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內跳繩比賽活動方案
跳繩是一人或眾人在一根環(huán)擺的繩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運動游戲。這種游戲唐朝稱“透索”,宋稱“跳索”,明稱“跳百索”、“跳白索”、“跳馬索”,清稱“繩飛”,清末以后稱作“跳繩”。今天小編為各位帶來了班內跳繩比賽活動方案,供大家參考。
班內跳繩比賽活動方案精選篇1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掌握基本的跳繩動作技巧,如單人跳、雙人跳;
2.能夠在不同情況下進行跳繩,如固定時長、變換速率跳等;
3.能夠體驗跳繩帶來的樂趣和健康效益;
4.能夠了解跳繩對身體的好處,如提高心肺功能、強身健體等。
二、教學內容:
1.單人跳繩。
2.雙人跳繩。
3.固定時長跳繩。
4.變換速率跳繩。
5.跳繩的好處。
三、教學過程:
1.熱身。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適當?shù)捏w育健身活動,如拉伸、慢跑等,使身體得到充分活動和準備。
2.單人跳繩。
(1)手指練習。
讓學生練習握繩、腕繞繩、手指練習等,扎實基本功。
(2)單人跳繩。
初學者可以先從單腳跳開始練習,之后進階為雙腳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慢到快、從低到高、從短到長,逐漸掌握基本技巧。
3.雙人跳繩。
(1)雙人跳組合動作。
讓學生兩人配合,進行雙人跳,掌握基本的雙人跳技巧。
(2)雙人跳對打。
兩人通過對打的形式進行雙人跳,鍛煉手眼協(xié)調能力。
4.固定時長跳繩。
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盡可能跳多少下,培養(yǎng)耐力和瘋狂跳繩的`樂趣。
5.變換速率跳繩。
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快慢變換跳繩速率,鍛煉靈活性和耐力。
6.跳繩的好處。
教師通過講解和實例引導學生了解跳繩的好處,如減肥、鍛煉心肺功能、提高身體協(xié)調能力等。
四、教學評價:
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在上述環(huán)節(jié)中的表現(xiàn)、練習時的姿勢和方法、跳繩的數(shù)量和完成度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和反饋,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讓其重新練習或者更加自信地前行。
五、教學總結:
跳繩是一項簡單易學、有趣又有益的運動。通過跳繩的練習和體驗,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和身體素質,同時也可以緩解學習壓力、培養(yǎng)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性特點,引導他們逐步掌握跳繩的基本技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成長和收獲。
班內跳繩比賽活動方案精選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練習,初步掌握跳繩的方法。
2、通過自主和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合作。
3、培養(yǎng)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內容
跳繩
教學過程
這是一節(jié)小學二年級(水平一)的體育課。隨著熱身運動和游戲活動的練習后,進入課的主題階段跳繩的練習。
活動一:自主跳繩。
教師:“同學們,知道手中的器材叫什么嗎?”
學生:“跳繩”
教師:“好,下面每人自主跳繩,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練習”
學生:每人一根跳繩,分散在場地的各個位置,歡快的練習著。
教師:“剛才的練習,每位同學跳繩的方法都有所不同。下面請幾位同學出來表演。誰能勇敢的出來呀!”
學生:學生爭先恐后出來表演。
活動二:合作、創(chuàng)新練習
教師:“同學們積極地開動腦筋,想出了與別人不一樣的方法。二個人或更多的人一組練習,自由組合。要求各組的跳繩方法與剛才的.不一樣,想出新的方法進行跳繩練習。看哪一組想出新的方法多、有新意”。
學生:分散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剛才的創(chuàng)新練習,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新方法,下面請同學們出來表演。”
學生:a組表演后,b組表演與a組的'動作一樣。c組的二位女同學出來表演了不一樣的跳法“雙人交叉握繩跳法”。
教師:“同學們所表演的方法都很好,下面繼續(xù)練習”
學生:同學們繼續(xù)練習,各組練習的內容和方法與前面的練習基本一樣。表演“雙人交叉握繩跳法”的二位女同學重復著練習,沒有新的激情和新的方法。
班內跳繩比賽活動方案精選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跳繩這一游戲活動,經(jīng)歷在游戲活動中學數(shù)學的過程。
2、能根據(jù)游戲活動中記錄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解答數(shù)學問題,進一步熟練加、減法計算。
3、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學習的快樂,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準備:跳繩、記錄紙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準備活動
在操場上活動一下,活動活動手腳,為跳繩做好身體上的準備。
二、 分組
1、 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分組,每三人一組。
2、 師生一起制定游戲規(guī)則:三個人輪著跳,一人跳繩時其余兩人為其記數(shù),并填在記錄表里,每人可以多跳幾次,取好的三次成績。
三、 游戲開始
在跳繩過程中教師要提示學生注意安全,并要求學生及時將成績記錄在記錄表中。
四、 教師進行提問及交流活動。
1、 將學生帶回教室。
2、 繼續(xù)以剛才的三人為一小組,在小組內討論。根據(jù)每人跳繩的成績提出自己的`問題,每人都提出來并解答。然后將自己提出的問題記錄在書中。
3、 全班交流,分享游戲、學習的`成果。
(1) 每組選派一名代表將本組每人跳繩的成績與大家交流。
(2) 交流各組提出的問題及解答。
在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給予激勵性評價。
班內跳繩比賽活動方案精選篇4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貫徹與落實“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有關精神,關注學生成長,增強學生體質,規(guī)范學生行為,實現(xiàn)快樂成長,健康發(fā)展的辦學理念和養(yǎng)成良好習慣,形成優(yōu)良傳統(tǒng)的辦學目標,在我校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學生“與繩共舞、健康幸福”的陽光體育運動,將跳繩項目發(fā)展為我校的特色體育活動。
二、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跳繩這一特色體育活動,保證每一個孩子能夠每天得到體育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樹立“健康第一、我運動、我快樂”的思想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讓師生體驗和享受運動過程的快樂,為學生快樂成長、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營造“快樂校園、健康人生”的校園精神。
三、確定目標。
1、全體學生跳繩目標:(班主任和體育老師負責)
第1周——第2周:雙腳并腳跳
第3周——第4周:單腳跳
第5周——第6周:后搖繩
第7周——第9周:雙腳快速交換跳
第10周——第12周:雙搖跳或挽花跳,及鞏固以上的跳繩的方法
第13周——第15周:一人帶一人跳
第16周——第18周:“8”字接力跳大繩(10人一組)
2、學校組織各班跳繩比賽
比賽項目從平日跳繩訓練項目中選擇,比賽時間和方案另下通知。
3、學校跳繩興趣小組目標(體育組負責)
20__年5月——6月:選出優(yōu)秀學生成立跳繩興趣小組,訓練花樣跳繩,編排跳繩節(jié)目,形成學校特色體育項目。
四、活動場地安排
(1)全校集體跳繩活動場地安排:
教學樓前:自東向西依次是1.1,1.2,1.3,1.4。
操 場:自南向北依次是2.1,2.2,2.3,2.4,3.1,3.2,3.3,3.4,4.1,4.2,5.1,5.2。
每班四路縱隊,面朝東站立。(具體以作標記為準)
(2)課間自由跳繩活動場地安排: 學校操場
五、活動時間
(1)課間操時間全校集體跳繩。(實行時間另通知)
(2)課間學生可到操場自由跳繩練習。
(3)體育課和體育活動課,由任課老師指導組織學生進行跳繩練習。
六、特別強調:
1、班主任、體育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跳繩的思想教育工作,強調跳繩的好處,正確引導學生參與到跳繩活動中去。
2、全體教師加強自身跳繩練習,與學生一起跳,全校師生共同享受跳繩的快樂。
3、組織學生多看跳繩視頻,方便學生更好的學習跳繩技術。
4、學生每天上下學帶跳繩,教育學生在學校和在家都要加強跳繩練習。
5、班主任、體育老師強調學生跳繩安全問題,確保不出任何安全事故。
6、班主任、體育教師教育學生在校跳繩必須在操場,堅決不準在走廊或教室里跳,保證不跳繩時要將跳繩挽起來不脫落。
7、教育學生不能用跳繩打鬧,或做危險的游戲、動作。
8、班主任讓每個學生把跳繩記上自己的班級、姓名。(比如:用膠帶貼上)
9、體育課必須帶跳繩,每節(jié)體育課必須有跳繩練習。
班內跳繩比賽活動方案精選篇5
跳繩是一項很有趣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運動,是全球范圍內廣為人知和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在初中課程中,跳繩通常被當作課外體育活動進行教授。本文將介紹一份初中跳繩教案,該教案包含了跳繩的基本技能和動作,以及適合初中學生的訓練計劃。
教案1:基本技能與動作練習
1. 結合實際,學習基本技能和動作:
1) 快速跳躍 - 跳躍時雙腳輕松地離地,跳躍的幅度盡量不太高。跳躍時,繩索應在下視線上。
2) 單腳跳躍 - 與雙腳跳相似,但需要將一只腳保持在地面上,跳躍時另一只腳離地。然后迅速地交換腿。
3) 走跳 - 走跳方式適合學生初期的練習。跳躍中走的目的是練習跳躍的協(xié)調性。
4) 跨步跳躍 - 在這種方式中,一個向前跳的步伐被引入到跳躍的動作中。跳躍時雙腿輪流跨過繩索。
5) 側向跳躍 - 在這種方式下,兩腿的跳躍方式相對,垂直于繩索。跳躍時,一個腿跳躍并沿繩索移動,另一只腿留在原地。
教案2:訓練計劃
1. 訓練計劃設立的目的是讓學生建立起跳躍的耐力與協(xié)調性,同時提高他們的反應能力。
2. 學生需要完成一定的體育鍛煉,如快速跳躍,單腳跳躍,走跳,跨步跳躍,側向跳躍等。每個動作建議進行10組練習,并持續(xù)30秒。
3. 訓練階段使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如以下幾種:
1) 在每個動作之間休息15秒。
2) 中斷跳躍一定時間,準備完成下一個動作。
3) 轉變跳躍方法和速度。
4) 鼓勵學生進行比賽,鼓勵積極的競爭。
總之,跳繩運動是一種能夠增強學生體質,提高身體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的運動。初中跳繩教案的設計旨在讓學生熟悉基本技能和動作,并為他們提供一套全面的訓練計劃,以幫助他們建立跳繩的耐力和協(xié)調性,提高反應能力。因此,跳繩教學在初中的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班內跳繩比賽活動方案精選篇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跳繩基本技能與規(guī)則。
2.掌握跳繩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和自尊心。
4.促進學生身體發(fā)育和健康成長。
二、教學重難點
1.跳繩基本技巧的掌握。
2.學生間團隊合作的協(xié)調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
三、教學過程
1.引入
教師先引導學生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跳過的經(jīng)歷,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看一下跳繩比賽的視頻,然后談談對比賽的感想。
2.正文
(1)規(guī)則介紹
跳繩比賽有三種形式:單人跳、雙人跳和隊列跳。在比賽中,選手必須按照以下規(guī)則進行跳繩:
a.雙腳要平穩(wěn)地著地。
b.跳繩過程中不能停下來和停頓。
c.雙手拿持續(xù)不斷地向前移動,不能靜止。
d.雙手要與身體保持一定距離,不得接觸身體和跳繩。
(2)基本技巧
a.單跳:跳繩的一種基本跳法,每次跳的`時候身體需略微彎曲,雙腳依次離地,跳躍過程中爆發(fā)出力量,保持節(jié)奏穩(wěn)定,每次跳的高度和時間要適中。
b.雙跳:也稱為“雙人跳”,是兩個人輪流跳同一根繩,雙跳需要比單跳掌握更多的技巧和配合能力,需要兩人之間默契配合,協(xié)調一致,保持節(jié)奏穩(wěn)定。
c.背面跳:指的是把繩子放到身體的后面跳,需要把雙手向外伸展,保持身體平衡并判斷跳躍的高度和節(jié)奏。背面跳能夠提高學生的靈敏度,提高對空間的感覺。
(3)練習方法
a.循序漸進地練習單跳、雙跳和背面跳;
b.將學生劃分為小組,每個小組由4-5人組成,讓他們互相監(jiān)督,互相合作實現(xiàn)技巧的掌握;
c.設計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戲,如球和跳繩比賽、多人跳繩比賽等。
(4)技能評估
讓學生在班上比賽,在比賽中展現(xiàn)自己的跳繩技巧,并從掌握的技能、團隊合作、自信等方面進行評估。
3.總結
本節(jié)課通過學習跳繩,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能,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團隊合作精神。
四、教學方法
倡導生動、友好、輕松、愉快的教學方式,采用小組互動、趣味性游戲等方式,增強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教師要及時給學生鼓勵和肯定,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
五、教學時長
本教案大概需要1-2課時,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六、教學建議
(1)教師要認真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適量安排跳繩訓練時間,并注意安全。
(2)每節(jié)課要注意留出足夠的時間安排技能練習和互動活動。
(3)幫助腳底不靈活的孩子,可以在課后或課間時間,幫助他們進行柔韌性訓練。
(4)組織比賽需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給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公平比賽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