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開展市民教育活動方案
引言是方案、預案生成的基礎,一定要有,否則,就失去了制訂的意義和依據。而社區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展開社區活動前提條件是具備一份合格的活動方案。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社區開展市民教育活動方案”,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社區開展市民教育活動方案1
在2020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我們服務部安排這次送溫暖——包餃子活動,旨在加強和社區被家庭收養小朋友的溝通,和他們建立更深厚的感情,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對新的一年有更多的憧憬,也為了感謝收養家庭的父母對孩子們的照顧和他們對我們服務工作的一貫支持。
一、活動名稱
牽手社區,共度佳節。
二、活動目的
拉近我們與社區的關系,在新年來臨之際給社區孩子帶去問候,讓他們感受來自我們真心的關愛。
三、活動時間
2020年_月_日上午9:00——13:00。
四、活動地點
各個收養家庭,考慮小孩人數和其他的條件,主要是在收養十個小孩的家里。
五、活動經費預算
社里參加人數:_餃子:_元∕人孩子:_餃子:_元∕人襪子:_雙_元其他:_元總計:_元
五、前期準備
活動前和家長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_月_日,安排人員到市場采購餃子皮、餃子餡、襪子等其他物品。準備好照相機等?;顒忧斑M行動員,讓大家了解活動的過程,做好相應安排。
六、活動流程
1.1月1日上午9點左右到達,和家長溝通好后,開始作好各個方面的準備,包括人員安排和具體的分工。
2._點左右開始包餃子,_個人分別負責_個小孩,教他們包餃子,_個同學負責收集餃子,_個人負責衛生,剩余的人分派到其他各家陪小孩玩,同家長聊天,了解孩子們最近的生活情況和身體情況。
3._點半左右,開始煮餃子,由_個人負責,其他人陪孩子們玩,教他們唱歌,給他們表演節目等。
4.餃子煮好后,安排_個人左右分別送到其他家庭,并陪孩子們吃,邊吃邊玩
5.收拾整理,打掃衛生。
6.下午_點左右,活動完成,帶隊回學校
七、其他
由于有些小孩不能吃東西,所以把餃子改送為其他東西,比如說襪子等保暖衣物。
八、活動總結
每個人員寫一點活動感受和對活動的意見和建議,指出活動中的不足,吸取經驗,整理活動中的各個材料,對活動進行總結
一直以來我們和他們的關系僅僅只是表面的嬉戲玩鬧,沒有更深一層的接觸,所以想通過這樣更融洽親近的方式來多了解他們一下,也讓他們更加信任我們,同時傳遞社會對他們的關愛。因為是第一次舉行這樣的活動,可能會有很多漏洞和考慮不周的地方,但是從意義和活動形式上來說,是很有可行性的一個活動。
社區開展市民教育活動方案2
為開展好20年春節期間關愛幫扶慰問孤寡老人、貧困人群、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和殘疾人活動,建立我街道關愛幫扶慰問志愿服務行動長效機制,特制訂本次活動實施方案:
一、活動時間
20年1月1日至2月6日
二、活動內容
(一)活動主題。關愛留守兒童、幫扶空巢老人,慰問孤寡老人、貧困人群、農民工和殘疾人,奉獻志愿愛心、構建和諧社會。
(二)活動范圍。全街道留守兒童(六到十四周歲父母常年或連續三個月外出務工的在家兒童和孤兒、遺棄兒童及單親家庭兒童),全街道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五保戶”、“三無”人員、困難人群、農民工和殘疾人。
(三)活動方式。以社區為依托,由駐社區干部牽頭,以婦女干部和團員青年為主體,結對幫扶學校和社區干部廣泛參與,采取志愿者和干部職工聯動“多帶一”結對幫扶的方式。
(四)活動內容。對關愛幫扶慰問人群面臨的主要困難,通過結對幫扶,為他們分別提供發放慰問品、心理撫慰、生活照料、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文體活動、法律援助等幫助。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工作:
1.對留守兒童進行家訪。通過家訪,看望留守兒童,及時了解和解決留守兒童的緊急需求。積極為留守兒童提供作業輔導、心理疏導、精神慰藉、生活幫助等服務。
2.為空巢老人組織文化、生活服務。熱心陪同老人聊天解悶,幫助空巢老人打掃衛生、洗衣做飯、理發等營造家庭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圍,并積極動員空巢老人參與街道、村(居)各類文藝團體和文化娛樂活動。
3.街道組織一次大型元旦春節送溫暖活動,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孤寡老人、貧困人群、農民工和殘疾人送上節日的溫暖祝福。各社區根據實際情況,對轄區需要關愛人群送溫暖。
社區開展市民教育活動方案3
一、活動時間:年1月27日
二、活動地點:
敬老院、敬老院、敬老院;救助站;流浪點
三、活動背景、目標和對象:
每年農歷的十二月俗稱臘月,十二月初八(臘月初八)既是臘八節,習慣上稱作臘八;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是最講究的習俗。
然而,在這個溫暖的節日里,并不是每個人都會有親人的關懷和愛護。城市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天為被、以地為床。敬老院里更是聚集著缺少家人關愛的老人。
這個臘八節,送上我們的微不足道的問候,希望能給長者和流浪人員帶去關懷,帶去溫暖。
四、主辦單位:、
贊助商:
五、活動流程:
1、前期準備:
聯系并統計各派送點所需粥品數量。
莞城敬老院:95份
東城敬老院:110份
萬江敬老院:65份
救助站:85份
流浪點:45份
a 招募志愿者:1月7日-1月9日。
b人員安排:1月9日,確定志愿者人員。派送人員20人,一個點安排4個人。活動指揮以及后勤人員2-5人與粥城和時報進行聯系,并負責調配各小組粥的數量。
c 每組派送由4名志愿者組成,組長一人,負責聯系和總結。
d 人員集中方式:方案一車輛足夠時,集中出發;方案二,汽車不足時,自行在指定時間前往指定地方;
e 小組分工:每組4人,包括領隊1人,活動攝影1人,
f 物資安排:粥的運送由粥城負責。相機5臺,把活動的記錄下來。如有dv,更加理想。
社區開展市民教育活動方案4
一、指導思想和意義
1、指導思想:將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去關心社會發展,去關注社會問題,去嘗試解決自己研究的社會問題,成為學生課余生活的有益補充,開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會實踐的新途徑。
2、意義:
1)改變學習方式,拓展學習資源,拓寬發展空間。
2)參與社會實踐,激發學習興趣,增進生存體驗。
3)主動服務社區,形成服務意識,強化社會責任。
二、社會實踐的組織形式:
組織形式:小組合作模式。學生一般由6—10人組成社會實踐活動小組,自己推選組長,聘請有一定專長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師、學生家長等)為指導老師。研究過程中,活動小組成員有分有合,互相協作。
具體過程參考如下:
a、編組、選題
b、聘指導教師
c、制定活動方案
d、小組研究設計具體操作(設計訪談表格、問卷;制定參觀、觀察、活動計劃;準備錄音機、錄像機等活動工具)
e、實踐活動(觀察、訪談、問卷、實驗)
f、分析活動資料(定量:用統計圖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調查結果;定性:用比較與分類、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資料,找出規律特點。)
g、撰寫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三、注意事項:
1、在生活中提煉。從社會生活中選定主題,讓學生關注社會,體驗社會角色;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問題;學會健康愉悅地、自由而負責任地、智慧而有創意地生活。
2、在興趣中選擇。捕捉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開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間相互感染、相互促進,更好地發展興趣,培養特長,提高綜合素質。
3、合理利用各種資源。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網絡已經成為的資源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充分利用網絡上的技術和資源,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同時要充分利用圖書資源,從圖書館中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內容。
4、綜合運用各種方法手段。從參與研究的對象來看,可以采用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學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學校合作的方式。從研究采取的手段來看,可以采用活動設計、網絡技術、調查研究、參觀訪問、實驗演示、表演交流、測量制作、社會宣傳、服務、總結、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
社區開展市民教育活動方案5
根據北京市的統一部署,20年北京市將舉辦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廚藝比賽活動。我區將按照全市統一要求組織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廚藝比賽活動?,F就比賽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比賽目標
進一步貫徹落實市政府《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進十年行動規劃》,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營造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促進居民形成健康飲食和健康生活的觀念,提高居民改善飲食營養和膳食結構的能力。
二、比賽時間
20年8月
三、比賽主題
主題:健康廚藝,快樂生活
四、組織領導
海淀區健康促進工作委員會負責此次活動的組織實施。成立“海淀區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廚藝比賽活動辦公室”(以下簡稱“區比賽辦公室”),具體負責比賽工作的組織管理、協調督導。辦公室設在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各街鎮及各相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要成立比賽工作組織領導機構,由主管領導牽頭負責,設置專職或兼職工作人員組織落實。
五、工作分工
(一)區衛生局:負責牽頭組織協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廚藝比賽活動。
(二)區疾控中心:負責具體組織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廚藝比賽活動的開展,落實比賽場地、設備及聯系媒體報道比賽活動。
(三)各街鎮:負責組織本轄區健康示范社區、健康示范單位、健康示范食堂及健康示范餐廳符合條件的參賽隊參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廚藝比賽活動。
(四)各有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選拔本轄區符合條件的選手參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廚藝比賽活動,并負責本轄區參賽隊參賽內容的指導工作。
六、工作安排
(一)啟動階段(20年6月12日前)
海淀區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廚藝比賽活動辦公室下發活動通知,召開協調會,公布大賽活動信息。公布報名熱線82405726,號召符合條件的參賽隊參賽。各部門、街鎮確定負責人和聯系人,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組織符合條件的參賽隊報名。
(二)推廣和報名階段(20年6月中旬—8月3日)
健康示范社區、健康示范單位、健康示范食堂及健康示范餐廳各參賽隊自行到活動指定網站北京市海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下載報名表報送至轄區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本次比賽采用組隊報名的方式,每隊準備現場制作2個菜,一個全素菜,另一個葷素搭配菜。每隊報名2名主廚,每人制作一個菜。凡參加比賽的參賽隊都要填寫廚藝比賽報名表。轄區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審核人員報名情況并通過比賽或推薦形式選送轄區參賽隊參加區級比賽。轄區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于8月3日前將轄區參賽隊報名表(詳見附件2)報至區比賽活動辦公室。
(三)比賽階段(20年8月)
各轄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海淀區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廚藝比賽活動辦公室的指導下選送選手參加區級比賽(比賽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七、參賽細則
(一)參賽對象及要求
參賽選手年齡不限,身體健康,廚藝強。健康示范社區、健康示范單位、健康示范食堂及健康示范餐廳(詳見附件1)至少推選1支參賽隊參加比賽。
(二)參賽物資
1、操作臺、灶具、廚具、刀具、食用油、控油壺、食鹽、鹽勺、碗盤、勺筷、圍裙、抹布等由主辦方提供。
2、選手自帶參賽菜肴的原材料、輔料、調味料等(如需其他物資,請自行攜帶)。
(三)比賽流程
1、稱量菜肴主輔料重量。
2、回答主持人健康飲食提問。
3、選手每完成一件作品,介紹作品,交付工作人員,將作品貼號送與評委。
4、工作人員查看油鹽使用量。
5、選手清理操作臺上自己的物品,完成比賽,等待結果。
6、評審工作結束之后,統一公布成績。
(四)參賽內容
1、健康飲食問答
每組參賽隊回答3道飲食健康常識題,根據口頭回答情況打分。每個廚師至少回答一道題。
2、現場菜肴制作
全素菜和葷素搭配菜擬定為一家3口的晚餐,注意三餐分配,營養搭配。要求參賽選手在現場35分鐘內制作完成,并對制作菜品的菜品搭配、創意設計、用料選擇、制作工藝、營養價值等方面現場講解,評委根據色、香、味、形、口感、營養成分、油鹽用量進行評分。
(五)比賽規則
1.將報名表中餐廳和食堂廚師編為一組,為專業組;社區居民和單位職工編為另一組,為業余組。兩組成績分別排名。
2.每個參賽隊作品由一道全素菜和一道葷素搭配菜組成,原料、輔料、調料由選手自備。
3.遵守賽場秩序,聽從主持人和工作人員安排,尊重評委,尊重其他參賽選手。
4.參賽選手提前30分鐘入場簽到,遲到15分鐘以上取消參賽資格。制作過程中超時,酌情減分。
5.參賽選手準備作品介紹的文字稿件,要求寫清營養、主料、輔料和調料信息,制作過程。
6.參賽隊自備的主料和輔料只可事先洗凈、清理,不能事先切好帶進比賽現場,一經發現扣20分。
7.參賽隊2名選手得分相加,按照小組排名確定比賽名次。
(六)評分標準
本次比賽按照每道菜百分制的標準進行評分。健康飲食問答(15分),廚師講解(20分),菜肴制作(色、香、味、形、口感)(40分),營養成分(10分),油鹽用量(10分),操作臺衛生(5分)。
比賽評委由5人組成,1名廚師專業評委,1名營養專家評委,1名健康專家評委,2名普通評委。
(七)獎項設置
區級選拔賽專業組及業余組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個,其余為優秀獎,獎品待定。
社區活動計劃書相關文章:
★ 社區戶外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