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活動方案設計

    | 金成

    音樂在傳達和表現情感上,優于其他藝術形式,是因為它所采用的感性材料和審美形式——聲音最合于情感的本性,最適宜表達情感。下面小編帶來小學音樂活動方案設計5篇,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設計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設計篇1

    一、指導思想:

    以音樂音樂審美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尊重個體不同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二、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現在一般都十三、四歲了,心理都趨向成熟,他們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豐富,對抽象事物思考也會加強,但在想象力上或許有所減弱,換句話講,他們的表達方式與中低段有明顯區別,他們更希望在小范圍內討論。所以對于這些學生教師應該在語言方面有所改變,可以一種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對話提問,而且語言中要不時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是六年級上冊,本冊教材的內容都明顯的很有深度,首先從欣賞上說,全冊共有七課

    1、同一首歌“我的祖國”

    2、“草原牧歌”

    3、“多彩的美洲”

    4、“芬芳茉莉”

    5、“神奇的童話”

    6、“勞動的歌”

    7、“鄉情鄉音”

    四、教學目標

    學生的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增加樂器演奏及音樂創造活動的分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參與音樂活動。

    (2)、培養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

    (3)、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4)、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5)、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

    (6)、注重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五、教學內容:

    1、歌唱部分:

    本學期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唱歌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輪唱、獨唱、小組唱等。

    (1)在氣息的控制下,逐步擴展高音。

    (2)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時,聲音要飽滿。

    (4)學習二聲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協調。

    2、基本知識部分:

    (1)、認識變音記號:升記號、還原記號,知道其作用。

    (2)、重音符號,真的怎么去唱,注重感情

    3、欣賞部分:

    上好欣賞課,通過欣賞,擴大學生的視野,以音樂的藝術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學生。好欣賞課的同時,認真介紹民族樂器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賞方面,大多數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知道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學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賞。

    六、工作措施:

    (1)總結經驗。認真備課,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了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3)積極參加組里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地使用現代化的電教設備,豐富教

    (5)密切聯系學生,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經常征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6)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第一單元《奧林匹克風》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當五環旗傳到北京的時候》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

    2.了解奧林匹克五環標志的含義。

    3.通過歌曲的學習,啟發學生立志從小鍛煉,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召開作出自己的貢獻。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教師出示奧林匹克五環標志。

    師:有誰知道奧林匹克五環旗的含義?

    生答,師作補充。

    2.學唱歌曲。

    (1)聽錄音范唱。

    提出問題:歌曲內容唱的是什么?分為幾段?

    (2)分段學習歌譜。

    (3)解決難點。

    (4)學唱歌詞。

    (5)設計演唱形式。

    3.總結。

    學生通過學習歌曲,了解奧運五環標志的含義,能正確把握歌曲的情緒。

    課后反思

    此曲雖然篇幅較長,但是很多樂句是重復出現的,尤其是B段,幾乎所有的樂句都是有規律地出現了兩次。而A段更是節奏歡快,曲調朗朗上口。通過前兩個環節的情緒的感受、節奏的分析和曲調的熟悉,學唱這首歌曲就是輕而易舉了。通過琴的帶唱,糾正一些。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設計篇2

    一、課型:

    綜合課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和表演《乃喲乃》,初步感受土家族兒歌的特點,體驗土家族民歌的風格和韻味。

    2、能初步聽辨高和低的音,并能隨著音樂準確地讀出節奏和歌詞。

    3、引領學生走進土家族的山寨,再說一說、聽一聽、唱一唱、演一演中豐富音樂體驗,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4、能夠主動參與小組的活動,在活動中拉近于音樂的距離,感受學習的快樂和合作的快樂。

    三、教學重點:

    感受并表現土家族歌曲的特點。

    四、教材分析:

    歌曲《乃喲乃》是一首土家族兒歌。歌詞中“乃喲乃”是快來吧的意思,“乃喲嗬”等襯詞表達了熱鬧的場面和快樂的氣氛。這首兒歌全曲由“domisol”三個音組成,獨特的旋律賦予歌曲濃郁的民族風格。

    五、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歌曲十分具有民族特色,在教學時要時刻圍繞土家族的民族特點,并將這一特點貫穿到全課的教學中。

    如:學土家語;學擺手舞等……運用故事式的教學方法,將諸多內容聯系起來,使本課各項教學具有連貫性。首先,節奏練習中,以拍電報的方式進行練習,使學生在玩中掌握技能。聽辯1、3、5音高處的教學,采取了帶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通過模仿摘草莓、茶葉、橘子的動作,帶領學生理解1、3、5的音高不同,使學生對原本枯燥的讀譜知識產生興趣。接著又以極具民族的土家語進入新課教學,將新學的“乃喲乃”和“乃喲嗬”一直延續到本課教學的結束。最后又模擬社巴節的歡樂氣氛,加入打擊樂器,使學生通過表演、唱歌、伴奏等形式都參與進來,使整堂課由始至終沉浸在快樂的氛圍中。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符和節奏條、各種打擊樂器。

    七、教學設計過程:

    一、師生問好。

    師:1234|5—|同學們好

    生:515|515|5432|1—‖(前面兩個1是高音的)老師好老師好老師您好

    二、導入新課:

    師:(出示中國地圖)同學們知道地圖上的這只“大公雞”代表哪兒嗎?(中國)那老師有幾道問題想考考你們:

    (1)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你知道共有多少個民族嗎?(五十六個)

    (2)我們是屬于哪個民族的?(漢族)

    師總結:對了,我們漢族是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

    (3)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呢?

    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認識一個勤勞質樸、心靈手巧、能歌善舞的民族,它主要分布在湖南一帶(指地圖),名字叫做土家族,大家想去嗎?(想)那就讓我們排起隊伍,乘著歌聲的翅膀,一起向土家族出發!(隨《乃喲乃》音樂做律動。)

    三、節奏練習:

    導語:土家族到了!咦?怎么沒人來迎接我們呢?讓我來看看!原來是土家族傳說中的小歌仙給我們出了個難題,不過這可難不倒我們,對嗎?誰來幫老師解開這條節奏密碼呢?

    節奏條:_X|_X|__|_X‖

    1、先找學生試拍,教師糾正。

    2、集體拍、分組拍(1、3小節一組,2、4小節一組)。

    3、拍電報游戲:將學生分成組,按順序每組拍一小節,依次類推。

    師:同學們拍得真好!讓我們一起來拍出密碼,去拜訪土家族吧!

    四、播放幻燈片:

    土家族的風俗文化相關圖片。

    1、圖片內容:土家族的服飾、吊角樓、工藝品、擺手舞、社巴節……

    2、師隨幻燈片的播放簡單介紹圖片內容。

    師:大家快看!這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服裝,漂亮嗎?這是土家族世代居住的山寨,真是個山清水秀、景色優美的好地方;這是他們的住房——吊腳樓;這是土家族名揚海內外的手工藝品——織錦;看!土家姑娘在采茶;這是土家族最熱鬧的傳統節日——社巴節;在這盛大的節日里,土家族的男女老少相聚在一起,跳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擺手舞,多熱鬧啊!知道這是在干什么嗎?這是土家族人在以古老的形式慶祝豐收呢!

    五、視唱練習:

    導語:快看!山寨大豐收了!我們來瞧一瞧,山寨里都種了些什么?(橘子、茶葉、草莓)我們來幫他們采摘吧!

    1、走下座位模仿摘草莓、茶葉、橘子的動作。(草莓長得低,茶葉在腰間、橘子長得高)

    2、通過采摘,你們有什么發現?

    3、你們聽,它們還會唱歌呢!(草莓唱do,茶葉唱mi,橘子唱sol)

    4、隨琴唱一唱do、mi、sol的音高。(用柯爾文手勢來表示)

    5、每組用“_

    X”的節奏任意將1、3、5三個音搭配,師彈琴帶領學生唱一唱。

    六、新歌教學:

    (一)初聽歌曲,感受土家族特有的語言風格。

    導語:土家族有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就是用1、3、5三個音符編寫的,既然我們來到了土家族,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1、多媒體播放《乃喲乃》課件。

    2、師:你們聽到歌中土家小朋友在向我們打招呼嗎?他們在說:“乃喲乃!乃喲乃!”

    3、簡介:土家族的語言中,“乃喲乃”是快來的意思。我們也學著說一說。(可用“乃喲乃”隨意指學生過來。)

    4、師:其實,聰明的土家人在“乃喲乃”的基礎上,還創造了許多類似的語言。象“乃乃喲”和“乃喲嗬”,這兩個詞語都表達了熱鬧的氣氛和幸福快樂的心情!今天,你來到了土家族,高興嗎?(高興)那我們要喊:“乃喲嗬!”(師領說,生齊說)我們一起學這首歌,快樂嗎?(快樂)那我們就喊:“乃喲嗬!”

    5、師有節奏地教讀歌詞。(兩遍)

    6、齊讀。

    7、師生分讀。(學生專門讀紅色區域,烘托熱鬧快樂的氣氛。)

    (二)學唱歌曲。

    1、隨多媒體課件哼唱歌曲。

    2、觀察曲譜中紅色的音符有什么共同點?(曲調一致)

    3、師生合唱曲譜。(用柯爾文手勢表示音高。)

    5、分組唱。(其中一組唱紅色區域,要唱出熱鬧歡快的氣氛)

    6、隨多媒體課件學唱一遍。

    6、隨伴奏面對面拍手演唱。

    (三)學跳擺手舞。

    導語:來到土家族,就得來看看擺手舞,不然可就白來了。每逢到社巴節,大家圍成一個圈,伴著歡快的音樂跳起擺手舞,特別熱鬧!想去看看嗎?(想)那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1、多媒體播放擺手舞視頻。(大家可以跟著學一學。)

    2、師:正好,老師也和土家族姑娘學了兩招,想看嗎?(想)不過這個舞老師一個人是表演不起來的,我想邀請部分同學和我合作一下,誰愿意和老師一起來跳?(邀請時師可說:“乃喲乃!”)

    3、找6名同學和老師圍成圈一起表演,鼓勵其他同學站起來學一學。

    4、師:我們歡快的歌聲和舞步把土家人都吸引過來了,他們要邀請咱們去參加土家族最盛大的節日——社巴節呢!快帶上我們的樂器,一起去體驗一下吧!

    5、分組(唱歌、跳舞、伴奏)體驗社巴節熱鬧的場面。

    七、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都有什么收獲?(認識了聰明能干、能歌善舞的土家族,學習了用土家語演唱的歌曲《乃喲乃》,學會跳擺手舞,參加了熱鬧的社巴節……)你快樂嗎?(快樂)那我們就說:“乃喲嗬!”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們漢族人要和其他少數民族團結友愛,互相幫助,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更強盛!

    時間不早了,讓我們唱起動聽的《乃喲乃》,跳起歡快的擺手舞,跟土家小朋友說再見吧!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設計篇3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歌聲與微笑》

    2、欣賞歌曲《愛星滿天》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學習本單元的意義,歌頌愛心,培育愛心

    2、能自主學唱歌曲并設計歌曲的演唱情緒,力度等;合唱時聲部和諧、聲音優美

    3、能注重歌曲中段落的劃分,并通過歌聲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1、 導滲入滲出

    1987年的A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來了兩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鄰里的關懷、幫助下戰勝了病魔,他們共同述說著這一動人的故事,隨即《愛的奉獻》歌聲響起,感動了在場的看眾和所有的電視看眾,歌曲中的"只要你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早已唱遍了了全國

    這一單元的名稱是"愛滿人間",我們必須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別人得到幫助,我們也應該堅持去做,這就是我

    們學習這一單元的目的之一

    這一單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關愛心的,有的表現朋友之間的愛,也有表現全人類的愛,本節課我們先來學唱《歌聲與微笑》

    2、學唱歌曲

    (1)聽一遍范唱錄音

    (2)這首歌同學們早就聽會了,但今天我們首先來討論一下歌曲的歌詞表現的是什么內容呢?(師生共同討論)

    第一部分實際上只有兩句歌詞:"請把偶的歌帶往返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

    歌聲與微笑架起了友誼的橋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繪了"友誼花開遍地香"的情景這首歌雖然短小,意義卻真不小

    (3)隨教師的琴聲學唱第一部的歌譜(因為此歌大多學生已經會唱,所以可以先學唱歌譜),隨后全體學生共同學唱歌唱部分的第二聲部歌譜,應特別注重"3-#5"處#5的音準

    (4)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因學生已經會唱,所以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對聲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壓著唱,四

    拍的長音要唱夠時值

    (5)學唱第二樂段的歌詞,重點放在第二聲部(特別是最后兩小節)

    (6)二聲部合唱,最好是男女聲各有一半唱第一聲部,另一半唱第二聲部

    3、欣賞歌曲

    (1)初聽《愛星滿天》的錄音

    (2)師生共同討論歌詞的含義,重點是"世界就是美麗的天空""我們就是美麗的天空,顆顆愛星像滿天的星星"

    (3)復聽

    (4)劃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內相同或相似的樂句

    (5)再次欣賞,鼓勵學生輕聲地跟著錄音哼唱

    4、小結

    這節課開始我們本學期第一單元的學習,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單元,我們要牢記這句歌詞"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按照教科書的要求,要背唱《歌聲與微笑》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聲部),請同學們在課外多加練習,同時考慮為這首歌曲創編集體舞的動作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愛的奉獻》

    2、欣賞合唱《歡樂頌》

    3、課堂樂

    器演奏《歡樂頌》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愛的奉獻》并能劃分樂段,感受并表現兩個樂段不同的音樂情緒

    2、初步了解"樂圣"貝多芬及其在世界樂壇的地位和貢獻,并學習他與命運頑強抗爭的精神

    3、初步認識《歡樂頌》的音調,并能用課堂樂器演奏

    【教學過程】

    1、學唱歌曲

    (1)介紹歌曲《愛的奉獻》誕生的背景,聽一遍范唱錄音

    (2)先隨錄音、后隨琴聲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其中穿插朗讀歌詞,并注重第一段歌詞中的四個排比句

    (3)先隨錄音、后隨琴聲學唱第二樂段的歌詞,注意"啊"的時值(應是6拍),教師可用指揮動作提示還應注意該樂段上、下兩句是平行結構大多相同,只是在"美好的人間"處有所不同,要作多次對比示范,防止學生混淆

    (4)學唱尾聲部分應用指揮動作提示節拍

    (5)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為歌曲劃分樂段,并按教科書要求設計初兩個樂段的強弱變化并

    提示兩個樂段的情緒要求

    (6)連起來唱幾遍,可分別有幾位學生來領唱和指揮

    2、欣賞歌曲

    (1)介紹"樂圣"貝多芬

    貝多芬是世界樂迷認識的音樂家可先由學生來介紹,最后教師補充、總結

    教科書中的四幅照片簡略的介紹了貝多芬的生平及作品,可讓學生仔細換觀圖片好閱讀說明文字

    交響曲是音樂作品中結構最宏偉的,通常有三到四個樂章,我們今天欣賞的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題,同學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音樂素養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歡樂頌》是貝多芬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現,他想象的全人類擁抱起來、團結起來的場面雖然是一種理想,但在當時乃至現在仍具有積極的作用《第九交響曲》首演獲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歡呼聲幾乎要將大廳的屋頂掀翻,可見這首交響曲深得民心

    (3)欣賞合唱《歡樂頌

    (4)學生學唱第一聲部的歌譜

    (5)復聽

    3、器樂演奏

    (1)用課堂樂器演奏《歡樂頌》的主旋律

    (2)用課堂樂器演奏《歡樂頌》的第二聲部旋律

    (3)二部合奏

    (4)二部合奏配上打擊樂器,教師或學生指揮

    4、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唱了《愛的奉獻》,初步了解了"樂圣"貝多芬有關貝多芬的故事還有很多,他的作品也很多,請們在課外收集一些材料和音響,舉辦一次"走近貝多芬"的主題欣賞會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歡樂頌》

    2、集體舞《歌聲與微笑》

    【教學目標】

    1、能準確、和諧地演唱二部合唱《歡樂頌》,并能背唱第一聲部

    2、在分小組合作創編集體舞的過程中,發揮大多數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

    3、在學跳集體舞的過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潑、暖情參與

    【教學過程】

    1、學唱歌曲

    (1)學唱《歡樂頌》的第一聲部歌譜及歌詞

    (2)學唱《歡樂頌》的第二聲部歌譜及歌詞

    (3)二聲部合唱

    (4)大部分學生演唱,小部分學

    生用課堂樂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換幾次)

    (5)背唱《歡樂頌》,教師指揮,用錄音帶伴奏

    2、集體舞

    (1)教師提出分小組創編集體舞的要求,即動作要簡單易學、舒展大方、富有節奏感,也可以適當編一些雙人的動作(可參考教材上的照片每個組可以只編1-2個動作要求人人參與,不要只靠個別骨干來創編,其他人旁看

    (2)分小組創編集體舞動作

    (3)各小組匯報表演

    (4)教師將各組最優秀的動作集中起來,加以組合或略加改編,組成集體舞的。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設計篇4

    教學目標:

    1、欣賞嗩吶獨奏《打棗》,感受樂曲詼諧、幽默的音樂形象。

    2、通過欣賞樂曲《打棗》,了解民族樂器嗩吶,聽辨大小嗩吶的音色區別。

    一、導入部分

    播放樂曲《打棗》引子部分,請學生聽辨樂器音色。

    二、欣賞樂曲《打棗》

    1、完整聽賞樂曲,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

    完整播放《打棗》并提出問題:

    (1)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你能感受嗩吶在演奏過程中,音區的變換和對比嗎?

    聽完以后,教師針對以上兩個問題,請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完以后,教師介紹樂曲內容。

    2、小結《打棗》是一首活潑、風趣的嗩吶獨奏曲,表現了河北農村,爺爺和孫女在庭院里打棗的歡樂情景。

    3、完整聽賞樂曲。

    完整聆聽樂曲《打棗》音頻,學生認真聆聽并隨音樂的進行展開想象。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通過欣賞嗩吶獨奏曲《打棗》,讓同學們感受到了樂曲詼諧、幽默的音樂形象以及歌曲的民族風格。

    小學音樂活動方案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 通過聆聽等活動來體驗音樂中的“童趣”,感受到音樂作品中快樂、活潑、有趣的音樂情緒。

    2、通過分段聆聽、反復欣賞,從速度、力度、音色等音樂要素來感受音樂情緒,體驗童趣。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音樂,能積極的參與音樂活動,體會音樂中的趣味和美味。

    教學重難點:

    1、能從不同方面來體會音樂中“童趣”。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對音樂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聆聽《玩具交響曲》

    1、 導入

    “小朋友們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

    “今天我們就來聽一首關于玩具的歌,它的名字叫《玩具交響曲》”

    2、猜想音樂情緒、表達方式。

    “在聽之前,你們猜猜音樂情緒是怎么養的?”

    “猜猜音樂會怎么表達‘玩具’這一對象呢?”

    3、聆聽第一樂章,引導學生體會活潑有趣快樂的音樂情緒。

    4、 復聽樂曲,試著讓學生說出音樂中有哪些特殊的聲音,并用動作表示出來。

    “說說你從音樂中聽到了哪些玩具?”

    5、完整聆聽,隨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二、聆聽《出發》

    1、導入(出示圖片)

    “看到小狗拉著雪橇你想到什么?”

    揭示曲名——《出發》

    2、初聽音樂,感受音樂情緒。

    “音樂中描繪的小朋友是怎么出發的?”

    “你聽到什么聲音?”

    3、復聽時,學生隨樂曲進行表演。

    三、課堂小結

    174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未成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完整版免费播放一区| 日本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白峰美|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手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www亚洲精品少妇裸乳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琪琪see色原网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aaa片一区二区99|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亲子乱av一区二区三区|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一区ftp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 日韩制服国产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