“2”,并在屏幕上閃動。
(3)引導學生總結加減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
教師:請大家回憶一下上面兩道題的計算過程,誰能說一說我們計算的順序?
學生:我們都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算的。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第75頁“做一做”的練習。
(l)引導學生擺小棒,先在桌面上擺7根小棒,再拿去3根,然后又增加4根。
(2)讓學生根據擺小棒的過程把算式,7-□+□=□填寫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數。
(3)讓學生結合擺小棒的過程說一說算式7-3+4=8所表示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2.計算。
5-2+3=8-7+8=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指定學生說一說計算順序和第二步分別是幾加幾。
五、課堂作業
1.完成練習十二第1題。
(1)學生分組觀察第1題的插圖,并說一說畫面上反映的內容(重點說出小鴨數量先增加后減少的變化過程)。
(2)讓學生根據畫面內容獨立填寫算式并計算出得數。
(3)學生交流計算過程(重點說一說計算的順序)。
2.完成練習十二第2題。
先讓學生觀察插圖,明確要求,然后用線把算式和得數連起來。
3.完成練習十二第3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檢查、指導學生寫算式的格式。
六、課堂小結
1.教師引導學生小結本課時所學習的內容和加減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
2.學生交流本課時學習的收獲和體會(先分組交流后全班交流)。
3.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小結,并提出所要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