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0篇

    | 陳翠

    數學是一門國際性的學科,對各個方面都要求嚴謹,我國規定初等及以上的數學已可以算作是科技類文獻。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于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0篇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篇1

    一、指導思想:

    趣味數學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這學期通過趣味數學校本課程的學習,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通過學習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趣味數學》為孩子們提供了一系列數學故事、益智問題和數學游戲。這些問題和活動為學生提供探索數學奧秘的機會,學生在參與這些數學游戲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價值,鍛煉數學智慧,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目的要求: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在探索解法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到了數學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數學方法的創造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產生了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向往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技能。

    3、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

    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愿意主動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敢于質疑,樂于討論探究生活中各種現象,喜歡和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樹立攀登科學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5、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敢于質疑、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知道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并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

    四、活動措施:

    1.選好人才

    先初步設定趣味數學興趣小組人數,各班主任利用班會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讓學生自由報名,再根據各班的報名人數從中選出具有一定愛好數學的學生作為學員。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是學好一門課的內驅動力。學好數學,掌握數學的思維方式,是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活動中,通過

    一些大家喜聞樂見的題目,逐步培養大家的“數感”,引導大家喜愛數學,以至于達到自覺學習數學的目的,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3.注重思維能力培養

    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明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設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給學生“主動發展”的空間,大力推行“發現式”教學,同時要保證學生充裕的思考時間,著重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4.發揮“小老師”的作用。

    學生當“小老師”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間單向傳遞知識的方式,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傳授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篇2

    一、匯報

    師:誰愿意和大家說說你的發現?(生匯報:我們可以看出三角形的個數在不斷的變化,小棒的根數也在不斷的變化,但是擺一個三角形要用小棒的根數始終不變。我們小組用X表示三角形的個數,用X×3表示要用小棒的根數。)

    二、簡寫方法

    師小結:n×3還有更簡便的寫法,誰見過?

    在乘法算式中,當字母與數字相乘的時候,我們可以將乘號簡化為一個小圓點,也可以省略不寫。當省略乘號時,數字應寫在字母的前邊。例如:n×3寫作3.n或3n。

    小練習:8×x簡寫成67×y簡寫成

    是不是所有的含有字母的式子都能簡寫呢?(生總結出:加號、減號和除號不能省略。)

    三、實踐運用,鞏固新知。

    師: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真不錯,咱們到快樂廣場去輕松一下(課件)

    1、同學們能看懂線路圖中的x米和y米,分別表示什么嗎?你想去哪?從人口出發,要走的路程是多少米?

    2、生活館

    (1)一件上衣a元,一條褲子比一件上衣便宜12元,一條褲子元。

    (2)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一個作業本要1元,笑笑買了a本,要用()元。

    (3)一輛公共汽車上原來有15人,到新街車站下去x人,又上來y人,現在車上有人。 (4)有m個蘋果,每盤6個,可以裝在()個盤子里。

    3、音樂吧

    隨音樂說兒歌。

    生: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

    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

    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

    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這首兒歌嗎?

    4、圖形館

    用字母a表示我的長,用字母b表示我的寬,用字母c表示我的周長,用字母s表示我的面積,你能試著寫出我的周長和面積公式嗎?

    C=2(a+b)s=ab

    用字母a表示我的邊長,用字母c表示我的周長,用字母s表示我的面積,你能試著寫出我的周長和面積公式嗎?

    C=4as=aa=a2

    5、智慧屋

    用小正方形擺圖形,并尋找所擺圖形的個數與所需小正方形數的規律。

    同學們你們在快樂廣場里玩的高興嗎?(高興)

    四、總結

    結束語:那你覺得自己這節課表現的怎么樣?如果用a表示非常滿意;用b比較滿意;用c表示有點遺憾。請你對自己今天這堂課的表現的滿意程度做個選擇,說說滿意在哪里,遺憾在哪里,有什么希望。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篇3

    1、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神奇的撲克》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撲克"有趣的研究,培養起學生對生活中平常小事的關注。

    2、調動學生豐富的聯想,養成一種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撲克"與年月日、季度的聯系。

    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這個你們一定見過吧!這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撲克"。誰愿意告訴我們,你對撲克的了解呢?

    生:...... (教師補充,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師: "撲克"還有一種作用,而且與數學有關!

    生:......

    二、新課

    1、桃、心、梅、方4種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2、大王=太陽 小王=月亮 紅=白天 黑=夜晚

    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 小王=1

    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數 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閏年的天數

    5、撲克中的K、Q、J共有12張,3×4=12,表示一年有12個月

    6、365÷7≈52一年有52個星期。54張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張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個星期。

    7、一種花色的和=一個季度的天數 一種花色有13張牌=一個季度有13個星期三。

    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的數學,他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的身邊出現,只是我們大家沒有注意到。請大家都要學會留心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估算黃豆粒數》

    教學目標:學會估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利用估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黃豆,杯子,天平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

    生:黃豆。

    師:你們想知道這些黃豆有多少粒嗎?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黃豆有多少粒。

    二、小組討論,確定方案。

    師:你們可以用課桌上的工具。(被子、天平等)

    三、小組合作,實施方案。

    四、匯報交流

    方案一:先數一杯黃豆的數目,再看這些黃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計算即可。

    方案二:先測一把黃豆的數目,再看這些黃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計算即可。

    方案三:先測一百粒黃豆的重量,再稱出總重量,再用除法計算即可。

    五、小結:數學在我們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請大家都要做留心觀察的人。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購物中的數學》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2、培養利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出示情境

    一天有個年輕人來到王老板的店里買了一件禮物,這件禮物的成本是18元,標價是21元結果是這個年輕人掏出一百元要買這件禮物,王老板當時沒有零錢,用那100元向街坊換了100元的零錢,找給年輕人49元,但是街坊后來發現那100元是假鈔,王老板無奈,只好還給街坊100元。

    現在問題是:王老板在這次交易中究竟損失了多少元?

    提示:其中損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組討論

    三、匯報結論

    四、小結

    王老板和街坊之間實際上互不虧欠,王老板在這次交易中到底損失了97元。

    五、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數學趣味題一》

    教學目標:通過有趣的數學題,引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開發他們的智力,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邏輯思考能力,讓他們學會通過思考與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通過解答例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讓學生學會善于思考。

    教學難點: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準備課堂上要講的內容,預測提問環節所需要的使時間。

    教學過程:

    一、引例,引起學生的興趣。

    提出一道關于數學的IQ題,讓學生回答(答對有獎),然后開始逐漸深入課題,解答一些數學計算題。

    二、結合生活,小組互動。

    1、將學生分成幾組,然后老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

    2、從日常生活出發,模擬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搶答。

    3、最后進行統計,對表現最好的小組進行獎勵

    三、課堂解說

    對相關題目進行詳細的解釋,讓學生充分理解題目的意思以及解題方法,從而在做題中得到啟發。

    四、課堂總結。

    總結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認識數學的奧秘,進而提高對數的學習興趣。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學會用字母表示數,能用字母表示運算律和有關圖形的計算公式。

    2、探索用字母表示數的過程,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經歷抽象概括(即符號化)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

    師:有一首兒歌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那么,兩只青蛙幾張嘴?三只呢?

    【課件出示】

    1只青蛙1張嘴

    2只青蛙2張嘴

    3只青蛙3張嘴

    4只青蛙4張嘴

    …………

    師:相信大家還能說下去。但老師現在想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列數有什么特點?

    生1:前面是1,后面也是1;前面是2,后面也是2,……

    生2:前面的數和后面的數一樣的。

    師:前面的數表示什么?(青蛙的只數)

    后面的數表示什么?(有多少嘴)

    生:青蛙的只數等于嘴的數量。

    師:那n只青蛙有多少張嘴?

    【課件出示】n只青蛙n張嘴

    生:因為嘴的張數和青蛙的只數是相等的。

    師:在這里,n可以表示很多數,可以是1,2,3,也可以是100,1000,等等。看來用字母表示數真的很方便。這里我們很容易就看出青蛙的數量和嘴的數量是相等的。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字母表示數。

    【板書:用字母表示數】

    二、拓展探究

    情境一:擺小棒

    師:擺一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3根)可以這樣列式:13

    如果你想擺2個這樣的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怎樣列式?如果這樣擺3個呢?4個呢?

    生:擺2個三角形用小棒根數為23

    擺3個三角形用小棒根數為33

    擺4個三角形用小棒根數為43

    【板書】三角形的個數小棒根數

    113

    223

    333 …………

    師:仔細觀察,再思考,若擺a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呢?【板書:a】

    生1:三角形的個數3就是小棒的根數

    生2:擺a個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數為a3【板書:a3】

    師:在這里,字母a可以表示那些數?

    生:a可以是1,2,3,……,100……,1000,……

    師:這些數我們叫做自然數,剛才的13,23,33,……,這么多的算式,只用a3就把剛才的式子的式子表示清楚了,看來字母用字母表示數真的變簡單了,學習數學就是為了把復雜的問題變簡單。

    師:在數學中,我們用更簡單的方法來表示a3。請同學翻開書本86頁,看看最上面小博士說的話.【板書】a3=3a=3·a=3a

    師:觀察,能簡便的是哪種運算符號?

    生:乘號。

    情境二:媽媽的年齡

    (1)師:上個星期日就是母親節,我們的朋友淘氣出了一個與媽媽有關的問題給大家。

    課件出示:

    淘氣說:媽媽比我大26歲。那么當我1歲時,媽媽幾歲?2歲時,媽媽幾歲?3歲時?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數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數、數量,也可以表示數量關系。

    2、會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讓學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和優點,滲透符號化思想。

    教學重點:

    會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1、兒歌引入:

    學生初步體會字母具有的概括性。

    同學們都熟悉這樣一首兒歌吧:

    1只青蛙1張嘴,

    2只青蛙2張嘴,

    3只青蛙3張嘴,

    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你能用一句話表示這首兒歌嗎?

    學生匯報:

    二、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和意義:

    1、媽媽和淘氣比年齡:

    學生初步體會媽媽年齡和淘氣年齡的關系:

    淘氣1歲,媽媽比你大26歲,媽媽的年齡怎么表示:

    淘氣2歲,媽媽比你大26歲,媽媽的年齡怎么表示:

    如果淘氣的年齡為a歲,那么媽媽的年齡是多少歲呢?怎么表示:

    2、擺圖形:

    學生體會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和意義:

    出示圖形:擺一個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擺2個這樣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擺10個呢?擺a個呢?

    生發現尋找規律能幫助我們更快地解決問題,從而產生尋求規律的必要性。為了簡潔、清晰地表示規律,需要引入字母,用a代表擺任意的三角形。

    生列式:師強調a×3的寫法。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練習:試一試:

    第一題:回到剛開始的兒歌,老師再添兩句。

    你能用一句話說一說這首兒歌嗎?為什么?

    第二題:哈雷彗星這道題是難點,學生容易錯,讓學生說出為什么。

    用字母既可以表示數、又可以表示兩個數的關系,還可以表示什么?(計算公式)你能舉例說明嗎?

    練習第三題:

    還可以表示什么?(運算定律)你能舉例說明嗎?

    練習第四題:

    四、總結:揭示課題,用字母表示數有什么好處嗎?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在什么地方用到用字母表示數。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篇6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技能。

    3.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

    二、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

    1、一頭牛(猜一字:生)

    2、一斗米(猜一字:料)

    3、一月七日(猜一字:脂)

    4、五個手指(猜一成語:三長兩短)

    5.七除以二(打一成語)——不三不四

    6.七分之八(打一成語)——七上八下

    7.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謎底是:口(意為“只”少“八”)

    8.滅火(打一數字)——一

    9.舌頭(打一數字)——千

    10.添一筆,增百

    倍;減一筆,少九成(打一數字)——十

    11.雙杠(打一數學符號)——等號

    12.你盼著我,我盼著你(打一數學名詞)——相等

    13.不轉彎的路(打一數學名詞)——直線

    (二)、生活中的趣味數學

    14.一根繩子兩個頭,三根半繩子有幾個頭?

    解:8個頭,(半根繩子也是兩個頭)

    15.1根繩子對折,再對折,再第三次對折,然后從中間剪斷,共剪成多少段?

    解:9段

    16.一棟住宅樓,爺爺從一樓走到三樓要6分鐘,現在要到6樓,要走多少分鐘?

    答:15分鐘

    17.桌子上原來有12支點燃的蠟燭,先被風吹滅了3根,不久又一陣風吹滅了2根,最后桌子上還剩幾根蠟燭呢

    解答:5根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圖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得0”的計算方法。

    2.理解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3. 能主動思考、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學重點

    理解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熟練正確計算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1、口算:

    28÷2 240÷8 36÷3 84÷7= 32-0 48+0

    0×12 42×0 0+25 29+0 9×0 14×0

    1、 不計算,說出下面各題的商。

    292÷2 358÷6 2147÷7 605÷5 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頁主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敘述四幅畫的內容。

    2.嵌入數學問題:(1)4個西瓜,師徒4人,平均每人吃幾個?生:4÷4=1

    (2)當豬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還能分到西瓜嗎?引導學生想到:三人一個西瓜業沒分到,怎樣用算是表示呢?這時可以通過故事情境寫出:0÷3=0,并深刻領會其中的含意。

    (3)設置另一情境:當零為除數時的結果又是怎么樣的呢?

    由于這個內容不是小學時學到的,但為了讓學生有個認識,所以可以略帶一些,當0作為除數時,是沒有意義的。

    三、做一做

    0÷2 0÷4 0÷5 0÷102384393 0÷0

    四、出示例6。

    1、問:怎樣列式?怎樣計算?結果是多少?

    2、同學會用豎式計算嗎?學生說說,教師板書。

    3、指板演題,問為什么十位上要寫0?

    4、你有什么看法?學生討論后,教師把省去的這步去掉。

    小結:這題是怎樣計算的?

    5. 試一試。

    505÷5 6018÷6 6015÷3

    指第3題問:為什么6015÷3上的中間會有兩個0?強調簡便寫法。

    6. 出示計算 420÷3

    學生說,教師板書。問:商末尾這個0能省略嗎?為什么?強調簡便寫法。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數學網特地為大家整理了商中間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希望能幫助廣大小學生朋友們提高數學成績和數學思維能力,同時祝大家學業進步!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篇8

    教學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實例,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具體的情境中能利用字母表示數進行表達和交流。

    2、在探索現實世界數量關系的過程中,體驗用字母表示數的簡明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滲透歸納猜想、數形結合等數學思維方法。

    3、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在合作學習及相互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探索規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規律的過程。

    教學準備:

    課件、表格……。

    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很高興能有機會和我們__小學__班的同學一起上這節數學課,請大家看大屏幕,老師為了給大家上好這節課,(課件)我用了a天時間備課,b個小時做課件,看到張老師的話,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字母

    師: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生:表示的是數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字母表示數(板書:字母表示數)。

    看來我們班的同學既善于觀察,又愛動腦筋,我很喜歡你們,很想和你們交朋友,誰愿意告訴老師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幾歲了?(生說,對其中一個。)

    活動(一)“猜年齡”在加法中體會用字母表示數

    (1)體會用字母表示數

    我把你的名字和年齡寫在黑板上好嗎?(師板書)

    去年他幾歲呢?前年幾歲呢?最小的時候幾歲啊?明年__同學幾歲?再過一年呢?

    觀察黑板上的數字你發現了什么?(一個比一個大;沒有相同的……)這是一些變化的數。

    師:還有誰能繼續往下說?這么多同學想發言,那張老師就在黑板一直寫下去,怎么樣?(黑板寫不下、麻煩)

    既然說不完,又麻煩,誰能想出一個最簡潔的辦法來表示__同學的年齡呢?、

    生:用字母表示。

    師:用什么字母呢?

    師:你想的辦法可真好!用一個小小的字母就把這么多數都概括進去了,他的威力可真大,

    師:除了用字母a來表示__同學的年齡,還可以用其他的嗎?(b.c.d……)所有的字母都可以。師:n可以是哪些數呢?(生:2、6、9、21、56……)那么這兒的n可以是哪些數呢?(生:n不可能是200,因為人一般活不到200歲。學生產生爭議)

    師生總結: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數,但用字母表示生活中的數量時,字母所取的數要符合生活實際。

    小練習

    師:誰還能用字母表示我們身邊的數量呢?(生舉例)

    師:你覺得用字母怎么樣?(方便、簡潔……)

    師:這種方法這么好?想知道是誰發明的嗎?(課件)

    法國的數學家——韋達

    他是第一個有意識地和系統地用字母來表示數的人,是他確定了符號代數的原理與方法。在歐洲他被稱為“代數學之父”。

    (2)體會含有字母的式子

    剛才有幾個同學介紹了自己,我也和大家做一下介紹,我叫張丹,來自遼陽市,叫我張老師就可以了,年齡嗎?你們猜猜(25、26、28)

    到底誰猜得最接近呢?告訴大家,張老師比__大17歲,你知道我今年多大年齡嗎?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嗎?當__同學10歲時,張老師多大,用式子表示。當__同學12歲時呢?

    __的年齡張老師的年齡

    1 1+17

    …… ……

    10 10+17

    11 11+17

    12 12+17

    13 13+17

    … …

    師:你還能繼續往下寫嗎?好,拿出練習本開始寫吧。(全班學生寫)

    師:有的同學已經不再寫了,為什么?是不是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和你的小組同學交流一下。(小組交流)

    師:說說你們組同學的發現。(同學匯報,師板書)

    (學生匯報時,

    1、指導學生邊寫,邊說當__同學幾歲時,老師多大。

    2、當學生說出當__同學n歲時,張老師n+17歲時,師追問,為什么?

    3、學生說出,因為學生的年齡在變化,老師的年齡也是變化的,但老師與學生的年齡差是永遠不變的,當__同學n歲時,張老師的年齡就是n+17歲。還誰說一說n+17表示什么?為什么?(強化)n+17既可以表示張老師的年齡,也可以看出老師比同學大17歲

    4、指出在這里,你們把變化的量用字母來表示,不變的量不變。

    5、這里的n是同一個數嗎?同一道題一個字母表示同一個數。

    小練習

    我們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了數,張老師n歲時,__同學的年齡就是(n-X),那么上一道題中的n和這一道題中的n表示的是同一個數嗎?(總結出不是同一道題,同一個字母表示的不是同一個數。)你也能用我們身邊的數量,說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嗎?(鼓勵學生用加減乘除)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篇9

    學習內容:

    “分梨”的問題

    學習目標:

    1.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2.嘗試學會用逆推的策略解決問題。

    3.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發現、欣賞并學習同伴身上的優點。

    4.提高加減乘除的口算能力。

    學習重點:

    用逆推思維解決問題。

    學習難點:

    用逆推思維解決問題。

    學習過程:

    1.老師考勤學生,點名。

    2.認識新同學,每個同學進行1分鐘介紹自己。

    3.學生自由組合選擇座位。

    4.講解解決“分梨”的問題:一只籃子中有若干梨,取它的一半又一個給第一個人;再取其余一半又一個給第二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個給第三個人.那么籃內的梨就沒有剩余,籃中原有梨多少個?

    ⑴先讓學生獨立思考

    ⑵小組內交流

    ⑶反饋交流,老師引導啟發思維。

    ⑷小結策略:逆推的解題策略就是從結果倒著推回去,在逆推過程中總數是不變的,我們要能找出關鍵條件,即最后得到的數量入手分析。

    5.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對應例題的反饋練習:一只籃子里有若干梨,取他的一半零一個給第一個人;再取余下梨的一半零一個給第二個人;最后只剩下2個梨。問籃子里原來有多少個梨?最后集體交流反饋。

    6.進行撲克牌“24點”小游戲。

    學習內容:

    “水桶和油桶”的問題

    學習目標:

    1.讓學生增加對數學的興趣,認識數學的多種形式。

    2.另外教授一些數學計算的巧妙方法。

    3.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操作發現并驗證“水桶和油桶”問題的特征,培養學生大膽猜測、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4.利用簡便方法,提高學生計算效率,更加高效的學習數學。

    學習形式:

    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學習過程

    一、引入

    師:提出問題:你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嗎?展臺出示題目。

    二、探究新知

    1.請同學們取出1號靶,認真觀察(引導學生觀察)

    2.小組交流,探究解決。

    3.請同學們取出2號靶,嘗試解決。(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如果有的學生做出來,讓孩子展示,教師給予贊賞;如果學生做不出來,充分調動組內力量,探究解決。

    4.請同學們按照組內交流出的方法各自解決。(小組合作,互相幫助)

    三、課堂拓展

    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是不是覺得數學充滿了奧秘呢?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網絡上找很多有關“水桶和油桶”的知識,然后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去研究研究,好嗎?

    今后老師會繼續為你們介紹一些更有趣的數學現象,這些數學方法更貼近你們平時的數學學習,有助于你們更好地學習數學。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3、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體驗新知

    1、以4人小組為單位,根據兒歌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方向。

    2、生觀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請各小組的記錄紙貼在黑板上,匯報交流各種不同的'方法,上方定為什么方向,為什么這樣定?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再結合示意圖用“東、南、西、北”說一說各種景物所在的位置。

    操場

    教學樓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書練習一的第2題。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3、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難點:

    會在圖上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能簡單的用四個方向描述行走路線。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0篇相關文章:

    有關于數學的活動方案10篇范本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優秀案例5篇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怎么寫5篇

    2022最新綜合實踐活動方案5篇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2022精選5篇

    172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日韩AV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本免费一区尤物|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遮挡| 色狠狠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有奶水|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仙踪林|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美女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蜜桃AV抽搐高潮一区二区| 3d动漫精品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天堂va在线高清一区 |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被窝福利一区 | 欧美一区内射最近更新|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