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小學數學方案

    | 金成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小編帶來策劃小學數學方案7篇,希望大家喜歡。

    策劃小學數學方案

    策劃小學數學方案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體會并運用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能對這些加法進行比較熟練地口算。

    2、使學生能嘗試運用所學加法去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在數學活動中累積經驗,感受數學與現實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數學意識。

    3、使學生能與同學互相合作學習,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操作實踐。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

    學會并能熟練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握退位)的計算。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用具:

    小棒、計數器、卡片、圖片、ppt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出示松鼠卡片)大家看這是誰呢?

    生:小松鼠!

    師:對,是小松鼠!大家都很厲害,那么誰知道小松鼠最喜歡吃什么呢?

    生:松果!

    師:同學們真聰明!今天小松鼠特別開心,因為今天小松鼠的生日,小松鼠跟著松鼠媽媽一起去采它最愛吃的松果,我們一起看看它們采了多少吧!(出示ppt課文情境圖)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說一說圖中傳達的數學信息。(講解25和4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2、根據圖中信息提一個數學問題?

    (1)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踩了多少松果?

    (2)小松鼠比松鼠媽媽少采了多少松果?

    (3)小松鼠和松鼠媽媽一共采了多少松果?(出示問題卡片)

    3、給學生實踐,讓學生說一說、算一算。(出示數學卡片)

    4、松鼠媽媽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個松果?

    列算式解決問題,25-4=21

    提問:從20里面拿掉4根,還是從5里面拿掉4根?(擺小棒計算)

    4個珠子是從十位上拿走還是從個位上拿走?為什么?(撥計數器解決問題)

    總結:先算個位上的5-4=1,再算20+1=21。

    5、小松鼠比松鼠媽媽少采了多少了松果?

    列算式解決問題,25-4=21

    (提示:這個問題上個問題的算式和算法都一樣。)

    6、請學生列算式解決小松鼠和松鼠媽媽一共踩了多少松果?

    25+4=29

    提問:4根小棒擺在5那里還是20那里?擺小棒計算。

    4個珠子撥在十位上還是撥在個位上?為什么?撥計數器解決問題。

    (總結:先算個位上的5+4=9,再算20+9=29)

    7、帶學生做游戲(你出幾我出幾,我們之間相差幾)

    三、鞏固練習

    教科書練習

    四、課堂總結

    把小松鼠人物化,帶領學生發現小松鼠采松果中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和交流,不用教師刻意牽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能在自然平和的氣氛集中注意力并學會知識,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策劃小學數學方案篇2

    【學習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并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

    2、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用猜測、列表、假設或方程解等方法。

    3、體會到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是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2、難點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學習過程】

    一、故事引入

    在我國古代流傳著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雞兔同籠”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問題早在15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探討了。

    閱讀書本P112雞兔同籠的故事,能用你自己的話表述一下題目的意思嗎?

    二、探索新知

    1、閱讀P113例1,根據書本提示,會用列表法求出雞、兔各幾只嗎?

    (完成課本表格。)

    2、假設籠子里都是雞或者都是兔,腳數會發生什么變化呢?能列式解決嗎?

    (會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自己動筆,嘗試用方程的方法解決雞兔只數的問題?

    (有困難的可參考書本P114)

    4、用假設或者解方程的方法解決P112“雞兔同籠”問題

    (1)方程解:(2)算術解:

    解:設雞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解:假設都是雞。

    根據雞兔共有94只腳來列方程式2×35=70(只)

    2x+(35-x)×4=9494-70=24(只)

    2x=4624÷(4-2)=12(只)

    x=2335-12=23(只)

    35-23=12(只)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5、以上三種解法,哪一種更方便?

    ☆友情小提示:

    要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以采用假設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

    6、閱讀P114閱讀資料,了解下古人是怎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

    三、知識應用:獨立完成P115“做一做”,組長檢查核對,提出質疑。

    策劃小學數學方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方法目標: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經歷觀察、思考,運算等數學練習過程,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積累生活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積累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滲透有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準備:

    課件及車溪風景區美景視頻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喜歡),大家去過哪些地方旅游,或者有什么非常想去的地方呢?

    課件:春天來了

    同學們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氣息,這節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去欣賞春天美麗的景色,到民俗風景區宜昌車溪去看看。我們要到車溪旅游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生:租車)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喚起學生對以前旅游美好經歷的回憶或向往,為后面旅游活動作鋪墊;接著出示宜昌風景區春天美景圖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參入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二、合作探究

    (一)活動一:租車

    1、(課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獨立閱讀信息后提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1)我們班的同學有31名,為了安全學校還派了9名老師。

    (2)大車每輛限乘18人;小車每輛限乘12人。(大車、小車圖)

    2、我們怎樣租車呢?(對話框出示問題)

    3、研究租車方案

    溫馨提示:

    (1)請獨立設計租車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看誰的辦法多!

    (2)四人小組交流,并對組內租車方案進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組合作,能把組內的想法有條理的進行描述。

    A、學生活動

    B、全班交流。(各組派代表上臺發言)

    教師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這些表格,你認為那種整理得?為什么?(學生比較租車方案統計表)(板書:有序思考)

    4、這么多種方案,你會選擇哪種方案?為什么?

    請看(課件添加信息):大車每輛160元,小車每輛120元。

    5、猜一猜:哪種方案最省錢?

    (板書:空位最少最省錢)

    6、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分組計算各種方案需要多少錢

    比較得出租1輛大車2輛小車最合理,花了400元,空座位也最少。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得出不同的租車方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小組合作的優越,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活動二:購門票

    1、出示信息:同學們,我們坐上汽車很快就來到了車溪風景區的大門口,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信息),購買門票就可以進去啦!

    成人票每張80元,學生票每張40元。

    團體票40元/人(45人起訂)

    2、提出問題:怎樣買門票最合算?

    3、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設計方案。

    (2)集體交流

    (三)游車溪:課件出示:車溪美景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游覽車溪。

    師:我們徜徉于車溪的青山綠水時,無盡的鄉土氣息如清泉般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仿佛回到了“夢里老家”。

    【設計意圖】解決了租車問題后,學生已經略顯疲憊。欣賞車溪風景區美景,調節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得到短時的放松,還能起到過渡的作用。

    (四)活動四:用餐

    師:醉人的景色真是讓人流連忘返,不知不覺肚子餓了。同學們我們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多媒體出示37頁快餐店圖片

    1、合理點菜

    (1)師:假如你們一組人到本店吃飯,你們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錢?請大家設計一個最合理的方案。

    (2)在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整理方案。

    (3)匯報。

    (4)仔細看看,哪種訂餐方案好,為什么?引導得出點菜時注意營養,葷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時注意養成節儉的習慣。(板書:葷素搭配,注意營養,節約不浪費)

    2、合理配菜

    (1)師:同學們,現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四菜一湯并贈米飯的活動,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樣配菜?怎樣配菜才合理呢?請大家想一想,在小組內設計出一種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學生小組交流,設計方案。

    (3)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點菜設計中,再與組內成員交流,使學生體驗到與人合作的優越;對別人點的菜進行評價,提出合理的建議,增強了生與生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判斷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反思交流、感受快樂

    師:同學們,今天的旅游活動很順利愉快,你們開心嗎?在旅游中知道了什么?(生談收獲)

    師補充:

    1.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數學。

    2.旅游中除了學會計算,節約費用,還要注意安全、衛生、健康、文明等等。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使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數學學習是有意義的,從而深刻認識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四、實踐活動,學以致用。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共同解決了旅游中許多問題,你們真棒!旅游中還有很多數學問題要考慮,如時間,住宿等等,課后為班級制定一份旅游計劃。下節課再全班交流。

    作業:

    設計旅游計劃

    這次旅游,同學們非常高興,還有很多收獲,你們想去哪兒游玩?

    布置學生設計旅游計劃,填寫旅游計劃書。

    策劃小學數學方案篇4

    教學目標

    1、能獨立分析和解決用小數加減計算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并能正確處理小數加減計算過程中需要進位或退位的問題。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體驗估算,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教學重點

    小數的加減法(有進位后退位)。

    教學難點

    1、小數加減法(有進位后退位)。

    2、培養估算意識。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出示菜單:

    (1)買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要多少元?

    (2)買一份青菜和一份炒蛋,要多少元?

    (3)一份肉片比一份炒蛋貴多少元?

    (4)買一份飯,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共要多少元?

    (5)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二、講授新課

    1、教學例題。

    (1)出示課本情境圖。

    (2)自己提出數學問題:

    (3)列出算式。

    (4)估一估,大約需要多少元郵資?

    (5)探索計算方法。

    (6)讓學生自己探索方法:

    第一種:把元化成角來計算。

    第二種:按不同單位分別相加。

    第三種:列豎式計算。

    2、拓展練習。

    (1)題:2包書的郵費相差多少元?

    (2)選擇正確的計算方法。(列豎式)

    (3)交流計算方法、過程。

    1)處理退位問題。

    2)小數點對齊。反省自己在計算中是否注意到這些問題。

    3)課堂小結。

    由學生自己小結小數加減法計算(有進位或退位)的方法,及計算過程中注意的問題。

    三、課堂活動

    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要求他們在解答過程中,要自我提醒必須注意的問題。

    小黑板作業。

    四、鞏固練習

    1、課內外作業。

    課本第9頁“練一練”的第1題。(獨立例豎式完成,提醒注意的問題。)

    2)選用作業。

    五、作業設計

    1、列豎式計算。

    2、可樂的單價是1.8元

    果汁的單價是10.5元

    (1)兩種飲料各買一瓶,要多少元?

    (2)買一瓶果汁比買一聽可樂貴多少元?

    (3)買2聽可樂,一瓶果汁,15元夠嗎?

    六、板書設計

    寄書

    一共需要多少元?

    算式:1.6+12.4=(元)

    列豎式計算:

    策劃小學數學方案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8+7等于幾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習慣。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使學生能運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做游戲嗎?現在我們來玩一玩,好不好?

    師一邊拍手一邊有節奏地說:小朋友,我問你,9和幾湊滿十?

    學生:邵老師,告訴你,9和1湊滿十……

    [評析: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為新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口令游戲不但復習了10的組成,也為學生探索8、7加幾的算法提供了依據。]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小號圖。

    (1)提問:這是一幅小號圖,誰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怎樣列式?

    [評析: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再提出問題,旨在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提問:8+7等于幾?你能從圖上看出來嗎?在小組里說一說。

    (3)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交流,可能會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個一個數出來的。

    ②左邊8個加2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

    ③右邊7個加3個是10個,10個加5個是15個。

    ④兩個盒子一共20格,現在空掉5格,就是15個。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學生在交流第②、③種方法時電腦動畫演示小號移動的過程。

    [評析:教師充分利用主題圖的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索8+7的計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學生的三種認知水平:第①種算法表現出動作把握傾向,認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種算法表現出圖形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對圖形有較強的觀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種算法表現出符號把握傾向,這些學生具有抽象思維能力,認知水平較高。]

    2.教學小棒圖。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辦法計算8+7=15,那你們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樣想的?

    小青椒是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的,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是怎樣想的?指名說一說。

    動畫演示,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點不一樣,請你們在小組里說一說它又是怎樣想的?指名交流。

    [評析:設置一個幫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讓學生填出方框里的數,有利于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美德,同時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

    (3)這兩種方法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小結:這兩種方法都是湊十法"。

    3.

    (1)教學"想想做做"第1題。

    請小朋友先用學具擺一擺,再計算。學生完成后交流。

    (2)(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下面我們來做個"圈十"游戲。先圈出10個,再計算。

    (3)教學"想一想"。提問:不看圖、不擺小棒,你們會這樣想嗎?請你在書上填一填。

    提問:計算8+9還可以想哪些有聯系的算式?"

    誰來說一說。學生可能想到:

    ①因為9+8=17,所以8+9=17。

    ②因為9+9=18,所以8+9=17。

    ③因為8+10=18,所以8+9=17。

    ④因為17-9=8,所以8+9=17。

    [評析:讓不同的學生表現不同的思維過程,使他們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同時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

    (4)小結:我們計算8+9的時候可以想以前學過的算式,這個辦法真不錯。(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你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的得數嗎?

    學生口答。

    [評析:通過題組對比,使學生認識到較小數加較大數,可以利用學過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數,同時體會兩個數相加,交換位置,和不變。]

    三、尋找規律,鞏固新知

    1.電腦出示"8加幾"的題目,學生口答,引導學生發現,只要把加上的數分成2和幾,就知道得數是十幾。小結:發現了這個規律,就會算得又對又快。

    [評析: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讓他們去觀察、比較,從而發現8加幾得數的規律,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速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探究、思考的習慣。]

    2.電腦出示"7加幾"的題目。提問:那么7加幾有這樣的規律嗎?誰能很快算出這些題目的得數?

    3.組織口算比賽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勢。

    四、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提問:光會計算還不夠,我們還得學會開動腦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你們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裝了9個,第二袋裝了8個,第三袋裝了6個。幼兒園王阿姨要為班上15個小朋友準備點心,你覺得買哪兩盒比較合適?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

    小結: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且,只要肯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種。

    總結

    [評析:教師從現實生活中提出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需要在具體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計和判斷。問題解決的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增強了學習數學的信心,發展了求異思維,培養了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創新精神。]

    總評:本課的教學,沒有嚴謹的計算方法的講解和反復的、規范化的算理語言的訓練。教師允許學生用適合自己思維特點的形式思考,探索計算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學生在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的、生動的和個性化的過程。

    策劃小學數學方案篇6

    一、教學內容:

    練習八書P48到50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以“相差關系”為基本數量關系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初步學會用分析法分析,會口述解題步驟,能正確地列式計算。

    三、教學過程

    (一)

    ●基本練習

    1、P48先出示(1),練習后說說分析過程。

    板書:鴨的只數-雞的只數=鴨比雞多的只數

    2、改變上題,學生自己寫關系式,再列式計算,反饋。

    3、P48練3學生獨立計算,反饋時說出數量關系式:男同學人數-女同學人數=男同學比女同學多的人數。

    ●變式練習

    1、濱海小學三年級有學生42人,四年級有8個小組,平均每個小組有多少人?

    請學生提出問題,并解答。

    2、少年宮有合唱隊員60人,舞蹈隊員42人。合唱隊員比舞蹈隊員多多少人?

    先口答。再將“合唱隊員60人”改變,成為一道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綜合練習

    1、P48練5畫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再解答。

    2、P49練8指名說說。

    (二)

    ●基本練習

    1、P49練10(1)出示后讀題,說說已知條件和問題。

    寫出基本數量關系式:第二小組平均每人-第一小組平均每人=?

    2、P49練10(2)學生獨立練習后反饋說說基本數量關系式。

    ●綜合練習

    1、P50練11、12、13先練習,后反饋比較基本數量關系有什么不同。

    2、P50練14畫圖幫助學生理解。

    3、P50練15,先補充,再計算。反饋。

    策劃小學數學方案篇7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丈量活動,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2、體會厘米、分米、米等面積單位。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丈量活動,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體會厘米、分米、米等面積單位。

    教學用具:

    幻燈,小黑板,每組一個信封,信封里有三張正方形,邊長分別是9厘米、4.5厘米和1厘米,還有三張面積大約是4厘米,形狀分別是三角形、長方形和圓的紙片。

    公開課教案: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借具體實例,來學習面積單位。

    二、引導探索

    1、每組發給一個信封。

    2、今天我們要量一量數學書封面的面積有多大。請同學們動手摸一摸數學書封面的面積,感覺一下它有多大?

    3、小組長取出信封里的紙片,這些紙片是干什么的?

    4、動手丈量前,先小組討論:要選擇什么樣的圖形作為丈量單位(每組只能選兩種),說明理由,再用它來丈量。

    5、互相說一說丈量的結果,由小組長把這些結果記錄下來。

    6、現在我們做格統計。在統計前可以猜猜什么圖形可能被多數小組選為丈量單位,最后再看統計結果。(由各組組長報告被本組選擇作為丈量單位的圖形,教師再黑板上做統計,完成統計表。)

    7、小組議一議,這張統計表傳達給我們哪些由意義的信息?或者根據它能提出哪下數學問題?然后向全班匯報、交流。

    8、(小結)看來選正方形作為丈量單位主要由兩點原因:(1)正方形能密鋪;(2)操作簡單方便。

    9、現在請用正方形作為丈量單位的小組,再報告一下丈量記過。大家一起來看看,對這些丈量結果,能提出什么問題?

    10、丈量同一個圖形,要量出一致的數值結果,惟有統一丈量單位。(拿起一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1厘米,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1厘米。它是今天我們認識的第一個世界通用的面積單位。

    11、每人都剪一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并說出身邊一個面積大約是1厘米的'東西,在小組內交流。

    12、用面積是1厘米的正方形再量一量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厘米。

    13、用面積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課桌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厘米。

    14、度量稍微大圖形的面積,一般以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做面積單位。用面積是1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課桌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分米。

    15、小組討論實際操作:1米有多大?

    三、拓展應用。

    1、用適當的面積單位(cm,dm或m)填空。

    (1)一間房屋地面的面積約50。

    (2)一張郵票的面積約6。

    (3)練習本的面積約212。

    (4)單人床的面積約2。

    (5)游泳池的面積約1250。

    2、寫出下面各圖形的面積。(每格1cm)

    1919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激情з∠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美女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一区麻豆剧传媒果冻精品| 国内偷窥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日韩毛片一区视频免费|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免费香蕉| 国产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