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三生教育活動方案教育內容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好的計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生教育教學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三生教育活動方案教育內容【篇1】
根據教學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開展“生命、生存、生活”這門課程,為更好地貫徹上級精神,切寮做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把這門課程按質量完成教學目標,達到預期效果,特制定此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委教育局《關于實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決定》。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熱愛生命,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培養學生健康心靈,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二、教學目標:
1、教學中突出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關注全體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問題,促進人的發展。
2、教學中突出實踐育人的思想、著眼于知、情、意、行的統一原則,引導學生以實踐為主的方式開展“三生”教育。
3、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關注學生生活,以學生實際的例子引導學生學習認知的內容。
4、教學中應注意結合其他科目知識的整合,使各科之間優勢互補,互為延伸,
三、教學時間、進度安排
每周1學時,總課時為18為時,用半年的時間(20__年9月至1月)完成。
20__年9月完成生命
20__年10月-11月完成生存
20__年12月-1月完成生活
四、具體方法措施
1、全面把握教材,用以心換心的體驗模式,注意引導而不是更多的.批評,教學注重創新及個性的發展;在用好教材的同時,要進行合理守拓展和整合;充分作好各種活動。
2、積極導找學科知識與“三生教育”的銜接點,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對生命、生存、生活的認識。
3、密切與家長聯系,營造好有利于開展“三生教育”的家校環境。
4、認真備課、寫教案。
中學三生教育活動方案教育內容【篇2】
“三生教育”以學生為本,是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緊密聯系、融為一體的系統教育。要求學生認知生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和創新能力;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幸福生活。學生將帶著學習和磨煉的厚禮,以一個更加成熟、飽滿的生命姿態走向生活,追求幸福生活,實現人生的終極寄托。鼓勵每一位學生敞開心扉,直面問題和矛盾,暢所欲言,創新思維,提高實踐能力。正在走向富強的祖國需要更加強健,更有愛心,更富于創造力的新一代來繼往開來,讓師生攜起手來,為明天更加健康的生命之花,更加和諧的生存環境,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學校德育范疇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態教育” 。“生命教育”,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珍愛生命,關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視生活,關心他人和集體”;“生態教育”,強調“珍惜生態,關心社會和自然”。以“三生教育”為學校德育的抓手,以“三生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將學校的德育工作涵蓋在“三生教育”之中,以全面提高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為起點,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推動學生教育優質、均衡、快速的發展。特擬出本學期的工作計劃:
通過有目的的教育,使學生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從小建立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意識,通過整合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資源,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間互為條件、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礎、是關鍵,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標,符合《三生教育》的精神和要求,也是貫徹落實《三生教育》的具體體現。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通過進行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和發展生命。認識生命是前提,尊重生命是基礎,珍愛生命是關鍵,發展生命是目的。通過生命教育讓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最終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要以個體的生命為著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系的過程中,促進生命的和諧發展。
(二)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境,強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的教育。通過進行生存教育使學生認識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把握生存規律,提升生存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強化生存意志,樹立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正確生存觀。通過生存教育,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的有效知識和技能,建立適合個體的生存追求,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脫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夠合法、高效和較好地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
(三)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確立正確的生活觀,追求個人、家庭、團體、民族、國家和人類幸福生活的教育。通過生活教育使學生認識生活的意義,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幸福生活,樹立正確的生活觀。使學生理解生命的終極意義就是追求幸福生活。幫助學生確立為個人、家庭、國家和人類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斗的理想。讓學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組成的復合體。讓學生了解生活常識,學習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形成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生活追求。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的生活比較和生活選擇,理解生活的真諦,能夠處理好收入與消費、學習與休閑、工作與生活的關系。
一、計劃和措施
1、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相結合
2、與養成教育相結合
貫徹落實好教師職業道德、《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加強對師生進行思想道德、法制紀律、誠實守信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培養師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形成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生活追求,教育師生學會正確的生活比較和生活選擇,理解生活的真諦,能夠處理好收入與消費、學習與休閑、工作與生活的關系。
3、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動相結合
4、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校園文化建設中滲透“三生教育”,形成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文化、科技、藝術、體育活動,因地制宜地設立文化走廊、德育走廊,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5、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把生命教育作為重要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培養學生對自己、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態度,增強愛心和責任感。以培養自信、樂觀、頑強、自律、寬容、合作為主線,結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發展需求,構建溝通學生心理的橋梁,采取預防與疏導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個別咨詢與輔導,有條件的學校開設心理咨詢室,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節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6、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相結合
組織設計開展形式多樣的“三生教育”學生活動、團隊活動。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三生教育”,各學校在德育教育實踐活動、團隊活動、主題班會中滲透實施“三生教育”。
7、教學中突出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關注全體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問題,促進人的發展。
8、教學中突出實踐育人的思想,著眼于知、情、意、行的統一原則,引導學生以實踐性為主的方式開展“三生“教育;
二、教學組織形式
以課堂教學為主,以課外活動和組織比賽為輔的形式組織教材學習。
三、具體時間安排
1、20__年2月下旬,教師自學教材,制定教學方案和計劃。
2、教師組織“三生”教育實踐活動。3月份參加學校大隊部組織的各種活動。
3、教學進度安排。
20__年3月份下旬完成:生存教育部分活動3危險來臨時;活動4我們的團隊。
20__年4月份上旬完成:活動五身邊的榜樣。生活教育部分活動1編織童年的夢。
20__年5月份中完成:活動2我是最棒的;活動3學會交友。
20__年6月份下旬:活動4分享快樂;活動5創造新天地。
20__年7月上旬:活動6與幸福同行;工作總結。
中學三生教育活動方案教育內容【篇3】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教真育愛,著眼于使人真正成其為人,著眼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著眼于幫助人追求幸福生活,把“三生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礎工程、作為學校德育的基本內容全面推廣。
二、工作思路
“三生教育”要緊密圍繞學校工作重點,有針對地融入到學校各項重點工作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正確的教育方向,遵循教育規律,加強制度建設,打牢基礎,抓住關鍵,突出重點,整合資源,務實創新,通過板塊教育、專題教育、滲透融合等方式,深化“三生教育”認知度,進一步增強家庭、社會的支持度,提高教育的針對性與時效性。
三、主要工作安排
1、提高認識,健全管理體制。
成立塊所小學“三生教育”領導小組,校長負總責,全體教師共同抓,以期形成我校“三生教育”良好工作局面。
組長:陳吉品
副組長:梅吉飛
組員:“三生教育”專任教師各班班主任
2、強化隊伍建設,培養“三生教育”骨干教師。
明確職責,加強“三生教育”教學運行、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科學研究的管理;把“三生教育”納入教師培訓內容,配合全省“三生教育”師資培訓,積極選派專任教師參加省、市、縣、鄉組織的各種“三生教育”培訓,學校組織“三生教育”全員培訓每學期不少于一次。
3、強化課程整合,健全教學保障。
將“三生教育”課程作為校級重點課程進行建設,納入教學管理,做好學時學分和成績的'管理。保證在三年級、五年級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三生教育”課程,開足學時,落實課表。充分挖掘其他課程的有利因素,在其他教學課程中注重并做好“三生教育”的滲透教學,不斷總結經驗;組織教師根據我們本地地形地貌、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編撰“三生教育”小本教材。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校園氛圍。
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對于“三生教育”的促進作用。要抓住精神文化這一核心,注重物質文化基礎,以制度文化為保障,以行為文化為突破口,加強我校學校文化建設。
適時地開展手抄報、板報展覽、舉辦“珍愛生命”文化節等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改建我校中心花池雕塑,使之成為校園文化建設亮點,進一步綠化美化校園環境,在校園內外適當的地方制作“三生教育”相關標語,營造有利于“三生教育”開展的良好校園文化環境。
5、突出實踐特色。
20__年“三生教育”,要堅持理論指導與突出實踐特色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不斷提高。
(1)、以校區衛生、文明建設為切入點,開展美好生活環境創建活動,推進“三生教育”進校區。
(2)、以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國慶60周年為契機,開展演講、征文、詩歌朗誦、歌詠、文藝演出等系列主題活動。
(3)、開展年度禁毒防艾主題宣教活動,舉辦禁毒防艾專題講座、圖片展示、案例分析;開展義務獻血,激勵學生關愛生命、珍惜生活,努力實現生命的價值。
(4)、開展感恩主題教育,倡導“人人心存感恩、個個知恩圖報”的學校氛圍,激勵學生樹立感恩黨、感恩社會、感恩改革開放、感恩生活、感恩自然的生活觀念,樹立回報社會、回報人民、回報生活的理想信念。
6、努力協調,積極參與。
遵循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統籌協調的大教育理念,對家庭教育給予指導,開好家長會、做好家訪工作,同時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協作,爭取各界的支持配合,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學校“三生教育”。
鼓勵和支持師生參加各級教育機構組織的各種形式的“三生教育”研究課、說課賽、征文活動、書畫比賽等活動。
同時,按要求做好“三生教育”信息稿件上報工作。
中學三生教育活動方案教育內容【篇4】
“三生教育”以學生為本,是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緊密聯系、融為一體的系統教育。要求學生認知生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和創新能力;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幸福生活。學生將帶著學習和磨煉的厚禮,以一個更加成熟、飽滿的生命姿態走向生活,追求幸福生活,實現人生的終極寄托。鼓勵每一位學生敞開心扉,直面問題和矛盾,暢所欲言,創新思維,提高實踐能力。“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學校德育范疇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態教育” 。“生命教育”,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珍愛生命,關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視生活,關心他人和集體”;“生態教育”,強調“珍惜生態,關心社會和自然”。以“三生教育”為學校德育的抓手,以“三生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將學校的德育工作涵蓋在“三生教育”之中,以全面提高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為起點,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為發展,特擬出本學期的工作計劃: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通過進行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和發展生命。認識生命是前提,尊重生命是基礎,珍愛生命是關鍵,發展生命是目的。通過生命教育讓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最終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要以個體的生命為著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系的過程中,促進生命的和諧發展。
(二)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境,強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的教育。通過進行生存教育使學生認識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把握生存規律,提升生存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強化生存意志,樹立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正確生存觀。通過生存教育,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的有效知識和技能,建立適合個體的生存追求,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脫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夠合法、高效和較好地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
(三)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確立正確的生活觀,追求個人、家庭、團體、民族、國家和人類幸福生活的教育。通過生活教育使學生認識生活的意義,熱愛生活,樹立正確的生活觀。使學生理解生命的終極意義就是追求幸福生活。幫助學生確立為個人、家庭、國家和人類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斗的理想。讓學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組成的復合體。讓學生了解生活常識,學習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形成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生活追求。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的生活比較和生活選擇,理解生活的真諦,能夠處理好收入與消費、學習與休閑、工作與生活的關系。
一、計劃和措施
1、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相結合
2、與養成教育相結合
貫徹落實好教師職業道德、《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加強對師生進行思想道德、法制紀律、誠實守信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培養師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形成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的生活追求,教育師生學會正確的生活比較和生活選擇,理解生活的真諦,能夠處理好收入與消費、學習與休閑、工作與生活的關系。
3、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動相結合
4、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校園文化建設中滲透“三生教育”,形成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開展文化、科技、藝術、體育活動,設立文化走廊、德育走廊,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5、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把生命教育作為重要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培養學生對自己、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態度,增強愛心和責任感。以培養自信、樂觀、頑強、自律、寬容、合作為主線,結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發展需求,構建溝通學生心理的橋梁,采取預防與疏導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個別咨詢與輔導。有條件的話開設心理咨詢室,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節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6、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相結合
組織設計開展形式多樣的“三生教育”學生活動、團隊活動。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三生教育”,各學校在德育教育實踐活動、團隊活動、主題班會中滲透實施“三生教育”。
7、教學中突出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關注全體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問題,促進人的發展。
8、教學中突出實踐育人的思想,引導學生以實踐性為主的方式開展“三生“教育;
9、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關注學生生活實際,以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學習認知內容;
10、教學中應注意結合其他科目知識的整合,使各科之間優勢互補、互為延伸。
三、教學組織形式;
以課堂教學為主,以課外活動形式組織教材學習。
四、具體時間安排
1、20__年9月初,教師自學教材,制定教學方案和計劃。
2、教學進度安排。
20__年10月份完成生存教育部分。
20__年11月份完成生存。
20__年12月份完成生活部分。
20__年1月工作總結
20__年9月19日
中學三生教育活動方案教育內容【篇5】
自20__年學期開學以來,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認知生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和創造能力;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幸福生活。我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工作。現將本學期關于開展“三生”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讓教師認識三生教育的意義,指導教育教學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縣教育局《關于實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決定》。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培養學生健康心靈,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教師是“三生教育”的實施者,學校通過集中學習與個體學習相結合的辦法,讓教師深入掌握“三生教育”的意蘊,掌握“三生教育”的主要內容、目的和實施途徑,做到上課有老師,上課的老師能準確把握教材,教法。把“三生教育”列入課程設置,開設“三生教育”課程,保證每周不少于1個學時。確保在三年級和五年級集中開設“三生教育”課程,同時,各學科充分挖掘課程中實施“三生教育”的顯性內容和隱性內容,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學習有心得、教學有計劃;學生學習有活動,參與有競賽,切實使此項活動進入了校園、深入到師生之間。
具體做法有:各中隊利用隊活動時間,相機補充“三生教育”的各項體驗活動。各校少先隊大隊部利用晨會時間,對在“三生教育”活動中涌現出的突出事跡進行宣傳表彰。
二、教育教學目標:
1、教育教學中突出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關注全體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問題,促進人的發展。
2、教育教學中突出實踐育人的思想,著眼于知、情、意、行的統一原則,引導學生以實踐性為主的方式開展“三生“教育;
3、教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關注學生生活實際,以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學習認知內容;
4、教育教學中結合了其他科目知識的整合,使各科之間優勢互補、互為延伸。
三、教育教學組織形式
以課堂教學為主,以課外活動和組織比賽為輔的形式組織教材學習。教師組織“三生”教育實踐活動。本著“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的原則,制定了《中心小學三生教育實施方案》,廣泛宣傳,認真動員,在各學校學生中通過黑板報、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宣傳媒體,對什么是“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分別指的是什么?實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目標是什么?進行了生動、活潑、有趣的宣傳,通過多種途徑,師生都對三生教育有了認識。知道了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的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追求個人、家庭、民族和人類幸福生活的教育。三者密不可分,互為條件、相輔相成。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等多種形式,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大力向學生家長宣傳實施“三生教育”的意義、目的和內容,讓廣大學生家長理解、支持、配合、參與“三生教育”。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家長充分認識良好家庭氛圍對孩子成長、成人、成才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選擇適合的家庭教育內容,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對孩子進行“三生教育”的能力。
四、主動爭取上級的支持
爭取各有關部門的配合,爭取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參與,整合各種社會教育資源,共同推進“三生教育”。形成治理校園周邊環境的長效機制,發揮班級文化、校園文化的教育作用,主動爭取派出所、村委會等單位、部門的配合,利用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大力開展校外教育。
五、存在的困難和建議
1、“三生教育”是一門新課程,在沒有教學參考書的情況下,如何上好這門課程有畏難情緒,好多活動課不知從何下手。
2、“三生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學校、家庭、社會,我校沒有充分的條件,使“三生教育”真正走進家庭、走進社會,讓更多的人主動參與“三生教育”。
3、“三生教育”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很多的老師都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索之中,希望上級部門能提供更多的培訓、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讓教師們更快走進新課程,學習新理念,真正貫徹落實好“三生”教材,不流于形式。
總之,實施三生教育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三生教育”是一門很有價值,有意義的教材讀本,我們將繼續總結經驗,取長補短,多學習、多交流,在以后的教學工作當中繼續廣泛、深入的開展三生教育,讓我們的教師走進學生、享受工作、快樂生活;讓我們的孩子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快樂生活。它不但教育了學生珍愛生命,學會生存,熱愛生活,而且給我們教師帶來新的思考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