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網絡安全知識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青少年網絡犯罪也日漸增多,而青少年網絡安全意識的淡薄,為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那么你對青少年網絡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于青少年網絡安全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青少年網絡安全知識
1、網絡安全的預防與應對
(1)沒有經過家長同意,不要在網上泄露姓名、年齡、學校或家庭地址、電話或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
(2)如果在網上看到不良信息,離開這個網站,并告訴家長。
(3)固定聊天室。使用哪個聊天室,要告知父母,必要時由父母確認該聊天室是否適合我們使用。不要在各聊天室之間“串門”。
(4)未經父母同意,不與任何網上認識的人見面。如果確定要與網友見面,必須先征求父母的同意,然后在父母陪同下進行。
(5)收到不明來歷的電子郵件,如主題為“中獎”、“問候"之類,應立即刪除。若有疑問,立刻詢問父母如何處理。
(6)不要瀏覽“兒童不宜”的網站或欄目,如果無意中進入了此類網站,要立即離開。
(7)記住:互聯網上的東西不一定是真實的,網上的人也并不都像他們自己所說的那樣,有可能是偽裝的。
2、小朋友不能進游戲廳和網吧。
3、小朋友不可以把自己與家人的照片、地址、電話、學校班級等個人資訊告訴你的網友,除非經過爸媽和老師的同意。
4、小朋友不能把自己在網絡上使用的名稱、密碼告訴網友。
5、小朋友上網時間過長將會影響學生的視力。
6、小朋友在接觸和使用網絡的時候,上網時間每次不要超過1小時,每天不要超過3小時。
7、與同學發生矛盾時,我們不可以模仿游戲中的暴力遏制對方。
8、小朋友上網結束后,應該關閉電腦。
青少年網絡安全小知識
第一,要提高網絡安全立法與監管工作。不管是過去有多好,但隱患還有很多,要盡快制定各種各樣的網絡安全法,特別是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法。同時,要加強網絡信息的監管,從立法和監管兩方面保障青少年安全上網,健康成長。
第二,加強網絡安全教育。首先,家長要引導和教育孩子怎么樣去鑒別網絡信息,這是一個過程,一定要有這種教育意識。同時,我覺得“關注青少年網絡安全 爭做中國好網民”就是很具體的教育,這樣我們的家長和老師們對孩子們宣傳教育的時候更有操作性,未來網應該繼續走在加強未成年人安全上網教育工程的前面。
青少年上網安全注意事項
1、網絡交友要警惕,注意區分網絡與現實的區別,避免過分沉迷于網絡。
2、不要在不信任的網站上留下任何個人真實信息(包括姓名、年齡、住址以及就讀學校、班級等),或者把這些信息透露給其他網友。
3、謹慎防范網絡中出現的有不良意識的網友或違法分子,注意加強個人保護意識,以免不良分子對個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騷擾。
4、在網絡活動中應守法自律,對網絡上散播有些有害的、不實的公眾信息進行分辨,不要受不良言論和信息的誤導,不要參與有害和無用信息的制作和傳播。
5、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和網友直接會面或參與各種聯誼活動,以免被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危及自身安全。
6、應在家長的幫助和指導下進行網絡購物或交易,事先對商品信息或交易情況進行核實,不輕易向對方付款或提供銀行卡密碼,警惕網絡詐騙。
7、家長應對學生上網情況多加關心、指導和監督,并適當控制學生上網時間,避免長時間上網引起的各類病癥發生。
下一頁更多有關“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的內容p副標題e
青少年網絡安全教育
一、校園網絡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
1、學生辨別分析能力不強,追求新奇、刺激,造成網絡道德危機(侮辱欺詐、匿名攻擊)
2、瀏覽網上暴力、**內容,嚴重摧殘身心健康
3、沉溺于電子游戲,荒廢學業,甚至因過度緊張疲勞而猝死
4、網絡交友不慎,容易受騙受害
5、高年級學生帶低年級學生或同學結隊上網,相互影響。 社會方面
6、網吧經營不規范,對上網者無任何約束
7、禁止學生進入不健康的網絡世界
8、對網吧監管不到位
二、危害: 在缺乏家長和學校的引導下,學生漫無邊界地在網上遨游容易產生各種問題:
1、孩子容易沉迷網戀甚至沉迷網絡婚姻 據了解,很多學生有似是而非的網戀經驗。據《拉薩晚報》報道,拉薩市某中學近1/6的學生在網上 “虛擬婚姻”,擁有了一個“老
公”或“老婆”。而且這些學生對待“虛擬婚姻”的態度十分認真,這種現象在拉薩如此,經濟發達的地方情況更加讓人擔憂。
2、學生自制力較差,沉溺上網,性格容易變得孤僻甚至會疏離家人 長時間上網,會造成懶于與人溝通,性格變得孤僻。據新華網最新調查顯示:青少年沉迷上網的情況十分嚴重,六成受訪者平均每天上網超過4小時,有一**更達9小時,有六成受訪者表示寧愿上網也不想與家人在一起。
3、依賴網絡會影響學生心理 根據某報報道一位連續24小時“泡”在網上的中學生因出現思維障礙而被迫送往醫院治療。該學生已有兩年網齡,經常上網“沖浪”,出事時仍坐在電腦前。心理咨詢專家說,這種“網絡性心理障礙”患者的人數正在上升,且治療十分困難,目前我國對此還處于探索階段,網絡對心理的影響應該引起人們共同的關注。
4、網絡黃毒侵蝕身心健康 目前,網吧普及率高,為了瀏覽黃色網站,玩黃色游戲,個別學生因此而逃學、墮落,甚至犯罪。這不僅嚴重毒害學生的心靈,還擾亂了學校周邊的秩序。
5、網絡游戲正在教孩子走上犯罪不歸路 南方網訊 :為了偷錢去玩網絡游戲,竟然將熟睡的奶奶砍死,將爺爺砍成重傷;為了檢驗游戲中“武士”的殺人絕招,竟然將這些招數用在17名少年的身上,奪取了17條人命。網絡所營造的虛擬世界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而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網絡游戲是最典型的例證。網絡游戲已經成為一個打造百萬富翁的“黃金”產業,然而這個以青少年為主要消費群,充滿著暴力、兇殺、**的產業,正面臨著社會責任感的缺位,行走于灰色地帶„
網絡猶如一把雙刃劍,在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正在侵襲著人類的生活。因此加強對學生上網引導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一般來說家長不經常上網,對網絡的了解大都不如學生,有些甚至是網盲,對學生上網的引導顯得力不從心。于是,學校和老師對學生上網的引導就至關重要了。
三、校園學生應遵守網絡道德規范,養成上網的良好**慣。 中學生不要沉浸于網上聊天、游戲等虛擬世界,不瀏覽、制作、轉播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侮辱、謾罵語言聊天,不輕易和不曾相識的網友約會,盡量看一些和自己的日常學**生活有益的東西并且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制力;大家要在感性與理性認識相結合中學會五個拒絕:一是拒絕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絕網絡侵害;三是拒絕不良癖好、不良行為;四是拒絕黃、暴力的毒害;五是拒絕進入未成年人不應該進入的網吧。 具體做到:
(一)沒有經過父母同意,不要輕易把自己及家庭中的真實信息在網上告訴別人。
(二)如果要與網友見面,必須在父母的同意和護送下,或與可信任的同學、朋友,最好是自己的長輩結伴而行。
(三)時常進同一個聊天室。在聊天室中,如果發現有人發表不正確的言論,應立刻離開,自己也不要散布不正確的言論,或攻擊別人。
(四)不要在聊天室或BBS上散布對別人有攻擊性的話語,也不能傳播或轉發他人那些違反中小學生行為規范甚至觸犯法律的內容,網上網下都得做守法的小公民。
(五)盡可能不要在網上論壇、網上廣告欄、聊天室上公開你的Email地址。
(六)如果你有多個Email信箱,盡可能設置不同的密碼。
看過“青少年網絡安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