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我們的節日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有序有效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活動的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問題來了,活動方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秋我們的節日活動方案篇1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我校文明單位建設工作,充分挖掘傳統節日的深厚文化內涵,引導師生認知傳統、尊重傳統、弘揚傳統,進一步了解、認同、喜愛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特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利用中秋節這個傳統節日,廣泛開展愛國主義、志愿服務、經典誦讀等活動,讓人們在歡度傳統節日中增進團圓、美滿、和諧、富裕和安康的美好情感,營造文明、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
二、活動主題
思念團圓親情
三、活動時間
__年__月__—__月__日
四、活動安排
1、x月__日班團課進行“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班會,了解中秋節的來歷,了解有關中秋節的歷史典故,引導師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優良傳統和節日民俗,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并以“思念團圓親情”為主題出一期黑板班,積極宣傳,營造氛圍。
2、開展中秋送溫暖志愿服務活動。學校團委組織志愿者開展敬老助殘、扶貧幫困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慰問空巢老人,給他們打掃衛生,送去慰問品,使他們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度過中秋佳節。
3、以學校學生會的名義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倡議師生在中秋假期和父母、家人一起過中秋,給遠方的親人打個電話,增強團圓、親情的節日氛圍。
4、開展以“思念團圓親情”為主題的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比賽。各班在13日讀報寫字時間精心選擇歷代詠月名篇佳作,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5、結合城市提質活動,按照文明單位建設常態化的'要求,搞好校園環境保潔衛生,創造整潔優美的公共環境。
五、活動要求
1、把握活動目的。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目的,以思念、團圓、親情為主題,積極創新,突出文化內涵,引導廣大師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2、加強活動引導。要把“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和精神文明單位建設活動,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緊密結合,進一步拓展領域,豐富內容,增強活動效果。
3、認真總結,及時整理。及時做好活動材料的收集整理,含活動方案、通知、特色資料及圖片等,并于x月__日前報送縣教育局。
中秋我們的節日活動方案篇2
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進一步提升師生文明素質,市教體局決定中秋節期間在全市教體系統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充分挖掘中秋節的深厚文化內涵,結合“中國夢”宣傳教育廣泛開展群眾性節日民俗、志愿服務、經典誦讀、文體娛樂、愛國衛生和科普宣傳等活動,引導廣大中小學生進一步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活動內容
1、開展慰問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活動。利用中秋節有利時機,開展與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慰問交流、座談聯歡等活動。邀請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參加節日慶典和文藝聯歡活動;走訪慰問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幫助解決生活中實際困難,送去節日祝福;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崇高品德,展示中華民族崇德向善、文明進步的精神風貌。
2、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精心設計、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以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殘疾兒童少年和孤寡老人為重點服務對象,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以普及中秋傳統習俗和日常衛生保健知識為切入點,組織開展科普衛生知識宣傳、民俗講座等志愿服務活動。
3、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在中秋節期間組織廣大教師和中小學生誦讀、感悟經典,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把中華經典誦讀作為開展傳統節慶活動的有效載體,精心選擇古今與中秋有關的名篇佳作,結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題材,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中華經典誦讀、中秋“詠月”詩文朗誦會、詩詞賞析講座、詩歌創作征集等活動。
4、開展系列文化活動。大力開展中小學生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各地、各中小學要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中秋民俗文化表演、文藝聯歡、中秋民俗故事會、謎語競猜、書法、剪紙、繪畫比賽等系列文化活動,引導廣大學生在活動中了解中華悠久歷史、優良傳統和節日民俗,弘揚優秀民族文化。
5、開展中秋網上寄語活動。中秋節期間,各中小學要積極借助網絡、短信、微博、微信等現代技術平臺開展中秋祝福寄語活動,組織引導廣大師生及學生家長運用網絡媒體,上網寄語、留言,發送手機短信,抒發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親人、感恩老師、感恩朋友、感恩同事的.肺腑之言。
三、有關要求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中秋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是我們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好時機,各地、各中小學要把“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擺上重要位置,突出未成年人、突出人文關懷、突出氛圍營造,加強組織協調,保證活動有序開展。要制定具體詳細的活動方案,周密部署、精心實施,抓好各項活動的落實。
2、創新載體,務求實效。各地、各中小學要堅持貼近學生,充分挖掘中秋節深厚文化內涵,不斷創新中秋節慶活動的形式和載體,精心設計學生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活動項目,增強“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時要與創建文明學校結合起來,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結合起來,使“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富有內涵,有聲有色,深入開展。
3、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充分發揮廣播、電視、互聯網、報紙和手機短信等宣傳媒體的自身優勢作用,通過開設專欄、專題網頁、言論評論、公益廣告、網絡寄語、公益短信等多種形式,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現代節日理念,體現人文關懷,倡導文明新風,積極營造“團圓、祥和、文明、和諧”的氛圍。
4、認真總結,及時報送。各地、各中小學要積極行動起來,把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落到實處,要及時掌握主題活動的開展情況和新聞宣傳情況,并在__年__月x日前將節日活動開展的實施方案、信息報道、活動圖片及總結材料報送市教體局基教科。
中秋我們的節日活動方案篇3
“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文化活動是旨在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展示各地風采和魅力的一項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秋佳節自被列為國家法定節日來,備受積極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為進一步組織開展好“我們的節日中秋”愛國主義主題活動,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經街道黨工委、街道辦事處研究決定,中秋節期間在全轄區廣泛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深入挖掘中秋節的濃厚文化內涵,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民俗活動和文化娛樂活動,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融入社區、共度中秋,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增強愛國熱情、提高文明素質。
二、活動主題
我們的'節日
三、活動時間
20__年__月x日—__月x日
四、活動內容
1、在未成年人中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教育活動,請民俗專家講述中秋節習俗,體驗中國傳統節日氛圍。
2、結合中秋習俗,廣泛開展志愿服務、走訪慰問、寄語祝福等形式的活動。
3、圍繞“我們的節日”主題,組織開展誦讀會、賽詩會、故事會等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
4、各村(社區)要結合實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組織居民一起吃月餅、話家常、共賞月等活動,歡度中秋,形成融洽和諧的社會氛圍。
五、活動要求
1、加大輿論宣傳力度,提高活動影響力。要求各村(社區)積極通過宣傳欄、黑板報、信息報、宣傳橫幅等宣傳途徑,通過召開專門會議,加大輿論宣傳,提高廣大群眾對活動的知曉率和認同度,爭取以高參與率和高影響力完成任務。
2、突出思想教育內涵,廣泛吸引群眾參與。要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這個根本要求,寓教于樂、寓教于文,在家家思團圓的心理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在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活動項目,開展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在全街道叫響“我們的節日”這個主題。
3、精心組織實施,務求取得實效。各村(社區)要把組織開展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推進文明創建的重要舉措,作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徑,擺上重要位置,加強組織領導。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突出群眾性、擴大參與面,務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中秋我們的節日活動方案篇4
(一)活動時間:20__年x月x日
(二)活動地點:
(三)活動主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同學們的校園生活,促進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營造以校為家的溫馨情懷。
(四)活動好處:本次活動著重醞釀家的氛圍和格調,詮釋中秋的內涵和底蘊,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激發同學們的愛國熱情,觸動同學們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的共鳴,并使其能以最快和最自然的方式融入其中,深刻感受校園大家庭的溫暖與親情。
(五)活動資料:
1、假面舞會編排一段舞蹈作為開場節目,最好是中國傳統舞,演員在上臺前戴上自備的面具。舞蹈過后進入下一個環節——天下誰人不識君。各位舞蹈演員繼續留在臺上,由臺下的觀眾來指出面具后的人是誰。其中一個規則就是指認對象不能是同寢室的,能猜出他班的`異性者物質獎勵。最后摘下面具,亮出廬山真面目,以偽裝的最成功的也就是猜的過程最坎坷曲折的一位為勝出者,由主持人進行物質獎勵(能夠是一個水果或是一個月餅,靈活掌握)。注:原則上由同學們自愿參加,并自備面具(能夠是自己制作)。此節目既能夠營造喜慶的氣氛,又能夠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增進同學們之間的相互交流與認識。
2、麥客瘋提前通知每位同學學會一首英文歌曲或是翻譯一首流行歌曲(只需要高潮部分),兩個班展開K歌大戰,各班輪流派出參賽者上臺演唱,以參賽人數多的一個班為勝出者。主持人口頭嘉獎,給以特權歡呼一次。
3、假我的風采(話劇表演)話劇劇本編寫應是全英文版,以家庭或宿舍為背景,如《我愛我家》、《東北一家人》等,主題以突出學校也是我們的家為主,劇情應圍繞“中秋晚上大家并不寂寞”為中心,突出宿舍乃至整個班群眾內的友情似親情的團結和諧的氣氛。其中最重要的是該話劇應是全英文版的,能夠讓大家感受到其中的樂趣的同時,鍛煉大家的英語口語,以到達寓教于樂的目的。
4、IQ火拼(互動猜燈謎)。首先準備獎品(能夠是水果,月餅,糖果等),將以下燈謎放入紙箱中,兩班來個對抗賽,各班派代表為對方抽取燈謎,各猜五個,以定勝負。如果平局就繼續進行,直到分出勝負為止。獎品由主持人頒發,每猜對一個燈謎都會得到相應嘉獎。最后給予勝方特權歡呼一次,作為勝方最值得自豪的戰利品。(燈謎附在后面)
5、偷天換日(詞語置換)準備一段話,讓參加者在朗讀時將其中某個字或詞換成“中秋”兩個字,同學們自愿參加,由主持人為每位參賽者計時,最快速度者為勝利者。例如一下一段話:“聞婧打電話過來的時候我正在床上睡得格外歡暢,左翻右跳地窮伸懶腰,覺得我的床就是全世界。其實我的床也的確很大。我只有兩個愛好,看電影和睡覺,如果有人在我累得要死的時候還不讓我睡覺那還不如一刀砍死我,那樣我必須心存感激。所以我理所當然地把床弄得往死里舒服,我以前告訴我媽我哪天嫁人了我也得把這床給背過去。”能夠把其中的“我”和“的”字換成“中秋”來讀。
6、鬼吹燈按學號隨機挑取六個同學(最好是自愿參加),每兩人組成一組,每組兩個同學應對面站著,主持人點燃一根蠟燭,站在兩個參加者中間,這兩個同學開始英語情景對話,直到把蠟燭吹滅為止。例如“put”、“apple”等送氣音就能將蠟燭吹滅。節目進行時能夠將舞臺燈光調暗,在黑暗里的一根蠟燭被吹滅更能夠渲染恐怖的氣氛,因此此節目稱為“鬼吹燈”。(注意有一個同學專門負責燈光及時恢復)
7、每逢佳節倍思親按學號或其他方式隨機抽取四個同學,讓他們在眾目睽睽之下給家里打電話,說出他們此時最想說的話,送上他們對全家的最溫暖的問候和祝福。誰的話最能打動同學們誰勝出。思考到兩個班不好評選,能夠首先選出五個同學作為裁判。
8、經典對決兩個班進行拉歌,就像在軍訓期間一樣,選出對方班里的`同學作為目標對其施加壓力迫使其上臺表演,為大家助興。有老師在場的話老師就是首當其沖的目標。
9、不能說的秘密主持人點燃一根蠟燭,象征中秋的月亮,熄滅教室里所有的燈,持續室內絕對安靜,大家對著“月亮”在內心為各自所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進行祈禱,時間大概控制在10到15秒。此活動在于培養大家的愛心,因是內心深處最神圣的祈禱和祝福,因此取名為“不能說的秘密”。
10、我們都是一家人以合唱的形式作為收尾的節目,唱出大家共同的心聲。主持人擬定幾首歌曲,如周華健的《朋友》、老狼的《同桌的你》等,最后由大家一齊決定唱哪一首。合唱后主持人宣布晚會落幕。
中秋我們的節日活動方案篇5
為進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引導未成年人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切實做好“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青橋學校將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日小報評比活動。
現將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的.
豐富中小學生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樹立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進一步豐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發揮未成年人主體作用和家校互動的紐帶作用,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對象
全校中小學生
三、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王洪杜秋萍
副組長:顏玫
成員:戴梅珍胡世薇萬文華方實楊揚各班班主任
四、作品要求
1、作品內容。
以中秋節為主題,突出傳統節日由來、節日傳說、節日習俗、節日食品和節日所蘊含的教育意義。
要求內容精煉、圖文并茂,色彩搭配合理、作品有創意、報頭新穎、貼切。
2、作品形式。
手抄報和電子報均可(打印成紙質)。
小學低年級學生以繪畫展現為主,小學高年級學生以文字采集為主,中學生則更多地表現自身感悟和創作技巧。
同時,鼓勵學生利用電子雜志、博客、網頁等新興媒介創作各具特色的“電子節日小報”。
五、報送數量、規格要求與收件截止時間
1、報送數量:各班在本單位比賽的基礎上,評選出優秀作品上報學校。
每個班送優秀作品2幅;學校再評比出小學、初中各一副報送教體局。
2、報送要求:每件作品尺寸為4開,單面創作,作品背面左下角請用正楷字體注明:學校、作者姓名(不得超過1人)、組別、作品種類、作品名稱、指導教師(不得超過1人)。
3、收件截止時間:20__年x月x日。
六、評選表彰。
1、分小學組、初中組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對獲獎者頒發榮譽證書。
2、指導學生獲一等獎的老師頒發“優秀指導老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