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
感動中國節目能讓人們不由得思索一下人生到底什么才是最為有意義的事情,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優秀15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1
今天下午的第二節課,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欄目。
在這些感動人物中,讓我感動的是朱敏才和他的妻子孫麗娜。朱敏才以前是赫赫有名、大名鼎鼎的外交官,退休后,人們認為他們夫婦倆會回北京安享度日,但是他們沒這么做,他們去了貴州山區去教那里的小朋友。朱敏才和孫麗娜在那里教書十年,山里很貧窮。孫麗娜睡覺的小屋連著學校的廁所,一開后窗戶,臭味就從后窗戶里飄出來,臭的晚上孫麗娜帶兩個口罩還睡不著。
他們快樂的時光是和山區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光,可是這十年里他們卻沒有和自己的親生女兒吃過一頓團圓飯。雖然山里什么都沒有,但是朱敏才和孫麗娜還是去那里教書。他們沒有到北京去安安心心的養老,而是跑到貴州山區里去教書。
讀了朱敏才和孫麗娜的故事,我很感動。比起我自己,我差的很遠:我不愿意到山區那里,因為那里很窮,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玩具、沒有衛生所……那里有可能吃不上蔬菜、那里的孩子臟……但是朱敏才爺爺和孫麗娜奶奶卻跑到那里主動教書,不畏條件惡劣,因為山里沒有蔬菜,所以孫麗娜奶奶患上了眼疾,朱敏才爺爺因為不適氣候患了很嚴重的病。朱敏才爺爺說過,即使退休了,也要對社會做一些有益的事,這使我很佩服,我要像朱敏才爺爺和孫麗娜奶奶一樣,不嫌棄山區的小朋友,還要做出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不管是老人還是青年。
我要向他們一樣,對社會作出貢獻。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2
今天下午我們要看感動中國視頻,是學校播放的。
孫家棟是第一位人造衛星設計者,他制造了許多人造衛星,大約制造了三十四個人造衛星,又發明了原子彈和導彈,并且很多次都成功了。
王鋒在一次發火中沖進火中救了家人,有救了樓上的所有人,然后,他從火里面出來后,竟然嚴重燒傷了,然后到了醫院里面去搶救,可是,當所有人們以為他可以好的時候,病情竟然惡化,不幸去世了。
支月英是一名小學教師,她用了三十六年教育了幾千多名,而且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走了二十里路,才到了山上的小學,可是她還堅持著,一直要干到干不動為止。
秦玥飛是一位大學生村官,他用了很多錢為鄉村修了很多東西,比如說水渠、學校等等,從陌生人變成了村官。
張超是一名飛行員,他在軍艦上起飛的時候,沒想到飛機失控了,4。4秒后,飛機就飛了起來,他第一時間想的就是保住飛機,可是沒有用,然后他就跳傘了,可是高度太低,降落傘沒有撐開,重重的摔了下來,然后他就去世了。
李萬君是一名“大國工匠”,他為祖國做了很多貢獻。
梁溢建是一名醫生,他到村里沒有錢治病的人治病,治療了許多許多的病人,而且都是疾病,治療了幾千多為病人,并且都是他自己掏的錢,他的錢都要靠別人要錢,但他一直堅持,他陪伴病人的時間比陪伴兒子的時間都長。
郭是一位校長,他收留了所有具有愛磁病毒的孩子,有一次有個孩子愛磁病惡化了,然后那位校長花錢,竟然治愈了那位孩子,那個孩子活了下來,然后,郭還為同學們和老師們做過飯。
我感覺,他們都非常好。
我們都沒有做到他們這樣,也有很多人沒有這樣,我們以后要學習他們。我們不要對中國沒有用,要向他們學習,回報祖國。
然后,馬上感動中國就結束了,但是還有很多人感動了我們。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3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收看“感動中國十大杰出人物頒獎晚會。”
有對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牛玉儒,有面對危險從容鎮定的飛行員梁萬俊,還有擁有不敗精神的中國女排……他們都讓我感動。但最讓我從心底里震撼的還是捐腎舊母的田世國,因為這件事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
作為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他有著充足的理由將這個責任推給自己的弟弟妹妹,甚至放棄。可他并沒有這樣做,而是將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又回饋給病危的母親。
并且在事后,他為了不讓母親知道事實,努力的保守著這個秘密,怕她心中有個結。正如頒獎辭所說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一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一個兒子在2004年用身體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在溫暖的謊話里,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誠已經堅如磐石。”是啊!天下能有幾個子女能做到這樣的壯舉啊!他的精神,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獲慰藉;他也用孝順的火把,刺痛了我的眼睛。
天下的感動太多啦,有我們知道的,也有我們不知道的。愿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凝聚一份感動,讓這個世界變的更加美好。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4
今天下午,肖老師組織我們全班觀看了20__年《感動中國》頒獎典禮,里面的人物事跡個個都非常的感人,不知不覺我的眼眶里就已經含滿了淚水。
看完胡佩蘭醫生的事跡后,我想說:“我的夢想也是當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長大后,我要學習胡佩蘭醫生不貪圖錢財,認認真真為每一位病人治病療傷的`這種精神,我要朝這個理想去奮斗,去拼搏,我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現在的弱項是閱讀理解,我會堅持每天閱讀課外書籍,提高自己的閱讀寫作能力;要想好好工作,還需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只要有時間,我還會適當地進行戶外鍛練,比如:打乒乓球,打羽毛球,騎自行車,跑步等。
總之,看完《感動中國》后,里面的人物個個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們不怕困難,艱苦樸素,頑強毅力,樂于奉獻,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精神。如果我們都能像胡佩蘭醫生一樣,我們的社會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5
每一年的感動中國頒獎儀式都給我很大感觸,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來自中國的不同地方、他們年齡各異、他們領域不同,但是他們有著一顆赤子之心,他們的事跡亦有著感動的力量。正如主持人所說,我們雖然看不懂楊振寧先生的`學識,卻可以看懂他的愛國之心。
大物理學家楊振寧,擁有13項等同于諾貝爾獎的獎項。在美國剛開始結束對中國方面的外交封鎖時,楊振寧的名字便出現在了最早一批拜訪中國的名單上。盡管受到美國的盤查和壓力,楊振寧仍堅持每年回國一兩次。回國定居后,在清華任職,上課關心中國新一代人才的成長,并且努力改變中國人覺得自己比別人差的觀念。在感動中國頒獎儀式上雖未到場,卻托他的學生為我們帶來了一句話——“寧拙毋巧,寧樸毋華。”這句話給我留下深深的思想啟迪,也是現代中國人應該做到的。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6
坐在寂靜的電影院里,一片蕭然,唯有那一幕,被深深吸引:一位母親,坐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她的眼神里盡是聽課的專注,學習的刻苦,還含著無盡的母愛。
一位母親,為了自己失聰的兒子,十六年與孩子一起同窗苦讀。她是兒子的老師,是兒子的耳朵,是兒子最溫暖的懷抱,最貼心的母親。
就是這樣一位母親,為了兒子的明天,辭去自己的工作,學唇語,用一個母親驚人的耐力為兒子創造了奇跡。復雜的方程和定律阻擋不了她對兒子的愛,年過40歲的她學的再吃力,再勞累,卻始終對兒子說:“我不累。”不累,是她愛的謊言;兒子,是她心中唯一的牽掛。誰能說她沒有頭懸梁、錐刺股的努力?誰又能說她沒有映雪讀書的刻苦?她,一位平凡愛子心卻不凡的一位母親,就是同桌媽媽——陶艷波。或許,我們的母親亦是如此,她們也是茫茫人海中平凡的.人。也許,她們沒有偉大的作為,卻是你心中埋藏最深的那份感恩。贊頌母親的偉大卻似是而非,說母親平凡樸素卻又游刃有余。
閉上帷幕,拉開我們現實的窗戶。在那縷陽光的飄撒下,用心去描繪那熟悉的臉龐,用情去潑墨心中最美的她。因為愛,因為感激,因為有多少日子,是她陪伴在你左右,十四年相守,細心呵護。你是否這樣報答她?幼時,她悉心照料,喂你吃飯,你報答她,把飯吐在衣服上;兒時,你快樂的玩耍,你報答她,給她洗不完的臟衣服;少
時,為你有出色的成績,每天送你上學,你報答她,埋怨她,與她頂嘴。她那無聲的愛,勝似巍峨高山,潺潺流水。
何不送她一株百合?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用你被感動的淚珠去感恩她那愛到憔悴的心?用一個孩子的名義,對她說:“謝謝您,媽媽,我愛您!”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7
21世紀是一位披上信念戎裝的軍人,它堅守在崗位上,不停地詮釋著愛與責任,它將感動傳承,孕育出多少個懷抱信念的炎黃子孫!愛的信念,堅持的信念,責任的信念,勇于挑戰的信念......多少種信念,匯聚成魔力的網纜,推動新的時代,因為一種信念,為這個地球繪上無法抹去的光輝。
看完了《感動中國》,我不禁潸然淚下。英雄們用信念支撐自己無法泯滅的給予精神,成為了人民的脊梁。因為一種信念,是信義。廠長孫風林為連夜趕路給工人發工資不幸去世,弟弟孫東林悲痛之余不忘給工人發工資。是啊,生命可貴,信義無價。
信義,是不后悔的承諾,兄弟倆用生命實踐信義,讓“民無信不立“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因為一種信念,是摯愛。王茂華、譚良才三次冒著火沖進屋中救孩子,不顧自己的安危,詮釋烈火中的大愛,兩人卻不幸嚴重燒傷。烈火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測試,而王茂華和譚良才用舍生忘死的精神通過了這場測試。不是愛,是摯愛,雖然素不相識,但舅甥兩人包含對每一條生命的摯愛,舍生忘死,他們將這份人間至愛展現得淋漓盡致。因為一種信念,是團結的愛國熱情。青海舟曲、世博亞運,有這個志愿者團體在的地方,就充滿希望。團結力量大,他們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卻團結一致,把這熾熱的愛國之心聚集在一起,釋放出不平凡的愛國熱情,為祖國建設服務,為祖國的富強貢獻了晶瑩的汗珠。
感動中國,樂觀向上的孫炎明,對生活不離不棄;百折不撓的.何祥美,毅然面對困難、挑戰挫折;臨危不懼的k165次列車乘務組,一絲不茍地在列車即將墜入江水之際,救出了所有乘客......因為一種信念,信義的信念,摯愛的信念,團結的信念,堅強的信念,編成感動的網纜,感動全中國。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8
今年我又迎來了感動中國是十大人物頒獎典禮,但是今年我看見了一顆璀璨的明星,他擁有一對隱形的翅膀,用腳彈奏出了一首又一首優雅的贊歌,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斷臂鋼琴師了劉偉!
我上網查了他的資料,讓我不僅被他折服了,在他十歲之前,他還是一個健康活潑,成績優異的足球隊長,可是,一次捉迷藏讓他誤入了一間簡陋的配電室,當他翻過土墻進了配電室時,卻碰到了高壓電線,強力的電流讓他昏迷過去,等他醒來時,他已經到了醫院里,他要截去雙手,不然就有生命危險了,就這樣,他一路走來,一只達到了今天的地步看,他有一句話讓我至今難忘:我覺得在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
再看看我們自己,我還是一個健全的孩子,并沒有像劉偉一樣不幸,家庭條件也比劉偉好多了,而且學習的時間耗費的比劉偉還多,可他可以一個暑假補好全部的課程,然后毫不猶豫的重返學校學習,學習還是以往的前三名,假如我能有劉偉三分之一的學習熱情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也不至于到我現在的地步。
劉偉的事跡告訴了我一個道理,身體的缺陷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恒心,也可以獲得成功,而我這個健全的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的學習呢?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9
獲得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可以說,沒有人是為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他們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為忠于自己的內心,緣于愛。
《感動中國》節目讓我明白:因為愛祖國,有了“核潛艇之父”黃旭華;跟隨將軍回鄉務農,扎根并奉獻農村一生的龔全珍以及中國航天團隊,因為愛職業,因此有了98歲高齡依舊工作在第一戰線的“良心醫生”胡佩蘭;因為親情之愛,有了身患絕癥,為了孩子未來的苦繡《清明上河圖》的姚厚芝。
中國古老的美德,包括仁、義、禮、智、信。仁者愛人,位列第一。
愛,超越年齡,階層、民族,在這些不同的職業,不同背景下的普通人,身上折射出光輝,它是人類最美的語言。
愛還可以傳承。當我們看到90多歲的劉盛蘭老人老有所養,當我們看到殘疾的方俊明背后的媽媽和女兒,當姚厚芝年幼的兒子那樣動情地出“我愛你”,我們不僅能夠理解現場的眼淚,還收獲了對社會的信心。
都說中國夢,中國夢其實源于每個人普通的夢,關鍵在于有愛,在于堅持愛,傳承愛。
愛需要傳承,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落實到具體的行動。每個人都行動起來,我們的明天會截然不同。
讓我們伸出我們的雙手,去擁抱那些讓我們感動的人,讓愛的力量充滿整個中國,讓愛充滿千家萬戶,讓每個人都生活在愛中,讓愛傳萬家。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10
讀了《感動中國》這本書后,我不由得感慨萬千。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三章中的第二項《用感恩之心敲幸福之門》。其中有一個故事,我印象最深,故事的名字叫《知恩圖報的13位農民》,講的是:13位農民支援雪災的.事。因為唐山大地震得到各方支援,社會上的好心人都支援唐山使唐山得以重建,使唐山人民得到了幸福,決定要回報社會。在南方遭受雪災時,領頭的宋志永說:“現在南方遭了雪災,我們也應該來出點力,咱普通農民,除了力氣,沒啥回報社會!”這13位農民里不僅有一對親兄弟,還有兩對“父子兵”。本著想到南方出把力的想法,大年三十,他們備上鐵鍬,鐵鎬,租了一臺中巴車,于下午4時出發,日夜兼程,一路南下。初二上午,他們趕到了郴州電力搶險指揮部。此時,電網搶修調度正在緊張地進行中。宋志永說:“我們都是農民,電力搶修專業性很強,大家不能直接上手。但是,我們有一顆熱心,有兩膀子力氣。”于是他們主動請纓深入山區,清理通往山頂電塔山路的積雪。
感恩助人為樂的精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有一次下雨,我忘了帶傘,一個同學和我共打一把傘,而他自己的身上卻淋濕了,又有一次,我聽天氣預報說要下雨,我特地多帶了兩把傘,我以感恩之心回報同學。
我們無法離開為我們服務的勞苦大眾,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享受著他們的勞動成果,感恩來源于責任,感恩來源于愛心。我們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我們身邊每一位默默為我們奉獻的人。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11
我觀看了感動中國節目后,我流下了淚水,我看著舞臺上那么多洋溢的笑臉,其中有:朱光亞、胡忠、吳孟超、劉偉、阿里木、張平宜……
令我最感動的是朱光亞,他是一名科學家,是我國兩彈一星的帶頭人,在研究時間上,美國用了七年零四個月,德國用了八年零六個月,蘇聯也用了四年多,而我們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有一次朱光亞看見兒子寫的作文里有這樣一句話,向中國科學家致敬,你們辛苦了。
他馬上向兒子指出說,這些成績并不都是科學家的`功勞,還有很多工人、農民、解放軍等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從這上可以看出,他從來不以自己做出的成績而驕傲自滿。
還有是劉偉,小時候頑皮被電線擊中了左手和右手,學鋼琴時,只能用腳彈,非常艱苦,這種刻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以上每一個故事,都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長大了也要當一位有用的人。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12
今天下午我們在班里看了讓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的《感動中國》,因時間關系沒有完全看完,回到家我又把剩余的部分看完……
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讓我最感動的是現在91歲的劉盛蘭。剛看到他的名字,你一定覺得是個老奶奶,其實他是一個老爺爺。光光的頭,帶了個破舊的帽子,每天走很遠的路撿垃圾。他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但后來還是散了,從三十幾歲開始,他就一個人生活,他那粗糙的手,泛紅的血泡。扛起來100多個人的命運。他在城里廢舊的`房子,又因一次大火……
他每月不超過50元的收入,卻資助一個個學生上學,從73歲開始,一直到他不能再動。對他來說:“剩下每一分錢才是最重要的。”二十幾年他沒有吃藥,沒有一件新衣服,每天吃的是從垃圾里撿的飯菜,和鄰居給的吃食。就是這樣一個人,誰能想到他在二十多年來資助了一百多名學生上學。捐款多達十幾萬。他90歲那年過生日,他資助過的學生都聚到一起,陪他過生日。那是他二十多年來吃過最好的飯菜。哪怕風燭殘年,也發出微弱的光。
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他一定會堅持到生命的最后,去做這份他喜歡的事情,或許對于每個人來說這種大愛都無法理解,但這是鐵一樣的事實,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哪怕是為了這樣一個耄耋之年仍然為了教育的殘燭!!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13
看了《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后,我幾乎淚流滿面,一個個感動人物,一件件令人感動的事跡,總是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一個死了都要把自己的器官捐獻給他人,寧愿一邊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一邊面臨著死后尸體被剖開,她就是何?h。因為按照桂林老家的風俗,人死后尸體被剖開無異于大逆不道,最后在何?h的死活懇求下,何?h的爸爸媽媽含淚答應了。
中國有一句古話“入土為安”。為什么何?h能不管病魔的折磨,死后捐獻器官?這難道不是最美女孩嗎?死了也可以為他人作貢獻,不管別人異樣的目光,就像她親口說過的一句話:“我希望能盡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
我在想,生存和活著兩者的不同,她用行動詮釋了最標準的答案。人生漫漫數十載,有些人追求衣食無憂的生存,有些人追求有尊嚴有道義的活著,有的人甚至死了也要保存的好好的`,想給后人留下記憶,我想生存只是一種肉體的存在,而活著就是有愛心?p有奮進?p有傅愛的存在!
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學習呢?從今往后,我們應該永遠的記住何?h,她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每當這熟悉的話語從我耳邊響起時,我的心就不為之一震,“最美女孩的故事眾所周知,這一個普通人物,但卻讓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錚錚鐵骨!在欣賞別人的感動時,更要學會感動自己,在生活中?p學習中,努力感動自己,幸福快樂生活!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14
在看《感動中國》前,我們班里的同學神采各異。有的和周圍的同學小聲談論著,似乎在討論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會是誰;有的'搬起椅子,跑到另外的地方去看;還有的拿出筆和本子,準備抄寫一些有價值的頒獎辭、評語。
《感動中國》開始了!首先出現在大屏幕上的錢學森老爺爺,他不但發明了“兩彈一星”,而且神州號載人航天飛船和嫦娥工程的總設計師都是他培養出來的。“中國脊梁”這個稱號送給他當之無愧。然后出場的是天地英雄—李劍英,他在一次演習中遇到了一群鴿子,發生了空難。但是,他并沒有選擇跳傘逃生,而是選擇迫降,因為下面有九個自然村。最后,壯烈犧牲。他這種大智大勇的精神又一次感動了我們。隨后還有鐘期榮、胡鴻烈、方永剛、孟祥斌、李麗……他們都是偉大的人,都做了一些驚天地、泣鬼神的事。但是,我最敬佩的還是謝延信。
他為了遵守一個小小的誓言,而幾乎用盡一輩子的精力!他可以在妻子死去的時候走,他沒有。他可以在岳父癱瘓的時候走,但他也沒有。服侍長輩,一天兩天沒問題,但是謝延信卻服侍了整整30年,這令我感到敬佩。正如他所說的,那么多年無怨無悔,靠的是良心。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有這里那里的不足。但是良心,是人人天生就有的,也是人人必須有的!
感動中國央視節目總結范文篇15
“感動中國”節目被人們譽為“中國人的精神史詩。”每一次觀看《感動中國》,感動都會在剎那間匯聚在一起,形成一股無限的力量,強烈的震撼著我的心靈,沖擊著著我的每一根神經,直到感動的淚水潸然而下。就在昨天晚上,我觀看了CCTV1直播的2012年度《感動中國》,看完后,我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給人以長久的思索與追問:是什么樣的情懷使他們成就了如此浩瀚宏闊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樣的機緣使他們令九州動容?感動之每一位中國乃至全世界。
高淑珍,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兒子從小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為了滿足兒子學習的渴望,她勸女兒王國光放棄讀書回來為兒子上課。后來又接收了幾位殘疾學生。5位學生,4張桌子,2張黑板和借來的舊課本。高淑珍家里響起里讀書聲。在這14年里她一共接收了一百一十幾位殘疾學生。卻未收取一分學費。她用粗糙的手支起了課桌,寬厚的背擋住了風雨。有了愛,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的茁壯成長。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樸。你灑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長成參天大樹。張麗莉,只是一名十分普通的老師,但她卻做出了不普通的事。
2012年5月3日晚,一輛突然失控的'客車撞向校門口的學生,在慘劇即將發生的一剎那,站在路旁的一位老師做出了一個選擇,她推開了四位學生。自己卻被壓在車下,永遠的失去了雙腿。他憑直覺挺身而出,那直覺背后是純正的師德。他深深的震撼著我的心靈,刺激著我的神經。她是如此的偉大,她就是張麗莉。一個人存在的意義,并不是收取,而是給予、奉獻。李文波,能受天磨為鐵漢。他在大學畢業后。來到了南沙。在20多年來,他先后29次赴南沙執行守礁任務,向有關部門提供了氣象數據140多萬組。他是一位國民英雄。位卑未敢忘憂國,大浪孤膽守海疆。她用自己的行為告訴了當代大學生如何選擇人生。我長大以后一定要成為一名為國家作出貢獻的軍人。羅陽,長使英雄淚滿襟。他是一名中國知識分子,卻做著中國軍人的使命,他是兩彈一星的精神后人。
中國需要更多的羅陽。而我則愿意成為另一個羅陽。我身處一個優越的環境中我又有什么資格不去好好的學習呢?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父母,更是為了國家,我一定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我相信,在不久以后,我一定能成為一名國家英雄。他們沒有什么超強的能力,但他們有一顆堅強、執著的心。他們是那么的普通,但他們卻用平凡的雙手、高尚的心靈,成就了偉大的事業,感動著中華赤子,相信每位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這是一次精神的沐浴。同時使我們走路的腳更結實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