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
感動中國里“平民英雄”彰顯的堅強、自信、樂觀精神催人奮進,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優秀16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1)
玉滾:擔起鄉村未來的80后教師
張玉滾大學畢業后,放棄在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一名每月拿30元錢補助、年底再分100斤糧食的民辦教師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學校地處偏僻,路沒修好時,他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5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他是這里的全能教師,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握起剪刀能裁縫,打開藥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勞,“80后”的他鬢角斑白、臉上布滿皺紋。
頒獎辭:
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皺紋,有人看到你的滄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輕的心。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2)
在這一次的《感動中國》2019年度頒獎典禮之上,一位來自澳門濠水中學的校長尤端陽先生讓我十分難忘,尤端陽先生的岳母杜嵐女士是濠水中學的前一任校長,雖然杜嵐女士已經去世,但她的事跡讓我們終生難忘。在一九九九年的時候,澳門回歸祖國,五項紅旗飄揚在了澳門的上空;但在一九四九年開國大典的時候,杜嵐女士就在澳門的上空飄揚起了五星紅旗。
在一九四九年,杜嵐女士聽聞了新中國即將成立的消息后,十分興奮,并托人在祖國內陸為五星紅旗拍一張照,并自費買來了紅布以及黃布,連夜親手縫制了一面五星紅旗,但澳門當局于葡萄牙極力阻止杜嵐女士在濠水中學升起五星紅旗,杜嵐女士義正言辭的說“我就是中國人,我們自己的祖國成立了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升起我們自己的國家的國旗呢?”于是在一九四九年開國大典時,杜嵐女士專心致志的聽著收音機里的內容,當國歌響起時,杜嵐女士也升起了自己親手制作的五星紅旗,此后,每當國慶節或校慶日的時候,濠水中學便會升起五星紅旗。
尤端陽先生主張大陸以及澳門應該是一致的,所以尤端陽先生從幼稚園開始便教孩子們漢語,漢字,并與祖國內陸的教材一致,并教孩子們書法,尤端陽先生說“我們中國人都應該擁有家國情懷!”
濠水中學的兩位校長都是兩位值得尊敬的校長,都十分熱愛自己的國家,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培養家國情懷!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3)
63歲的一個女子他是一名中學老師,他就是張桂梅,她想在山區建一所能讓所有女子都能免費上的高中。這就是一位女老師的夢想,他為了這所高中花了10年,終于她成功了。2002年張桂梅為了夢想四處奔波籌集資金,她把能賣的獎狀,全買了,在一次采訪中,他把這件事告訴了一為記者,第二天一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想》的文章引起轟動,之后麗江市和華坪縣個拿出100萬幫助張桂梅。2008年9月麗江華坪女子高校正式開學張桂梅成功擔任校長,但是她發現即使女高免費,山里的家長也不把他們送來上學。所以張桂梅只能上門去講張桂梅說:“她們想讀那所大學”但家長們又講:“考進了大學還是沒錢”“大學的錢我們也出”就這樣山里的貧困家庭都來了。由于太過疲勞張桂梅患上了23種疾病,一天晚上張桂梅實在撐不住了,暈了到了,被送去了醫院,等張桂梅醒來后的第一句話就是,能不能把我的喪葬費提前預支了,我要看到這些錢用到孩子身上我才放心。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感動哭了。女高成立12年已經有1000多名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張桂梅還走過11萬都公里的家訪路,途中暈倒過,摔斷過肋骨,發過高燒。
我覺得張桂梅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教師,雖然有些學生不知道老師在背后付出過多少。我相信所有的老師都是像張桂梅老師一樣。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4)
今天,學校組織統一觀看《感動中國》,十數年以來,一直陪伴著我們,許許多多的感人故事匯集在一起,就成了《感動中國》這一節目。
十幾年,我們為它灑下無數淚水,這些事跡無時無刻震撼著我們的心靈,影響著我們的行為。
這些人物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與我同歲的壯族小女孩——何玥。她從小就是一個熱愛幫助他人的可愛的小姑娘。無論她生活的多么困難,她也總是選擇去幫助他人??蔀槭裁??這么一個可愛善良的小姑娘會得了腦瘤?我為她那短暫但又絢麗的生命感到惋惜。
在她最危難的時刻,老師捐給她的兩千多元錢她再次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捐出去!她是一個偉大的姑娘!在危難的時候還不忘記幫助別人。在她得知她的病情之后,她很坦然的對她的父母說:我要捐獻器官。一句很普通的話語,但其中包含了多大的意義!這完全不像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說的話。正如她姑姑所說,那時的他,腦袋里應該長滿了讓她痛苦不堪的腫瘤,但誰又想得到,她會做出這樣一個驚人的決定。
這世上每天都有數萬人或者更多的人死去,但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出與何玥同樣的決定呢?與她同齡的恐怕就更沒有了吧!我不懂,何玥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她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是否是在想那些的得到救助的人的高興而又愉悅的表情?這世上有多少人擁有著這樣的想法:既然是完整的來到這個世界上,就一定要完整的離去。但在何玥這個年僅十二歲的少女看來,只要能夠幫助他人,做一切都是值得的,哪怕是在死后捐獻出自己的器官也在所不惜。
何玥就如一株頑強的蒲公英,飛到哪里,都會留下屬于她的痕跡。她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她留下的那些器官在其他人的身體里繼續存活。沒錯,何玥她永遠都會活在這個世上,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存活,更是屬于精神上的存活!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5)
銀幕中,讓我感動的人很多,有工作到最后一刻的林俊德;有綁著老年癡呆母親上班的陳斌強;有培育殘疾兒童14年的高淑珍;有最美女教師張麗莉;還有主動捐獻器官的小學生何h等等。
林俊德,中國工程院院士,他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為了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抓緊時間工作,他拒絕了醫院提出的手術和化療。住院期間,他忍受病痛,堅持伏在桌前工作,為中國的核試驗,整理出了一生積累的寶貴資料。林俊德爺爺,為了國家的利益,在他生命中最后一段時間,也投入到核試驗的工作中。他敬業獻身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
何h,一位年僅十二歲的小學生,因患有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當她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3個月時,何h做出了父母親難以接受的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最終,何h的爸爸和媽媽含淚同意了她的遺愿。于2012年11月17日凌晨,何h離開了這個世界。之后,她的兩個腎被移植給了兩名腎病患者,挽救了兩名患者的生命,她的肝臟也救助了一名肝病病患。何h的事跡,深深地震撼了我,一名12歲的小學生,在自己的生命的最后時光,她還關心著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用自己的臟器,挽救了三個人的生命。何h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是她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張麗莉,被譽為“最美的女教師”,2012年5月8日,放學的時候,因為路旁的一輛駕駛大客車失控,向路邊的學生們撞去,在這緊急關頭,張麗莉老師不顧個人安危,義無反顧地沖向前去,將前方和后方的學生推開,周圍的學生獲救了,可是她的雙腿碾在了車輪下,導致她高位截肢。張麗莉老師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跡,感動了我,使我流出了感動的淚水。
看完《2013感動中國》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要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做一名熱愛祖國、關心集體、樂于助人的好少年。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6)
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播出。以“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為核心主題,全面展現中國人所經歷的波瀾壯闊的2021年。
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名單:彭士祿、楊振寧、顧誦芬、吳天一、朱彥夫、中國航天人、蘇炳添、陳貝兒、張順東李國秀夫婦、江夢南。
其中,蘇州籍兩院院士顧誦芬在列。91歲,飛機空氣動力學家,兩院院士,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顧誦芬生于書香門第,7歲時在北平時,目睹日軍轟炸城市,立志投身航空事業報國。自1956年起,顧誦芬先后參與、主持我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噴氣式機型的氣動布局和全機的設計,并創造性解決了大超音速飛行的`飛機方向安定性問題和跨音速的飛機抖振問題。顧誦芬的工作經歷與新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軌跡完全重合。他見證了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構建起現代航空產業體系的過程。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7)
“從霓虹燈的叢林中轉身,讓雙腳沾滿泥土。從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過偏見,用鋼梯超越了懷疑。一條無窮之路,向世界傳遞同胞的笑容,你記錄這時代最美的風景?!边@是給予香港無線電視的主持人陳貝兒的頒獎詞。
2021年春天,陳貝兒來到內地,帶著滿腹疑問,踏上了一條“無窮之路”。歷經3個月,陳貝兒一行5人,穿梭全國6個省份,10個脫貧地區,深入海南熱帶雨林、川藏高原、戈壁沙漠,天南海北,翻山越嶺,拍攝制作了12集紀錄片,生動具體地見證了中國的脫貧之路。
時代一直孕育著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著偉大事業。“無窮之路”,寓意“沒有貧窮的道路”,陳貝兒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發生在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實踐中。
黨的以來,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這樣的人間奇跡,寫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寫在奔騰的歷史洪流中,也誕生了無數的感人故事:有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的黃文秀;有“一心只為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用自己46年的短暫生命兌現了對黨和人民承諾的貴州省晴隆縣委原書記姜仕坤;有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教授李保國。
在節目中,蘇炳添直言:“一路走來,我最想感謝的是國家。是祖國的幫助,讓我一步一步走到了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上?!?/p>
黨的以來,中華運動健兒一次次突破極限,創造佳績。2014年仁川亞運會,中國隊勢如破竹,連續第九次高居金牌榜榜首;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隊奮勇拼搏,連續第五屆奧運會躋身金牌榜前三;2021年東京奧運會,金牌數、獎牌數均位居第二;2022年北京冬奧會,創造“史上最好成績”。
歷史前行的每一步,無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動。黨的以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
今天,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極大增強了志氣、骨氣、底氣,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充分爆發出來,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歷史。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8)
“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目標更高。在高原上,您守望一條路,開辟了一條路……”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播出,“”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青海省心腦血管病??漆t院原研究員吳天一當選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頒獎典禮上,視頻短片里一個個感人的畫面,一句句真情的話語,還原了這位耄耋老人的感人事跡。
作為高原醫學事業的開拓者,1958年,吳天一響應祖國號召來到青海。當時,國內的高原醫學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吳天一克服自身頭痛、胸悶、失眠等高原反應,頻繁出入高寒地帶,爬冰臥雪,為牧民治病、收集生理病理數據。受強烈紫外線的影響,吳天一40多歲時雙眼就罹患白內障。在高低壓實驗氧艙進行首次人體模擬實驗時,他的鼓膜被擊穿,聽力嚴重受損。在調研途中,他遭遇過六次車禍,留下十四處骨折,最嚴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點兒戳入心臟……憑借著一股韌勁,吳天一的高原醫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被稱為“生命的保護神”。投身高原醫學研究60余年,吳天一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國際標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藏族群眾上萬名。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9)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海航行靠舵手,路線學習看榜樣,黨的干部看彥夫!朱彥夫同志是時代英雄,當代楷模。朱彥夫同志18歲時作戰受傷,在戰火中失去了四肢和一只眼睛,作為一個普通人來說,他就成為了英雄,成為了可以躺在軍功簿上享受以后光榮生活的普通一名士兵了!但他沒有這樣想,更沒有這樣做。在他24歲時任村支書,領導全村人民脫貧致富。將其本來可以停止的人生延長到極限與無限。盡管他的身軀是殘缺的,但他卻成為了完美的靈魂播火者,雖然他的四肢并不健全,但他是健全的心靈引導者。
朱彥夫同志是我們黨員干部的一個精神坐標,也是我們基層普通黨員的一面旗幟,更是村中父老鄉親的貼心人,是子女心中照亮前進道路的明燈,是我們每一個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工作者精神高地的堅守者。我們所有的基層黨支部書記或村長干部,學習朱彥夫與民心貼心、為民辦實事的精神更有指導意義與實踐價值。我們每一名教師,都可以從身邊去找到含有朱彥夫同志精神的典型、榜樣,我們每一個教研員,都可以增強為群眾服務的意識,可以從身邊小事做好為人民服務的具體事情。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10)
20年間,時代發展、社會變遷,頒獎詞的寫作風格卻始終保持穩定,直抵人心。
“好的文字是錘煉出來的。從最開始每個人1000多字,再精簡到幾十個字,中間還要經過很多同事的傳閱、提意見、修改。頒獎詞是儀式的一部分,要盡可能短,和儀式緊密結合,才能起到點睛的作用?!眲P告訴記者,寫作中強調樸實、準確,不堆砌辭藻,不過分華麗,盡量用中國人常用的行文習慣,讓觀眾接受起來毫無障礙。
翻開今年的頒獎詞,簡單、準確、優美的風格撲面而來:楊振寧的“曾經,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彭士祿的“兩代人為理想澎湃,一輩子為國家深潛”,朱彥夫的“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經歷”,江夢南的“從無聲里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寥寥數語,感人至深。
頒獎詞為什么總能打動人,是劉凱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在他看來,獲獎人物的事跡是感動的核心,同時觀眾心中還要存著對真善美的追求、欣賞,才有可能被感動?!芭D梅生得再好,還需要賞花的人懂得”。
精神是歷史的升華,歷史是精神的展開。頒獎詞打動人心的秘訣,在于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真善美的價值和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中心綜合部制片人孫金嶺,貢獻了節目的定位語“一部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他認為,《感動中國》有兩大獨特氣質,一是節目氣質,一是歷史氣質。通過一年一度的廣泛評選,通過莊嚴儀式,將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聲音在時間中定格,在記憶中凝固,使之成為中華民族氣韻悠長、綿延不絕的歷史組成部分。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11)
“劇變中的不變,喧擾中的沉寂,疾行中的佇立,眼花繚亂中的凝視?!薄陡袆又袊方o主持人敬一丹帶來了這樣的感受。在缺席《感動中國2020》后,早已退休的她再度回歸。
“我們對每一個人物表達不過分、不濫情,沒有拔高的表述,盡可能介紹一個真實的人,將真正的好人表現出來?!痹诰匆坏た磥?,接近真實就是這檔節目能保持長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尋找好人”,這是《感動中國》的初心,是節目最早的“核”——梳理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事,發掘新聞事件中的主角,感性地刻畫歷史瞬間,放大歷史細節。
我們的時代從來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樣的偶像與英雄。從創辦初始,《感動中國》就聚焦于推動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主體力量,成功評選推出了一個又一個平凡而偉大、樸實而真誠的典型人物。
從“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的張桂梅,到“島再小也是國土,家未立也要國先安”的王繼才、王仕花;從創造卓越成就的科學巨擘錢學森,到用20年的跋涉飛雪傳薪的普通郵遞員王順友……在人們眼里,他們都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感動中國》實現了全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動員。每屆“感動中國”的籌備都歷時數月,這本身就是發現先進、褒揚先進、學習先進、效仿先進的宣傳過程,更是先進人物感動公眾、傳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徑。
在節目開播前,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為《感動中國》送來天上的祝福,其中葉光富講述了他與節目的故事,“2003年神舟五號一飛沖天,當時我只有23歲,還是一名飛行員,震動環宇的首次飛行給我內心種下了航天夢的種子?!倍且荒甓鹊母袆又袊宋铮形覈谝晃伙w天的航天員楊利偉。
近年來,各地也推出當地的“感動人物”。在一個個“感動人物”故事的講述中,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斷傳承發揚。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12)
在看《感動中國》前,我們班里的同學神采各異。有的和周圍的同學小聲談論著,似乎在討論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會是誰;有的搬起椅子,跑到另外的地方去看;還有的拿出筆和本子,準備抄寫一些有價值的頒獎辭、評語。
《感動中國》開始了!首先出現在大屏幕上的錢學森老爺爺,他不但發明了“兩彈一星”,而且神州號載人航天飛船和嫦娥工程的總設計師都是他培養出來的?!爸袊沽骸边@個稱號送給他當之無愧。然后出場的是天地英雄—李劍英,他在一次演習中遇到了一群鴿子,發生了空難。但是,他并沒有選擇跳傘逃生,而是選擇迫降,因為下面有九個自然村。最后,壯烈犧牲。他這種大智大勇的精神又一次感動了我們。隨后還有鐘期榮、胡鴻烈、方永剛、孟祥斌、李麗……他們都是偉大的人,都做了一些驚天地、泣鬼神的事。但是,我最敬佩的還是謝延信。
他為了遵守一個小小的誓言,而幾乎用盡一輩子的精力!他可以在妻子死去的時候走,他沒有。他可以在岳父癱瘓的時候走,但他也沒有。服侍長輩,一天兩天沒問題,但是謝延信卻服侍了整整30年,這令我感到敬佩。正如他所說的,那么多年無怨無悔,靠的是良心。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有這里那里的不足。但是良心,是人人天生就有的,也是人人必須有的!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13)
自古以來,孝就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古有孟郊“唯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今有孟佩杰八歲挑大梁,感動中國。
孟佩杰是一位可憐且堅強的女孩。年幼的她不幸被生母狠心拋棄,善良的養母收養了她,幸福的生活如同白駒過隙,媽媽就纏上了惡疾,使得本不富裕的家更加貧瘠。不久,狠心的父親拋下妻女離家而去。這無疑令母親和孟佩杰雪上加霜。母親受不了打擊,一度想要離開人世,不料年幼的孟佩杰緊緊摟住母親撕心裂肺般喊道:“您就是我的命,沒有您我救沒法活了!”童稚的聲音猛烈地撞擊著母親的心,為了懂事的女兒,母親頑強的活了下去并開始與女兒相依為命的生活。從此,孟佩杰早起貪黑的照顧母親。就這樣孟佩杰陪母親度過了400多個艱辛并快樂的日日夜夜,終于她的事跡傳遍了大江南北,感動整個中國。
孟佩杰孝義拳拳的照料著母女,與她相比,整天和親生父母吵架的我們是多么的無恥;為了看精彩的電視劇而向苦口婆心的父母頂嘴,為了刺激的網絡游戲而不惜與父母大打出手。我們又何曾想過,刀子般的嘴下那顆因我們而痛的心;我們又何曾想過,狠狠的巴掌后那又噙滿淚水的雙眼。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真摯而最無私的。我們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就這父母的心邁開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歌聲中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成長。孝敬父母使我們的責任,我們應向孟佩杰學習,以行動報答父母,履行責任。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14)
愛如一股清泉,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愛像一縷陽光,照亮了我們的前方;愛就在這里,感動著你我。
這次班隊課,老師給我們看了兩期“感動中國,感動你我”的節目,分別采訪了兩個人物(或家屬):何?h、陳斌強。
何?h是一個患有癌癥的女孩,面臨著死亡的她做出了一個決定――她死后,要捐出自己的器官來幫助別人。其實,她也只有12歲,這么小就被病魔帶去了生命,但是她活在了我們的心中,就如《有的人》中的那一段: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她用她的善良、愛心感動了我們。我們和曾想過,要像她一樣,就算不是現在,死后也可以。人們常說“人死了要入土為安”,可何?h小朋友寧愿自己的身軀不完整,也要幫助別人,我不禁感嘆:“愛心,多偉大!”
還有陳斌強,他是一位教師,雖然工作比較忙,但他還是堅持要自己照顧母親。每天早晨,他用母親曾經背過他的綁帶,將他和母親緊緊的綁在一起,騎著電動車一起去學校。為了讓他更好的照顧母親,校長特批了一間宿舍給他們,有時他為了照顧母親,不小心上課遲到。記者看了一下他的日程安排表,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除了上課就是照顧母親。我看了后,一股熱血涌上心頭,他竟有如此孝心!再回想我們這一代,對父母可以說是指手畫腳,要他們做這個,做那個。其實陳斌強完全可以將母親送到敬老院的,他就是怕照顧的不妥當,堅持將母親帶在身邊,想到這兒,我是如此的慚愧。從今往后,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至少要對得起我的良心。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15)
昨天晚上,我在換頻道時無意中發現了“感動中國”節目,這里的十大感動中國人物,有對國家做出貢獻和對家庭做出貢獻的,每個人都很讓人感動,其中有無臂鋼琴家“劉偉”,他那堅持到底的精神很值得學習,從小失去手臂的劉偉學游泳的辛苦比別人要多出百倍,不幸的事又在他的身上發生了,他不能做劇烈運動了,但是他也拿到了自己的夢想游泳冠軍,經過辛苦的練習,他用自己的腳來彈鋼琴到了無法想像的“維也納”金色大廳,他曾經說過一句話“活著就值得慶?!?。這句話因他美妙動聽的琴聲而起。他被稱作“隱形翅膀”。
第二個人是“楊善洲”爺爺,他走過的路是我們的百倍,他是一個節約的老人,他在路上撿果殼放到袋子里,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退休后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他卻去植樹造林,而且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經過千辛萬苦把荒山變成一片巨大的綠林,這片綠林共有價值三億元的人民幣,他竟然捐獻給了國家。他經常教育孩子說:“不要以為你的父母是一個大官,就可以在外面依靠父母的關系為你工作,更不能亂花錢”。
還有八歲的小孩子照顧自己的養母,阿里木賣羊肉串的錢給小學生上學,一對小夫妻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到高原資教......
看了感動中國,使我也知道了什么是感恩,奉獻。
觀看《感動中國》中學生心得總結(篇16)
有這麼一些人:有一位老人,他是從一段歷史中走過來的,有人說,他代表著一個時代,有人說,他是中國科技的帥中之帥,仰望星空的時候我們知道,天上有一顆星是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的,而他自己卻說:“我很不敢當?!?;有一對夫婦,他們是教師,然而他們同樣是孩子,可是卻不能守候在自己年邁的父母身邊,去了遠方,因為在遠方有一群孩子要把他們當做像父母一樣的老師;還有一位好醫生,我們對好醫生的要求是:醫術高超、治病救人,而他不僅能治病還能暖心,甚至溫暖整個世界……他們是《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中的十大感動中國人物。
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是那么令我們感動,那么令我們崇敬。然而最令我感動的是這其中的劉偉。
劉偉10歲時因觸電意外失去雙臂,但他堅強的挺了過來,并學會了彈鋼琴,23歲時他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舞臺,讓世界見證了中國男孩的奇跡。如果你認為他的故事就這么簡單,那么我告訴你:你錯了。
12歲那年,劉偉被推薦到北京市殘疾人游泳隊,開始了游泳訓練,劉偉的傷殘程度在這里是最重的,付出的艱辛也是常人無法想象的。沉下去,堅強的昂起頭,再沉下去,再用力昂起頭,他不屈的身體一次次從水里鉆出來,與命運頑強的抗爭。終于,在兩年后,劉偉站在了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的冠軍領獎臺上。就在劉偉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滿懷信心備戰2008年殘奧會的時候,萬萬沒有想到,又一個巨大的不幸降臨在這個原本已經殘缺的身體上——他患上了嚴重的過敏性紫癜,不能再做劇烈運動了,一心想拿奧運會金牌的劉偉不能游泳了,這是他失去雙臂后命運給他的又一次致命打擊。他陷入深深的迷茫,此時的他多麼渴望找尋到一個新的方向。決不放棄的劉偉選擇再一次從頭開始,再一次向命運挑戰。為了支持兒子的夢想,劉偉的父母借錢買來了鋼琴,卻因為找不到能教他的鋼琴老師,19歲的劉偉無奈開始了自學,從最簡單的單音練起,一開始就遇到了難題,由于腳的大拇指過于粗大,超過了琴鍵的寬度,按下去的時候經常會帶鍵,后來想出的辦法是將它立起來,然后斜著摁,但是,更大的難題是,由于腳趾很難岔開,連最基本的三和弦音都彈不了。劉偉冷靜分析自己的條件,他發現自己能利用的腳趾只有三個,可是,三個腳趾怎么才能達到別人用五個手指的效果呢?他想出的辦法是兩只腳一塊去,靠速度來切換這個八度的東西,那時候一天要練習七個小時以上,最后腿都抬不起來了,腳也磨出血泡了。使用自己設計的指法,劉偉的彈奏居然有了調式,1年后,劉偉彈鋼琴達到了用手彈鋼琴七級的水平。
劉偉,用事實告訴人們,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國,還有什么勵志故事能趕上劉偉的鋼琴聲!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地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那一段段輕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飛翔的軌跡。
我想,我已不需要再抒發更多的感想了,因為我相信任何一個人看了劉偉的故事,都會感動,都會為他的堅強折服。
我們永遠也比不上他的堅強,因為他不幸了,而我們所面臨過的困難在他的不幸面前簡直是小小巫見大大巫。但我們不需要跟他比,只需要學習他的堅強。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想想他的事跡,像他一樣,冷靜思考,就一定能找到解決的辦法,渡過難關。
“堅強”這兩個字屢屢被人們提到,它是一種美好品質。我們不需要舍棄它再去開發新的美好品質,劉偉的事跡告訴我們,它永遠都不會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