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是萬圣節嗎
萬圣節是什么意思
萬圣節主要流行于英語世界,如不列顛群島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如今一些亞洲國家的年輕一輩也開始傾向于過“洋節”,到了萬圣節前夕,一些大型外資超市都會擺出專柜賣萬圣節的玩具,小商販也會出售一些跟萬圣節相關的玩偶或模型,吸引年輕人的眼光。
萬圣節又叫諸圣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圣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里,常常把萬圣節前夜訛譯為萬圣節。
萬圣節吃什么
1、糖果
臨近節日商店都會出售各種糖果,有橘色、棕色和黑色等包裝,看起來琳瑯滿目。
2、南瓜
常見的有南瓜派,在美國南方本來就是初冬最常見的食物,在萬圣節只是更應景而已。不過大部分也會用來制作南瓜燈慶祝。
3、蘋果
最早是流行于11月1日吃的,與宗教元素有關,羅馬占領凱爾特之后,也把波摩娜節和新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萬圣節吃蘋果的習俗。
4、芝士球
還是以南瓜為原料,把奶酪、白煮蛋、西紅柿或煮熟的胡蘿卜和幾瓣蒜磨碎,混合后滾成小球,既可以直接食用,也能用來做裝飾。
注:以上內容根據民間傳說整理,僅供娛樂參考,不做任何用途和決策,切勿迷信。
萬圣節可以做什么
1、敲門索取糖果
萬圣節前夕是一年里最“鬧鬼”的時候,當天晚上的習俗便是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穿著各式各樣的仿妖魔鬼怪的服飾挨家挨戶的敲門并大喊:“TrickorTreat!”(意為不請客就搗亂),主人家(可能同樣穿著恐怖服裝)便會派出一些糖果、朱古力或是小禮物;要是不給糖的話,小孩子們就會進行各種惡作劇,比如把垃圾倒進你的家里等等。
2、“咬蘋果”游戲
萬圣節的另一個習俗是最為流行的“咬蘋果”游戲。游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里,然后讓參與者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3、占卜游戲
在愛爾蘭,有一種傳統占卜游戲,參加者蒙著眼,從放著幾個小碟的桌上選出其中一只,如摸到的碟盛有泥土,代表來年會有與參加者有關的人過身,如盛有水代表會遠行,盛有錢幣代表會發財,盛有豆代表會窮困等等。在19世紀的愛爾蘭,少女會在灑有面粉的碟上放蛞蝓,而蛞蝓爬行的痕跡會是少女將來丈夫的模樣。
注:以上內容根據民間傳說整理,僅供娛樂參考,不做任何用途和決策,切勿迷信。
萬圣夜和萬圣節有什么區別
1、時間不同:萬圣夜是每年的10月31日,是萬圣節的前夜;而萬圣節是每年的11月1日。
2、象征意義不同:萬圣夜并不是一個正式的宗教節日,只是萬圣節的一些習俗活動會在這個時候開始;而萬圣節是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宗教節日,每到這一天,所有的信徒都要緬懷已逝升入天國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