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

    | 夢熒

    一、活動時間及地點

    時間:__年12月22日,晚上7:00—9:00

    地點:暫定食堂三樓南側

    二、活動目的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我國北方歷來有包湯圓的習俗,為了讓大家能夠真正過上冬至節,我們特別舉行這次冬至聚會。

    三、活動流程及任務分工

    1、包湯圓教學

    大概時長:20分鐘

    鑒于有些同學不會包湯圓,也為了能夠讓每位同學都能親身動手參加這次活動,特設此活動。

    現在需要資深“教師”三名,在活動當天為大家展示如何包湯圓,想學的的可以自己動手,三位“教師”要手把手教,確保每個想學的同學都能學會。

    所以現在就需要各位“行家”踴躍報名!

    2、包湯圓比賽

    大概時長:40分鐘

    簡單規則:一男一女為一組,二人合作包湯圓,組數不限。每組包20個湯圓,由三位“美食評論家”進行打分,勝出的一組將有豐厚的獎勵。

    評分標準(僅供參考):速度快(40分),湯圓美觀(40分),兩人配合默契、花樣多(20分)

    前期準備:需要統計大家誰會包湯圓,并隨即分組,還有三位“評委”也要經過選拔。

    3、文藝表演

    大概時長:40分鐘

    在湯圓包完之后,中間有一段時間要等湯圓煮熟,這段時間內進行文藝表演,比如相聲、歌舞、舞蹈等,務必使現場氣氛活躍起來。

    前期準備:由文藝委員負責鼓勵大家積極展示才能并做好統計,最后交給班長,以便安排時間。

    4、活動物資準備

    1、湯圓餡、面,盤子等——喬明偉負責

    2、“評委”、“參賽者”、“教師”人員報名及選擇——劉瑞琪

    3、現場照相、錄像、錄音,以及音樂的.播放等(需電腦、照相機兩部)——喬忠正、李璇

    4、現場文藝表演者報名及統計——文藝委員們

    5、活動期間飲料、零食以及娛樂工具等,外加比賽獎品——賈浩、張釗

    四、活動預算

    湯圓餡等:50元

    現場零食等:100元

    煮湯圓時的人工費等:50元

    比賽獎品等:50元

    合計:250元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2】

    冬至(天冷,這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間最長的一天。由此,白天開始一天天變長,夜間開始一天天變短。),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這一天,全國人民都要吃餃子“以防天冷凍掉耳朵”,為讓小朋友既感受到冬至的節氣,又能感受到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氣氛和樂趣,培養小朋友集體生活的樂趣,我們特舉行了本次集體活動。

    一、目的:

    1、鍛煉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培養自力更生的意識。

    2、感受集體勞動的快樂。

    二、時間:

    冬至日,12月22日。上午:9:0011:30。

    三、過程:

    1、準備階段:(30分鐘)

    ①、肉(已絞好的)、芹菜、蔥姜、調味佐料、面團、刀、案板、小搟丈兩個,小碗若干、小勺若干、盛餡盆、淘菜盆、鍋排等。

    ②、各班小朋友在老師的指揮下,在各自教室用桌子組合操作臺,小朋友分坐在操作臺的四周。小朋友們表演手指操《包餃子》,為即將開始的包餃子活動營造氣氛。

    ③、生活老師把芹菜(每班一顆蔥姜)分配給各班,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摘去菜葉,老師把分摘后的芹菜整理后,在小朋友的監督下淘洗干凈。(此過程老師應組織得有趣。如:有關芹菜顏色、生長、蔥姜的氣味、菜葉的收集和處理,小朋友選出監督員監督干活的質量等。)

    ④生活老師把收集上來淘洗干凈的芹菜、蔥姜(在活動室)進行切碎。班級老師請小朋友逐個觀看切菜的過程。

    2、拌餡階段:(10分鐘)

    生活老師把切碎的菜和肉放進盛餡盆并依次加入鹽、味精、五香粉、餃子調料、醬油、雞蛋等,進行搓和、拌餡。請小朋友依次參觀。(并說明雞蛋的用途為增強黏度,醬油為調色,好看、增強食欲)(地點:活動室)

    3、搟面皮階段:(30分鐘)、(與包餃子同步進行)

    生活老師和班級老師進行分工,搟面杖,切成小面團。老師先示范,請小朋友依次摁成面片并成搟餃子皮。(2個/人次)(地點:活動室)(開始前,請班級老師給小朋友們洗手)

    4、包餃子階段:(50分鐘)

    生活老師把餃子皮分給小朋友(2個/人次),班級老師把餃子餡分別放在小朋友的餃子皮上,然后,班級老師進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進行包餃子。(評出包得又快又好的餃子,對小朋友進行獎勵,獎小禮品一份)(各班根據自己班級包的餃子進行數數)(地點:各班教室)

    5、水煮階段:(30分鐘)

    生活老師集中包好的餃子,放進開水的鍋里。水煮開添涼水一勺,共三遍,至直餃子熟透。請各班選出代表兩名到廚房參觀。回班后講給小朋友們聽。

    6、吃餃子階段:

    生活老師把煮熟的餃子分發給各班的餐盆中,老師進行配餐,請小朋友們品嘗自己包的餃子。(此階段氣氛應更為活躍:這是誰包的餃子?盛的數量?)

    四、回顧:

    下午上課后,請小朋友們進行討論包餃子的過程,老師總結。

    活動目標:

    1、圍繞“迎冬至”這一話題,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愉快心情。

    2、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3、通過參加節日《迎冬至》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活動室里布置過冬至的情境,如掛燈籠、彩帶、自制鞭炮、拉花等。自制的冬至倒計時、愿望樹、每人準備一個禮物。卡紙裁剪成賀卡形狀、皺紙、廢舊圖書里的圖片、錄音機等。

    2、知識經驗準備:豐富有關過冬至的知識經驗,如:讓幼兒觀察家里為過冬至而忙碌的大人;介紹燈會、聯歡活動、放焰火等活動。

    3、事先取得家長的配合,在教學活動后的日子里給自己的孩子送禮物。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激發迎冬至的愉快情緒。

    1、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室的變化,激發幼兒的愉快情緒。

    師:發現活動室有什么不一樣?

    引導幼兒自由描述班級的變化。(漂亮、新穎、舒服、熱鬧、喜慶、高興等)

    師:是為了迎接什么節日的到來?

    2、冬至倒計時。

    師:離“冬至”還有幾天?

    小結: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冬至的第一天,也叫“冬至”,那天,全世界人民都要慶祝冬至的到來。

    3、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1)師:太陽公公出來了,它笑瞇瞇地迎接冬至。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是用什么方式迎接冬至的?

    (2)師:小動物是怎樣迎接冬至的?

    (二)出示冬至老人的禮物,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1、師:昨天,冬至老人給我們小四班的`小朋友送禮物了。

    一起看冬至老人的禮物:一張賀卡和一棵冬至愿望樹。

    師念賀卡上冬至老人“寫“的話:”小朋友們,過了冬至,你們就又長大一歲了,祝你們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

    2、師:過了冬至,還有誰也長大了一歲?

    啟發幼兒說出周圍的人,親戚、鄰居、伙伴、各種動物也都長大一歲了。

    3、師幼一起圍坐在“愿望樹”旁,表達自己的愿望。

    師以神秘的口吻告訴幼兒:這是一棵神奇的“愿望樹”,只要對著“愿望樹”說出自己的愿望,你的愿望就能夠實現。

    啟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可以是祝福家人或朋友的愿望,也可以是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想實現的愿望。請配班教師幫忙記錄下來,掛在“愿望樹”上。

    4、播放“冬至老人”的錄音,萌發對冬至的期盼。

    冬至老人:孩子們,你們的愿望我都聽見了。冬至快要到了,你們要怎樣歡迎我呢?(引出下一環節)

    (三)引導幼兒裝扮“愿望樹”,用多種方式迎接冬至。

    1、師:冬至快要到了,我們要怎樣迎接“冬至老人”的到來呢?

    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材料進行操作。

    第一組:制作賀卡

    材料:卡紙裁剪成各種賀卡形狀、彩筆、帖帖紙、廢舊圖書等。

    第二組:制作彩鏈、擰花、剪窗花,繼續豐富活動室里的布置。

    材料:各色皺紙、手工紙、剪刀等。

    第三組:裝扮“冬至愿望樹”。

    在“愿望樹”上掛上一些小禮物和裝飾用的彩鏈、彩燈等。

    2、老師和幼兒手拉手圍著“愿望樹”,高興地唱、跳,交換冬至禮物,再次感受濃濃的冬至氛圍。

    (四)活動延伸:

    請家長在活動后的日子里幫自己的孩子實現許下的愿望。

    教研組評析

    (一)選材

    豐富多彩的冬至蘊含了許多節日特定的認知元素,如,冬至的祝福、冬至的禮物、冬至人們的年齡變化等等,是幼兒學習的教材,教師能根據幼兒的談話及時捕捉教育契機,從選材來看,所選內容很恰當,很合時機,是幼兒喜聞樂見并感興趣的。

    (二)從組織實施來看

    1、讓環境說話。陳鶴琴先生在教育的原則中指出:“注意環境、利用環境。”在活動中,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環境創設,讓活動室充滿了歡樂喜慶熱鬧的氣氛。

    2、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一個能激發情緒的情境:首先,把“冬至”擬人化——“冬至老人”,并巧妙地利用禮物“愿望樹”,啟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接著,用多種方式迎接冬至老人,如裝扮“愿望樹”,然后,圍坐在“愿望樹”旁一起唱歌、交換禮物。在這個情境中,孩子們的情緒隨著情節亦步亦趨,能大膽地表達,很自然地誘導幼兒自覺地進入情境,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從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三)從師幼關系看

    小班幼兒是言語習慣養成的時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語言習慣就是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此活動,孩子們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互動的,使幼兒想說、敢說,接著,帶著興趣轉入操作活動,從孩子的活動表現可以看出幼兒的活動熱情非常高。整個活動流程使孩子們沉浸在迎冬至的氛圍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操作能力也得到了發展,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體驗快樂,獲得了發展。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為幼兒創設一個積極的語言環境。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3】

    一、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冬至的民俗文化活動。

    2、能獨立或與同伴合作制作湯圓。

    3、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氣冬至,知道它的來歷。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幼兒聽說過冬至要吃湯圓或湯圓的習俗。

    2、材料準備

    教師用材料:

    課件“冬至的秘密”

    幼兒用材料:《健康·社會》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和幼兒談話,引發幼兒已有生活經驗。教師:你知道冬至是哪一天嗎?在冬至時我們會吃什么?

    (二)感知理解

    1、播放課件“欣賞吧”中的`故事動畫,引導幼兒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并理解冬至吃湯圓的由來。教師:你覺得湯圓像什么?冬至時我們為什么要吃湯圓?小結:古代名醫張仲景把藥做成耳朵形狀的“湯圓”治好了人們耳朵的凍傷,后來大家就在每年冬至時吃湯圓來保護自己的耳朵。

    2、播放課件“欣賞吧”中的電子掛圖,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相關習俗。教師:冬至的時候除了吃湯圓,還可以吃什么?人們會做哪些事情慶祝冬至節呢?小結:冬至的時候,大家會吃湯圓、湯圓、糯糕等,有的地方有賀冬、送鞋等風俗。

    (三)操作體驗

    1、播放課件“玩游戲”,在游戲中體驗制作湯圓的樂趣。

    2、請幼兒完成《健康·社會》的活動,進一步熟悉并理解冬至的民俗文化特點。

    (四)總結分享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經驗。

    教師:今年冬至,你想和家人怎樣過節?小結: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小朋友們可以和家人一起包湯圓、包湯圓,講一講冬至節吃湯圓的由來。

    四、活動建議

    1、教師可以布置“冬至節”的展板,讓幼兒在環境中感受冬至節氣的特點。

    2、根據園所實際情況,可以在“操作體驗”環節引導幼兒一起包湯圓、品嘗湯圓,感受節日的快樂氛圍。

    五、活動延伸

    1、在閱讀區投放繪本《這就是二十四節氣》,讓幼兒通過圖片欣賞感受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特點。

    2、請家長掃描《健康·社會》封三下方小火車中主題四的二維碼,找到故事動畫《冬至的秘密》和幼兒一起欣賞,并商量、制訂家庭慶祝冬至的計劃。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4】

    【教材分析】

    冬至是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

    “亞歲”等。民間不僅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還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風俗,南方地區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本次活動將通過信息分享交流、觀看錄像、傾聽故事、欣賞幾兒歌等方式,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天文、物候、人事和民俗活動,加深幼兒對冬至的認識,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習俗。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節氣冬至,知道冬至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了解冬至的由來和民俗習慣

    2.能與同伴大膽交流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3.感受冬至的喜慶,萌發探索傳統習俗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收集與冬至有關的圖片和資料,了解關于冬至的諺語和習俗,教師自備課件《冬至的由來》、《張仲景與餃子的故事)、《冬至的習俗》,“幼兒學習材料”擁抱冬天》。

    【活動建議】

    1.請幼兒互相交流收集的信息,了解有關冬至的知識。

    (1)幼兒分組互相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有關冬至節氣的信息。

    (2)請各組代表到集體面前進行交流。

    (3)小結: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冬至標志著全年最冷的時候到來了。冬至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白天就會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從冬至這一天開始“數九”,過了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來了。

    2.請幼兒觀看《冬至的由來》的課件,了解冬至的由來。

    討論:古時候的人們是怎樣測定出冬至的?冬至具體是哪一天?冬至又叫什么?

    小結:古時候的人們利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時間在每年的陽歷 12 月 21-23 日之間。冬至并沒有固定于特定的.一天,所以被稱為“活節”。

    3.聯系生活實際,結合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冬至的民俗習慣,感受冬至的喜慶

    (1)請幼兒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同伴交流自己家是怎樣慶賀冬至的。提問:你們家是怎樣過冬至的?冬至晚上你們吃什么?

    (2)講述《張仲景與餃子的故事》,請幼兒觀看課件,了解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提問:冬至為什么要吃餃子?

    (3)請幼兒觀看課件《冬至的習俗》,簡單了解冬至的其他習俗,感受冬至的喜慶。引導幼兒交流:你還知道冬至哪些不一樣的習俗?

    小結:我國幅員遼,地理環境不一樣,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

    (4)請幼兒閱讀《擁抱冬天》第 22-23 頁,了解冬至的習俗。

    【活動延伸】

    請幼兒觀看視頻《二十四節氣歌》了解春分、秋分、立冬等其他節氣,進一步感受二十四節氣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張仲景與餃子的故事

    每年農歷冬至這一天,不論貧富,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這種習俗是為了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漢代著名醫學家。他不僅醫術精湛,而且心地善良,心懷百姓。東漢末年, 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

    后來,張仲景載然辭官,從長沙告老還鄉。他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恐饑受寒,平朵都凍爛了,心里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

    張仲景回家后,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得不可開交,但心里總記掛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讓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含藥治傷。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然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并煮熱。來求藥的人每人分得兩只“嬌耳”和一大碗肉。張伸景將這種藥稱之為“祛寒嬌耳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后渾身發熱,血液通楊,兩耳變暖。

    一段時間過后,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人們稱這種食物為“耳”、“子”,在冬至時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善舉。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從此,子逐漸成為了人們喜愛的食物之一。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5】

    活動主題:

    情暖冬至,傳承文化。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冬至節,知道冬至的由來。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3、了解中國傳統食品—湯圓的來歷,通過動手實踐,掌握包湯圓的程序和技巧,提高生活的能力,體驗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家長準備:搟面杖、刀具、圍裙(班主任合理安排)

    2、班主任準備,宣傳冬至的`板報,有關冬至的科學資料視頻,兒歌、手指游戲、諺語。

    活動過程:

    1、由湯圓謎語趣味導入,謎語:岸邊一群小白鵝,撲通撲通跳下河。春潮張落三遍后,白鵝一起上山坡、(打一食物)今天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讓孩子看電視了解冬至來歷及相關知識。

    2、教師講解冬至的.科學知識,冬至,是中國古代24節氣之一,此時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是冬去春來轉換的標志。

    3、了解24節氣歌,冬至詩歌,冬至農諺及數九歌,學說冬至包湯圓手指游戲。冬至又是天最冷的開始,也是一九的第一天,諺語說得好: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 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楊落地,十九杏花開。

    4、播放兒歌《包湯圓》,然后做手指操。

    羊媽媽,(雙手比自己,一蹲一站)包湯圓,(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內、往外來回扳)中間突起,(雙手握拳)兩邊翹(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勢)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寶(兩只手半舉并左右搖動)

    5、學習包湯圓方法,體驗包湯圓樂趣。

    教師帶領孩子到廚房,與家長一起學習搟湯圓皮,包湯圓的方法。孩子們在勞動中體會了冬節,在快樂中品嘗了文化,在合作中愉悅了身心。

    6、品嘗及感恩教育,與長輩一起分享湯圓。

    幼兒園順利舉辦“情暖冬至”師生教育活動。二十四節氣作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但是人類社會燦爛文明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象征。冬至節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其久遠的傳承度和使用度,也代表著其較高的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6】

    一、活動主題

    冬至,我們在一起

    二、活動背景

    為進一步弘揚民俗文化,繼承傳統習俗,享受健康娛樂,彰顯傳統文化魅力。在這充滿激情的十二月份,冬至節的步伐慢慢邁近,這正是我們舉行活動的好時期,也是我們展示自己,鍛煉自己綜合能力的大好時機。而作為新時代的代言人,高中生總是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充滿著狂熱的激情,對新奇的活動必定會踴躍參加。這也是為了展示高中生的青春風采,增進思想交流,繁榮校園飲食文化,拓寬同學們的興趣愛好。同時,借冬至佳節、圣誕氣氛、元旦喜氣以師生包湯圓的方式,在動手中共創和諧,在和諧中品味歡樂,在歡樂中放飛夢想,為我們一起走過的風風雨雨、攜手創造的每一次成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三、活動目的

    1、冬至時節“吃湯圓”是中國許多地方的傳統習俗。在今年冬至到來之際(12月22日)舉辦“第二屆湯圓文化節”活動,圍繞冬至節日書畫展、包湯圓比賽一系列活動,讓同學感覺到節日的溫暖,并借此活動弘揚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包湯圓。給學生講解“冬至”的含義。

    2、借此機會,促進師生間的溝通交流,增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友情,增強全體師生的凝聚力,培養同學們的團體協作精神。

    3、臨近期末,也借此機會放松心情,緩解壓力,讓大家用輕松的心態,來對待即將到來的考試。

    4、以“豐富同學生活,增進師生之間感情”為宗旨,使我們的精神更加飽滿,讓同學們更好體驗到從制作到品嘗“湯圓”這一傳統美食的全過程。品嘗湯圓是為了品嘗那含在湯圓里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味道。

    四、活動時間

    20__年12月21日(星期三)上午9:30—11:30預計時長2小時。

    五、活動地點

    餐廳

    六、活動內容及流程

    活動內容:包湯圓(提前準備好幾枚洗干凈的硬幣,需找福湯圓,最后合影留念。注意別吃到肚子里!!!)、煮湯圓、吃湯圓、包湯圓比賽、敬老師吃湯圓(第一碗湯圓獻給老師們,學生齊聲喊:老師,你們辛苦了!請您吃湯圓!)。

    游戲環節:包湯圓比賽(質量)將學生分組,用準備好的餡料和湯圓皮進行包湯圓比賽。

    判定標準1:在規定的時間內,看誰包的`最多。湯圓數量一個一分,質量不過關的湯圓不計分,記錄各組得分情況,得分最高為勝。

    判定標準2:每小組選出5個湯圓進行評比,看哪些湯圓最好看美觀,最有創意,評出手最巧的小組和個人,用湯圓擺造型,并合影留念(注意收集素材)。

    七、前期準備

    1、班主任宣傳:關于冬至的由來(文字、視頻)

    橫幅標語宣傳:今日冬至湯圓明日三高驕子

    溫暖冬日

    百餃盛宴

    冬至冬至祝我福祉

    冬至吃餃學習學好

    (辦公室柴彬負責,掛在餐廳,餐廳電子屏能用更好)

    2、攝像、電視臺錄像制作宣傳。(張霖負責攝影、顧校長聯系電視臺)

    3、各班老師做好安全講解和發動工作。

    (1)以班級為單位包湯圓,班主任老師把學生分成若干組進行,人員分工有班主任老師分配,根據實際情況,年級主任把老師分到班級(必須參加)。

    (2)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物品有:拌好的湯圓餡、和好的面團、面粉,鍋排4—6個(也叫蓋排,放湯圓用的)、搟面杖(若干)、案板6個、勺子、圍裙,袖頭,口罩等(班級自備)。(注:老師把所帶物品提前分給有條件的學生,提前和家長進行溝通,周二下午5:00前送到學校)

    (3)活動期間播放音樂,烘托氣氛(年級主任準備音響設備)。

    4、學校提供面粉及和好的湯圓面和拌好的湯圓餡。(學校餐廳提供)

    5、保持好班級所在區域的衛生,注意安全(刀具)。

    活動期間不能任意涂抹面粉,吃飽不亂倒,杜絕浪費。

    八、老師人員安排

    班主任和配班教師

    九、其它

    1、安全教育、節儉教育(工具的使用)

    2、學生帶廚具要和家長溝通,征得家長同意和配合。

    3、注意個人衛生(提前香皂凈手)。

    4、橫幅內容:熱烈祝賀“冬至,我們在一起”活動圓滿成功!(餐廳門口懸掛)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7】

    一、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嗎?(冬至)

    2、介紹“冬至”的字源

    (1)會意字。甲骨文表示絲繩的終結,是“終”的本字。金文將絲結簡化為點;或另加義符日,表示一年時日的終結,當然是冬季了。篆文省去日另加義符,表示年末結冰的季節,以突出冬季。

    冬,四時盡也。—《說文》無冬無夏。—《詩·陳風》

    (2)最后,最終。

    (二)介紹冬至小知識

    1、你對冬至有哪些了解?

    2、教師介紹冬至相關知識

    (1)認識冬至

    (2)冬至的起源

    (3)冬至為什么吃餃子?

    3、了解古代人如何過冬至?(祭祀活動;食的.活動;禮的活動;娛的活動)

    4、了解冬至食品,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習俗。

    (三)冬至注意事項:(1、注意防寒保暖。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3、保持良好的心境。4、進行適當的御寒鍛煉)

    (四)交流: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過冬至的?你有哪些感受?

    (五)作業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

    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8】

    一、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冬至的由來

    2、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3、讓學生懂得去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教學重點:

    了解冬至這個傳統節日的文化。

    三、教學難點:

    領略祖國的傳統文化——冬至的的無窮魅力,意識到在生活中能夠懂得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并以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四、活動形式:

    朗誦、講故事、游戲、吉他、小品、歌唱等

    五、活動過程:

    1、宣布主題:主持人宣布“情暖冬至,洋溢青春”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2、節日冬至的由來和傳說:

    (1)請聽朗誦詩詞《小至》和優美詩句

    (2)講述冬至的傳說和習俗:如冬至吃餃子、狗肉和混沌等。

    3、冬至是一個開心的節日,接下來一起來玩游戲“模仿秀”

    4、在冬至這天,家人都會團聚一起吃湯圓,接下來請傾聽吉他《賣湯圓》

    5、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幽默又搞笑的小品《賣湯圓》

    6、冬至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父母的負擔。接下來請聽朗誦《歌頌母親》

    7、在這歡樂的節日當中,每個人心中都有愿望,下面請聽歌曲《許一個愿望》

    8、伴隨著歌聲,學生暢談自己的愿望。

    9、班主任總結。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9】

    一、了解農歷、24節氣。

    1、欣賞校本課程-24節氣圖片。

    2、了解農歷與公歷區別。

    3、了解24節氣由來。

    4、讀、背24節氣歌,清楚24節氣名稱。

    二、學習冬至習俗、傳說。

    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節氣嗎?(冬至)

    1、那冬至的具體時間是哪一天呢?(每年12月22日左右,12月21——23日),今年正好是12月22日這一天。

    2、冬至有什么特點呢?誰來給大家介紹?

    3、讀“九九歌”。你知道這首九九歌和冬至的關系嗎?(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 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

    4、還記得冬至那天晚上你們吃的什么嗎?怎么都吃的餃子呀?難道有什么講究嗎?(學生交流,了解冬至吃餃子的故事)

    5、原來還有這樣的習俗和傳說!那你還知道冬至有哪些習俗和傳說嗎?

    (1)冬至大如年: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2)冬至吃狗肉。習俗從漢代開始。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狗肉,覺得特別鮮美,贊不絕口。

    (3)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4)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6、同學們搜集的習俗和傳說還有很多,下面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注意剛才交流過的就不要重復了。

    三、交流冬至諺語。

    四、交流冬至詩詞。

    重點誦讀《邯鄲冬至夜思家》,學生在誦讀中體會詩意,感受詩人情感。

    五、總結。

    六、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諺語、詩句,并抄寫到農歷游記本上。

    2、搜集有關梅花的詩詞、圖片。

    3、下一個節氣是小寒,搜集、準備資料。

    課后反思:

    這節課是一節全新的課,對于學生、對于家長、對于我來說都是如此。由于要對家長開放,所以心里一直有些忐忑:家長能接受這樣的課程嗎?課堂上該以什么為重點學習?學生們的準備能不能達到預期設想?學習效果會怎樣?……眾多問題困擾著我,在上課之前心情一直是緊張的。但最終的展示結果還是很令人欣慰的。孩子們課堂上充滿了興趣,表現的很精彩;家長們反映也很熱烈,覺得這樣的課堂很能鍛煉孩子的能力,拓寬他們的知識面,也讓孩子對詩詞的背誦更有興趣,都表示會支持我們的校本課程繼續開展下去。盡管課堂上取得了令人高興的效果,但不足之處還是很明顯的:

    1、由于是第一次開課,所以對于課堂模式還是不很清楚,整節課下來環節不夠緊湊,重點不是很突出。

    2、課堂容量過大。由于是第一節課,要把農歷、24節氣的知識都介紹給孩子,所以課堂內容有些多,導致整個課堂比較急,每個環節都不能深入進行,有些浮于表面。

    3、教師對課程內容的了解也有待深入。以后每節課前要做大量準備,這樣才能保證課堂上有的放矢,避免出現不知孩子在講什么的情況。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10】

    冬至是中國傳統的24節氣之一,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這一天,全國人民都要吃餃子“以防天冷凍掉耳朵”。為讓小朋友既感受到冬至的節氣,培養小朋友集體生活的樂趣,又能提高孩子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所以設計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采用游戲化的教學形式“吃餃子”,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句型:我把__給__吃。然后通過完成操作表演仿編句型,將單調的仿編活動變得有趣好玩。

    活動名稱:

    香香的餃子

    學生情況:

    本班共8名學生,實際年齡在3-4歲之間,其中2名學生佩戴人工耳蝸,6名學生雙耳配戴助聽器。通過聽覺語言能力評估,本班孩子聽覺能力為一級,聽覺補償效果基本達到最適;語言年齡平均為3歲。

    活動目標:

    1、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__吃”,并能進行句型仿編:我把__給__吃。

    2、通過活動,讓孩子學會分享勞動成果,培養幼兒熱愛家人的感情。

    活動重點:

    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__吃”。

    活動難點:

    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__吃”,并能進行句型仿編:我把__給__吃。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在生活中吃過餃子,已經了解一些相關知識

    2、物質準備:兒歌《包餃子》、實物餃子、小朋友做好的橡皮泥手工餃子、水果模型、小動物模型、家庭成員的手指偶

    活動過程:

    一、點名法檢查助聽器的工作狀態。

    聽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師擊掌問好。

    二、活動導入:播放兒歌《包餃子》,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題。

    羊媽媽,(雙手比自己,一蹲一站)

    包餃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內、往外來回扳)

    中間突起,(雙手握拳)兩邊翹(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勢)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寶(兩只手半舉并左右搖動)

    師:兒歌里,羊媽媽包什么?

    幼:羊媽媽包餃子。

    三、出示實物餃子,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請幼兒觀察、講述餃子的外形特征,并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吃餃子的經歷。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餃子長什么樣子?

    幼:餃子像小船,像元寶,還像橘子瓣兒……

    師:你們吃過餃子嗎?什么時候吃的?

    師:冬至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吃餃子,要不然,耳朵都凍掉了。

    師:餃子好吃不好吃?餃子里面有什么?

    幼:餃子很好吃。餃子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餡兒。有雞蛋,有韭菜,有肉肉……

    師:你們喜歡吃餃子嗎?你們會不會做餃子?

    ……..

    四、請小動物吃餃子,練習句型:我把餃子給__吃。

    師:“喵喵喵”,小貓來了,它說它聞到小朋友做的餃子真香!它也想吃餃子,誰想讓小貓吃餃子?

    師:小貓說:謝謝你,你的餃子真好吃。小狗小狗,你怎么了?你也想吃餃子嗎?那么誰想讓小狗吃餃子?

    (引導幼兒練習表達:我把餃子給__吃。)

    五:學習仿編:“我把__給__吃”的句式。

    通過“我愛我家”游戲,學習仿編句式。幼兒通過教師引導學習仿編句子。我們也請爸爸媽媽吃水果吧?如:我把蘋果給爸爸吃。我把香蕉給媽媽吃……

    六、老師總結,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餃子,體驗自己動手制作食物的快樂。

    活動反思:

    語言教學的核心在于“運用”二字。本次活動通過創設豐富的情景,讓幼兒在寬松的游戲中不知不覺練習句型,大膽仿編。而且兩個情景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對于他們并不陌生,更容易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11】

    一、活動主題:

    情暖冬至,愛在助困

    二、活動對象:

    所有勤工儉學崗位人員

    三、活動時間:20年12月21日晚7點

    四、活動地點:

    B#204

    五、主辦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助困辦公室

    六、活動形式

    :(一)、勵志視頻通過播放勵志視頻,幫助崗位克服自卑心理。

    (二)、知識競答自選題目(勵志題目),答對即可獲得獎品,答錯仍有參與獎。

    (三)、演講現場采訪崗位,請各崗位談談自己對學院助困工作的看法和寶貴的建議,并邀請優秀崗位代表上臺演講,談談工作、學習心得,激勵其他崗位在工作和學習上取得進步。

    (四)、溫情送湯圓邀請所有在場崗位人員共聚食堂,分享湯圓,傳達節日祝福和學校的關愛。

    七、活動流程:

    本活動共分為兩個階段,前期對活動的相關內容進行宣傳,并把活動的有關任務下達到各個干事并做好準備工作;后期將于12月21日舉行“情暖冬至,愛在助困”活動。

    八、經費預算:

    布置、宣傳費用:200元

    湯圓、獎品:600元

    總計:800元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12】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冬至節,知道冬至的由來。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活動內容:

    1、綜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學:白天短、黑夜長

    3、讓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來臨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包餃子、喝冬釀酒、吃餛飩憶西施等,讓孩子感受到冬至的節氣。

    附兒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餛飩,北方餃;

    曖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掃;

    會親訪友拜老師;平安幸福樂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這一夜,最長了;

    甜甜蜜蜜睡一覺;明天太陽會更好。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13】

    一、活動目標:

    1、能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知道冬至由來。

    2、愿意當眾表達,表達時自然、從容、自信。

    二、活動準備:

    利用回家時間和父母收集關于冬至的相關信息

    三、活動過程:

    (一)音樂歌曲《給小桃樹穿件新棉襖》導入:

    教師彈奏樂曲,學生隨樂曲演唱。

    孩子們,你們歌唱的時候特別專注,真棒!

    剛才我們演唱了有關冬節歌曲《給小桃樹穿件新棉襖》,冬季里有個節日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節日呢?(冬至節)

    (二)冬至節的談論

    小朋友說的真好,冬至節就要到了。哪個小朋友能給我們說一說冬至節(叫3-4名學生)

    冬至節我們可以做哪些活動來慶祝呢?(改變戶外運動、包餃子、講給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廁穿著外衣,到小班請弟弟妹妹一起進行戶外活動。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14】

    一、設計初衷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同時也是一個傳統節日,每年的冬至家家戶戶都有吃湯圓、吃麻糍來表示全家團聚、慶豐年的習俗。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化的廚具卻很難做出口味地道的麻糍了,很多人對其傳統的制作過程也已全然不知。冬至即將來臨,利用現有的資源讓幼兒親身體驗制作麻糍,不僅能讓幼兒感受節日的氣息,了解麻糍的制作過程,同時也讓幼兒感受勞動的快樂,激發幼兒對傳統工藝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冬至與麻糍的意義,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識及制作技能。

    2.能獨立或與人合作制作麻糍,體會勞動的快樂,激發愛勞動的情感。

    三、客座教師:

    章良忠(以下簡稱“章”)

    四、活動對象:

    大班

    五、活動準備

    1.與客座教師聯系,把制作麻糍的工具準備好。 (糯米、芝麻、黃豆、紅糖)

    2.聯系車輛。

    六、活動過程

    (一)教師交代活動目的及注意事項。

    1.師:過幾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吃麻糍,你們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來的嗎?(幼兒:不知道)那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去參觀麻糍作坊,好嗎?

    2.師:外出活動應該注意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隊伍、講禮貌,等等)教師小結:外出時除了講禮貌,還要注意安全,特別是到『糍店,那兒人很多,很擠,小朋友要注意安全,還要跟好隊伍,并要在老師指定的地方參觀,不能隨便亂跑。

    (二)談話,激發興趣。

    章:小朋友吃過麻糍嗎?幼:吃過,很好吃。

    2.章:你們還記得麻糍是什么樣的?

    幼:圓圓的,軟軟的;黏黏的,外面還有粉;特別軟,粘牙….

    章:看來小朋友很喜歡吃麻糍,說得很棒

    3.章:誰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

    幼:我奶奶說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圓…

    章:今天,我就帶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

    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搗米

    (1)章:小朋友,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

    幼:好大的石頭,中間有個大口,是用來盛水的吧!

    章:這叫搗池,是用來搗米的。我們做麻糍先要將米蒸熟,再倒入搗

    池中反復捶搗,直到米粒全都一起為止。

    (2)幼兒觀看搗米操作情況。

    (3)幼兒嘗試、腦沁

    (4)幼兒說說淘米的感覺。

    幼:好重,抬不動;太累了,我們兩個人也抬不動…

    章:搗錘是用石頭做的,有幾十斤重!這些米就是諶著重的作用才

    能融在一起。

    2.癍團曾

    (1)章:我們要將搗成的米團捏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麻糍。誰知道怎么把米團變成麻糍?

    幼:用手搓;就像搓湯圓一樣,先搓圓再壓扁…

    章:到底是不是,我們一起

    來看一舉

    (2)章沸黯碰:鋤一部分米團矽人手中,捏出小塊拉斷。好嗎?

    (3)幼兒操作,講述漣動體

    幼: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難捏;剛開始轄出夾墾圓圓的,可是拉也拉不斷,所以就變得長長的了;米團軟軟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

    了……

    3.滾豆沙

    (1)讓幼兒區別滾過豆沙和沒滾過豆沙的麻糍的呸道。

    章:你們來嘗嘗自己捏出來的麻團。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章:這個好吃嗎?(幼兒品嘗)

    幼:又香又甜。

    章: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滾上豆沙,這樣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滾太多,也不可太少,還要滾得均勻。

    (2)觀看客座教師滾豆挲。

    (3)師幼共同嘗試滾豆覬

    4.幼兒品嘗。

    (三)小結。師:小朋友,伯伯為我們做的麻糍好吃嗎?

    幼:好吃!師:但是做出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勞動,你們剛才也看了章伯伯在搗米的時候流下的汗

    水,可見我們的糧食來的是多么不容易!我們不僅要愛惜糧食,而且要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四)延伸活動(回幼兒園嘗試做麻糍)師:小朋友,我們觀看了制作麻糍的過程,現在我們也來做麻糍,讓我們跟著廚房阿姨一起來做吧!

    1.幼兒嘗試制作麻糍。

    2.幼兒品嘗。

    七、活動成效

    孩子們在了解制作麻糍的過程中感到興奮、新鮮好奇,表現得非常積極,每一環節都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認識傳統工具,在體驗到勞動快樂的同時也

    感受到取得成果的不易。吃著親手制作的麻糍,節日的氣氛已悄然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里,今年的冬至對孩子來說一定意義非凡。

    2023年學校冬至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篇15】

    一、活動目標

    在動手制作湯圓中感受冬至的節日氣氛。

    知道冬至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簡單了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嘗試動手制作湯圓。

    二、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九九歌》童謠音頻及圖片;“湯圓”圖片;“湯圓”手工成品圖。

    材料準備:超輕黏土、卡紙剪成的紙盤。

    三、活動過程

    播放童謠音頻及圖片《九九歌》,引出活動主題。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很特別的童謠,名字叫《九九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童謠中出現了哪些數字?

    ——這些數字是什么意思呢?

    小結:這是一首描寫天氣變化的童謠,童謠中出現了一到九九個數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數九歌》。人們習慣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每九天算一個“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數完九個九之后,冬天結束,春天就來到了。

    組織談話,引導學生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你們知道冬至是個什么日子嗎?

    ——冬至是哪一天?

    小結:冬至又叫“冬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

    出示圖片“湯圓”,引導學生了解冬至的飲食習俗。

    ——冬至這天,你家會吃些什么?

    ——湯圓是什么形狀的?(圓圓的)

    ——湯圓有什么顏色?(白色、紅色、黃色、紫色……)

    小結:冬至這天,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吃餃子習慣。南方地區有冬至吃湯圓的習慣。

    出示手工成品圖,播放童謠音頻《九九歌》,發放材料“超輕黏土、紙盤”,鼓勵學生動手制作湯圓。

    (可根據風俗習慣將湯圓換成餃子)

    ——我們一起動手來制作好吃的湯圓吧。

    ——我們可以用各種顏色的超輕黏土制作湯圓,還可以把湯圓搓成你喜歡的形狀。搓好的湯圓要放在紙盤子上哦。

    溫馨提示

    童謠《九九歌》的內容不要求學生理解,教師在講解內容的時候不宜太深入或時間太久。

    四、活動延伸

    五、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投放材料“超輕黏土”,鼓勵學生動手制作餃子。

    六、日常活動

    將學生制作好的湯圓裝飾在班級的美工區內,供學生欣賞。

    758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果冻|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区|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毛卡片|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老阿姨| 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久久|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