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方案中班
制定方案時,要具體細致,盡可能考慮到所有細節和風險,確保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元宵節方案中班要怎么寫?接下來給大家帶來元宵節方案中班,方便大家學習。
元宵節方案中班篇1
一、活動主題:
元宵花燈喜樂會
二、活動時間:
20__6年2月24日
三、活動目標:
1.幼兒充分感受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樂趣,激發幼兒對元宵節的興趣。
2.通過活動,收納周邊幼兒名單,擴大幼兒園招生宣傳。
四、活動地點:
可選擇公園、幼兒園操場、幼兒園各班活動室。
五、活動人員:
全體師生、家長、周邊社區的幼兒及家長。
六、活動前沿:
一)前期準備:
1.給本園家長發放活動通知及邀請函,園外幼兒到現場領取邀請函參加活動。
2.幼兒登記表(用于現場領取邀請函時登記)。
3.如在公園里,須提前和有關人員聯系好場地。
4.活動需要準備的背板。
5.制作條幅:__幼兒園元宵喜樂會。
6.準備許愿樹(幼兒園可自制、也可用幼兒園的較大棵的盆栽樹,數量可根據情況,準備1—2棵),許愿卡片。
7.制作花燈的材料(皺紋紙、彩色卡紙、宣紙、剪刀、膠棒、膠水、塑料瓶、多色毛線、彩筆等)。
8.班級內提前向家長收集花燈圖片、花燈、飲料瓶(礦泉水瓶、露露瓶等)、多色毛線/細繩,將其中收集的圖片做成展板進行展示。
9.準備音響設備,準備歡快的音樂,幼兒園早操或課間操音樂、廣場舞音樂、節日的歌曲等。
二)場地布置:
公共場地用氣球、彩帶、彩旗、燈籠、彩燈裝飾,在突顯的地方掛好條幅。
元宵節方案中班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元宵節,理解兒歌意思,學習完整地朗誦兒歌。
2、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3、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有節奏地完整朗誦詩歌。
4、能通過表情、動作表現詩歌內容嘗試仿編詩歌的最后一句。
活動準備:
油泥、玩具小碗、根據兒歌內容繪制的圖標。
活動過程:
1、老師演示搓元宵,談話導入元宵節。
老師:老師拿的是什么?變變變,我用油泥變出了什么?
一碗香噴噴的元宵來啦!元宵節里人們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節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2、學習兒歌。
老師示范朗誦兒歌《鬧元宵》。
3、理解兒歌意思老師: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節日?
4、看圖標跟念兒歌。
分析理解“團團圓圓”、“鬧元宵”的意義。
老師:誰知道“團團圓圓”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來了,很多親戚朋友在一起。)兒歌叫《鬧元宵》,為什么要說“鬧”?(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熱鬧、很開心。)
5、完整朗誦兒歌。
幼兒完整學習,朗誦兒歌2、3遍。
附:兒歌《鬧元宵》
月亮走,我也走,月亮圓,人團圓,團團圓圓元宵節。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元宵節方案中班篇3
活動時間:
__年x月x日
活動地點:
幼兒園內(操場)
參加人員:
全園幼兒及家長
活動目的:
1、了解元宵節的主要風俗習慣,全園征集謎語,以猜燈謎的形式慶祝元宵佳節。
2、通過活動提高幼兒的主人翁意識和愛動腦筋的品質。活動準備:制作謎語底板彩紙,發動全園征集書寫謎面、布置活動場地、準備糖果作為獎品
活動流程:
一、全園征集謎語
在幼兒報到時,發放一張撰寫燈謎的彩紙底板,請家長回家后和孩子一起收集一條謎語,用水彩筆或記號筆撰寫在紙上,要求字跡端正、清楚,放學前交給班主任。
二、班主任統計謎底情況交至辦公室
三、各班組織集體談話或教學活動,了解元宵節的主要風俗習慣(如猜燈謎、吃湯圓、賞花燈等)
四、上午協調空班教師和辦公室成員共同完成場地布置
五、下午全園猜謎慶元宵活動
幼兒在家長的帶領和幫助下,在操場上進行猜謎游戲,每人限猜一條謎語猜出謎語后撕下謎面到門廳兌獎處換取糖果
元宵節方案中班篇4
一、設計意圖: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
在元宵節活動中,幼兒園通過開展系列慶祝活動使幼兒不僅能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過自身的參與和表現,進一步獲得對節日氣氛的體驗。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制作元宵活動的興趣,體驗大家一起慶祝節日、分享勞動成果的快樂。
2、指導幼兒學習用團、捏、滾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過程中感知滾動、沉浮等生活、科學常識。
3、引導幼兒了解元宵節的意義、民族習俗及元宵的來歷、品種等。
三、策劃主題:
歡歡喜喜鬧元宵——做元宵,煮元宵,吃元宵
四、時間安排:
20__年2月22日——2月26日
五、活動地點:
幼兒園生活體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