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雪節氣具體時間
2023年小雪開始時間:11月22日 22:02:29
2023年小雪結束時間:12月7日 17:32:44
2023年小雪農歷時間:十月初十
2023年小雪星期時間:星期三
小雪節氣三候具體解釋
一候虹藏不見
《周易·坤卦》爻辭:“括囊,無咎,無譽。”《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四爻動,卦變為豫。互坎伏離,離為虹為見。今離伏,故曰虹藏不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禮記注》曰:陰陽氣交而為虹,此時陰陽極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質而曰藏,亦言其氣之下伏耳。”
由于氣溫降低,北方以下雪為多而不再下雨,雨虹不再生成,人們也就看不見它出現了。
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
《周易·坤卦》爻辭:“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五爻動,卦變為比。互艮為天為氣為上。本卦坤為地為氣為下。”
天地之間,天德陽炁能量不再下降,反而上升回縮,而天刑能量卻迅速上漲;地球的陽性地炁能量不再上騰,陰炁反而下降斂藏,導致陰陽不交,天地不通,所以萬物失去生機。
三候閉塞而成冬
《周易·坤卦》爻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坤純陰,故曰冬。上爻動,坤變為艮。艮止,故曰閉塞。艮為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天地變而各正其位,不交則不通,不通則閉塞,而時之所以為冬也。”
小雪三候解釋
第一候,“虹藏不見(xiàn)”。古人認為,虹是陰陽二氣相交且陽氣占據上風的時候才會出現,所以在季春(農歷三月)產生,到孟冬(農歷十月)消失。虹像天上的拱橋,所以人們也常把地上的拱橋比作天上的虹。
第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意思是說,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
三候,“閉塞而成冬”。陽氣和陰氣不相交,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這就是“朔風烈烈吹繁霜,天地閉塞陽氣藏”所描寫的景象。用陰陽、氣來解釋自然界的周而復始、循環往復,是中國古人的哲學觀。
小雪風俗習慣
做腌菜
南京有諺語:“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之后,家家戶戶開始腌制、風干各種蔬菜,以備過冬食用。杭州人往往也會趁著這個節氣開始腌制醬鴨、臘肉。小雪節氣過后,氣溫會急劇下降,天氣也會越來越干燥,此時正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一些地方,有小雪時節吃糍粑的習俗。有俗語說,“十月朝,糍粑碌碌燒”。吃糍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斗(比較),才過癮,才能體味到農家樂趣。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曬魚干
二十四節氣小雪習俗:曬魚干,曬魚干是小雪節氣的習俗,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干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刨湯肉
“小雪殺豬,大雪宰羊。”許多地方每到小雪、大雪兩個節氣,村民們便開始殺豬宰羊準備年貨。無論哪家宰畜,鄰居、親朋都要過來幫忙。殺了豬,東家要做一鍋豬燴菜,再配上米飯、小菜,略備薄酒,邀請四鄰聚餐,寓意團結、和睦、萬事興旺。
腌臘肉
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小雪是什么季節:冬季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個節氣,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南方降雪還要晚兩個節氣);而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東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于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