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
班會是班主任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和重要陣地。有計劃地組織與開展班會活動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任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勵志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歡迎大家閱讀。
勵志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1】
一、班會背景:
中考是人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如何把握好這人生中的重要關口,對于初三的同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從近期的觀察及與同學的交流中發現,我們有的同學在即將面臨中考的時刻,胸無大志,缺乏一種吃苦耐勞的拼搏精神,有些學生荒廢時間、碌碌無為,學習效率低,針對這種情況,特召開《勇于拼搏,沖刺中考》的主題班會。
二、班會的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積極進取,勇于拼搏的精神。
2、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與樹立遠大理想,鼓干勁,創輝煌。
三、活動準備
1、讓學生搜集汶川地震的圖片。
2、學生拍攝父母親辛勤勞作的畫面。
3、老師下班輔導和下鄉家訪的圖片。
4、收集家長的寄語。
四、活動過程
1、主持人引入:略
第一環節:播放地震圖(第一、二小組完成)
引導學生思考生命的意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組長朗誦
第二環節:學生拍攝父母親辛勤勞作的畫面(第三、四小組完成)。
組長朗誦
第三環節:老師下班輔導和下鄉家訪的圖片(老師提供)
班長朗誦
2、《談談自己學習的理想目標、家庭責任與信念》
3、勇敢的挑戰者
1)、播放錄像:選自一些拼搏的畫面展示如:女排、劉翔、千手觀音等
2)、學生朗誦自己的拼搏誓言。
3、配樂詩朗誦:《心系未來頑強拼搏》
(一)
1男:既然我們把理想選擇了遠方,
那就不必顧忌航程的艱辛和路的短長。
女:既然我們將銀球作為追求的夢想,
那就不必在乎訓練的艱辛和路的成才的漫長。
2男:既然我們已經決定起錨離岸,
那就不必畏懼駭浪的震撼和旋渦的瘋狂。
女:既然我們已經決定馳騁乒壇,
那就不必害怕對手的強悍和失敗的迷茫。
3男:鼓起執著不悔的帆,
藐視孤獨寂寞寒冷饑餓和失望。
女:揚起布滿笑意的臉龐,
忘卻艱難困苦和失意和彷徨
4男:不必懼怕暴風雨的猛烈,
我們會像海燕那樣高傲地飛翔。
女:無需抱怨竟賽場的殘酷
我們會像雄鷹那樣自由翱翔。
合:我們會練就本領,豐滿翅膀,
頑強拼搏,挺起胸膛,
昂首闊步邁進成功的殿堂。
(二)
1女:既然我們暢想藍天,
那就讓我們凝視既定的方向。
男:我們的理想在遠方,
請讓水與火檢驗我們對信念的向往,
2女:既然我們羨慕成功的光環
那就讓我們綻放自我的芬芳。
男:斗志不會在歲月中流逝,
勇士是鐵打的筋骨鋼鑄的脊梁。
3女:那就讓我們張開拼搏奮飛的翅膀。
在暴風雨中考驗自己
男:那讓我們挺直自信騰飛的腰桿
在奮爭中壯大成長。
合:歷史的重任已擱在我們稚嫩的翅膀。
國球精神會在華夏子孫中代代弘揚。
辛勤的汗水盡情地在臉上流淌
我們就是主宰明天的太陽。
(三)
1男:沉寂一顆永不泯滅的赤子之心,
拒絕_握舵的方向。
女:既然我們選擇的終點是地平線,
那就不必對身后的影子丈量。
2男:不必計較過去的霹靂閃電和彩虹,
成功和榮耀只是昨日的輝煌。
女:警惕一顆容易驕傲和自滿的心,
相信征途還會有狂濤和巨浪。
合:把微笑永遠留給終點,
把苦痛和傷痕悄悄地深藏。
撐起生命的長篙
我們啟程遠航!
心系未來,頑強拼搏。
4、宣讀初三(2)班中考奮斗誓言:
九年寒窗磨一劍,讓我們在此莊嚴宣誓:
我是一個有良知的人
我將無愧于父母的養育之恩
無愧于老師的良苦用心
我是一個有骨氣的人
我絕不平庸
我將努力拼搏
我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我將自強不息
百折不撓
我是一個惜時如金的人
在中考前這100天里
我將爭分奪秒,全力以赴
我堅信:有志者事竟成
我要說:我能行
勵志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2】
一、班會背景:
高三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確立理想、立志成才,對以后的人生走向有重要的作用。我設計了這次主題班會,培養學生確立目標,做有理想的人。
二、班會目的:
1、通過講故事、演講等活動,啟發學生認識到樹立理想的重要性,激發學生樹立理想的熱情;
2、幫助學生尋找自己的理想,早日確立學習目標,努力學習,積極向上;
3、通過活動,讓學生清醒地對自己有定位,確立目標,成為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少年,揚起理想風帆,到達成功彼岸。
三、班會準備:
1、選擇組織能力較強的'男、女同學各一名擔任主持人,并在課余時間進行排練;
2、選擇講故事能力較強的同學講故事,并準備好故事內容: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課后排練;
3、演講選手的挑選和排練;
4、小品演員的挑選和排練;
5、組織學生收集有關理想的名言警句;
6、“我的理想”卡片收集準備,組織學生準備卡片,寫上自己的奮斗目標,準備在活動中分享、交流;
7、音樂、多媒體的準備。
四、班會流程:
1、主持人開場引入主題
2、同學講故事,談理想(結合故事內容,用多媒體展示主人公相關生活照片);
同學演講,談理想(背景音樂:純音樂)
3、小品劇《我的未來不是夢》的表演
4、名言警句暢談環節
5、“我的理想”交流分享環節
6、主持人總結,宣布班會結束(背景音樂:明天會更好)
勵志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3】
【班會主題】邁向大學,放飛夢想
【活動意義】高三年級的學生都在為了高考而傾注自己的所有精力,但高考到底是為了什么,繼續的求學之路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面對不確定的明天,很多人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動力。讓高三年級的學生體會大學精彩的生活,激發他們對大學的憧憬之情。交流高中生活的感受和體會,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堅定追求理想的信心。
【活動對象】高三(13)班(理科)
【活動準備】收集大學活動的精彩圖片,制備PPT
【活動過程】
1、導入:讓學生再次思考自己在現階段的目標
設問:
(1)大家現在心里都是否已經有了明確的目標?(引發思考)
總結:進入高三后確立目標和堅定目標的重要性。
(2)你們理想中的大學是怎樣的呢?
學生探討,了解學生對大學的理解。
2、體驗大學的精彩生活
(1)通過圖片欣賞,感受大學繽紛多彩的課程學習和課余生活;
讓學生體會到大學精彩,對大學產生憧憬。
(2)正確認識“大學”的意義。
大多數的學生容易陷入一種表象中,認為經過高考之后,進入大學,生活就可以隨心所欲了。輕松自在,毫無限制。
通過大學管理模式——班級自主管理,讓學生認識到大學是自主、自由學習的象牙塔,而不是讓人松解的、頹廢的地方。為即將走向大學的學生打好“預防針”,避免陷入“迷途”。
(3)大學“理財經”
由于家境的不同,多多少少存在部分家境貧困的學生,上大學對于他們來說,是一份沉重的經濟負擔。為了減少學生在經濟方面產生的`沉重壓力,能夠以更好的心態去面對高考,所以,讓學生提前了解大學期間在經濟方面的情況。
獎學金,獎學金的評定條件主要是針對學習和學生工作,有助于促進學生共同綜合素質的發展的同時也可以解決學生的經濟問題。
3、品味一起奮斗的滋味
(1)分享高三的經歷
與學生交流高三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心態。
(2)學會體會高三的“辛酸”和“甘甜”
總結高三的學習經歷中的付出和收獲。
為學生加油、鼓勁,提高學習動力。
【活動效果】
通過學習,學生能更深刻、真實地了解大學生活,對大學生活更加向往,產生的強的動力。同時,進一步思考高三的學習生活。
勵志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4】
主要思路:養成教育仍然是初三德育的主體工作,雖然復習備考迫在眉睫,但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講,重視初三學生的養成教育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接受可持續性教育意義重大,決不能忽視。
實施策略:分為三個版塊進行,即養成教育版塊、學習方法版塊、決勝千里版塊,三個版塊相互補充,互為影響。初三第一學期實施“養成教育版塊、學習方法版塊”;初三第二學期實施“決勝千里版塊”。切實落實我校“既教給學生知識,又教會學生做人”的辦學思想。
具體操作:
(一)養成教育版塊
學生到了初三,大多數人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其他一切都可不屑一顧了,實踐證明,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養成教育不到位的學生很難在學業上取得驕人成績”。
所謂“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它往往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行”,最終形成良好行為的習慣。
養成教育既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也包括良好習慣的訓練,既包括行為習慣培養也包括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養成教育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如培養文明禮貌習慣、學習習慣、勞動習慣、衛生習慣、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等。
主題一:人格是最高的學位
目的:通過此次活動,對學生進行道德習慣培養的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固然重要,但還有比學習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道德品質。結合學生實際,主題班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孝敬父母教育、勞動習慣培養、節儉習慣培養、文明禮貌習慣培養等。
說明:此次活動,如果一次主題班會完成有困難,那完全可以系列形式分兩次完成,第一次主要就孝敬父母教育和勞動習慣培養展開;第二次主要就節儉教育培養和文明禮貌習慣培養展開。主題仍然定為“人格是最高的學位”。
主題二:優秀從這里開始
目的:通過此次活動,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培養的教育。雖然是初三學生,但是學習習慣的培養并非到了初三就已經結束,從現實情況看,60%的初三學生學習習慣并不樂觀,具體表現是:厭學情緒嚴重(真正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也有此現象,很少有學生發自內心說自己愿意學習);粗心大意根深蒂固(書寫、解題格式、審題、計算錯誤等);懶散磨蹭;不專心等。
說明:此次活動的核心是圍繞“學習習慣”展開,不能和學習方法混為一談,那效果就會受到影響,由于涉及面較廣,那完全可以系列形式分多次完成。
(二)學習方法版塊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經常發現,有些學生刻苦勤奮,上課也認真聽講,但是學習成績卻在原地徘徊不前,這種現象到初三就更為普遍。初三學生,客觀地講,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壓力,加之來自自身的壓力,學習自覺性比初一、初二學生都高,這當然是一種好的現象,問題在于我們如何利用這種有利條件,促進學生在學業上更快、更好的發展。所以在學習方法的引導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主題一:一分鐘的價值
目的:主要針對學生學習效率問題展開。現實中,有些學生錯誤的認為,只要自己功夫下到位,學習成績就一定能提高。這種思想導致了他們盲目的下苦功夫,而忽略了學習效率問題,具體表現是,學習期間,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又想看電視,或者是思想拋錨,人在曹營心在漢,這些都是導致學習成績很難提高的主要原因,況且很有普遍性。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意識到一分鐘可以干好多事情,意識到學習效率的重要性。
主題二: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細
目的:主要解決學生粗心的毛病。每次月考結束,都會聽到學生這樣的說法“哎,一個字寫錯了”“一個符號錯了”“算式正確,答案錯了”“審題不嚴”,有的甚至還說“怎么,背面還有題,我怎么沒看見”,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問題在什么地方,歸根結底,在于平時不注意細節。如作業的書寫,解題的格式,作業完成的條理性、沒有固定的作業本等等,這些現象在那些學習較吃力的學生身上表現的尤為突出。這不僅僅是細節問題,從更深的層面上看,它應和一個人的學習習慣、思想認識、學習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做細”,足見細節問題教育的重要性。
主題三:自主學習,受用終生
目的: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到主動學習,即由“要我學”到“我要學”。要下大功夫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關于“學習”,學習就是從閱讀、聽講、研究、實踐中獲得知識或技能。就學生而言,目前的學習主要指聽講,輔之以完成家庭作業、學校作業、課堂作業等,這點,大多數家長、老師也都這么認為。但不能忽略的是,學習的另外表現形式或者說高層次的應該是閱讀(如廣泛涉獵各個領域,天文、地理、軍事、文學、經濟等)、研究(如跑圖書館、查閱資料、上網、討論等形式)、實踐(如親自操作、做實驗、欣賞音樂舞蹈、經典影視劇、親近大自然、手工制作、廣告設計、版面設計等等)。這些都應是學習,而這種學習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持久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第二是關于思想認識,“思想認識明確與否,是能否做好每一件事情的關鍵所在”,這點,大家已經形成共識。
(三)決勝千里版塊
其實,就是為中考做準備,掃請學生思想障礙,走進學生心靈深處,讓學生以一種昂揚的激情、飽滿的斗志走向考場,決勝千里。
主題一:人生是一場考試
目的:初三學生平時的考試的確多,學生考怕了,考痛苦了,許多學生一提起考試,就心生怨氣,甚至詛咒考試,如果以這種心態參加考試,成績自己會受到影響。所以,首要的任務就是要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要告訴學生考試這種檢測形式,外國有,中國也有,古代有,現代也有,況且,就目前現實社會而言,考試滲透于社會的各個層面,所以要正確對待考試,要以積極的心態去對待,不能消極對待,貽誤戰機。
主題二: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目的:初三學生的壓力大,來自各個方面,學生就在這樣一種氛圍中艱難的爬行,很累、很辛苦,隨之而來的各種情緒也左右著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有的厭學、有的痛苦、有的無奈、有的浮躁、有的放任自流,有的對抗家長、對抗老師等等,所以要通過此次活動的召開,教育引導學生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開開心心、快快樂樂投入到繁忙而瑣碎的學習生活中去。
說明:這個話題很重要,各班根據實際情況可以不同的形式多開展幾次同樣的主題班會,主題可定為“開心是一種能力”“我看挫折”等,效果也許會更好。
主題三:簡單鑄就輝煌
目的:分析近幾年中考試卷,不難發現,中考試題并非我們想象的那么難;再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看,有些學生喜歡挖難題,認為這樣有成就感,對簡單地、基本地習題不屑一顧。這樣的話,就會導致在簡單題的操作上,出現一些不該有的失誤,如計算錯誤、解題格式不正確,忘寫“答”等,使得學生簡單題拿不到分,難題稍有難度也拿不到分,考試一塌糊涂。所以要教育學生,先保證把簡單的題做完美,做完善,然后充滿自信的去沖刺難題,那么面對試題并不很難的中考,我們的學生一定會立于不敗之地。
主題四:情系母校
目的:在畢業前夕,為學生營造一種濃濃的畢業氛圍,一方面有利于疏導學生個人的浮躁情緒,更重要的一面,則是讓學生意識到對母校要有感恩之心,是母校培養了自己,教育了自己,更是自己揚起理想風帆的地方。這種教育措施,在西方許多國家,表現的尤為明顯,他們在學生畢業前的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就已經給學生營造起一種“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的眷戀氛圍。這種現象對學生身心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
勵志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5】
時間:10月29日上午第四節
地點:教室
一、目的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什么是公益勞動,怎樣正確對待公益勞動,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為人民服務、熱愛公益事業、團結協作、樂于助人的思想品質。
2、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一切的勞動成果都是來之不易的,從而培養學生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并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二、會前準備:
歌曲《勞動最光榮》。
小品、名人故事、詩歌朗誦、拼字游戲、倡議書。
三、班會過程:
(一)引言:達。芬奇曾經說過:勞動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勞動一世可得幸福的長眠。的確,只有親自參加勞動的人,才能尊重勞動人民,才會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才會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就更應該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五一”是國際勞動節,那讓我們為這個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唱出勞動的贊歌吧。
(二)全班齊聲合唱歌曲《勞動最光榮》。
主持人點撥:歌聲唱出了熱情,歌聲唱出了力量。那么,我們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公益勞動呢?
(三)小品表演。
1、請楊黎明、王紫薇、葛夢倩、劉文博同學表演:小品《一件小事》。
2、主持人點撥:確實,在我們之中還有些同學對公益勞動的認識還是不夠的。
像小品中的小良同學因為怕苦、怕累、怕臟,怕給人笑話、看著處在危險中的盲人也不敢或者說不愿意去做。這一點又說明了什么呢?請學生討論、發言。
(四)學生講話助人為樂的故事。
1、請王蘭蘭同學講《助人為樂的故事》。
2、主持人點撥,是學生明確:
以上的故事告訴我們:就連我們的偉大領袖也從小就養成了熱愛公益勞動,樂于助人的好習慣,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的學生,是不是更應該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我們班也有些同學平時也很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3、表揚部分同學
(五)獻給勞動者一首詩。
請高臘玲同學配樂詩朗誦我國詩人艾青的詩歌《給烏蘭諾娃》。
(六)小品表演
1、請徐逸凡、吳思怡、豆軍、計豪、甘蜜同學
表演小品《粒粒皆辛苦》。
2、主持人點撥:一粒飯,掉了真的不算什么嗎?勞動成果真的是隨手可得嗎?學生討論、發言。(指出部分同學不尊重父母、老師、同學——————等等的勞動成果的壞習慣,要求同學們改正)
(七)拼字游戲
分組參與拼“勞動光榮,懶惰可恥”游戲,看誰拼得快。
(八)主持人小結。
1、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是每一位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
2、一切勞動都是艱苦的,只有嘗到勞動的艱辛,才能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九)班長宣讀“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倡議書。倡議同學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吧!
(十)“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簽名活動。讓同學們將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立志體現在實際的行動中。
勵志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6】
教學目標:
1、引起高三學生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堅定考大學的目標;
2、提出要求,激勵高三學生堅持努力;
3、解決學生心中的各種疑惑。
教學方式:
1、講述大學精彩紛呈的生活;
2、講述自己的高三經歷;
3、自由發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自我介紹導入)
我的名字叫______,我來自華南師范大學數科院,今天的目的是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大學生活。
二、你的“夢想”大學是什么?
1、校園圖片欣賞
以校園的美麗來吸引學生
由于是重點班級,所以先欣賞一些清華北大以及廣東省各高校的圖片,重點介紹我所熟悉的華師。
2、華師生活專輯
(1)校園風光
正門、校道、孔子像、圖書館、食堂等。
(2)大學生活
介紹大學的社團活動,邊看照片邊講解其中的有趣之處。
介紹大學的班級活動,包括宿舍的簡介以及各大節日的慶祝。如:女生節。出示全班女生收到禮物時快樂情景的照片,包括辯論賽、化妝舞會和舞蹈擂臺pk賽照片,講述當時所發生的一些有趣事情。
介紹大學的競賽活動,如:挑戰杯、數學建模等比賽,展示參賽作品,解說參賽意義。
介紹大學的學習生活,包括上課、考試情況,讓學生消除“到了大學就完全自己”的錯誤念頭,讓學生明白不管什么時候學習都不能落下。
介紹校外活動,如三下鄉實踐活動,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甚至是危險,但我們也鍛煉了自己,提高交際能力、緊急事件處理能力。
(3)校園娛樂
展示“春游秋游”照片,表達整個過程中所嘗到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樂趣,體現大學生活自由快樂的一面。
三、大學“經濟法”
1、綠色通道,助學貸款
2、獎學金:國家、勵志、校級一二三等
3、助學金
4、勤工助學
結論:上大學,經濟絕不是問題。
進了大學,我們就能接受更高層次的學習,如何讓自己的夢想大學成為現實,實現“花開在大學”,這需要我們在高三奔跑著。
四、奔跑的高三
(一)我的高三
從親情、友情入手,和學生分享自己難忘的回憶。包括認真、開心、難過、堅持四部分。
(二)學生的高三
1、經歷高三,也是一種幸福。
(1)第一學期,“重生“的機會
a、詳細的知識點復習,可以“撿回”過往遺漏的知識點,并“鞏固”已掌握的.知識點。
b、“伸手”理論的解釋。這是你抓住老師臂膀的一次機會,一定要緊緊抓住老師的臂膀。以跟著老師走為前提,每個人要學會自我反思,制定自己的計劃,做之前一定要思考,為自己找成就感。
明確快慢車,快車慢車速度上沒有分別,不同的是停留站的多少。現在落下,是因為我們之前停留了太多站,所以為了自己的人生,加速!
(2)第二學期,無硝煙的戰爭
a、“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跑步從現在開始。
b、堅持就是勝利。
2、高三信條
(1)備足“干糧”,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選擇一種自己喜歡又適合自己的運動,堅持下去。)
(2)為了自己的人生,加速!
(3)永不言棄,勇往直前!
五、自由提問環節。
六、祝福。
勵志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7】
活動目的:
1、通過感受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驅使學生向往大學,激發學習的動力,邁向夢想的大學;
2、引導學生樹立在高三復習時期的良好學習心態;
3、通過交流學習心得與方法,使學生能從中改進自身學習方法。
活動地點:高三(8)班
活動主持人:班長
活動過程:
一、教師致詞:
高三,也如高山,用一年的時間攀登一座精神的高山,回頭看時就會發現并非高不可攀,人生總是在翻山越嶺,高考只是其中一座橫跨在走向人生一個新的認識轉折點的山,你們的人生還沒走完,又如何知道高考是高的那座山呢?在高三面前,有人膽怯了,有人迷惘了,有人失敗了,甚至是倒在了高三的腳下,再也沒有爬起來,要達到高山就要有一個好的開始做準備,調節好心理狀態,風景總在高處!
二、展望風景
播放大學近三年的精選相片視頻(題材包括大一軍訓、徒步前往黃埔軍校、校運會、大學中秋晚會、比賽、春秋游、廬山內蒙古實習、上海海南的寒假經歷、三下鄉等)。
教師:大學不光是獲得專業學科知識,職業技能的.場所,更是人生豐富多彩的經歷的一道亮麗風景。高考的腳步剛剛離去,又到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時候。還記得三年前的這個時候,我和所有高三學子一樣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為自己的小小未來擔心著。
時光如梭,大學生活已經讓我們適應下來了。經常也會回憶起高中時的種種。那時的天,那時的地,那時的生活……
你們步入高三,有沒有無限的希冀和美好的藍圖,有沒有準備好了在高三征程中的追逐?
學生發表感受。
三、登高望遠
講述個人認為高三復習必須具備的良好心態及如何調整目前的不良情緒,把理論結合個人經歷和他人真實經歷來講述。
四、互動交流
與學生交流個人的學習方法與經驗,希望學生從中受到啟發。
五、結束
希望同學們始終以堅定的斗志,旺盛的精神迎戰高三的復習,我一直認為,高三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勵志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8】
一、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對全班同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中華美德,激發全體同學的愛國熱情,使他們深刻體會祖國的偉大,為祖國驕傲。懂得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就得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
二、活動形式:
歌曲《歌唱祖國》,詩歌朗誦《我和我的祖國》,京劇《智斗》,滬劇《蘆葦療養院》,知識匯報等多種形式組合
三、活動準備:
主題班會幻燈片制作。
四、活動過程
出旗儀式。略
男: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她幅員遼闊,山河壯麗,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女:壯麗的長江,豪放的黃河,雄奇的長城,挺拔的泰山,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堅強脊梁。(多媒體出示相關圖片)
男: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陸是我們的搖籃。千百條縱橫交錯的大江河流是我們的乳汁。
合:我們在溫暖的搖籃里喝著香甜的乳汁,一天一天茁壯成長。無論走多遠,我們都不能忘記我們是中國人;無論到何時,我們都不能忘本,我們是炎黃子孫。啊!我自豪,我是中國人!。
《祖國,您好》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第一篇章:祖國的古代文明成就(媒體出示)
男: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他的名字叫長江,古老的東方有一條河,他的名字叫黃河。
女:聽著這優美動聽的歌詞,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男: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如浮光掠影在眼前呈現。
女:黃鐘大呂,暮鼓晨鐘,又一齊在耳際交響。
女:首先,讓我們一起用歌聲抒發我們熱愛祖國的情感,請聽大合唱《歌唱祖國》。多媒體配樂
男:我們偉大的祖國歷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迄今四大文明古國中生生不息地存在至今的國家。
女:我們的祖先創造令人嘆止的古老文明,為世界文明的發展留下了燦爛的文化與先進的科技,這是令多少中華兒女為之自豪的成就。
下面,我們請同學向大家介紹我國的文明成就。
生1:我國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印刷書,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紙的廣泛利用,促進了文化事業的繁榮。隋唐時期,發明的雕版印刷。1041年至1048年,杭州工匠畢升又發明了活字印刷。唐,更有制造火藥的記載。到宋代,發明了人工磁化方法,產生了較高級的指南儀器。
生2:我國古代的青銅冶煉技術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夏代就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并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中國古代銅器,是我們的祖先對人類物質文明的巨大貢獻。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銅器可以與中國古代銅器相比擬。
生3:我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為于公元132年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儀器(地動儀),比歐洲早1700多年。當時我國很多地方發生地震,張衡為了能了解地震情況,經過六年多努力,終于制成了侯風地動儀。在天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渾天儀”(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臺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
生4: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保留下來,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曾經存在過的其他古老文字,例如古埃及的圣書字、蘇美爾象形符號等,但但已失傳,只有漢字從古代一直沿用至今。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不僅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凝聚力,而且記錄了中華民族燦爛的5千年文明史。
生5:中國文學歷史之悠久,種類之繁多,形式之豐盈,都可以與世界上任何一個文學大國的文學相媲美。《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在其后漫長的社會里,文學得到進一步發展,而且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主要的文學形式。簡要地說,就是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