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趣味活動方案10篇
在中國古代,數學叫作算術,又稱算學,最后才改為數學。中國古代的算術是六藝之一(六藝中稱為“數”)。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于小學數學趣味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小學數學趣味活動方案篇1
一、活動目標:
為了倡導和諧數學,給每一個學生營造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良好的數學文化環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創新,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數學,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他們使用數學的能力。同時把枯燥的數學以“知識性、實踐性、趣味性”為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探究數學的奧秘。
二、活動內容:
1.活動主題:感受數學智慧成長
2.活動標語:與數學共同成長同智慧一起飛翔
3.活動對象:全校學生
三、活動項目:
數學思維沖浪、口算、玩轉魔尺、數學電影
四、活動實施:
宣傳發動(5月6日——7日)
組織實施(5日8日——20日)
評價總結(5月21日——21日)
展示表彰(5月22日——26日)
五、具體活動安排表:
活動時間 活動內容 活動地點
5.6 數學節開幕式 大操場
5.12 數學思維沖浪 多功能廳
5.13 口算比賽 多功能廳
5.6--5.18 玩轉魔尺 各自教室
5.19-5.21 數學電影 各自教室
5.23 數學節閉幕式 大操場
六、具體活動要求與說明
1、數學思維沖浪
活動要求:一年級每班推選10名優秀學生孩子參加,最終評出10名同學為“數學之星”。
2、口算比賽
活動要求::一年級全班學生參加,每人100道題,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生的口算成績作為口算過關的一次成績,不合格者要再次申請過關。
3、玩轉魔尺
活動要求:在兩周內練習指定的幾個形狀。在規定的時間內,拼搭出6種魔尺造型,用時短者勝出。每班選出5名同學參加級段評比,最后選出10名優勝者評為“玩轉魔尺之星”,并在閉幕式上表演。
小學數學趣味活動方案篇2
為了進一步形成濃厚的校園數學文化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為學生提供親近與挑戰數學的舞臺,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的魅力,進一步激發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策劃溫州市園籀小學第一屆數學節活動內容,具體安排如下。
活動主題:認識數學、親近數學、挑戰數學。
活動時間:第13、14周(20__年5月13日——5月24日)
活動項目:
系列活動一:各段組織數學游戲。
活動安排:
活動年段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活動內容
“逗猴王”
“魔尺”
“24點”
“數獨”
“魔方”
“魔方”
活動時間
周一中午
周二中午
周五中午
周四中午
周五中午
周四中午
活動地點
體藝館
三樓
體藝館
三樓
體藝館
三樓
六樓微格教室
階梯教室
體藝館
三樓
負責老師
zz
系列活動二:數學圖片展。(負責:zz)
活動形式:在學校知識長廊上展出相關數學圖片,各年級數學老師可利用數學思維訓練課或其它時間帶學生參觀。
系列活動三:“園籀杯”趣味數學競賽
時 間:5月21日(星期二)
活動形式:3—6年級學生“園籀杯”數學競賽,每班不超過10人參加。監考以及改卷人由高段組長負責落實,當天下午改卷。賽前由數學老師帶學生到餐廳比賽。
三年級:(時間:13:00-14:05;地點:餐廳一樓)
四年級:(時間:13:00-14:05;地點:東教一樓餐廳)
五、六年級:(時間:12:40-14:05;地點:餐廳二樓)
系列活動四:數學小課題研究報告評比
活動形式:五六年級學生參加,每班推薦5篇以內數學小課題研究報告,上交時請任課教師填寫電子表格(根據模板填寫),于第十三周周五前上傳至“資料交流——數學組——園籀第一屆數學節——小課題評比”相應文件夾中(電子表格的模板也在這個文件中)。
系列活動五:校小數學家評比
活動形式:六年級每班推選3-4名學生參加,五年級每班推選2~3名學生參加。第14周周五前把推薦表格上傳至“資料交流—數學組—園籀第一屆數學節—小數學家推薦”中,第15周周三根據本屆園籀杯數學競賽、小課題研究報告兩項成績總分推選10名校級“小數學家”和10名數學“希望之星”。
小學數學趣味活動方案篇3
一、活動主題:
快樂數學,讓思維飛翔
二、活動目的:
1、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通過開展系列豐富多彩、充滿趣味的數學活動,激發全校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認識數學的應用價值和文化內涵,并從數學知識的運用中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
2、通過本次活動,促使全校教師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引導,積極踐行小學數學課程改革,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探索,構建并豐富具有慈城中心小學特色的數學課程文化。
三、活動時間:
4月15日~4月19日
四、活動對象:
全校學生
五、活動內容:
(一)數學小報(3至6年級)
1、用8開美術紙制作,版面布局合理,色彩鮮明,主題明確,體現數學與藝術的和諧統一,可獨立或合作完成。
2、內容: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名人名言、數學名題、數學趣題、腦筋急轉彎、數學日記、尋找規律、數學笑話等內容。
3、三、四年級每班上交2-3件優秀作品,五、六年級每班上交3-4件優秀作品參加學校統一評比。
4、分中、高年級兩個組分別進行評比。
5、聘請美術教師擔當評委。
6、各班優秀作品可在教室外墻進行展示。
(二)神奇七巧板(1至2年級)
1、每班在班級活動的基礎上,挑選3名學生參加年段決賽
2、活動共分三輪進行,第一輪要求用一幅七巧板拼出指定圖形;第二輪要求用兩幅七巧板拼出指定圖形;第三輪利用1至2副七巧板自創圖案。
3、比賽按年級分兩組分別進行。
4、指定圖案由大屏幕顯示,學生觀察一定時間后,根據評委口令統一開始拼圖。拼完圖形后立刻起立,評委記錄選手順序,以用時少者為優。用時最少者計10分,第二名計9.8分,以此類推。
5、經評委認定選手所拼圖形有誤,則該輪比賽不得分。
6、一年級指定圖案,全部顯示中間分割線。二年級指定圖案,第一輪不顯示中間分割線,第二輪顯示。
7、自創圖案,由學生自由想象,不限主題,學生可事先進行構思。由評委根據創意與美觀進行打分,滿分10分。
8、三輪比賽得分相加為選手最后總得分,按從高到低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三)巧手剪對稱(2年級)
1、每班在班級活動的基礎上,挑選五名學生參加年段比賽。
2、運用所學的軸對稱的知識,自創一幅作品,主題自定。
3、參賽選手自帶彩紙、剪刀、鉛筆等工具,可以先進行構圖再剪,但不允許將事先畫好的圖紙帶進比賽場地。
4、安排統一時間進行創作,要求在規定時間現場完成作品并上交。
5、根據學生作品的創意與美觀排定名次。
(四)速算24點(3至6年級)
1、在班級活動的基礎上,每班選派5名學生參加年段決賽。
2、比賽分兩輪進行。第一輪為筆試,提供試卷,在規定的時間內答題,寫出想的過程即綜合算式,可以不寫結果。第二輪為視算,根據呈現的四個數字,在答題卡中寫出綜合算式,出題的速度會根據情況加快或減慢。按兩輪的分數合計總分。
3、三、四年級數字范圍為1-10;五、六年級數字范圍為1-13
4、筆試為40題,答題限時10分鐘。
5、視算為20題,出題時間為30秒/題.
6、答題時書寫要清楚,如看不清以錯誤處理
7、綜合兩輪成績評出一、二、三等獎。
(五)五子棋擂臺賽(3年級)
1、在班級活動的基礎上,各班挑選5名學生參加年段決賽,按班內水平高低排名后上報名單。
2、按抽簽順序決定先后手,每五人為一個小組
3、比賽第一輪為組內單循環賽,每局限時5分鐘,勝者積2分,負者積0分,限定時間內仍未分出勝負,則為平局,雙方各積1分。每小組積分前兩位進入第二輪比賽。如遇并列,則看并列的選手之間比賽勝利者為先,如為平手,則附加一賽,勝者進入第二輪。共計8人進入第二輪比賽。 4、第二輪為淘汰賽,一局定勝負,勝者進入下一輪,共計4人進入第三輪,負者即為優秀獎
5、半決賽采用三局兩勝淘汰制,勝者進入決賽,共計2人進入決賽,負責為三等獎。
6、決賽仍采用三局兩勝淘汰制,勝者即為一等獎,負責為二等獎。
7、先后手由現場抽簽決定,三局兩勝時,第一輪抽簽決定,后面兩輪為交換。
8、賽制采用無禁手
9、比賽在電腦上進行。
(六)旋轉魔方(1至6年級)
1、全校學生自愿參加,分為初級組與高級組兩個組別,初級組完成一面(必須為正確的,形成四個“T”),高級組為拼完整個。各班參賽名單于4月11日之前上報數學組。
2、比賽所用魔方為三階魔方
3、參賽者需自帶一個比賽用的三階魔方,所用魔方須在比賽開始前通過評委的檢查,要符合標準。
4、初級組參賽選手為一人一組,由指定的高級組參賽選手負責將魔方打亂,打亂時間在30秒左右。這樣進行兩輪比賽,以兩輪的總時間排定名次。兩輪的中間休息2分鐘。
5、高級組參賽選手分為兩人一組,在比賽中一人參與比賽,另一人負責賽前將魔方打亂,打亂時間在1分鐘左右。結束之后兩人互換,這樣為一輪。每個選手都要參加同樣的兩輪比賽,以兩輪的總時間排定名次。
6、當魔方故障發生時,參賽者可以選擇自己修復魔方繼續比賽,但只能修復發生故障的塊,否則將取消本場比賽成績。如果不能修復只能放棄比賽,不能途中另換魔方。
7、每輪次轉魔方的時間初級組限定在2分鐘內,高級組限定在5分鐘內,超時視為未完成。
8、魔方互相打亂后,把魔方放在桌子上,比賽選手只能坐著,手自然放在桌下不能與魔方有任何接觸。比賽時選手只能坐著轉動魔方,完成后把魔方放在桌上,雙手不能接觸并起立示意,此時計時結束。停止計時后,評委需檢查魔方是否為完成狀態,如果未完成則為失敗,不計本輪次得分。
9、五、六年級不得參加初級組比賽,高級組不限年級。
10、根據選手的比賽完成時間,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
(七)數學日記(4至6年級)
1、選題范圍:寫與現行小學數學教材有關內容,寫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問題,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某些現象;自己發現的數學奧秘、趣事;對書本知識的質疑;對課堂教學活動的體驗;游戲中的數學技巧;對數學活動的情感體驗;圍繞數學課外閱讀,寫讀書心得等等。題材不限,文體不限,題目自定。
2、數學日記必須是學生本人所寫,不得在網上下載或抄襲他人作品。
3、數學日記的篇幅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700字,用A4紙格式,字體為宋體,字號小四,行距1.5倍。標題下應標明班級和學生姓名
4、每班上交2-3篇,已參加區數學日記評比的作品不再參加本次評比。
5、按質量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八)智慧數獨(5至6年級)
1、共進行兩輪比賽,每輪一道題,每題100分
2、每道題完全做答正確獲得該題分值,有錯誤則要扣分。
3、在每輪比賽規定時間內完成全部做答且答案正確者,根據完成的速度快慢,最快的選手獲得參賽選手個數的加分,第二名完成的選手獲得(參賽選手-1)的加分,以此類推。
4、雖提前完成所有做答,如答案出現錯誤者,只以其實際答對情況計分,計時附加分不計入其成績。其余全部答對者計時順序依次提升。
5、如果出現總分相同的情況,則以選手錯誤格數較少者為優,仍有相同,則按比賽時間決定名次,總計時附加分高者為優。
6、按總分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九)其他
1、各班出一期以“數學與智慧”為主題的黑板報。
2、根據各班在本次數學活動周中的表現,評選“優秀組織獎”若干名
六、具體安排
除數學日記與小報外,參加其他項目活動比賽的名單于4月12號之前上報數學組。
七、評委安排
神奇七巧板:徐靜波、金清燕
巧手剪對稱:沈冬萍、鄭瑩瑩
速算24點:王可登、張璐
五子棋擂臺賽:周靜、王佩芳、傅君力
智慧數獨:馬佳貞、姚謀林
旋轉魔方:陳金花、金清燕、馬佳貞
數學日記:陳志梅、徐靜波
數學小報:吳鳳、鄭瑩瑩
小學數學趣味活動方案篇4
一、活動目的:
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在全校掀起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潮。我們學校開展以游戲為主的數學節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數學文化氛圍,讓數學走近學生,讓數學思維閃光,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活動主題:“讓快樂與數學同行”
三、活動時間:3月14日———4月1日
四、活動內容:
(一)活動籌備:3月7日—3月14日
1、大隊部組織特色晨會,主題圍繞數學節展開。
負責老師:各校區大隊輔導員。
2、數學節“節徽”設計大賽。3月7日—3月11日
負責:林芒等美術老師。
(二)學生活動:分兩大版塊3月14日—4月1日
版塊一:展現“數學之美”
(一)數學節“節徽”設計大賽
參賽對象:一~六年級全體學生
參賽作品要求:
1、作品必須運用到數學中的有關知識,如:對稱、平面或立體圖形等,并在作品簡介中加以說明。
2、作品可由美術老師加以指導,每件作品須配以文字簡介,署明班級、姓名及指導老師。
大賽流程:
1、公布大賽方案。
2、由美術老師將方案向學生作說明,學生根據要求進行創作。
3、班主任將本班作品交于各校區匯總負責老師參加聯評。
4、獲獎作品制成宣傳板,于數學節期間進行展示。選中一幅作品作為數學節的節徽。作品上交截止時間:3月17日
總負責:__
作品匯總負責老師:東校區——x 南校區——__ 校區——__
版塊二:感受“數學之趣”
活動一速算接力游戲
活動時間:3月25日下午第二節課后
活動地點:各班教室
參賽對象:全體一年級學生
帶隊教師:各班班主任
活動過程及要求:
1、活動準備:全班學生分成10人一組(多余的人數為一組),在教室舉行。學校提供比賽口算題卡。(正反兩面各100題,每位學生完成一列20題。)
活動開始:裁判吹響口哨,接力比賽開始。第一位學生開始寫口算卡,寫完一列后,交給同桌寫口算,兩人寫好后,交給后面的同學,依次進行。活動過程中的口算卡的分收均有裁判負責,要收齊張數。
2、評獎方法:
(1)按正確率和比賽時間綜合評獎。評獎排名原則上是參照比賽順序,以考卷的正確率為主,如遇到考試成績相同的情況,再以比賽時間來排名。
(2)每個年級評出“優勝班級獎”和“參與班級獎”,評出團體獎由學校頒發證書。
活動負責人:
本次活動由一年級數學教研組負責,其中東校區由x負責,南校區由x負責,李臻誠負責出卷工作。
活動二“數獨”游戲
游戲時間:3月23日下午第一節課后
地點:各校區自定
參加對象:二年級每班派10名代表。
帶隊教師:各班數學老師
活動過程及要求:
1、活動準備:二年級任教老師利用數學課向學生講授“數獨”游戲,分發一些游戲練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數獨”游戲。通過班級的預賽,每班選拔10名學生參加游戲。
2、游戲要求:
(1)各參賽選手不得遲到,須在比賽開始前5分鐘進入比賽現場。遲到5分鐘不得參賽,作棄權處理。
(2)獨立完成“數獨”比賽卷,比賽時間20分鐘。在比賽過程中不允許講話、走動,如有問題可舉手請主持人老師解決。
(3)比賽時間一到,不管有沒有完成預定的內容,整個比賽階段結束。
獎項設置:
現場賽取個人每校區前20名(西校區10名),評為“數獨小能手”。
活動負責人:
由二年級數學組負責,黃海燕設計測試卷,具體負責人:__
活動三“巧移火柴棒”游戲
游戲時間:3月25日下午第二節課后
游戲地點:各校區自定
參加對象:三年級每班派10名代表。
帶隊教師:各班數學老師
活動過程及要求:
1、活動準備:三年級任教老師利用數學課向學生講授“巧移火柴棒”游戲,分發一些游戲練習,讓學生積極參與“巧移火柴棒”游戲。通過班級的預賽,每班選拔10名學生參加比賽。
2、要求:
(1)各參賽選手不得遲到,須在比賽開始前5分鐘進入比賽現場。遲到5分鐘不得參賽,作棄權處理。
(2)獨立完成“巧移火柴棒”比賽卷,比賽時間20分鐘。在比賽過程中不允許講話、走動,如有問題可舉手請主持人老師解決。
(3)比賽時間一到,不管有沒有完成預定的內容,整個比賽階段結束。請選手離開場地。
獎項設置:現場賽,取個人每校區前20名,評為“巧移火柴棒小能手”。
活動負責人:由三年級數學教研組負責活動,具體負責__負責設計比賽卷。
活動四“24點速算”游戲
游戲時間:3月30日下午第一節課后
游戲地點:各校區自定
參加對象:四年級每班派8名代表。
帶隊教師:各班數學老師
活動過程及要求:
1、活動準備:四年級任教老師利用數學課讓學生學會用撲克牌玩“24點速算”游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通過班級的預賽,每班選拔8名學生參加比賽。
2、游戲要求:
(1)各參賽選手不得遲到,須在比賽開始前5分鐘進入比賽現場。參賽選手自帶撲克牌。
(2)將參賽學生隨機分成四人小組。一小組提供一幅撲克牌,每人10張牌。比賽開始,每次四人同時出1張牌,先算而且算對的人贏得四張牌,如果算錯了,將由第二人來算,依次類推。比賽過程中,每10分鐘停一次,手中撲克牌張數最少的被淘汰,剩下的選手重新組成四人小組再比賽。
獎項設置:現場賽取個人每校區前20名,評為“速算小能手”。
活動負責人:
由四年級數學教研組負責,東校區由x總負責,南校區x負責,__擔任裁判。
活動五“玩轉魔方”游戲
游戲時間:4月1日下午第二節課后
游戲地點:各校區自定
參賽對象:五年級每班派10名代表。
帶隊教師:各班數學老師
活動過程及要求:
1、活動準備:五年級任教老師利用活動課讓學生學玩“玩轉魔方”游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每班選拔10名學生參加游戲比賽(5人參加單面復原,5人參加六面復原)。
2、比賽要求:
(1)各參賽選手須在比賽開始前5分鐘進入比賽現場,參賽選手自帶魔方。
(2)比賽分兩場進行。第一場:單面復原比賽。四人一組,先將同伴的魔方轉亂。比賽開始,每組按時間先后取請兩名,勝出的選手繼續分組比賽。第二場:六面復原比賽,方法同上。
獎項設置:現場賽取個人每校區前20名,評為“玩轉魔方小能手”。
活動負責人:
由五年級數學教研組負責,具體負責人__等擔任比賽裁判。
活動六:我是數學小編輯
活動要求:
1、小報的內容是生活中的數學,自然界中的數學,體現數學的用途(盡量避免出現數學題)。
2、小報統一用a4大小的紙張,手抄報或電子小報(需打印)均可。
3、小報背面務必寫清作者的班級、姓名。
參加對象:六年級學生。
活動流程:
1、在全體六年級學生參與的基礎上,各班擇優推選5—6幅作品參賽,于3月30日前交各校區教導處。
2、各校區組織相關教師認真評選上交的“數學小報”,選出優勝獎和鼓勵獎若干名,并選取其中的部分作品制成展板,在校園里進行展示。
活動負責人:
由六年級數學教研組負責。具體負責人:__等。
五、獎勵辦法:
集體獎項:優秀組織團隊獎(針對教研組、年級組組織活動的情況進行評定)
最佳活動集體獎(針對班級組織活動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定)
學生獎項:
(1)分項目設立單項獎次。
(2)根據各年級現場競賽得分累計情況評選“數學小博士”“數學小能手”等稱號。
小學數學趣味活動方案篇5
一、活動主題
分享智慧,數學好玩
二、活動時間
3月23日——3月30日
三、活動安排
(一)“六一杯”數學解題能力競賽
(二)數學游藝擂臺
(三)數學閱讀答題
(四)動手做數學展評
四、具體方案
(一)“六一杯”數學解題能力競賽
5月25日下午2:40——3:40,筆試。
(二)“動手做數學”展評
學生制作正多面體等立體圖形,或者數學小報,參評。
(三)數學閱讀答題
精選一些數學故事,印制成冊,同時下發一張答題紙,后期回收。
(四)數學游藝擂臺
1.24點游戲
2.Algo牌比賽
3.四巧板拼圖
4.數獨
5.魔方
6.九連環
7.魯班鎖
小學數學趣味活動方案篇6
一年一度的數學文化節即將來臨啦!我們三年級的老師們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豐盛的文化節“大餐”,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喲,“單點”和“套餐”都可以呢!單點的意思是可以只參加一項活動;套餐的意思是可參加多項活動,任意組合。
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大餐吧:
一、綜合實踐活動
制作一份精致有趣的數學手抄報,內容是你了解的特別有趣的數學趣事、數學故事、內容范圍不限,例如:美麗的分數、小數等等(圖片可以打印)。每班選15份展出。
具體要求:選用A4紙,顏色自選,手寫字,不能打印,自行設計版面,有主題,內容可為一個專題或多個專題。
二、數學游戲比賽
24點游戲說明:四人一組比賽,每人隨機發放8張撲克牌,共32張(1-13各兩張,再加2,3,4,6,8,12各一張)。每次每人出牌一張共4張,開始計算24,先計算出來者獲勝,拿走所有四張牌。游戲至一人無牌時結束,此時手中牌最多者晉級下一輪;或者32次出牌后,手中牌最多者晉級下一輪。
具體操作:每班內四人一組,決出10人;再兩人一組決出5人,相鄰兩班10人再兩人一組決出5人,參加年級比賽。35人分為7組,每組決出1個優勝者,7人為一等獎,兩班的5人為二等獎,各班的10人為三等獎。
三、數學解題競賽
六一杯數學解題能力競賽,統一時間測試,評出一、二、三等獎
同學們!趕快報名參加啊!希望優秀的你脫穎而出!期待著你!
小學數學趣味活動方案篇7
一、指導思想:
為營造校園數學學習氛圍,弘揚數學文化,激發提高學習興趣,培養數學學習方面創新能力。我們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項數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了解數學、獲取數學知識的舞臺,在校園里形成濃郁的數學文化氛圍,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魅力,發現數學的無盡樂趣與無窮奧妙,進而產生一個良性循環,服務與提高自己數學的學習。
二、活動事項
活動主題:
傳播數學文化,展現數學魅力
活動口號:
我動手,我思考,我快樂
活動時間:
20__.3.11-4.11
1. 3月11日升旗儀式數學節活動開幕式
2. 4月11日活動小結 (發活動中一些獎狀,數學組全體老師負責)
活動目的:
1、通過此次活動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關心環境,關心社會,去獲取和發現新的知識。
2、促進教師思考與實踐課改下的數學教學與活動該如何開展,如何提高課堂活動的數學內涵,如何在培養數學能力及素養上下功夫,促進學生自主地展示數學才能,體驗數學價值。
三、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__
組員:__、各年級數學教研組長
四、活動對象:
1--6年級全體學生,全體數學老師
五、活動形式與具體安排:
學生活動:
(一) 數學手抄報、數學日記評比(第四周)
負責人:__
參加對象:三--六年級
1、手抄報:以“傳播數學文化展現數學魅力”為主題,要求規范、整潔、美觀,做出個性。比賽統一用8開的.紙張,右下角寫明姓名、班級、指導師。手抄報內容可包括: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名人名句、數學名題、數學趣題(符合本年級孩子思維水平)……。
2、數學日記:必須是學生自己寫的,內容最好是寫所學知識在生活情境中的運用,目的讓學習充分感知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3、以上兩項都是先在每個班級進行評比,然后選出3份優秀作品參加校級評比。(數學日記用統一稿紙書寫)
注:作品上交到教研組長處,年級組的數學老師一起評選出一 二 三等獎。
(二)100題口算無錯比賽(第五周)負責人:負責人:__
參加對象:一、二年級
比賽規則:8分鐘100道題,每個班級由數學老師自行選拔5位學生參加比賽,根據個人成績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三)20題筆算無錯比賽(第六周)負責人:__
參加對象:三年級、四年級
比賽規則:20分鐘20道題,三、四年級的每個班級數學老師自行選拔5為學生參賽,比賽的內容為適合本年級的各種豎式計算題。
根據班級的總體成績評出一、二、三等獎。
(四)數學故事比賽。(第七周)負責人:__
參賽對象:三---六年級
比賽規則:三至六年級各班選一名優秀學生,進行全校數學故事比賽,故事內容可以是數學名人故事、數學趣事、生活中的數學等。具體時間比賽時間另行通知。
(五)總結表彰。(第八周)
備注:1、作品收集時間、評選工作等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各項內容的具體工作另行通知到老師本人。
附:(負責部分具體工作的老師名單)
(1)一年級“百題口算”題由孫麗老師負責。
(2)二年級“百題口算”題由陳冬梅老師負責。
(3)三年級“筆算題”題由陳亞妹老師負責。
(4)四年級“筆算題”題由吳青老師負責。
(5)五六年級“數學故事比賽”題由各班主任老師負責。
教師活動:
課標學習,數學課標學習考核(第四周) 負責人:__
備課比賽,分低中高年級指定課題備課(第五周) 負責人:__
評課比賽,給定課堂寫評課 (第六周) 負責人:__
小學數學趣味活動方案篇8
一、指導思想:
為營造校園數學學習氛圍,弘揚數學文化,激發提高學習興趣,培養數學學習方面創新能力。我們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項數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了解數學、獲取數學知識的舞臺,在校園里形成濃郁的數學文化氛圍,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魅力,發現數學的無盡樂趣與無窮奧妙,進而產生一個良性循環,服務與提高自己數學的學習。
二、活動事項
活動主題:傳播數學文化,展現數學魅力
活動口號:我動手,我思考,我快樂
活動時間:20__.10.12-10.25
1.10月13日升旗儀式數學節活動開幕式
2.10月30日活動小結 (頒發獎狀,數學組全體老師負責)
活動目的:
1、通過此次活動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關心環境,關心社會,去獲取和發現新的知識。
2、促進教師思考與實踐課改下的數學教學與活動該如何開展,如何提高課堂活動的數學內涵,如何在培養數學能力及素養上下功夫,促進學生自主地展示數學才能,體驗數學價值。
三、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以及全體數學教師)
四、活動對象:
1--6年級全體學生,全體數學老師
五、活動形式與具體安排:
學生活動:
(一) 數學手抄報、七巧板評比(七周)
負責人:
參加對象:手抄報3--6年級。七巧板1-2年級
1、手抄報:以“傳播數學文化展現數學魅力”為主題,要求規范、整潔、美觀,做出個性。比賽統一用a3紙張,右下角寫明姓名、班級、指導師。手抄報內容可包括: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名人名句、數學名題、數學趣題(符合本年級孩子思維水平)……。
2、七巧板:必須是學生自己寫作品,內容最好是所學知識在生活情境中的運用,目的讓學習充分感知,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3、以上兩項都是先在每個班級進行評比,然后選出3份優秀作品參加校級評比。(稿紙統一a3紙)
注:作品上交到教研組長處,年級組的數學老師一起評選出一 二 三等獎。
(二)100題口算無錯比賽(第八周)負責人:
參加對象:一、二年級
比賽規則:10分鐘100道題,每個班級由數學老師自行選拔5位學生參加比賽,根據個人成績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三)30題筆算無錯比賽(第九周)負責人:__
參加對象:3-6年級
比賽規則:20分鐘30道題,3-6年級的每個班級數學老師自行選拔5位學生參賽,比賽的內容為適合本年級的各種豎式計算題。
根據班年級的總體成績評出一、二、三等獎。
(四)總結表彰。(第十周)
備注:1、作品收集時間、評選工作等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各項內容的具體工作另行通知到老師本人。
附:(負責部分具體工作的老師名單)
(1)一年級“百題口算”題由__老師負責。
(2)二年級“百題口算”題由__老師負責。
(3)三年級“筆算題”題由__老師負責。
(4)四年級“筆算題”題由__老師負責。
(5)五年級“筆算題”題由__老師負責。
(6)六年級“筆算題”題由__老師負責。
小學數學趣味活動方案篇9
一、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讓數學活動滲透課堂,在生動、活動、實踐的數學活動中,讓數學遠離枯燥,讓數學煥發光彩,在全校掀起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潮,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形成良好的數學校園文化。
二、活動主題:玩轉數學
三、活動時間:
20__年11月10日 ~ 12月30日
四、具體安排:
(一)11月份啟動階段(時間:11月10日~31日)
1、進行環境布置,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
2、11月10日進行校首屆數學節啟動儀式。
3、各年級數學教師根據活動方案在班內開展相應的數學活動,組織班內學生進行海選。
4、推薦數學閱讀:
(1)推薦觀看數學動畫片《數學荒島歷險記》
(2)推薦數學閱讀:
李毓佩數學童話集(小學低年級)
李毓佩數學故事集(小學中年級)
李毓佩數學歷險記(小學高年級)
(二)12月份實施階段(時間:12月1日~12月30 日)
1、各年級活動項目:
一年級:玩轉七巧板
活動時間:12月8日下午第二節課后
活動地點:三樓科學實驗室
活動方式:班級海選后,每班選派8名學生參加級段比賽,抽簽分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拼出指定名稱圖形若干個。
負責教師:__(負責出題、拍照整理)、__(負責場地布置)
二年級: 巧移火柴棒
活動時間:12月9日下午第二節課后
活動地點:三樓科學實驗室
活動方式:班級海選后,每班選派8名學生參加級段比賽,抽簽分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題目多者為勝。
負責老師:__(負責出題、拍照整理)、__(負責場地布置)
三年級:數獨嗨客
活動時間:12月10日下午第二節課后
活動地點:三樓科學實驗室
活動方式:班級海選后,每班選派8名學生參加級段比賽,要求完成指定的數獨題目,費時少者為勝。
負責教師:__(負責出題、拍照整理)、__(負責場地布置)
四年級:玩轉魔方
活動時間:12月10日下午第二節課后
活動地點:四樓會議室
活動方式:班級海選后,每班選派8名學生參加級段比賽,抽簽分組,每8人一組,進行計時淘汰賽,最后以成功翻轉6面花時最少者為勝。
負責教師:__(負責場地布置)、__
五年級:速算“24點”
活動時間:12月11日下午第二節課后
活動地點:三樓科學實驗室
活動方式:班級海選后,每班選派8名學生參加級段比賽。采取抽簽分組,每人準備一副撲克牌,每人每次出兩張牌,要求根據四張牌上的數字,用加減乘除進行計算,每個數只能計算一次,使得數為24。比賽采取淘汰制進行。
負責教師:__(負責場地布置)、__
六年級:玩轉尺規
活動時間:12月12日下午第二節課后
活動地點:三樓科學實驗室
活動方式:班級海選后,每班選派8名學生參加級段比賽,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利用三角板、圓規設計美麗圖形。
負責教師:__(負責拍照整理)、__(負責場地布置)
2、12月27日上午第一節課全校進行數學基本功比賽。
一、二年級:“小小口算王”
三、四年級:“計算小能手”
五、六年級:“解題小達人”
3、12月31日之前請各級段數學教師整理活動資料和照片發送到郵箱。
3、1月5日利用晨會進行表彰活動。
__市__小學教導處
20__年10月27日
小學數學趣味活動方案篇10
為了弘揚溫州市“數學家搖籃”、“數學家之鄉”的優良文化傳統,營造青少年學生從小學數學、愛數學、鉆研數學的文化氛圍,讓一批有數學天賦的青少年學生得到更好的鼓勵和培養。特舉辦校第三屆數學節,活動將結合市“三小”培養方案的精神,以數學文化、數學游戲為抓手,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學活動,具體內容如下:
一、活動時間:20__年3月24日——4月11日
二、活動宗旨:激發學生數學興趣,激活學生數學思維。
三、活動主題:數學為伴,智慧同行。
四、人員分工
活動總策劃:z
具體策劃:z
總負責:z
項目負責:z
宣傳報道:z
攝影:每項活動負責老師
五、活動程序和內容:
(1)最強大腦——心算比賽
(2)火眼金睛——找規律比賽
(3)最強大腦——過目不忘比賽
(4)神機妙算——24點pk賽
(5)數獨博士——數獨比賽
(6)巧思妙解——趣味數學比賽
(7)魔方比賽
項目 參加對象 負責人 時間地點 內容
最強大腦
——心算比賽
一、二、三年級每班5人
3月31日(周一)12點一樓電教室
通過心算直接寫出最終答案。每份卷4組題,每組10個數。按正確率和時間確定名次。一年級20以內加減,二年級100以內加減,三年級100以內加減。
火眼金睛
——找規律比賽
二、三年級每班5人
4月2日(周三)12點一樓電教室
以紙筆形式完成一份找規律的試卷。
最強大腦
——過目不忘比賽
一、二年級每班4人
4月3日(周四)12點一樓電教室
出示一串數字、一串幾何圖形、一串箭頭方向等,給選手15秒鐘時間的記憶,然后選手按順序把記憶的東西寫在紙上,難度逐漸增大,根據正確率排出名次。
巧思妙解
——趣味數學比賽
三、四、五、六年級每班4人
3月19日(周三)和4月9日(周三)12點一樓電教室
以紙筆形式完成一份趣味數學的試卷。
數獨博士
——數獨比賽
五、六年級每班3人
4月14日(周一)12點一樓電教室
采用記時速度賽,以一張數獨表格為內容進行比賽,負責老師需及時記錄所用時間,填寫全對的學生以時間順序排出名次。
魔方比賽
全校每班0—3人
4月8日(周二)12點一樓電教室
要求完成魔方的六個面,以完成所用的時間順序排出名次。
神機妙算
——24點pk賽
三、四、五、六年級每班4人
三四年級:4月10日,五六年級:4月11日,12點一樓電教室
比賽利用撲克牌以現場pk的形式分兩個階段——“4人pk初賽”和“2人pk決賽”
六、其它注意事項
(1)每項活動第一位為主要負責人,需認真組織好比賽和賽后的評獎工作。
(2)各負責人需編好學生比賽的試題,交游培紅老師審閱。于3月28日前傳到游培紅老師郵箱,以便及時復印。郵箱地址:zz
(3)部分項目活動需由負責老師在賽前10至30分鐘先介紹活動的規則。
(4)各個班級的數學老師需做好數學節的宣傳工作,并提醒學生提前5分鐘到達比賽場地,遲到將取消比賽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