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第8個全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
2024年3月是全國第8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今年的主題是:有效減少近視發生,共同守護光明未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開展第8個全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開展第8個全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
為進一步推動各地和中小學校、幼兒園全面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營造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氛圍,提升眼健康知識水平,合力推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提質增效,實現全國和各地兒童青少年近視率以更快速度下降,近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疾控局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在2024年3月以“有效減少近視發生 共同守護光明未來”為主題,開展第8個全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活動。
通知作出六項部署。一是推進近視防控“六個一”試點。教育部命名的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和試點縣(市、區)結合近視防控改革試驗試點工作要求,在中小學校、幼兒園部署開展“每班張貼一張標準對數視力表、中小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每月開展一次班級內視力自測、每季度開展一次近視防控科普宣教活動、每學期初開展一次專題部署、每年跟蹤對比分析一次全校學生視力狀況”等“六個一”近視防控試點,探索總結近視防控創新舉措和有效方法。二是確保中小學生課間正常活動。中小學校每節課間應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和放松,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到戶外活動和望遠,緩解視力疲勞。三是深入開展近視防控宣傳教育。各地教育、衛健、疾控等部門強化醫教結合,醫校協同,組織近視防控宣講團、眼科和兒童眼保健專家,深入中小學校、幼兒園、社區開展近視防控和視力健康宣教活動和眼科義診活動,大力普及科學防控近視的方法和高度近視的危害,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眼習慣,支持和指導醫療機構協助學校加強學生視力檢查和咨詢指導,指導視力不良學生及時矯治,做到近視早預防、早發現、早干預、早矯治。四是開展中小學生視力監測。中小學校在宣傳教育月期間開展1次視力監測,重點關注中小學生寒假返校后視力變化情況,及時將視力監測結果反饋給學生和家長。五是嚴厲打擊營銷環節違法行為。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眼鏡制配場所計量監管,深入開展近視防控相關產品質量執法,加大對近視防控相關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嚴厲查處各類違法行為,依法從嚴查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產品誤導性營銷宣傳行為。六是選樹推廣近視防控先進典型。選樹并大力宣傳一批近視防控先進學校和班級,引導學校和廣大師生、家長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近視
湊近:
看電視機時向前湊,看書寫字趴得很近、很低。
瞇眼:
當遠處目標看不清時,習慣性采取瞇眼的方式來彌補。
眨眼:
頻繁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近視,增加視力清晰度。
斜眼:
歪頭或斜眼看東西,減少散射光,消除一部分像差,從而看得清楚一些。
皺眉:
皺眉可以造成眼瞼及眼外肌的變化,改變眼球形態和角膜,暫時改善視敏度。
如何預防近視
01、養成良好用眼習慣
注意眼部衛生,不用臟手揉眼睛。不要在過強或過暗的光線下以及運動的狀態下看書,看書寫字姿勢要正確,保持適宜距離,做到“三個一”。持續用眼半小時應稍休息,調整眼睛緊張度,放松眼睛。
02、控制視屏時間
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電子視屏類產品,易消耗兒童遠視儲備量,是兒童青少年近視早發、高發的重要原因。0~3歲嬰幼兒不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視屏類電子產品;3~6歲幼兒盡量避免其接觸和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視屏類電子產品;中小學生非學習目的使用電子屏幕單次時長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時長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屏幕學習時,屏幕中心位置應在眼睛視線下方10厘米左右,距離為電子屏幕對角線長度的4-6倍,觀看30-40分鐘后,應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
03、改善營養飲食
注意飲食的選擇和搭配,如粗細糧搭配、葷素菜搭配等,注意微量元素的補充。
葉黃素:存在于眼部組織中,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中和藍光、減少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玉米、菠菜、南瓜、油菜等蔬菜富含。
蝦青素:能增加視網膜毛細血管的血液流動,提高視敏度,緩解視疲勞。蝦、蟹、藻類等海洋生物富含。
DHA:促進眼睛發育,在視網膜光感受器發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藻類、大部分魚類富含。
04、增加戶外活動
保障每天不少于2小時的戶外活動。接受自然光照是減少和控制近視的最有效方法,通過動用雙眼的調節功能,增加眼睛供血,讓長時間緊張和疲勞的睫狀肌得到充分休息,使雙眼可以處于調節放松的狀態,從而預防近視的發生。
05、定期進行視力檢查
定期檢查視力是早期近視防控的關鍵。定期檢查視力和屈光度,以便及時發現視力異常情況,及時分析原因,提出防治措施。眼睛不適要及早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