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跳繩比賽活動方案
跳繩運動早在一千年前就在我國開展,是一種簡單易行以跳躍為主的運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跳繩比賽活動方案,歡迎閱讀!
幼兒園大班跳繩比賽活動方案【篇1】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靈敏協調地做跳躍動作,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
2、激發幼兒參加跳繩快樂的情緒,培養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3、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4、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短繩每人一根、長繩兩根。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隊形隊列練習:聽口令由一路縱隊走成大圓,跑走交替,停下后由圓形走成六路縱隊。
2、活動身體練習:聽教師的信號做相反的動作(高人走、矮人走、挺胸走、彎腰走、向前走、向后走,向左跳、向右跳等)。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分散地在場地上,用單人跳的短繩做各種跳躍動作。如雙腳跳、單腳跳、左右交替跳,可原地跳,也可行進跳。
鼓勵幼兒表現各種玩法,教師注意觀察,看誰的花樣多,請跳得好的幼兒單獨表演跳繩。
指導幼兒練習用各種方法跳繩。
2、指導幼兒兩人合作玩跳繩:讓幼兒自由選擇伙伴,兩人一組分散在場地四周,教師請兩個先學會的幼兒進行示范跳法,兩人面對面站立,教師晃繩,幼兒和教師同步跟著跳。
請幼兒練習雙人跳繩。
3、教幼兒練習長繩跳的'方法:請兩位幼兒搖繩,分別拉住長繩的兩端,讓一位幼兒站在長繩的中間,長繩搖動后,隨著繩子有節奏地跳。待幼兒熟悉后,可讓數位幼兒在長繩中間一起跳。也可待繩搖動后,跑進繩中跳,一個接著一個,每人在繩中跳幾下再跑出,如有失誤者,應與搖繩者互換位置。
4、跳繩比賽: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再分成甲乙兩組,分別在場地兩端成縱隊站立,教師發令后,每隊甲組的第一個幼兒邊走邊跳繩。跳至對面將跳繩交給乙組的第一個幼兒,自己站在乙組的隊尾,乙組的第一個幼兒同樣邊走邊跳繩向甲組前進,如此依次進行,直至跳完,最后以跳得穩和快的隊為勝。
三、結束部分
1、教師評價幼兒游戲比賽情況。表揚能夠克服困難,有團隊精神的幼兒。
2、放松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聳聳肩、搖搖手、轉手腕、扭扭腰、甩甩腿、轉腳踝等等。
兩兩幼兒互相放松:幫同伴捏捏肩、捶捶背、甩甩手等。
3、請幼兒一起收拾用具。
4、帶領幼兒排好隊回教室。
小百科:跳繩,是一人或眾人在一根環擺的繩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運動游戲。
幼兒園大班跳繩比賽活動方案【篇2】
活動目的:
1、樂于探究跳繩的方法,感受跳繩的樂趣。
2、練習雙腳連續跳繩或雙人跳繩的技能,訓練手腳動作的協調性。
3、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動力量,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4、能樂觀參與嬉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嬉戲,感受嬉戲的樂趣。
活動預備:
人手一根跳繩。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每人手里拿一根跳繩,走興趣隊形,如8字形、之子形等,一起做教師自編的跳繩。根據狀況可將繩對折,帶著幼兒進展上肢、體轉、腹背、跳動等熱身運動。
2、引導幼兒玩跳繩。
〔1〕幼兒分散在場地上自主跳繩。
〔2〕教師覺察幼兒有好的的玩法時,就請該幼兒示范演示,并請其他幼兒學一學。
〔3〕教師參加幼兒跳繩,并與幼兒協作進展雙人跳,請其他幼兒觀看。
〔4〕幼兒結伴嘗試雙人跳,教師提示兩個人要動作全都,可嘗試通過喊拍子的'方法實現同步跳。
3、放松活動:跳繩嬉戲。
〔1〕將全部的跳繩放到地上連在一起,擺出多種圖案,教師與幼兒踩繩走。
〔2〕放松動作:拍胳膊、拍腿。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從上個學期以來就開頭學習跳繩,所以對跳繩特別感愛好,至今已經有一半的幼兒學會了雙腳連續跳的技能。
今日再次探究了跳繩的各種玩法,有的幼兒學會了單腳跳,反著跳,還有的幼兒跑著跳等,在雙人跳的玩法中,多數幼兒手腳還不是很協調,只有幾個力量強的幼兒學會了,信任在連續練習中,幼兒會探究出更多的玩法。
幼兒園大班跳繩比賽活動方案【篇3】
一、指導思想:
跳繩是一項不受場地限制,很容易開展的體育鍛煉項目。通過跳繩運動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肩部,腰部以及腿部關節和肌肉,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肺活量及協調能力。通過這一運動一方面使學生的身體得到充分的鍛煉,另一方面緩解學生由于久坐不動造成的疲勞,也起到了豐富學生課外活動的作用。
二、組織安排:
建立以體育組為首的訓練小組,學生自愿報名參加。
三、訓練任務:
1、通過練習在一定程度上使肺活量有所提高。
2、熟練掌握有節奏的跳躍。
3、掌握協調的手腳同拍跳躍。
四、訓練時間:
周二下午
五、訓練地點:
室外院區場地內
六、具體訓練內容:
1、熱身準備活動:繞院區慢跑一圈,整隊教師帶領做準備活動。
2、跳躍練習:教師做蛙跳示范,學生散開自由模仿跳躍。通過這一練習學生在進行跳繩運動時腳下就更加靈活了。
3、空手跳練習:教師示范,一邊拍手一邊說“一、二、三”,隨著節奏雙腳跳躍。學生按照老師示范動作進行空手跳練習。十個為一組,練習三組。而后解放雙手模擬握繩旋轉搖動雙手。照例練習三組。
4、握繩練習:學生領跳繩,像剛才空手跳一樣的節奏練習跳繩。學生一只手握住繩的兩頭,按節奏模仿跳繩動作,要求繩落地時雙腳跳動。可以左、右手交替拿繩。學生自由練習。
5、熟悉了上一動作,再教學生兩手握繩柄,像之前一樣有節奏練習。
6、分小組進行簡單的正想跳繩比賽。
幼兒園大班跳繩比賽活動方案【篇4】
一、活動目的
為了進一步促進“陽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開展,豐富同學們的課外活動和課余生活,加強各班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預防疾病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舉行跳繩比賽。
二、活動口號
跳出健康、快樂成長。
三、活動時間
第一階段:11月5日—11月10日活動課,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單人跳繩比賽、集體跳繩比賽。
第二階段:12月上旬,單人花樣跳繩比賽、集體花樣跳繩比賽。
四、組織方法
1.以年級為單位,由班主任組織訓練,由級段主任組織比賽(裁判安排、規則學習、紀律組織、安全保護、成績上報等)。
2.充分利用每天下午活動課進行訓練。
五、比賽規則
(一)單人跳繩(分向前跳和向后跳兩個項目)
1.比賽時間:一分鐘。
2.比賽人數:全班學生
3.比賽規則:一分鐘的時間內,單人跳繩次數。跳繩過程中可以停頓,以一分鐘結束時的總次數為個人后成績。然后把全班跳繩總次數除以全班人數,平均數高者為勝。
(二)集體跳繩比賽(分向前跳和向后跳兩個項目)
1.比賽時間:兩分鐘。
2.比賽人數:全班學生
3.比賽規則:兩分鐘時間內,如果停頓自動退場。以后比賽場人數多者、整體頻率高者、節拍整齊者為勝出者。
(三)花樣跳繩比賽(分集體和個人,比賽規則同上)
低組:向前編花跳
中組:向前編花跳,向后編花跳。
高組:向前編花跳,向后編花跳,跳雙環。
以班為單位進行,比賽前參賽班站好隊,聽哨聲開始同時開始,同時結束。
六、獎項設置
1.每班評選“跳繩小明星”,頒發喜報。
2.級部主任將單人比賽成績和集體比賽成績分別排名上報教導處,量化計入班級積分,后評出優勝班級。
七、其他有關事項
1.各班主任請在課余時間指導、督促學生練習,以真正體現“陽光體育”活動快樂的過程。
2.每個班級原則上要求全員參戰。
3.請參加比賽的班級和個人賽前要充分做好準備運動,指導學生活動關節,避免出現事故。
4.活動器材學生自備。
5.按時到達比賽場地,聽從裁判員指揮,未按時到場班級或個人視為自動棄權。
幼兒園大班跳繩比賽活動方案【篇5】
【活動設計】
在運動會跳繩競賽的過程中,孩子們對跳繩計數的結果產生了分歧,緣由在于跳繩計數方法不對,計數結果不準確,孩子們覺得不公正。?3—6歲兒童學習與進展指南?提出:5—6歲幼兒已能覺察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并從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為抓住幼兒生活中消失的“真〞問題,并以此作為支持幼兒學習和進展的契機,我們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好玩。
2、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展跳繩計數,學習正確計數。
3、能與同伴共享合作,協商解決遇到的問題。
【活動預備】
材料預備:來自幼兒真實生活的錄像片段——“跳繩競賽爭吵瞬間〞,記錄紙和筆。
閱歷預備:活動前請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有關體育競賽的資料,觀看理解各種競賽的過程和名次確定的方法;幼兒已有跳繩和跳繩計數的閱歷。
【重難點分析】
重點:通過理論,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展跳繩計數,在不斷增加計數愛好的過程中學習正確計數。預備運用理論體驗法、爭論法與嬉戲法打破這一重點。
難點:可以覺察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預備運用啟發提問法、活動延長法打破。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觀看錄像,進展爭論。
師:小朋友們,今日教師給你們帶來一段錄像,請你們看一看,錄像中發生了什么事情?
看完錄像后提問:
〔1〕錄像中的小朋友因為什么事情發生了爭吵?
〔2〕為什么會消失跳繩計數不清的問題?
2、第二遍錄像〔慢速播放〕,便于幼兒觀看跳繩速度與計數速度的對應關系,分析現場計數時消失的問題。
提問:
〔1〕為什么會消失跳繩計數不清?問題出在哪兒?
〔2〕假設是你,會怎樣為跳繩計數?
3、小組理論,集體共享:如何使跳繩計數更準確。
〔1〕幼兒分組活動,每組取一根跳繩。幼兒可以邊理論,邊商討計數方法,并通過圖畫標記等形式記錄跳繩計數的方法。
〔2〕集體共享
a、共享探究過程,如:
開頭計數時你們遇到了哪些困難?
你們是怎樣想出解決方法的?
b、共享計數方法,如:
看跳繩小朋友跳動的腳計數;
看跳繩小朋友起伏的頭計數;
看跳繩小朋友掄繩的雙臂計數。
這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c、爭論計數留意事項,如:
跳與數要對應上;
踩繩或一腳跳過另一腳沒跳過,不能計數;
記明晰小朋友跳過的數,再往下接著數,并說出最終計數結果。
4、分組學習跳繩計數,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意愿嘗試跳繩記錄方法,還可以探究和覺察新的方法。
5、爭論:還有哪些運動工程是通過當場計數來統計結果的?
如:幼兒的拍球、投球、捉尾巴嬉戲;體育工程中的足球、排球競賽等。
6、活動延長:
鼓舞幼兒連續運用計數方法解決體育競賽及生活中的問題,如值日生發碗筷、取午點等,并用繪畫、拍照等方式把自己的'做法記錄下來,張貼到主題墻上,和同伴共享、溝通。
【活動反思】
首先,本次活動將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真實的生活嚴密聯絡在一起,突出科學領域學習“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閱歷化〞的特點。通過探究“跳繩計數方法〞的活動,親密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絡,使幼兒從討論現實問題的理論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從而體會數學的真正價值及數學學習的無窮樂趣。
其次,活動過程符合?綱要?和?指南?的要求,即幼兒通過覺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積累閱歷,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中,有利于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品質。
第三,活動過程表達了?綱要?和?指南?提倡的以幼兒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而教師也更多地成為幼兒學習情境的創設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作用由“教授〞轉變為“支持〞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