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

    | 徐球

    感動中國每一個人物對自己所從事事業的執著,都是值得人們學習和弘揚的,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優秀15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1)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昨晚落下了帷幕。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在20__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有帶領科研團隊實現氫彈研究突破的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于敏;有放棄安逸生活堅持在貴州山區義務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孫麗娜夫婦;有背井離鄉、為南水北調做出巨大奉獻的基層干部趙久富,但是在這些人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默默捐款20余年從不留真名,成為一座城市精神坐標的普通市民——張紀清。

    20__年11月,在郵局突然暈倒的老人張紀清被送到醫院。散落的匯款單暴露了他的秘密。人們發現,他就是江陰人尋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黃。

    1987年,祝塘鎮政府收到一筆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設,捐款人署名是“炎黃”。當時這筆捐款相當于一個人一年的工資。從此以后的27年間,無論是希望小學還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災區都曾收到過署名“炎黃”的捐款。27年間,江陰人一直在尋找“炎黃”這位好心人,當地甚至還建設了一個“炎黃陳列館”。

    20__年11月,這位好心人“炎黃”終于現身了,他就是張紀清。張紀清出生貧苦,改革開放后成了鎮上首個萬元戶。手里有了些錢他就開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會計,拿的是死工資,可是捐款卻沒有中斷。張紀清在家里明確表態,錢會用到別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錢自己去掙。現在張紀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當教師的老伴還有些退休金,兩口子一直生活儉樸,現在還住著過去的老房子,但是依舊捐款。

    張紀清坦言署名“炎黃”是不想讓被幫助的人有負擔,他說“我們做一點點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張紀清就是“炎黃”,這個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著他。這份堅持27年的凡人善舉成就了大愛,在這個冬天帶給很多人溫暖。

    是他讓我感受到了大愛深沉!

    看過《感動中國》之后,我的內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后,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跡。用心去看世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吧!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2)

    當《感動中國》的熟悉旋律在耳邊唱響,央視“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又一次潤濕了我們的眼眶,用榜樣的力量傳遞中華美德的正能量。讓我們細數那些感動著我們,感動著中國的道德模范們的先鋒事跡,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退休后20年堅持每天出診的仁醫胡佩蘭;榮譽遲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見義勇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后繼、追逐科技夢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護開國將軍夢想,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革命老人龔全珍;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努力改變鄉村面貌的基層好干部山西村官段愛平;懸崖邊上的護夢人,西藏墨脫山區教師格桑德吉;為報答戰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筑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為子女籌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的重病母親姚厚芝。

    為什么他們能感動我們?他們的大愛無私,他們對理想的的信念和堅持,他們在災難面前的堅強和執著……無一不打動著我,我想,在被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跡感動的同時,我們的反應不應該僅僅只是流幾滴被感動的眼淚。他們大多數其實就是普通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在于他們用一顆尚未泯滅良知的心,去做了自己認為應該去做而大多數人無法堅持或者根本無法做得到的事情。

    讓我們回首看看我們身邊另外的人和事。當年的“我爸是李剛”,再到小悅悅事件,再到摔倒老人的扶不扶。從毒大米事件到染色饅頭和地溝油。社會有善惡兩面,我們應該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基層干部要像最美村官段愛平,扎根基層,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所急。她說:“我啥也不要,不要命不要錢,我要的就是我的老百姓。他們信任我、尊重我,我就滿足了。”

    她在自己生病后還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完成好分內和分外的工作,在村主任這個崗位上用盡了自己的家財,卻建好了村里的學校,發展了村里的產業,保障了群眾利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自己說的這段話做了最好的詮釋。——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經過實踐積累起來的寶貴財富。醫生要像胡佩蘭老人那樣,有高尚的醫德。它曾在接受現場采訪時這樣說道:“醫生應該是不愛金錢的職業,它需要對病人的情感投入,想發財就不要當醫生。看到病人痛苦的來,快樂的去,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我只要活一天,就要給病人看一天病。”多么貼心樸實的話語!——那些靠收取紅包才給病人手術、昧著良心給病人開最貴的藥、讓病人重復化驗檢查收取額外費用的醫生們,那些以藥養醫的黑心醫院的院長們,你們看后做何感想?我們要向好人學習,和他們一同進步。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3)

    那張圖,讓我久久難忘:左邊一位爺爺,右邊一位奶奶,穿著最普通的外套,戴著袖套圍裙,笑容很燦爛,皺紋如鐫刻。他們不是穿著防護服的一線工作者,也不是穿著警服的一線英雄,他們只是一對開著一個特殊 “廚房”的平凡夫婦而已。

    這對夫婦如是說:“生死是大事,吃飯也是!”他們的廚房,非常特別,竟然開設在江西腫瘤醫院旁的小巷子里,而且是一家虧本收費的“抗癌廚房”。18年來,這對夫婦從開設一個早點攤開始,到如今的一排爐灶、油鹽醬醋和鍋碗瓢盆,一塊錢一個炒菜的價格,一直堅持的24小時服務,為癌癥患者和家屬提供炊具和調味品……經營著這個“愛心廚房”的平凡夫婦,就是已年過六旬的萬佐成和熊庚香。

    “感覺值得。”萬佐成說。這一聲“值得”的背后,是18年的爐火不息,堅持不懈。醫院全年無休,老萬夫婦和他們的愛心廚房也是全年無休。一年365天,愛心廚房從不打烊,包括萬家圓圓的除夕。除夕那天,老萬夫婦還會給腫瘤醫院的患者和家屬做一頓免費的水餃和紅燒肉。就這樣,一天24小時中,從凌晨4點起床用木柴給煤爐生火,9點前得把廚房收拾好,就此一直忙到夜里9點后,老萬夫婦才能吃上自己的晚飯。

    我們都清楚,一個人一旦得了癌癥,將會意味著什么。不僅是自己丟掉工作,不僅是長期醫療的痛苦,不僅是巨額的醫療費和生活支出,還有家人長期的陪伴、看護和擔憂……這些足以擊垮一個普通家庭,足以讓淚水和憂愁布滿整個家的天空。于是,他們每次的開支,都是能省一分是一分,節省下的都是生命和希望!

    一爐火,一份心,就能守護人間溫暖。一炊香起萬灶煙,“抗癌廚房”就這么平凡又溫暖地存在于陋巷,讓患者和家屬在醫院就有了家,讓患者有一份來自家人掌勺的熟悉味道,更是讓那些被病魔逼入絕境的人心中有一處溫暖停憩的港灣。感動我的,正是這份平凡、渺小卻溫暖、偉大的善良和愛心。

    “堅持到倒下為止,堅持到無能為力為止!”有人曾問,你們都這把年紀了,你們自己省吃儉用,還給別人最高價不超過2。5元的服務,你們圖什么?你們不虧嗎?這對夫婦的回答總是:“不虧!”這聲“不”字,一說就是整整十八個年頭,一說就是十八個365天的風吹雨打。

    還記得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一段臺詞,狠狠地敲擊著我的內心。老太太對警察滿臉絕望地說:“4萬元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3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的藥……誰家能不遇上一個病人?你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讓我們更加明白,老兩口的初心。他們的一點善行,能讓病人和家屬吃得好一點,負擔輕一點,遺憾少一點,內心暖一點,足矣!感動我的,正是他們的這份數十年如一日的守護和堅守。

    “人生百味,皆在飯里。不吃飽飯,哪來的勇氣面對生活的一切?怎么重拾起生命的希望?”這對老夫婦的愛心,足以感動全中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福建、山東等20多個地區也開始創辦免費供餐的特殊廚房,人間真情的接力棒在不斷傳遞,人性的暖風正刮過每一寸中華大地。感動我的,是他們在傳遞和播種的愛和希望。

    “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氳出親情的味道。身在陋巷的廚房,烹煮的是焦慮和苦澀,端出的是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他們卻還是默默準備好炭火。”這是“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晚會”上對這對夫婦的頒獎詞,也是對這對夫婦的崇高敬意,更是對所有國人的愛心號召。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感動了,見證了,這是人性溫暖的力量。這對老夫婦,是一面鏡子,折射出比感動更大的分量。

    他們的精神,更應成為中國精神。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4)

    春天是一個收獲感動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里,我們能夠收獲許多讓我們為之感動的人和事。

    最近,我看了《感動中國》。書里講述了許多令人感動的人物。他們有的是杰出的運動員,有的是著名的科學家,有的是無私奉獻的教師,有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干部,有的僅僅是樸實無華的普通老百姓……他們用他們高尚的品質、感人的事跡感動你我,感動大家,感動中國。他們中有的人仍然堅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社會默默的無私奉獻著;有的'人與死神擦肩而過,至今仍然生活在生死邊緣,堅強的活著;有的人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在這些人物中,袁隆平爺爺的事跡給我的印象最深。袁爺爺從小生活在農村,看到父母辛辛苦苦種的水稻產量很低,每年收獲的糧食還不夠全家吃飽飯,他就立志“要研制出一種產量高的水稻,解決吃飯的問題。”他大學畢業后就一向在研究稻子,不知失敗了多少次,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最鍘盎侍觳桓河行娜恕保∑揭鈧昭兄瞥雋嗽詠凰荊盟鏡牟看蟠筇岣吡耍┟翊戳爍R簦死嘧齔雋司藪蟮墓畢祝戳宋藜鄣牟聘弧?

    這些人物偉大的事跡將永遠感動著我,激勵著我。雖然我不能像他們一樣出名,可是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做出自我應有的貢獻。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5)

    《感動中國》是一個不一樣的節目,它能讓我們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淚下,觸動著我們的心靈,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斌強。

    陳斌強,是一位平凡的初中老師,平時教學工作比較忙。五年前,他母親得了老年癡呆癥,不但生活不能自理,而且會因為亂走而丟失。做為兒子的他,沒有因為這樣而嫌棄媽媽,也沒有因為這樣而放棄照顧媽媽。為了更好的照顧媽媽,他五年如一日,“綁著媽媽”去上課。每天給自己制定了詳細的作息時間表,喂飯,擦身、帶著媽媽曬太陽……,做到工作和照顧媽媽兩不誤。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孝子”的真正內涵。

    古話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比路長,子女對父母的愛只有筷子長。但是陳斌強老師對母親的愛,有天空那么大,那么長。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陳斌強老師的孝行感動了全中國。陳斌強,做到了。

    孝是兒女向善向上的動力,是成功的階梯。我被陳斌強老師的事跡深深感動!他做了應該做的事,平凡而稀有,不愧為老師!身教勝于言教!看了他的`視頻我感動的流淚了,感動的不僅是他對母親的一時關愛,而是他對母親的堅持,這十多年如一日的堅持,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這就是一種信念,一種使命感。有了這種使命感,雖然辛苦,但他內心是幸福的!快樂的!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6)

    王婭生前致力于慈善事業30余年,通過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資助西部地區多名貧困學生。當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王婭放棄使用昂貴的化療藥物,將名下唯一房產無條件捐出,用作助學。今年2月16日,王婭因病醫治無效去世后,又將遺體捐獻給醫療事業。

    任何時候都在替別人著想

    “她的事跡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可是這些榮譽她卻再也看不到了!”王婭的“發小”陳海蘭輕聲說道,“王婭離開我們已經快10個月了。”12月2日,記者隨同陳海蘭從西青區中北鎮華亭麗園居委會領取了王婭去世后所獲得的榮譽——第六屆天津市道德模范證書、獎章、獎杯和綬帶。

    記者再次來到王婭生前居所時,門上還貼著過年的春聯。打開房門,記者看到,屋內的衣架上還掛著王婭的衣服,廚房的灶臺上還放著她生前用過的粉色水杯,這一切都像是在等著主人回家,只有臥室內的臺歷上“定格”在了今年2月,再沒有翻動過。

    陳海蘭向記者介紹了王婭生前手機里和友人的一些往來信息,其中一條信息的內容是,在她彌留之際,有朋友想去看望她,卻被她婉拒了。“你們好好過春節,千萬不要到我這來,你一定得答應我,我這挺好的,放心吧。我病了,讓大家都沒有過好春節,心里已經過意不去了,千萬不要再來了。”陳海蘭說,王婭總是這樣,任何時候都在替別人著想。

    在她生病期間,有受資助的學生也發來信息,想要給王婭寄一些特產,王婭回復說:“心意收下了,但是不能收你家鄉的特產。請轉告學子們,我只希望你們都有出息,希望你們對社會有貢獻,并把愛心傳遞下去,相信你們能做到。”

    讓王婭精神帶動更多人

    白瑞剛告訴記者,甘肅、青海、河南、四川等地的19所助學定點學校為好人王婭投了票。“各個學校從老師到學生都被王婭的事跡深深打動著。雖然她生前為人低調,但是我們要懂得感恩,要把她的這種大愛展示出來,傳遞下去,讓王婭精神帶動更多人!”白瑞剛感慨道。

    白瑞剛說,受到王婭助學事跡的感召,越來越多的人主動聯系基金會,資助貧困學生上學。讓人感動的是,陳海蘭將王婭生前留給她看病的10萬元也捐給了基金會。王婭資助了7名中學生和5名大學生,其中有3名學生在天津上了大學。今后還會有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受到王婭的資助來天津上學,因為這是王婭生前的心愿!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7)

    王婭是本市一名普通的電力退休職工。從1985年開始,她就走上了愛心公益之路,并默默堅持了30余年,從西南旱災、青海震災、南方水災、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處處都有她愛心善舉的痕跡。在她得知自己身患癌癥后,更是將唯一一套住房捐給基金會,用于資助寒門學子。此外,王婭還常年無償獻血,并于2016年簽署了遺體捐獻協議,決心將自己的仁愛之心從生前延續到身后。

    2016年7月,清華大學已故教授趙家和傾畢生積蓄1500余萬元捐助西部貧困孩子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王婭知道此事后,通過郵件與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取得聯系。“我是工薪族,愿意為貧困孩子盡點心意。”王婭述說了她樸素的心愿。于是,她開始資助西部地區多名貧困學生。先是匯去6000元資助了甘肅一名高中生三年的生活費,隨后又捐出6000元資助了另一名學生。王婭常說:“雖然我沒有孩子,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是我知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孩子是未來。”

    當被查出罹患胰腺癌晚期,倔強的王婭一邊和病魔抗爭,一邊加快捐資助學的腳步。就在化療進行第五個療程的時候,王婭又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使用昂貴的化療藥物,將本應用于治療的錢全部捐給貧困學生,就這樣,一筆3萬元的捐款匯到基金會賬戶上。不僅如此,王婭還將僅有的也是最大的資產--一套商品房捐贈給基金會,用以資助更多的貧寒學子。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8)

    陳斌強,38歲,浙江磐安縣冷水鎮中心學校初中語文教師。

    陳斌強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07年,媽媽得了老年癡呆癥,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陳斌強的姐姐在無意中提到,媽媽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兒子住在一起。陳斌強回憶起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付出,他決定再困難也不會丟下媽媽。

    那時,陳斌強的兒子不到兩歲,妻子建議他把媽媽送到養老院去,他說:“一個連兒子都不認識的老人,送到養老院,被欺負了怎么辦?”為了照顧媽媽,他硬是把兒子提前一年送進幼兒園。

    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開始同事們都不太理解,說:“這樣帶在身邊照顧,一兩天倒可以,一年兩年怎么吃的消?”可陳斌強做到了,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著媽媽上班。

    照顧母親的生活異常辛苦。陳斌強一天到晚連軸轉:晚上9時,服侍母親睡下;凌晨1時,準時起床抱母親上廁所;清晨5時,鬧鐘響起,他要趕在師生之前起床,將母親房間打掃干凈,處理好母親的大小便;早上7時喂過母親吃飯后,開始學校一天的工作。

    盡管生活上的事兒很多,可是陳斌強的教學任務卻一點也沒落下,他教著兩個班語文,負責教初一學生廣播體操,總管學校體藝2+1活動。他總說:“我是跑著走的。”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9)

    梁萬俊的生死8分鐘,使我們驚訝。在萬米高空上,面對飛機漏油,他仍能英勇鎮定,將飛機平安降落在機場,他創造了奇跡!田世國的孝心又感動了天下,他毅然將自己的腎移給了母親,身體較為虛弱的38歲的田世國用孝順與真誠感動天下,他讓所有的母親都收獲不小。還有兩位敬忠職守的警察,任常霞、明正彬;為人民奉獻出生命的牛玉孺;有著醫生良知的桂希恩;中國奧運的驕傲——劉翔,女排;中國的偉大外交官孫必干;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一個為山區孩子開創美好未來,放棄學位的年輕人——徐本禹。

    徐本禹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動了我,我不得不從心底里敬佩他。他小時侯也很窮,靠別人的資助才讀上了大學,到了北京,他又考上了碩士,但他卻放棄了。因為他看到山區里的孩子也渴望讀書,所以他去了沒有水、沒有電的貧困地區教那些孩子學習、讀書,母親也希望他能做一個會感恩的人。他做到了,他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了自己的的手。他點燃了火把,刺痛了我們的雙眼,他扛起了一個不屬于他的責任。

    還有很多很多感人肺腑的事跡,他們給我們帶來了真誠、勇敢、敬業、孝順、努力、奉獻等許多寶貴的人生財富,他們也將我們富有情感的淚水一滴滴滴落,他們的生命光輝照耀著整個中國,他們的高尚心靈永遠是我們的人生指南。2004年度感動中國的人物,感動我心!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10)

    今天下午的第二節課,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欄目。

    在這些感動人物中,讓我最感動的是朱敏才和他的妻子孫麗娜。朱敏才以前是赫赫有名、大名鼎鼎的外交官,退休后,人們認為他們夫婦倆會回北京安享度日,但他們沒這么做,他們去了貴州山區去教那里的小朋友。朱敏才和孫麗娜在那里教書十年,山里很貧窮。孫麗娜睡覺的'小屋連著學校的廁所,一開后窗戶,臭味就從后窗戶里飄出來,臭的晚上孫麗娜帶兩個口罩還睡不著。

    他們最快樂的時光是和山區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光,可是這十年里他們卻沒有和自己的親生女兒吃過一頓團圓飯。雖然山里什么都沒有,但朱敏才和孫麗娜還是去那里教書。他們沒有到北京去安安心心的養老,而是跑到貴州山區里去教書。

    讀了朱敏才和孫麗娜的故事,我很感動。比起我自己,我差的很遠:我不愿意到山區那里,因為那里很窮,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玩具、沒有衛生所……那里有可能吃不上蔬菜、那里的孩子臟……但朱敏才爺爺和孫麗娜奶奶卻跑到那里主動教書,不畏條件惡劣(因為山里沒有蔬菜,所以孫麗娜奶奶患上了眼疾,朱敏才爺爺因為不適氣候患了很嚴重的病。朱敏才爺爺說過,即使退休了,也要對社會做一些有益的事,這使我很佩服,我要好像朱敏才爺爺和孫麗娜奶奶一樣,不嫌棄山區的小朋友,還要做出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不管是老人還是青年。

    我要向他們一樣,對社會作出貢獻。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11)

    我熱心地看了《感動中國》2013年度的人物頒獎儀式,一次流下了感動的小故事,我的心也久久收不下來。我禁不住要問:大家應當要做如何的人呢?

    我們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愛的表達方式方法各式各樣,能夠像劉盛蘭爺爺那般崇仁德潤;能夠像姚厚芝大姐那般以遠大的母親的愛、令人震驚的`恒心織就《清明上河圖》;能夠像段愛平奶奶那般以不求回報的大愛無疆恩德鄉鄰,無私奉獻青春年少;能夠像格桑德尼教師那般扎根基層,鑄造中華民族的將來;能夠像龔全珍奶奶那般心里裝滿世間的真心,甘于奉獻;能夠像胡佩蘭奶奶那般生命不息,無私奉獻不僅。

    我們要成為有責任感的人,像黃旭華爺爺一樣照顧大家,前進國家,為戰略核潛艇工作默默工作,發誓無言。像陳俊貴爺爺那般義薄云天,心比金堅。

    我們要做一個持之以恒的人,像沈克泉、沈昌健父子一樣,不達目地,絕不罷休,為完成心里的理想勤奮努力。

    我們要做一個打抱不平,見義勇為的人,像方俊明大伯那般危難時刻沖鋒在前,不計得失。

    總而言之,我們要做一個對社會發展有效的人,惟其艱辛,才更顯勇毅;惟其博學篤行,才難能可貴。雖然我的翅膀還未豐腴,雖然我的工作能力還比較有限,可是伴著理想化的羽翼,汲取著楷模的營養成分,暢游在書海中,堅信沒多久的未來我是一個正氣凜然的小男子漢。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12)

    今天,我在家里和媽媽一起觀看了《感動中國》節目。

    節目中主要講述的事浙江語文老師陳斌強五年如一日,帶著患有嚴重癡呆癥的母親上班的事跡。陳斌強老師的孝心感動了我,真讓人佩服啊!不由的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由于爸爸忙于生活,經常不在家,所以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中,都是媽媽陪伴我,她用辛勤的汗水澆灌我們溫馨的家,我在媽媽的呵護下長大。看著媽媽每天忙碌的身影,摸著媽媽溫暖卻又粗糙的雙手,我常常想,當小鳥飛向藍藍的天空,該怎樣回報媽媽對我的哺育,對我付出的無私的愛呢?

    現在我漸漸明白了愛的含義,愛,就是讓別人快樂和幸福。我學回了用行動表達愛的心愿:爸爸回到家中很累,我會幫他拿拖鞋,幫他倒水泡茶;媽媽做飯累了,我會幫她捶背,捏腿,有時我也會做飯。爸爸媽媽愛我,我也愛他們,這就是感恩。

    現在我已經長大,我會更多的做些家務,也要在學習上努力,考取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爸爸媽媽,我以后一定要向陳強斌老師學習,做一個孝順,懂的感恩的人。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13)

    今天下午,上萬第一節課后,我們學校組織了觀看感動中國的節目,再感動中國里有許許多多人,做出了非常大的感人的故事,有為了幫助別人顯出生命的,有為了祖國獻出貢獻的……

    在這個節目中最讓我感動的是王鋒,汪峰為了鄰居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有一天,深夜,大家不知道危險正在面臨著他們,他們租著一個房子,在一樓,就在這天晚上,放在中廳里的電動車正在充電,可是電動和短路了,引起了一場非常的的火災,住在一樓的王鋒最先知道,他抱著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沖出火海后,急忙跑進去救出了自己的妻子,就在這時她想到了二樓的鄰居,他急忙再一次的沖進火海里,當二樓的鄰居被救時,他沖進去,把房東,和剩下的20戶鄰居就出火海后,鄰居們都平安無事,而他,身上的百分之九十八都別燒傷了,后來他被送到醫院,經過4次大手術后依然沒能給治好,但有許許多多的人都來捐款,后來送到首都北京治療,在病床上他揮了揮手,第二天,病情加重,最后100多天的治療無效,最后王鋒死了。

    這個事情讓我非常的感動,因為王鋒,明明可以沖出火海后逃走,和妻子去過平平安安的生活,可他選擇了幫助別人,讓別人的救,就這樣他幫助了別人,可沒想到的是他自己卻被火燒的不成樣子。

    以前我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遇到是不幫助別人,只要自己好就行了,我看了這回的感動中國,我知道了做人不能太自私自利,要多為別人著想,我要向王鋒學習。

    這回的感動中國,真實太感人了。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14)

    初春微寒,暖暖的陽光,陪我倚在感動深處,陪我賞析著那一份悸動。

    那份感動來自于他。貧瘠的文字,已經無法勾勒他炙熱的內心,無法沉淀他厚厚的情義。

    他叫吳錦泉,一位平凡又極其不平凡的磨刀老人。他不富裕,甚至一貧如洗,卻堅持每天走過一個又一個村莊,用他的雙手,磨亮了又一個人心。那一摞摞硬幣,不是別的,正是他的心血;那一張張匯款單,不是別的,正是他厚重的寄托。

    一張張1000,2000的'匯款單是他一村一樁走出來的,一個個一角一分是他用雙手磨出來的。素心暖暖,他清貧的生命,又是那般豐盛和富有,超過一切帝王和富翁,只是,他的一切都是奉獻給了他人。曾經,那么多的情感都賦予時光荏苒。我反思,我何時愿意為了別人的苦難而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就連乞討老人,都生怕自己被欺騙那微不足道的一點錢。回想自己——從來沒有為別人做過一件事,即使是一句關切的問候,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溫暖的擁抱……。這些小小的舉動都我做過多少?我要反思——媽媽生病時我不管不問;妹妹哭鬧時我只厭惡的瞟一眼;朋友需要幫助是我只在一旁袖手旁觀……

    思緒萬千,我仿佛看見了他推著車,伴著朝霞,踩著晚霞,走遍大街小巷,只盼為人磨一次刀,出自己的一份力;我仿佛看見了他用心的把屈指可數的硬幣摞好,眼中盡是希望;我仿佛看見了他聽到別人需要幫助,一股腦的拿出自己所有積蓄捐了出去,卻不曾有一絲猶豫……古舊的門扉,銹跡斑斑的紋路,無聲的訴說著歲月的清寒。

    多少年的歲月如流水一般彌漫而來,愈發現身邊如磨刀老人這樣的身影越來越模糊。我們身邊卻不少有人認為:這世上最可笑的事莫過于善良本身。人們憐惜自身的利益,貪圖他人的利益,眼中盡是“這樣做我吃不吃虧?”“這樣做我有什么好處?”,卻忘記了“善良”本身的含義:遵循自己本心本性中善的方向與良的能力。那些溫暖和感動都在這些笑意里無聲的散落。

    素心暖暖,一切盡在這微苦的滋味中。“高節卓不群”,歲月清寒,那一份“只為他人”的素心散發著幽幽清香。指尖跳躍,補上標題“初春微涼,素心暖暖”。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心得總結(精選篇15)

    “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晚會,就像早春的約會在中央電視臺如期播出。經過投票等多種方式在全國范圍內評出的年度人物事跡,在晚會現場陸續與觀眾見面,分別用他們不一樣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感動中國的真實故事,用感動的力量再次喚醒了心靈的春天。

    感動是人類最直接的一種情感。生活中總會有那么一些人,時時感動著我們。他們是宋兆普、黃大年、王鈺、鄧迎香他們是一個人,他們是一群人;他們是一種精神的代表,他們在用一種心靈的力量,喚醒沉睡的春天。

    我們常說,好人就在身邊。“感動中國”的人物也都來自我們的身邊。它傳遞出了中國人的好人觀,行善觀。“勿以善小而不為”,積小善者必成大德。在生活里,我們更多得人都是平凡的人,但請相信只要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致,那么我們每個人也都不會再平凡,這是“感動中國”傳遞給我們的另一種力量。

    其實,“感動中國”傳遞給我們的力量還遠不止這些。可是,這些力量都會化聚成一股洪流,沖破精神的桎梏,給我們帶來另一種人生的體驗。這種體驗至關重要,它是感人肺腑的,更是催人奮進的。這或許就是榜樣的力量,他給了我們期望,讓我們相信,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有一片沉睡的春天。

    人性的溫度會融化冰雪,道德的光輝會催動春芽。2017年的感動激發我們奮進,2018年的春天正在悄悄降臨,讓我們一齊期待更多“感動中國”的故事發生在這個“春天”。

    859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台湾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53|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液 |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日本无卡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三区音频|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一区|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一区| 亲子乱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国产精品伦子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色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福利一区二区三巨|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