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方案設計

    | 金成

    音樂在傳達和表現情感上,優于其他藝術形式,是因為它所采用的感性材料和審美形式——聲音最合于情感的本性,最適宜表達情感。下面小編帶來小學音樂方案設計5篇,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音樂方案設計

    小學音樂方案設計篇1

    一、 教學內容:

    1、 樂清民歌《對鳥》

    2、 介紹山歌及特點

    3、 創編歌詞及表演

    二、 教學目標

    1、 過對溫州民歌《對鳥》的學唱。感受溫州鄉土音樂的魅力,增強學生對地方音樂的喜愛。

    2、 分析比較山歌的風格特點,并用明亮的歌聲表達歌曲歡樂,爽朗的情緒。

    三、 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山歌具有高亢,嘹亮,悠長,奔放,節奏自由的特點。

    難點:用樂清方言來演唱《對鳥》及創編歌詞

    四、 教材分析:

    由于我國民族眾多,地理環境差異大,語言和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生產方式都有所不同,從而導致了音樂風格,藝術特色,演唱方法以及藝術表現手法的迥異。溫州民歌的藝術特色之一是因地處沿海山區,故形成多散板式的民歌。它的旋律優美,高亢,樸實,華彩,歌唱者可以根據其聲音條件,充分發揮其演唱才能和演唱風格。

    五、 教具準備

    錄音機 幻燈片 大歌紙 道具(在教室旁邊用椅子和桌子搭成兩座山)

    六、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 學生隨溫州民歌《叮叮鐺》的音樂進教室。

    2、 師生問好。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營造氣氛

    (二)基本教學

    1、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聽到的是什么地方的音樂呢?(溫州民歌《叮叮鐺》)對,很多同學都熟悉它并會演唱這首歌。我請一位同學來唱唱。那誰還知道我們家鄉還有什么鄉土音樂呢?(………)哦,原來同學們知道的還不少呢。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也是溫州非常有名的山歌《對鳥》(出示大歌紙)請同學們仔細的聽一聽,想一想,它是用溫州什么地方的方言來唱的。(樂清)那這首歌中那些歌詞跟溫州話不同。

    2、出示歌紙,讓學生自己試著去念一念。

    “介姆”“過”“打”“胭脂”“唇”這幾個字與溫州話區別比較大

    A:介姆:樂清方言,什么的意思

    B:天主鳥又名 雞鳥

    C:長尾巴?。鹤焖汽W鵡,尾長似鳳凰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的試念來趨動學生的好奇心,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好歌詞做好準備。

    3、學唱這首歌

    A 師無伴奏范唱

    B 師對學生進行口頭傳唱。唱好下滑音(銅 綠 鴿 夾嘴這幾個字)

    C 學生學會后由第一排對第二排,一排排接下去傳唱。

    設計意圖;根據新大綱的要求,學生不一定要會唱曲譜這一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口頭傳唱以及學生排與排之間的傳唱,充分體現出民歌口頭傳唱的這一特點,而教師的范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4、介紹山歌及特點并與勞動號子的區別

    A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民歌之一勞動號子的節奏,演唱形式,曲調的特點(出示幻燈)

    勞動號子

    節奏: 固定

    演唱形式: 一領眾和

    曲調: 粗獷有力

    B 師:通過今天學唱的山歌《對鳥》,你認為山歌是怎樣的?它與勞動號子有什么區別,帶著這兩個問題一起來聽《對鳥》和《打夯歌》(出示幻燈片)勞動號子 山歌節奏 固定 自由演唱形式 一領眾和 對唱曲調 粗獷有力 高亢 嘹亮 悠長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通過比較思考了解山歌與勞動號子的區別,從而達到了既鞏固了勞動號子的內容,又能加深對山歌特點的理解

    5、 齊唱《對鳥》

    師:我們知道山歌應用高亢,嘹亮,奔放的聲音來唱,那么讓我們再來齊唱《對鳥》,唱出山歌的特點。(學生無伴奏唱,有教師來指揮)設計意圖:加深印象,起到鞏固的作用

    6、 創編歌詞與表演唱師:我們知道民歌在歌詞上有不斷創新的過程,那么老師請同學們展開想像也來即興創作歌詞怎樣。

    A 小組討論,要求在小組中先試唱

    B 每組有由兩名學生來表演,先問后答的形式

    C 匯報時,先演唱,再問學生“你們聽出他們那些地方體現出山歌的特點?!?/p>

    D 同學們你們在山上邊勞動邊唱歌過嗎?我請兩位同學登上這兩座山進行勞動,用上我們今天所學的《對鳥》和你們創編的歌詞,一起來體驗山野勞動的愉快心情(先表演《對鳥》,再表演自己創編的歌詞)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發散性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氣氛。同時對山歌特點的理解也起到了加深鞏固的作用,并做到了初步運用。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對鳥》的學唱和表演,我們初步掌握了山歌的特點及與勞動號子的區別,還學會了幾句樂清話,以后老師還會帶著你們去熟悉更多的溫州鄉土音樂。

    小學音樂方案設計篇2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歌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的風格特點,培養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采用欣賞法、小組合作等方法,激發對音樂的理解。

    【知識與技能】

    了解“對唱”形式、“變換拍子”及壯族民族風俗,并能用優美、委婉的聲音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的風格。

    【難點】一字多音的演唱。

    三、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電影《劉三姐》對歌視頻片段,提問學生視頻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周圍的景色怎樣,唱歌的人是誰,她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歌手。教師總結“視頻當中的人們在有山有水的地方開心地對歌,我們曾經學過“甲天下”的山水在廣西桂林,這個美麗的地方不僅有迷人的風景,更居住著一群勤勞善良、樂觀開朗的壯族人民。除了剛才播放的對歌歌曲,電影里還有另一首優美的歌曲《唱山歌》,接下來我們伴隨這首歌曲,一起走進我們的桂林,走進壯族?!?/p>

    (二)初步感知

    1.初聽歌曲,教師設置問題:歌曲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進行總結:歌曲的情緒是優美、婉轉地,速度為中速。

    2.再次聆聽歌曲,教師設置問題:歌曲的節拍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進行總結:歌曲是由2/4和3/4交替進行的,這樣的節拍我們叫做“交換拍子”。

    (三)探究學習

    1.學生學唱旋律,感受變換拍子的旋律特點;

    2.找出旋律中的相似樂句,并根據特點劃分樂句;

    3.分樂句帶入歌詞,學唱歌曲,理解歌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4.觀察歌詞與旋律對應特點,找出“一字多音”,并掌握“一字多音”的唱法;

    5.跟隨鋼琴伴奏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介紹壯族風俗歌會“歌圩”,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影片中人們的演唱形式和學生自己演唱歌曲的形式有什么不同,結合歌曲《唱山歌》總結壯族民歌的風格特點,由小組代表發言進行小組間的討論交流。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唱山歌》,走進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桂林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動聽的音樂以及善良的壯族人民。我們國家有55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文化,我們除了要了解這些文化,還應該保護和傳承我們國家的這些藝術瑰寶,熱愛我們的民族文化。

    五、板書設計

    小學音樂方案設計篇3

    設計理念: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征而充滿魅力。在音樂課中,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夠激活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沖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

    學習目標:

    1、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教育學生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課歌曲。并有感情地進行表演。

    3、能用打擊樂及自制樂器嘗試編創有情景的打擊樂合奏。

    重點難點:

    1、能夠準確的把握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并將它表現出來。

    2、用自制打擊樂嘗試編創有情景的打擊樂合奏。

    教學準備:

    老虎頭飾、小描頭飾、獅子卡片、塑料尺子、空易拉罐、白卡紙、多媒體

    教學內容:

    1、演唱《兩只老虎》

    2、聆聽《獅王進行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老師與學生一起隨音樂《動物說話》自由律動,拉近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平等、輕松、自由的氣氛下進入音樂課堂。

    提出問題:剛才我們表演了一首與動物有關的歌曲,孩子們你們還會唱哪些與動物有關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養孩子們自信演唱的能力)

    二、演唱《兩只老虎》:

    變魔術導入新課:(請兩個孩子配合老師,在教室外將老師事先準備的老虎頭飾戴上)

    “孩子們,老師看出來大家都非常喜歡小動物,下面老師為你們變出兩只可愛的動物兄弟,好不好?請你閉上眼睛,一、二、三,變!(隨《兩只老虎》音樂兩只小老虎走入教室模仿其行走特點在孩子們當中走一圈)

    1、老師引導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兩只老虎》第一聲部

    2、分聲部按節奏朗讀歌詞

    3、兩聲部配合按節奏朗讀歌詞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兩聲部的配合

    5、隨伴奏輕聲唱歌詞,老師分別幫助兩聲部穩定節奏、音準

    6、歌曲處理:有趣地

    7、隨伴奏模仿老虎的動作特點,邊唱邊表演

    三、聆聽《獅王進行曲》:

    “兩只奇怪的小老虎引來了許多看熱鬧的小動物,(放音效:獅子吼聲)呀!這是什么聲音?原來大獅子也來了。(出示獅子卡片)”

    完整初聽樂曲《獅王進行曲》,老師在獅吼時,適當加以引導,讓孩子體會樂曲所描繪的森林之王的音調是怎樣的。

    復聽樂曲,讓孩子認真聆聽,獅子吼叫的次數。

    再聽樂曲時,將事先準備的獅子卡片發放給孩子,讓孩子邊聽音樂邊貼卡片,并用自己喜歡的色彩線條將他們連接起來。

    四、小結:

    今天我們見到了兩位“森林之王”,可以看出來,同學們非常喜歡他們,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朋友呢?對,我們應該

    小學音樂方案設計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安徽民歌《鳳陽花鼓》的產生背景,能唱背這首民間小調,并能根據歌曲的情緒選擇適當的樂器和節奏型為歌曲伴奏。

    2.通過新舊兩首《鳳陽花鼓》的對比,感受不同的情緒及風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欣賞《花鼓新聲》,感受作品的情緒,拓展學生的視野。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學唱歌曲學習歌曲《鳳陽花鼓》,讓學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風格,并能流利的歌唱與表演。

    2.歌曲中襯詞部分的學唱。

    教具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鼓、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生唱民歌互動。

    2.師:民歌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純樸生活感受的那種歌曲。反映當地的鄉音之美,鄉情之濃。我國的民歌有著悠久的歷史,種類繁多,每個民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多彩的鄉音》,讓我們了解不同地方風格的民歌。

    師:這節課,我們將一同走進安徽,欣賞安徽民歌《鳳陽花鼓》。

    3.了解舊歌的歷史背景,分析歌曲情緒。

    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鳳陽花鼓。(出示鳳陽花鼓圖片)鳳陽是安徽省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卻有樣東西很出名,那就是"鳳陽花鼓",這是鳳陽民間獨有的傳統藝術,在全國也很有影響。鳳陽花鼓又叫雙條鼓,最初表現為兩個人,一人擊鼓,一人口唱小調。鑼鼓相間,歌詞都是教為悲切的內容,舊時鳳陽旱澇災荒不斷,,許多人家離開家園,以打花鼓唱曲為生,鳳陽花鼓成了貧困討飯的象征。我們一起欣賞安徽民歌《鳳陽花鼓》。

    聽了這首歌曲同學們的心情怎么樣?

    二、新授歌曲《鳳陽花鼓》

    師:如今,中國改革開放以后,《鳳陽花鼓》的形式和內容也隨之起了很大變化,鳳陽花鼓成了鳳陽人自娛自樂的工具。甚至走出了國門,受到外國友人的贊譽。我們不妨先聽為快吧!

    1.欣賞歌曲《鳳陽花鼓》。

    師:說說新的《鳳陽花鼓》與從前的《鳳陽花鼓》在速度、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師:(花鼓演唱在城鄉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賓客,鳳陽人總要熱情表演一番,以表達歡樂的心情。請聽老師范唱一遍。)

    2.教師范唱。

    3.聽音樂律動,學生用手拍出音樂中的強拍。

    4.聽唱歌曲。

    5.教唱歌曲。師唱曲譜。

    師:你對哪個部分的唱詞最感興趣?

    6.學習襯詞部分。

    師:這是模仿打擊樂器發音的襯詞。

    操練:

    A教師用小镲示范一遍。

    B有感情的唱出這一部分。(唱出喜慶之氣)

    師:讓我們懷著喜悅之情,跟著老師的琴聲來唱一遍。

    7.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演

    1.不同形式演唱。

    師:老師用了獨唱的形式,你們用了齊唱的形式,還可以用哪幾種演唱形式?(男、女生對唱)

    2.為歌曲伴奏。

    師:不錯!不錯!同學們唱的真不錯!如果我們能為歌曲配上伴奏,那就更好了,我們一起來吧!

    用小鑼、小鼓、雙響筒為歌曲編創伴奏。(每樣樂器請學生出來單獨編創節奏,然后學出編的最好的,一起為歌曲伴奏)

    師:聽了這首歡快的歌曲,我們一起舞起來吧!

    3.表演。

    四、拓展(欣賞)

    師: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勢、演唱等揉進了現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時,形式更加活潑多樣,氣氛更加熱烈歡快,鳳陽花鼓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張圖片,再欣賞《花鼓新聲》舞蹈片斷。

    五、小結

    今天,我們和鳳陽的人民一起走過了苦難的昨天,一起分享了今天的幸福,我們衷心地祝愿鳳陽人民的日子越過越

    小學音樂方案設計篇5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兒童團放哨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演唱《共產兒童團歌》、《賣報歌》了解共產兒童團曾在革命歷史時期發揮的作用,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并能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用打擊樂器合適的力度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用合適的力度為歌曲伴奏。

    教學方法:

    視聽結合教學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琴、打擊樂器。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兒童團放哨歌》、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聆聽《兒童團放哨歌》

    師:革命戰爭時期的兒童團員不但機智、勇敢,而且他們樂觀堅定,他們也像我們一樣愛唱歌,聽!他們又在開始歌唱了!

    1、播放歌曲《兒童團放哨歌》,學生聆聽歌曲。

    師:歌中唱出了哪些內容?你知道兒童團都做過哪些事?

    2、復聽時跟隨音樂一起律動,深入體驗感受音樂。

    師:同學們,你想不想也來做一回兒童團員,站崗,放哨呀?

    3、拓展延情:

    你知道嗎?為了紀念這些發生在兒童團員們身上的難忘情景,我們的音樂家們寫了許許多多的歌曲。你知道哪些?

    生:自由回答。

    師:共產兒童團員們人小志氣大,為革命勝利作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個個都是紅色的小英豪。我們也來學學他們吧!請小朋友們分組討論,來表演一下他們的生活情境。

    三、編創與活動

    通過創編表演再一次深入體會兒童團員們的生活(站崗、入哨、上學、唱歌、與敵人斗爭等)。

    1、這是一組命名為游擊戰的節奏練習。有人打槍、有人敲鼓、有人在鐵桶里放鞭炮,制造迷惑敵人的效果。指導學生讀出聲響模擬槍聲、鼓聲、鞭炮聲,形成節奏聲勢。?

    2、分組編創,編排小組表現效果,三種聲響同時出現、相繼出現均可,還可根據想像加上號角聲。?

    3、分組為大家表演,看哪組節奏準確,三聲部合作得好、聲勢效果好。

    四、課堂小結:

    師:難忘的旋律,難忘的'情懷,兒童團員們的颯爽英姿在這許許多多歌曲中體現,在我們小朋友的歌聲中得以體現,我們似乎又見到了那一個個小英雄。

    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美滿,我們也要做和平年代的小英豪,好好學習,好好努力,為身邊的朋友,為家,為校,為社會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共產兒童團歌》、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學生在《兒童團放哨歌》聲中進入教室。

    二、表演《共產兒童團歌》

    1、導入新課

    師:大家看這是什么?

    生:(紅星,五角星)

    師:你們都在哪里見過它?你能講述一個紅星的故事嗎?

    生:(回答問題,講述)

    (介紹歷史背景)

    師:今天請大家看一個有關紅星的故事。那是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初步產生情感體驗)

    師:當你聽到這首歌時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激動等)

    師:在那個年代連兒童也自發的組織起來和敵人做斗爭。你們想和兒童團員一樣和敵人做斗爭嗎?

    (學習歌曲中的節奏)

    師:現在就交給你們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你們愿意接受嗎?

    生:愿意

    師:紅軍要開會,為了防止有敵人混進來,邀請兒童團員站崗,每位來開會的紅軍都有一個暗號,只有拍對暗號的紅軍才能進去開會。

    (出示兩條節奏。)

    (學生動作:分成兩組,一組扮演紅軍,一組扮演兒童團員。

    拍對的紅軍,兒童團員為他們貼上紅星。)

    2、學唱歌曲

    師:同學們,你們勝利的完成了任務,已經成為一名光榮的兒童團員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我們的團歌。

    a、學會用聽覺盡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完整聆聽歌曲中學會歌曲。

    提示:用手擊節拍、踏步走等形式感受歌曲,在多次不同方式的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b、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注意咬字準確、吐字清楚。

    c、跟琴小聲熟悉歌曲,對準歌詞,尤其是一音多字處。

    三、編創與活動

    學會歌曲后,在歌曲演唱前加入自編的小軍鼓的節奏,或拍擊或讀出,使歌曲的演唱更有氣勢(小軍鼓的節奏分小組完成,嘗試加入的效果)。?

    1、按固定音型伴奏的方式,用最簡單的方法,盡快加入器樂表演中去,嘗試伴奏、合作的愉快。

    2、聽著歌曲錄音伴奏,試著跟上歌曲的節奏。

    3、分組互相伴奏。歌曲是4/4拍,要注意突出強拍,第一拍要強,第三拍次之。

    四、聆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師:同學們,兒童團是革命戰爭時期的少年兒童組織,那么這個組織發展到今天是什么組織?

    生:(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1、播放《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學生完整地聆聽歌曲。

    提示:歌曲表現了什么樣的情緒?唱出了哪些內容?

    2、復聽歌曲。

    提示:歌曲中對少先隊員提出了哪些要求?那么作為今天的少先隊員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3、再次復聽,學生輕聲合著音樂唱一唱,并用手擊節拍。

    師:讓我們接過烈士手中的槍,在歌聲中結束這節課吧!

    (隨音樂全體起立,情緒高漲的演唱《少年先鋒隊隊歌》。)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賣報歌》、編創與活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表演《賣報歌》

    導入課題:

    同學們看過電影《報童》嗎?解放前有許多孤兒,他們的生活無依無靠,有很多孩子當起了報童,風里雨里沿街叫賣,吃不飽、睡不好,過著悲慘的生活,有的報童還積極為中國的解放做出了許多貢獻。這節課我們就學習一首新歌《賣報歌》。

    1、完整地聆聽歌曲。

    提示:這首歌的情緒是怎樣的?它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簡要敘述 。

    2、復聽《賣報歌》并出示歌片,聽音樂有感情地朗讀歌詞(將不會的字注音)。

    3、隨琴輕聲跟唱,認真填詞。

    4、分小組討論歌曲的情感。

    提示:說說歌曲給你的感受。

    5、提示:要注意歌曲演唱與伴奏合作的整體效果。

    6、分組編創動作,也可簡單化妝成小報童表演,如:拿報、背上賣報的袋子,分組表演。

    三、編創與活動

    聽辨音高的練習:

    1、教師唱唱名,讓學生聽并辨認是哪一個小報童唱的?熟悉唱名并能說出來,是第幾個?并模唱出來。

    2、讓幾名學生分別唱出,讓學生排出順序,并說出同學的名字。

    (這種方法既可以聽辨音高,同時也可以聽辨人聲的音色,為將來聽辨樂器的音色打基礎)。

    四、課堂小結

    174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国产麻豆媒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全国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人妻天天爽夜夜爽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一区二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国产一区二区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电影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玩弄放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 一区二区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