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
經歷了有意義的冬至活動后,我們從中吸收了不少新的知識,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活動總結了。既然這樣,那么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怎么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供大家參考!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1)
“冬至到,冬至到;南湯圓,北方餃;曖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冬至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冬至這個傳統節日,感受冬至的習俗,本周,泉州幼高專附屬東海灣實驗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小手搓湯圓,暖心迎冬至”的主題活動。
在周一的升旗儀式上,大二班的小朋友們就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國旗下講話《冬至》和表演《冬至九九歌》,讓孩子們初步了解冬至這個節日。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冬至”的相關知識,各班老師們還通過開展社會活動《冬至我知道》、早談活動《冬至日,成長日》等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的來歷和習俗:原來,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湯圓、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在了解了冬至的相關習俗后,老師們還根據幼兒的興趣點開展美術活動《搓湯圓》,鼓勵孩子們用橡皮泥來嘗試搓湯圓,感受動手的`樂趣。孩子們還自發把“湯圓”放到角色游戲區中,進行“小吃店—冬至湯圓”游戲,邀請小朋友們到小吃店來品嘗“湯圓”,讓游戲中充分感受冬至的快樂氣氛。老師們還通過開展生活課程《好吃的湯圓》,邀請家長進課堂,帶著孩子們一起制作五彩繽紛的湯圓,品嘗美味的湯圓,真正地感受湯圓中的冬至味道……在節日期間,老師們也鼓勵家長們通過家庭小分隊活動,讓孩子們在家里包湯圓、包餃子,共同感受家庭里的節日氛圍。
此次主題活動的開展,不僅幫助孩子們加深了對冬至傳統習俗的認識,更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和快樂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傳統節日的快樂氛圍,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孩子們的身上得以不斷地傳承下去。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2)
好吃不過餃子,溫暖不過集體。為了增強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豐富我們的大學生活,加強同學之間的團結與交流,我們學校在冬至來臨之際,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包餃子活動。
本活動是在我們各班班主任帶領,在家委會的幫忙下,由各班全體同學參與。
全校的活動在冬至日上午10:00準時開始,在活動開前我們班先進行分組討論,組長進行分工合作,并且我們示范要求如何正確使用工具,進行安全教育。為了活動的順利進行,我們還強調在活動中進行評選表現好的.組。比如:最美餃子組,最佳合作組、最干凈的組、最迅速的組等,提高孩子的活動積極性和有效性。
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讓家長幫助孩子,讓每個孩子親自動手,體驗活動樂趣,個別學生的餃子包的不好,我們讓包的好的孩子幫助他。為了讓活動氣氛更好些,我選了孩子們最喜歡的音樂循環播放,孩子們在享受歡樂的音樂中包餃子。最先做完的小組,由組長分工清理活動過程中的垃圾,擺放好桌椅。在接近1個小時的后,我們的包餃子活動順利結束。最后評選出那些優秀的小組進行加分。
我班組織這次冬至日活動,不僅使大家增強了互助合作的意識,加深了彼此間的感情,而且讓大家在包餃子過程中親身感受到了集體生活的樂趣。這一次難忘的冬至日的經歷,為每一個同學的小學生活留下了一頁美好的回憶。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3)
冬至是中國農歷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人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為了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弘揚民俗文化,金海名苑天材幼兒園于12月21日、22日組織了“慶冬至,為愛添彩”系列活動。
12月21日下午,家長學校的家長們發起了一場交子活動。孩子們對活動充滿期待,家長朋友也支持活動,從家里帶來案板、搟面杖、餃子盤。活動現場,我看到父母朋友們搟皮包餃子,我們的孩子也沒閑著,幫著父母壓皮撒面粉……現場溫馨感人,其樂融融。
12月22日上午,幼兒園里洋溢著節日的歡樂和忙碌的綠色。大班的老師除了讓孩子們知道冬至的由來,還把廚房搬到了教室,讓孩子們學會包餃子,鍛煉動手能力,讓他們感受到包餃子過冬至的快樂。有的班級邀請家長來幼兒園和孩子一起過冬至節。活動中,家長和孩子一起搟面條、包餃子,笑得不亦樂乎。在一起感受餃子的過程中,孩子們慈愛地展現了他們的童心——。其實我也可以!
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不僅知道了冬至的由來和冬至吃餃子的習俗,還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讓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繼續傳承給孩子。
此次活動帶來的不僅是美味的餃子,更是天財幼兒園人文教育的精髓。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4)
每年陽歷月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冬至.在冬至這天吃餃子,又是很久遠的習俗.餃子是我們北方人最喜愛的食物之一,而在大學里集體包餃子,吃餃子更有一番滋味.它不僅使同學們玩的開心吃的開心,更拉近了同學之間的距離消除了生活中的隔膜,使同學們的關系更為融洽.
今年的冬至,我們還是集體吃餃子.下午兩點半,我們水二班的兄弟姐妹們便在教室里集合了.同學們帶了面粉,餃子餡等各種材料.幾位女同學先做了餃子餡,忙的熱火朝天.全班分為六組,每組領了面和餡后,便開始了餃子大賽.和面,搟皮,包餡…分工明確,人人都有活干,全班同學都沉浸在勞動的喜悅之中。邊干邊聊天,對別人的工作做出評判,往往伴隨著灑脫的笑聲。
這時,每位同學的臉龐都是天真無邪的,仿佛回到了孩童時代。平時的煩憂,同學間的隔閡,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已被暖意熔化殆盡了。我們會感覺到真的好幸福,雖然遠離父母,遠離家鄉,可我們并不乏溫暖和幸福。
在同學的團結與配合下,各組的餃子先后包好。看著那些形狀各異的餃子,不禁失笑,雖然看上去與“群組”不相稱,但能看得出來,那是用心做成的。接下來的就是煮餃子,之后同學們就可以嘗到豐收的喜悅了。同學們各自拿著餐具,等著盼著能快點吃到,有的甚至直接蹲在鍋邊…很多人也拿出了相機,開始記錄這美好的時刻。這時候你會發現,原來我們都還是孩子啊!……終于可以吃了,兄弟姐妹們扎在一堆,邊吃邊說邊笑,好不快活!一口餃子下肚,一股暖流也擁入體內,餃子的香味在口中縈繞……閉上眼睛,聽著旁邊同學的歡聲笑語,感受著餃子的美味,不禁慶幸能有這樣一個班集體,能有這么多的朋友、家人。
睜眼看去,洋溢在同學們臉上的笑容,好溫暖。平時的我們,因為學習的忙碌,很少有機會這樣聚在一起。長久的分離,以為之間都有了距離。可是,看到眼前的場景,不禁眼中含淚,羞怯的笑了。發現,我們原來都是錯的。
后來,我們還煮了湯圓,看著它們個個晶瑩剔透,好不可愛。突然想到,正如我們的班集體,也是團團圓圓的,過去是,以后也是,心中欣慰。
冬至到來,雖然天氣愈來愈冷了,我們的心里卻是火熱的,因為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在一起。我們雖然來自祖國各地,可相聚是一種緣分,我們的心早已走在了一起,這種同學情我們定會珍惜。從此以后我們便不怕嚴寒和困苦,因為我們水二班永遠團結在一起。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5)
寧波老話說“冬至大如年”,我國農歷重要的節氣——冬至將近,為了讓轄區內高齡、獨居老人過一個暖心的“小年夜”,12月17日上午,陳山社區組織愛心傳統美食制作團志愿者做起了香噴噴的湯果,并趁熱送到老年人家中。
志愿者們各個動作麻利,分工明確,揉面、搓條、做成小團子,忙得熱火朝天,大家知道是為老年人服務都充滿了極大的積極性。社區一到冬至便會做熱騰騰、香噴噴的湯果送給老人,今年已經是第九個年頭了。家住老年公寓6幢201的劉月香一邊揉面一邊說:“湯果一般和漿板(酒釀)、番薯煮在一起,為來年討個好喜頭,老年人一定會喜歡的。”
志愿者們把做好的熱騰騰湯圓送到老年人家中,老人們接過湯果都樂開了花,紛紛表示十分感謝社區。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6)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為了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傳統文化的意義,20xx年12月16至12月21日,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組織開展了冬至節系列活動。
升旗儀式
為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激發孩子們的愛國熱情,增進集體凝聚力,20xx年12月21日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舉行了“情暖冬至傳承文化”主題升旗儀式,二10中隊程宇童老師進行國旗下講話。
傳統節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本次升旗儀式以“冬至”為切入點,引導孩子們了解傳統文化,追尋民族文化根源,讓二十四節氣扎根人心,堅定學生文化自信,提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
主題班會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激發同學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讓民族文化傳承有序,12月16日,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開展了“情暖冬至傳承文化”主題班會。
活動中,各班組織開展了與“冬至”相關的主題班會,各班老師以課件、圖片等直觀展示的方式,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冬至”的由來和各地習俗,激發了學生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和節氣——“冬至”的濃厚興趣。
主題手抄報
為了提高對冬至節氣豐富內涵的感受與理解,四年級的同學們還繪制了許多精美了手抄報,讓我們一起欣賞欣賞吧!
冬至已至,新春不遠。此次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冬至系列活動的順利開展,不僅讓孩子們加深了對中國傳統節日和文化的了解,而且使他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做中國人,過中國節,從小樹立民俗文化之根。
冬至,讓所有的美好都如約而至......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7)
為讓孩子們了解冬至的傳統習俗,讓孩子們在寒冷的季節里體會相伴的溫暖,在漸冷漸寒的深冬里,xx幼兒園于xx年12月22日舉行了一場以“冬至寒意濃,相伴過暖冬”冬至家園聯歡活動。
1、本次活動可謂是精彩紛呈。活動開始,各班進行了互動式的家長會,給家長展示了本學期幼兒的發展狀況,以及各個年齡段需要注意的問題,并為本學期優秀家長頒發獎狀。
2、活動中,各班首先為家長帶來了游戲化的.教學展示,接下來,各班進行了精彩的家園互動。如,小班開展了快樂洋溢的家園茶話會,中一班開展了冬至包餃子活動,中二班開展了親子時裝秀活動,大一班開展了親子才藝秀,大二班開展了親子相框制作。
3、活動結束后,家長們在幼兒園共同進餐,品嘗了幼兒園的冬至包子。
溫暖的冬至,連接的不僅僅是家長與孩子,孩子與老師,更是家園合作的融洽。盡管寒冬已近,但愛與分享,團結與互助,溫暖與和諧將與家園相伴共度寒冬。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8)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民間素有“冬至到,吃水餃”的諺語。今天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冬至,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針對小學生傳統節日不會過的現狀,青年路小學二二班特開展 “冬至節活動”,進一步引導學生以開放的視野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我首先引導學生科學認識冬至節。二年級學生著重了解冬至節,由老師負責資料收集、研究和整理,在本周的班隊會上向學生系統地介紹冬至節的起源、傳說、飲食文化、本地民俗等有關冬至節的知識。學生們搜集冬至節的資料,并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制作手抄小報、寫出調查報告等在班隊會上評比交流。
在家庭里,號召同學們和家長一起包餃子,品餃子,感受節日的氣氛,增強實踐能力。
通過開展活動,引領學生加深對“冬至節”的了解,進而讓學生認同冬至節,喜愛傳統節日,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9)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為弘揚傳統文化,進一步營造尊重志愿者、關愛志愿者的濃厚氛圍,推進志愿服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河濱社區聯合成都康和敏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溫暖冬日·溫情冬至”志愿者關愛活動,組織社區居民和志愿者以共同做一桌飯的形式共同品味節日的溫馨。
12月16日上午,河濱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里,熱氣騰騰,歡聲笑語,社區居民和志愿者紛紛擼起了袖子,圍在一起,有的洗菜,有的掌廚,大家分工有序。活動開始,首先社區書記對疫情期間志愿者們的辛苦工作表示了感謝,他們堅守防疫一線,維持秩序、測量體溫、宣傳防疫知識、為群眾提供心理疏導服務,榮譽與掌聲的背后,是在平凡的崗位為筑牢群眾的健康防線默默奉獻。午餐做好后,大家圍坐一團,共同品嘗著自己制作的美食,熱騰騰的美食擺上餐桌,那濃濃的香味讓大家忘卻了冬日的寒意。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活動最后,志愿者代表羅光朝分享了自己從事志愿服務以來的心路歷程,并鼓勵大家繼續弘揚志愿精神,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10)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即將到來,吃餃子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為弘揚民俗文化,彰顯傳統文化魅力,給社區居民送上溫暖的`祝福,感受家的溫馨,12月17日上午,東岳社區開展了“情暖冬至愛在社區”活動。
一大早,社區工作人員就將水餃餡和面團準備好了,居民們聚集在活動室內,有的拿著搟面杖、有的。拿著鍋碗瓢盆,還有的拌餡、搟皮、包餃子。大家自愿結合、分工協作,忙得不亦樂乎,飛快而熟練地包出一個又一個漂亮的餃子,沒過多長時間,熱騰騰的水餃就端了上來,參與活動的居民們圍著桌子坐在一起,餃子一口咬下去,香氣四溢、湯汁鮮美,大家吃的津津有味。居民高興地說,“每一個餃子代表著社區對我們的一份關愛,社區就是我們的`家,集體活動對增進鄰里情感、拉近鄰里距離很有幫助。”
隨后,社區工作人員還將愛心水餃送到困難家庭和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中,傳遞社區溫情,讓老人感受到節日的溫暖和心靈的慰藉,為創建和諧社區增添一份美麗色彩。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11)
一、活動時間和地點
12月22日晚上七點半到九點半
二、 活動目的
豐富我們的大學生活,加強了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增進了同學們之間友誼,提高了班級的團結性和凝聚力。
三、 活動內容
晚上七點半活動準時開始。同學們圍坐在一起,大顯身手,有的和面,有的搟皮,有的包餃子,忙的不亦樂乎。在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包了很多餃子,雖然形態各異,但每個都有特點。有精致的柳葉餃,有碩大飽滿的東北餃,有的甚至包成了胖乎乎的小包子。這時每組同學用餃子擺出創意造型,博得老師、同學的一致贊賞,場面甚是精彩。同時大家圍繞學習、生活、工作等話題不時交談著。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被端上了餐桌,我們先為老師們端了幾碗,然后同學們也開始吃。吃著香噴噴的餃子,大家感受到了青春的'快樂和集體的溫暖。
最后我們利用撒在桌子上的面粉開始了對同學的攻擊。大家你追我趕,不一會兒,同學們全都成了“小白臉”,有的同學衣服上也沾滿了面粉。但同學們都很開心。
在愉悅、歡樂的氛圍中活動接近了尾聲,我們照了一張集體照,來記錄這一難忘的時刻!
四、活動不足
在面粉涂鴉戰過程中,有些同學活動過于激烈,甚至有同學摔倒。而且面粉浪費很多,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個我們應該注意。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12)
“冬至到,冬至到;南餛飩,北方餃;曖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看到這首兒歌,您的腦海里是不是回憶起小時候和家人一起包餃子過冬至的情景呢?冬至到,寒意濃,但高新一幼的每個教室里是卻是暖意四溢,溫暖喜氣。為增進孩子們對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高新區第一幼兒園組織幼兒和家長一起包餃子、過冬至的活動。
活動海報發出以后,得到了爸爸媽媽們的大力支持,他們協助老師進行活動準備及分工,家長朋友自帶圍裙、搟面杖、案板、電磁爐、湯鍋等用具,來到幼兒園和小朋友們一起包餃子,爸爸們更是絲毫不落后,搟起面皮來也是有模有樣,真是不輸媽媽們呢!廚師叔叔更是精心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好吃的五彩面團和餃子餡,有用南瓜汁和的黃色面團,有用菠菜汁和的綠色面團,還有原汁原味的白色面團。
孩子們看著這五彩的面團開心極了,你瞧,他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有模有樣的用小手拍餅、搟皮、放餡兒,最后再用小手捏的嚴嚴實實。場面溫馨感人,節日氣氛濃厚,真是一場盛大的“親子盛宴”。
通過此次活動,孩子們在做一做、包一包、嘗一嘗的過程中培養了動手能力,豐富了生活經驗,提升了生活情趣。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13)
12月21日下午,在南洋社區的組織下,身穿志愿馬甲的小小志愿者們探訪慰問了轄區長者、物業保安以及防疫工作人員等,為他們送上熱騰騰的麻糍與節日祝福。
活動開始前,社區工作人員與轄區內愛心低齡老年志愿者早早來到了文化禮堂內并做好防疫措施與清潔工作。大家一起架起鍋爐、和面、搓圓、煮圓子、滾黃豆粉......不一會兒香噴噴、熱騰騰的麻糍就出鍋了。志愿者們將做好的麻糍一一分裝,交給小小志愿者們。美味的手工麻糍足足裝了80多份。
隨后,社區工作人員與小小志愿者們“大手牽小手”,將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麻糍送到長者與防疫工作人員的手中,小小志愿者們對長者們表達了真誠的節日祝福、對堅守在防疫關卡的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王子瑜小朋友說:“叔叔們不畏風雨、不畏嚴寒,堅守在社區的第一線開展防疫工作,保護我們的健康安全,感謝你們,希望你們自己也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和自身防護,我們一起加油!”
瑟瑟寒風,擋不住濃濃暖意;刺骨寒冬,抵不住慰問真情。小小志愿者們傳遞著美味的同時,更是將溫暖傳遞給每一位品嘗麻糍的`人們。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14)
12月22日是傳統節日冬至,“冬至到,吃水餃”是中國傳統習俗。冬至這一天,為了讓孩子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豐富孩子生活經驗、提升孩子生活情趣,格林幼兒園在冬至這天,舉行了“冬至包餃子”活動。活動邀請家長走進班級,和孩子們一起包餃子,共同歡度這個中國特色的節日。
1、在包餃子開始之前,老師先給孩子們講述了冬至這個傳統節日的習俗由來,然后,老師又教給孩子們一首“冬至到”的兒歌,接著認識了包餃子所需要的原材料和用具。
2、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讓孩子了解冬至的由來,也給孩子們一個自己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感受一下包餃子的那份快樂。孩子們對活動充滿期待,家長朋友也對活動十二分的支持,紛紛從家里帶來了搟面杖、還有彩色面團等。
3、活動現場,只見有的家長協助小朋友們搟面皮、包餃子!有的孩子們也不閑著,幫著爸爸媽媽們按皮、撒面粉……場面溫馨感人、其樂融融。
大家瞧瞧,孩子們一個個全副武裝、大顯身手,忙得不亦樂乎!每個小朋友的'手里都拿著一個小搟面杖,還挺像那么回事。孩子們有的在搟面皮,有的在做造型,有的在捏花邊,雖然包出來的餃子千姿百態,形態各異,但從孩子們臉上洋溢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來,他們的心里是多么開心快樂!
4、一會功夫,小朋友已經包好了許多,雖然樣子不是很美觀,但是孩子們都非常興奮。“吃餃子了!”一聽到聲音,孩子們都興奮的尖叫起來。瞧!一個個跟小饞貓一樣,吃得可香了。
2024開展冬至活動總結(篇15)
寒冬相聚,情滿心頭,為了讓老人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2月18日,在冬至來臨之際,火炬辦退役軍人服務隊志愿者、社區工作者開展主題為“情暖冬至愛在社區”迎冬至包餃子活動。服務隊邀請社區退役軍人家屬和小區居民共同參加。
12月18日一早,志愿者們已將準備好的食材和用具擺放整齊,待參加活動的人們到來后,大家捋起衣袖,洗干凈手,有的揉面,有的搟皮,有的在包,有的在學。互相比賽著誰包的餃子更好看,誰包的餃子皮薄餡大。不過一會,就包出了形態各異的餃子,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花朵,現場笑聲不斷,溫馨有愛。
志愿者們在包好餃子后為社區高齡老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去餃子,也讓他們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通過開展別出心裁的包餃子活動,不但弘揚了傳統節日文化,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拉近了鄰里感情,也體現了退役軍人與社區居民之間團結互助的精神。增強了退役軍人服務隊對社區的存在感、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