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24屆高考幾月幾號報名
高考報名的主要流程
第一步:高考報名時按縣(區)招辦規定的時間,攜帶規定的相關資料,在規定的地點進行資格審查,領取報名號和密碼。
第二步:高考報名網上報名。憑報名條進入網上報名系統。初次登錄時,要修改密碼,閱讀誠信書并點擊“同意”。如若忘記密碼,則要到縣(區)招辦恢復初始密碼,并重新修改密碼。
第三步:高考報名時要填寫報名信息。
第四步:高考報名網上確認報名信息。報考科類分為文史、藝術(文)、理工、藝術(理)、體育5個類別。報考者只能選報其中一類,報名后不得更改。其中擬參加藝術類、體育類專業課考試的考生須填報藝術(文、理)類、體育類。
第五步:高考報名要進行網上繳費,若繳費沒有成功,則報名無效。
第六步:高考報名需打印確認表
第七步:高考報名考生現場檢查報名信息并確認簽字(紙質)。
如果發現信息有誤,則向縣(區)招辦申請修改信息。
第八步:市(區)招辦編排考場、生成準考證號。
高考報名表主要內容
1、高考報名表包含高考生號。它是當考生身份核定通過后,制訂的編號,今后通過此號報名考試、查分。共14位數,頭兩位數代表考試的年份,后兩位數代表地市,再后兩位數代表區縣,再后兩位數代表中學,再后面的數字代表個人的編號;
2、高考報名表基本內容:姓名、性別、身份證號、戶口所在詳細地址、檔案所在學校名稱(顧名思義);
3、高考報名表要現場采照本人照片。由教育審核部門現場照相,(有教育部門統一指定時間地點進行,有到學校上門進行)以保證真實性,照片電子版直接進入電腦存檔聯網;
4、高考報名表針對不同考生。高考生首先分文科生和理科生,然后報藝術生的是文科生的為“藝術文”、是理科生的為“藝術理”,藝術生分“美術生”和“非美術生”,考生根據自己的類型填寫。(關于“美術生”和“非美術生”的范疇請見本博客《藝考常識1》);
5、高考報名表包含通信方式.通信方式包括電話和郵寄地址兩方面,電話包括本人電話和代轉電話;通信詳細地址含郵編,接收人名字等;
6、高考報名表要填寫家庭背景。一般為父母或親屬的單位、職業、職務;
7、高考報名表要填寫個人簡歷。限小學到高中的簡歷;
8、高考報名表要填寫興趣特長。(顧名思義);
9、高考報名表包含電子條碼。一方面為辨明真偽,二方面便于掃描紙張文件的條碼可直接進入電子檔案文件。
2024屆高考福建考試科目
1.2024年我省普通高考科目實行“3+1+2”模式,由全國統一高考科目和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組成。全國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3門。其中,外語科目選考英語或日語的考生,擬報考高校外語專業的應參加全省統一組織的外語口試,具體安排由省教育考試院另行通知)。選擇性考試科目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中選擇1門,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中選擇2門。
2.藝術類、體育類考生須參加專業省級統考,具體安排由省教育考試院另行通知。音樂類、舞蹈類、表(導)演類、播音與主持類、美術與設計類、書法類等6個專業類別由我省組織省級統考。戲曲類考試內容、考試形式、收費標準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執行。藝術類的考生如需參加招生院校組織的藝術類專業校考,須先取得相應類別、相應層次的省級統考合格證。
3.高考報名時,音樂類考生須按要求填報唱法、樂器種類,舞蹈類考生須按要求填報舞種。兼報音樂表演類和音樂教育類的考生,選報音樂表演類的方向(器樂或聲樂)應與音樂教育類所選的主項(器樂或聲樂)一致。同時,兼報音樂表演類(器樂方向)和音樂教育類的考生,所填報的樂器須一致;兼報音樂表演類(聲樂方向)和音樂教育類的考生,所填報的唱法須一致。
4.擬報考“強基計劃”,高水平運動隊,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以及實行綜合評價錄取模式院校和試點高校等的考生,還須按照教育部、省招委會、省教育廳和有關高校的規定,參加相應的文化和專業考試。
模擬考試的訓練,實戰演練做得多了,考試時就不會緊張得手忙腳亂。
高考快速提分方法有哪些
1、高考復習提分要清楚自己的基礎
高考復習要能夠了解各科目自己的真實水平如何,掌握知識程度如何。成績一直比較好、穩定的科目,不需要投入過多的時間,只需要保持正常水平就行了;有些科目自己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而且該科目偏理科,而非語文、英語等需要長期積累的科目,可以在較短的時間里重點突破。
2、高考復習提分要規劃時間
高考時間越短,越需要做好規劃,精確到每個時間段應該做些什么,然后按照計劃嚴格執行就好,避免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花費過多時間。
3、高考復習提分要保持好的學習環境
很多學生會玩手機、看小說、網吧上網等習慣上浪費時間,一定要能夠控制自己,讓自己處于一個沒有手機、沒有小說的學習環境中,把精力都放在學習上。
4、高考復習提分要題型練習
高考中出現原題的概率很小,但是出現同類型的題的概率較大,所以要進行大量的題型練習,盡可能掌握更多題型的求解方法,不要一味追求最后的答案,而是要清楚解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