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骨干教師培訓方案
教師是教育的未來和希望,學校要積極促使新教師在較短時間內適應教育崗位的基本要求,實現師德、教學藝術和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制定好方案,以助新教師培訓工作的順利有序地開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學校骨干教師培訓方案,希望你喜歡。
學校骨干教師培訓方案篇1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全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師德素養和專業水平,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備、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根據鹿城區教育局《關于做好__年鹿城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暑期師德專題培訓工作的通知》(溫鹿教辦函〔__〕21號)文件精神,決定開展__年全校教師暑期師德專題培訓工作,現將有關事項安排如下:
一、培訓主題
和諧教育,幸福師生
二、培訓內容
本次專題培訓活動以深入學習全國、省、市教育工作會議與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為總領,以探尋“和諧教育,幸福師生”為目標,以學習師德楷模為重點,加強師德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圍繞加強學校教育現代化建設、落實教育均衡發展及近期學校工作展開培訓學習。
三、培訓對象
匯南小學全體在職教師。
四、培訓形式
本次培訓采用集中和分散學習相結合,有視頻報告、教師論壇、個人自學等形式。
五、培訓時間
__年8月22日至28日,26日下午進行學科素養測試。
六、培訓紀律及要求
1、不遲到早退,自覺遵守培訓簽到制度,如有特殊情況,請到校長處請假。
2、嚴格遵守會場紀律,保持會場清潔和安靜。
3、認真做好3次自學師德書籍或視頻材料學習筆記,4次集中培訓筆記,參加1次教師素養考試。
4、總結本次師德培訓活動,上交一篇培訓總結電子稿。
七、培訓安排
8月22日(周三):專家報告
8月23日(周四):專家報告
8月24日(周五)
上午8:30—11:30:視頻講座《師者:做更好的自己》
下午2:30—5:30:視頻報告《愛與責任——師德之魂》
8月26日(周日):自學
學科素養考試
8月28日(周二):論壇:教師專業成長
下午:專家講座
學校骨干教師培訓方案篇2
根據鹿城區教育局《關于做好20__年鹿城區中小學教師暑期師德專題培訓工作的通知》要求,力行師德規范,培育敬業精神,弘揚偉大師魂,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備、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現就做好20__年我校教師暑期師德專題培訓工作制訂如下培訓方案:
一、培訓主題
和諧教育,幸福師生。
二、培訓對象
全校教師
三、培訓時間
8月22日—8月26日,其中集中培訓時間8月24、25、26日。
四、培訓內容
1、深入學習全國、省、市教育工作會議與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
2、學習兩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最美教師”張麗莉等榜樣事跡;
3、聆聽x市教育局謝樹華局長題為《愛與責任——師德之魂》的報告;
4、聆聽x市教師教育院谷定珍院長題為《清源正本返璞歸真——教育的本相》的講座;
5、聆聽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任勇先生題為《師者:做更好的自己》的講座;
6、本次培訓體會交流與征文。
五、培訓形式
本次培訓采用集中培訓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的'形式,分別運用專題講座、學科素養測試、錄像觀摩、主題研討、個人自學等方式。
六、培訓要求
1、集中培訓時間,請全體教師按時到達集中地點參加培訓,每天上午8:30開始,下午2:00開始;分散學習時間請教師自主安排,注意學用結合,學以致用。
2、分散培訓時間,教師自行安排學習兩屆“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最美教師”張麗莉等榜樣事跡(校園網上已掛材料),上網查找并瀏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全文及其他資料,內化講座、報告內容,撰寫本次師德培訓體會,力求提高本次培訓的實效。
3、小組主題研討時間,26日上午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學習樣卷,樣卷已經掛校園網首頁“校園新聞”。學習樣卷,復習迎考的形式是集中組員在同一地點還是在網上交流,由各組長自行安排。
4、每位教師完成1篇師德培訓體會,于9月1日送交各校區校長室。
學校骨干教師培訓方案篇3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教師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數量適當、素質優良、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的小學、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隊伍,結合我校當前教育教學實際,特制定本小學、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培訓實施方案。
一、培訓對象
全校40周歲以下的在崗小學語文、數學、英語教師(不含市、區級、學科帶頭人、、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
二、培訓目標
本次培訓以培養、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以努力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能力和水平為目的,促使參訓教師實現由經驗型教師向科研型教師的轉變,由模仿型教師向創新型教師的轉變,由工作型教師向反思型教師的轉變,使參訓教師成為學區及學校的學科帶頭人。具體培訓目標:
1、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和先進教育理念。
2、深化本學科基礎知識,關注學科發展前沿。
3、具備熟練的學科教學技能。
4、能把握基礎教育科研動態,具有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
5、具有創新意識,在教學研究及改革中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
三、培訓形式和方法
根據培訓工作的定位與目標,結合學校工作的實際需要和受訓、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實際情況,采取集中培訓—互動交流、分散實踐—反思研修、校本培訓—總結提升的培訓模式。運用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探索相結合,觀摩課堂實際教學和課后研討反思相結合,課題實驗研究和論文寫作指導相結合等方法,切實提高、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整體素養。
四、培訓內容及時間安排:
1、2025年9月份組織、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參加理論與教育能力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學校領導親自帶隊與、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一起參加培訓,培訓后各、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回到自己的教研組,把自己培訓的收獲向同組的其他教師傳達,起到、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
2、2025年10月份,組織全體、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認真上好一節公開課,同教研組的其他教師參加聽評課,讓每位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得到展示,使教師在學習中發展。
3、2025年11月份,利用政治學習時間進行師德培訓,認真貫徹和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中小學職業道德規范》及師德相關文件,在提高、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素質的同時端正教師的思想狀態,使教師朝正確的方向發展。
4、2025年12月份,為了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人人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在教研與科研工作中,通過認真研究,按要求寫出自己的教學模式或論文,談出你在教研與科研過程中的實踐收獲或困惑,已達到研究的目的。
5、2025年3月份,繼續對、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學習教育理論與教育能力培訓,按上級文件要求,組織、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培訓學習,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本月我們要認真學習“當代的教育思想”、“基礎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基礎教育改革的趨勢、問題和對策”,使、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在教育理論及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6、2025年4月份,繼續對、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進行師德培訓,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師德標兵的先進事跡,努力提高、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師德素質,使他們成為教師隊伍中真正的排頭兵。
7、2025年5月份,完成學習反思或心得體會。
8、2025年6月份,全體、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要認真做好傳幫帶工作,每位、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要把自己如何做創綁帶工作的經過整理好,向學校回報,在自己本學期的工作中有哪些幫帶過程取得哪些成績,真正發揮、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
總之,、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是學校教師隊伍中的骨干力量,他們的成長決定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因此做好、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培訓工作十分重要,也決定整個學校教育工作的進步幅度。
學校骨干教師培訓方案篇4
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高質量的保證。培養一流的人才,需要高素質的教師,因此,培養勇于探索、大膽創新、治學嚴謹、科研水平強、業務能力強的研究型、學者型教師,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關鍵。由此,特制定以下學校骨干教師培養計劃。
一、培養目標
(一)總體目標
1、塑造盡職履責典范
通過對教師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強化師風師德建設,樹立新教師形象,使骨干教師隊伍不斷壯大。使在骨干教師引領下,員工們能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人師表,嚴謹治學,廉潔從教。
2、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注重新課程理念的培訓。使骨干教師明確掌握新理念,實踐新理念,優化教育過程,為自己的教學打實基礎,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3、提升教師科研水平
把問題變課題,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質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深化教師“以科研促發展”的意識,使教師能積極參與在課程改革的教科研之中,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備研究、開發、實施新課程的素質。
(二)分級目標
1、縣級以上骨干教師的培養目標是:使培養對象在教育觀念、思想政治、職業道德、專業知識、教育教學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較高素質、較高水平、較高知名度。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成為具有自己教學風格、科研專長,能在本校乃至縣、市區以上教育教學工作中起示范帶頭作用,逐步使教師從“教書匠”向“教育專家”過渡。
2、校級骨干教師的培養目標是:根據縣教育局的要求,使其成為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具有合理知識結構,具有一定教育教學及科研能力,在本校范圍內具有指導、帶頭作用,為高一級骨干教師評選儲備人選。
(三)目標要求
根據學校發展要求,力爭每三年培養省級骨干教師1-2人,市級骨干教師3-5人,縣級骨干教師5人以上,校級骨干教師6人以上,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骨干教師隊伍。
二、培養措施:
1、學習提高
(1)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師學習有關課程改革方面的文章,使骨干教師樹立新的課程觀念,明確課改的時代背景、目的、意義、增進參加課改的主動性,自覺性。
(2)要求每人至少訂閱一份與本專業有關的刊物,采用自學——研討——反思——總結的方式進行自我培訓,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及文化素養,并留有詳盡的理論筆記。
(3)采用校內培訓與校外培訓相結合的方法,爭取更多的機會讓骨干教師受到各層次的培訓。
(4)積極參加觀摩評議及各級各類研究課,對同學科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以提高骨干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5)每學期要求骨干教師執教一節校級研究課,以此為契機,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大型研討活動,同時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6)及時反思教學,積累教學中的心得感悟,在實踐中提高。捕捉自己課堂上的創新點,與廣大教師資源共享。
(7)在課題研究中發揮主體作用。骨干教師要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在課題研究中擔任主力,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和課題組成員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增強自己的科研意識和能力。
2、經驗成果推廣總結
(1)骨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認真形成并收集好各種實驗資料、數據及階段成果,并進行建檔。
(2)抓好骨干教師的課后反思、感悟,把不定期檢查與期末集中檢查評比相結合,促進骨干教師不斷反思、總結,提高工作實效性。
(3)開展好骨干教師的示范展示課活動,認真做好評課,廣泛征求評課意見,形成經驗成果。
(4)組織好骨干教師的教學評估工作,重視評價情況的分析、反饋,做好評價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5)要求骨干教師每學期至少寫一篇與本學科有關的專題論文,有學校收集并進行評比、記錄、總結。
3、引領輻射
(1)確立帶徒對象,制定帶徒計劃,有針對性的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帶徒工作。
(2)對帶徒對象進行跟蹤培養,善始善終。
(3)認真進行聽評課活動,積極進行經驗交流,促進共同提高。
三、保障措施
1、加強導向,營造氛圍。
(1)觀念導向。
骨干教師要提高認識,加強學習,牢固的樹立四種意識:一是“科研興教”意識;二是“科研興校”意識;三是“向教育科研要質量”意識;四是“教師是教科研的主力”意識。
(2)示范導向。
骨干教師是領路人。力求做到“四帶頭”:一是帶頭學習科研理論;二是帶頭參加校本培訓,三是帶頭參與課題實驗;四是帶頭撰寫教科研總結或論文,促進學校教學工作跨越式發展。
2、健全制度,完善機智。
(1)不斷完善制度,將骨干教師評定納入科學化的管理軌道。結合市教育局要求定期考核,實行優勝劣汰制。
(2)增加投入,保證骨干教師工作順利進行。以獎勵方式選派愛崗敬業,教育教學成績顯著的教師外出學習、培訓,讓骨干教師、優秀教師不斷開闊視野,拓寬思路,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四、近期實施方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