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簡易手工活動方案反思
物體的上拋、下落現象是幼兒在日常生活活動中經常遇見的,如何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去探索問題,我選擇和設計了“物體的上拋、下落”活動讓幼兒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探索主動獲得物體上拋、下落的經驗。在制作玩具的同時,為了讓不同水平幼兒都在各自基礎上獲得發展,我為幼兒提供了難易不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自制玩具,獲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的:
1.感知不同質量的物體上拋、下落的不同現象,培養幼兒探索精神。
2.激發幼兒自制玩具的興趣,培養動手、動腦能力和克服困難的精神,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塑料袋、沙包、紙張、夾子若干
2.難度不同的半成品材料,降落傘范樣
活動過程:
一、操作、探索
1.探索塑料袋與沙包上拋的不同現象
2.讓孩子運用已有的經驗說出易拋與不易拋的物體
3.探索紙與夾子上拋不同現象
4.探索紙與夾子從同樣高度下落的不同現象
5.探索怎樣使紙能快一點落下的方法
6.留下余興:讓幼兒思考用什么辦法能使夾子下落的速度慢一些
二、幼兒自制玩具
1.討論:怎樣能使夾子下落的速度減漫。
2.鼓勵幼兒通過觀察探索自己制作玩具。
3.幼兒制作玩具,教師個別指導。
三、玩玩具,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班簡易手工活動方案反思篇2
一、活動目標:
1.嘗試通過紙杯變形、涂色,制作出紙杯花。
2.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運用對比色進行均勻涂色。
3.體驗變形所帶來的快樂,并能耐心地進行涂色活動。
二、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自制的紙杯花一個
幼兒準備:紙杯、剪刀、蠟筆
精神準備:讓幼兒晚上回家觀察紙杯。
三、活動過程:
1.出示紙杯花范例,引導學前兒童欣賞,引起興趣。
引導學前兒童觀察紙杯花的材料:“看,這是什么?這朵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
2.鼓勵學前兒童探索紙杯花的制作方法
1)一次性紙杯怎么才能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呢?
2)請幼兒示范用剪刀把紙杯剪成花的過程:從杯口沿直線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從被扣沿直線剪到杯底,直到將杯身全部剪開,用手將剪開的長條f花瓣向外打開即變成花。
3.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運用對比色進行均勻的涂色。
1)回憶對比色
2)探索不同的分割涂色方式
除了把花心和花瓣分成兩半涂色,還可以怎么分,才能涂出不一樣的效果?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及時反饋幼兒不同的分割涂色方法。
1)幼兒沿直線剪出花瓣。
2)選擇對比色進行涂色,涂色時要用力,有耐心。
5.集體展示作品,教師小結
將幼兒制作的紙杯花串起來,變成一個個花串,懸掛起來。
小班簡易手工活動方案反思篇3
活動一:一串紅
1.出示兩盆一串紅。
師:寶寶們,瞧,這盆花認識嗎?它的名字叫什么?一串紅開花了,像什么?一串串的紅鞭炮,這盆花漂亮嗎?漂亮這個詞真好聽,還可以怎么說?美麗、好看,我教你們一個好聽的詞——鮮艷!
師:仔細看看,一串紅的花朵什么樣子?一個接著一個,花朵在上面,葉子在下面。
2.出示空白的制作紙,變魔術——范畫。
師:咦,這是什么?莖、這個呢?葉子?缺了什么?花朵。眼睛閉起來,一起數一二三,變變變!哈哈,花朵和那盆花一樣嗎?它的花朵是用什么做的呢?(皺紋紙)今天我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也來動手試一試,好嗎?
3.講解制作過程
師:我們選紅色皺紋紙來做花朵,取一張紅色長條形皺紋紙,小手捏住紙的中間部分。兩手向相反的方向擰一下,在擰好的褶皺部分抹上膠水,黏貼在畫有花莖的紙上。
再取一張,擰一下,抹膠水,貼到花莖上……
活動二:蘋果
1.激發興趣
師:寶寶們,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許多鮮艷的花兒開了,秋天還是個豐收的季節,許多的水果成熟了,猜一猜,老師帶來了什么水果?
2.出示范畫——蘋果
師:這個蘋果寶寶穿的衣服好看吧,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仔細看、認真聽。
3.講解制作過程
師:我們來給蘋果寶寶穿衣服:在畫有水果的輪廓線內選擇一小塊地方涂上膠水,取一張長條彩紙,撕成小片。將撕下的小紙片貼在涂好膠水的地方,用不同的彩紙,重復撕、貼,直到貼滿為止。
4.衛生教育
師:在制作的時候,如果手上粘到膠水的話,就立即用小毛巾擦一擦。完成好以后呢,把自己面前的碎紙收拾干凈,放到小簍子里,做個愛清潔的好孩子。
小班簡易手工活動方案反思篇4
一、活動目的:
為了進一步加大保護地球的力度,我們積極倡導“低碳理念”。鼓勵幼兒與家長一起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進行創造再利用,制作出各種新穎、美觀的作品。發揮家長的主動性、參與性,增加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融融親情,增進教師和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家園互動,共同合作。
三、活動地點:幼兒園
四、活動對象:全園孩子和家長
五、活動主題:紙盒變變變,創意無極限
六、活動內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因此為了進一步增強親子間的互動性與合作性;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創造力及想象力;并且激發幼兒制作的興趣和嘗試探索的欲望,懂得“廢物利用”的價值,使每個幼兒的個性品質得到良好的發展。幼兒園決定與2015年3月份,全園家長和小朋友利用廢舊資源進行“變廢為寶”的親子手工制作活動。
七、活動安排和要求:
1、通過發短信、面對面交流等形式和家長聯系,鼓勵家長積極參與活動。
2、制作的紙盒作品,有創新,有個性。
3、教師和家長多溝通,給家長出謀劃策。
4、開展交流評比活動,評選出創意獎、制作獎、觀賞獎、人氣獎、意趣獎。
5、小班組制作:交通工具(汽車)中班組制作:動物(羊)
大班組制作:機器人
觀賞獎:在制作方面有獨到之處,組合精美,具有藝術性。
制作獎:外觀美觀、做工精致。
意趣獎:設計生動有趣,富有童趣。
創意獎:參賽作品具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有一定的時尚感、創新性。
人氣獎:歡迎,最有人氣的作品。
小班簡易手工活動方案反思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雙手撕紙做米粉,鍛煉手部肌肉。
2、初步嘗試按照提供的線條或輪廓大膽撕出米粉的配料。
3、感受雙手協調撕的動作,體驗撕紙做米粉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白紙、彩色紙(上面畫有若干蛋黃、蔬菜葉和肉片輪廓線、小盤子)人手1份。
2、逼真的米粉圖片和提前撕好的1盤紙米粉。
3、1個娃娃、娃娃哭聲音樂磁帶1盤和收音機1臺。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抱著娃娃,播放娃娃哭的音樂。
教師:聽,娃娃怎么了?娃娃為什么哭?肚子餓了嗎?怎么辦呢?對了,我們給娃娃做好吃的米粉吧。
2、呈現逼真的米粉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米粉,了解米粉的特點。
(1)教師:米粉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米粉細細的、長長的)
(2)教師:米粉是怎么做出來的?
展示提前撕好的一盤米粉。重點引導幼兒觀察雙手是怎樣協調撕米粉的,兩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從紙的一端開始順著一個方向輪流的往下撕。
3、幼兒自由撕紙米粉,教師進行指導。
(1)教師交代撕米粉的要求。
教師:今天娃娃肚子餓了,小朋友來撕做米粉喂娃娃好嗎?
教師再次提示幼兒雙手要協調撕米粉。(2)幼兒撕米粉,教師注意觀察個別幼兒,指導幼兒完成作品。也可以和幼兒一起撕米粉。
4、教師示范撕配料的方法,指導幼兒撕毀配料。
教師:米粉做好了,還要加一些好吃的肉片、蔬菜和蛋黃哦!我們把桌上的彩紙分別按照輪廓線撕下,把它們都放在米粉里,既好看又好吃!
5、幼兒互相欣賞自己做的米粉,并嘗試喂娃娃米粉。
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撕米粉的,將自己的米粉喂娃娃吃。
小班簡易手工活動方案反思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通過紙杯變形、涂色制作出紙杯花。
2、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運用對比色或者漸進色均勻涂色。
3、體驗變形所帶來的快樂,并能耐心地進行涂色活動。
活動準備:
1、出示紙杯花范例,引導幼兒欣賞,引起興趣。
引導幼兒觀察紙杯花的材料:“看,這是什么?這朵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
2、鼓勵幼兒探索紙杯花的制作方法。
(1)一次性紙杯怎么才能變成一朵美麗的花呢?
(2)請幼兒示范用剪刀把紙杯剪成花的過程:從杯口沿直線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從杯口沿直線剪到杯底,直到將杯身全部剪開,用手將剪開的長條狀花瓣向外打開即變成花。
3、探索不同的分割方式,并運用對比色或漸進色均勻地涂色。
(1)回憶對比色和漸進色。
(2)探索不同的分割涂色方式。
除了把花心和花瓣分成兩半涂色,還可以怎么分,才能涂出不一樣的效果?
4、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及時反饋幼兒不同的分割涂色方法。
(1)幼兒沿直線見出花瓣。
(2)教師:可以選擇對比色,或漸進色進行涂色,涂色的時候要用力,要有耐心。
5、集體展示作品,教師小結。
將幼兒的制作的紙杯花串起來,變成一個個花串。懸掛起來。
小班簡易手工活動方案反思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正確的方法沿直線撕紙。
2.發展手眼協調的能力,鍛煉小手指肌肉。
3.體驗完成作品的快樂,初步嘗試簡單合作。
活動準備冰激凌底板3份,范例1份,操作紙若干,各式冰激凌圖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一、欣賞冰激凌圖片,引發參與活動的興趣師:“夏天到了,在炎熱的夏天里小朋友們喜歡吃些什么呢?”
師:“你們喜歡吃冰激凌嗎?我帶來了很多冰激凌圖,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出示范例,激發創作熱情師:“我也做了一個超級冰激凌,你們看!”
分析冰激凌的材質和上面糖果制作的方法。
三、幼兒嘗試制作冰激凌上的小糖果,學習正確的沿直線撕的方法1.交代操作要求。
師:“你們想用漂亮的紙撕一個正正的長方形的糖果嗎?”
師:“這張紙上有兩道線,一會就請你用自己能干的小手沿著這兩道線去撕出長方形的糖果來。看誰的小手最能干,能把線撕得直直的。”
2.幼兒嘗試,教師指導。
3.小結:兩只小手伸出來,緊緊捏住小紙片,一下一下向下撕,慢慢撕。
四、合作創作糖果冰激凌師:“我為你們準備了大冰激凌,但是上面沒有糖果,請你們做糕點師來給它裝上糖果吧!”
1.介紹材料師:“這里有撕糖果的紙,這是什么?”(輔助材料:水果塊。)“撕完了糖果,你還可以用這些水果塊裝飾一下你的冰激凌。”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五、活動小結、作品展示師:“我們把冰激凌帶給娃娃家的娃娃和他們吃吧!”
小班簡易手工活動方案反思篇8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感受到物體移動與力的關系,獲取有關物體移動需要力的具體經驗。
2、通過操作活動,培養幼兒的分析判斷能力。
3、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輕重不同的羽毛、紙團、皮球、積木、汽車、沙包、鐵塊若干。
2、室外準備器械:滑板車、大型積木、塑料圈等。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操作活動,引出問題。
指導語: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些東西,你們想玩嗎?在玩之前老師要提一個小小的要求,怎樣讓這些不動的東西動起來呢?有什么好辦法呢?讓我們先來試一試好嗎?
二、幼兒操作、探索
1、幼兒嘗試操作、觀察,教師指導,重點啟發幼兒想辦法讓桌子上的物體動起來。
2、提問:請你們說一說用什么好辦法讓這些動起來?(幼兒用動作講述表演)
3、教師小結:
原來,要讓這些物體動起來,可以用手推、拉、扔,可以用腳踢,還可以用嘴吹。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活動,進一步探索力與物體運動的關系
1、教師提出新問題,讓幼兒試著用不同的力移動物體。
2、教師小結:用力大,這些東西移動得就快,而且遠;反過來,用力小,這些東西移動得就慢、近。
四、第三次提問,操作嘗試,鞏固教學內容
1、指導語:剛剛我們是讓桌子上的東西動了起來,現在請你們想辦法讓周圍的東西動起來,看看輕的東西用力怎么樣?重的東西用力怎么樣?
2、今天,我們用了各種各樣的辦法,讓東西移動起來,我們知道輕的東西用力小,重的東西用力大;反過來,用力大,東西動得又快又遠,用力小,東西動得又慢又近。
五、延伸活動:幼兒到室外操作鞏固和感受物體移動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