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展藝術活動方案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園藝術教育教學改革和發(fā)展,展示幼兒藝術教育的成果,在“六一”兒童節(jié)來臨之際,我園將開展美術周活動,這次活動主要以激發(fā)幼兒審美情趣、體現自我表現和創(chuàng)造的成就感為指導思想,使家長通過親子活動,感悟幼兒教育的新觀念,從中對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啟發(fā);通過向家長、社會展示幼兒的美術作品,更好塑造我園的良好園風園貌,讓全員孩子在積極、愉快的參與活動中體驗幼兒生活的快樂!
二、活動主題:
“陽光下成長”美術周活動。
1、幼兒繪畫作品展
2、親子活動及幼兒自繪t恤展示秀
3、幼兒現場作畫
三、活動目標
1 為全面發(fā)展幼兒德智體美勞而開展這次畫展,把幼兒用心畫的作品展示給家長及小朋友看
2 激發(fā)幼兒喜愛畫畫的興趣并學會愛護好自己及別人的作品
3 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
4、 增進幼兒與家人的感情,讓幼兒懂得和睦相處。
四、活動準備
幼兒畫展:活動前,各班按各自的風格把幼兒的作品進行裝裱。
親子活動:各班在自定時間內,開展親子活動,家長與幼兒一起按本班特色要求進行t恤自繪。
現場作畫:1、幼小銜接班:水墨畫、水粉畫、兒童畫現場作畫
2、大班:大一班親子京劇臉譜秀、大二班廢舊材料大變身、 大三班手繪t恤、特長課幼兒現場作畫
3、中班長卷畫:(中一:以花為主題進行印畫 中二:以海底世界為主題進行繪畫 中三班:在紙箱上進行隨意創(chuàng)作 中四班:以樹為主題進行手指點畫和棉簽點畫)
四、場地安排及作品展示時間
幼兒畫展:(每天早上8:10作品應擺放到位,下午18:30將作品擺放到藝術長廊。)
中班組: 在藝術長廊方向設置展區(qū)。
大班組:在靠廚房方向及教學樓方向設置展區(qū)。
幼小銜接班:以旗臺方向為主設置展區(qū)
五、活動時間安排
1、幼兒畫展:5月20日~5月24日
2、親子活動:
(1)5月21日早上(周二)8:20~9:30:
幼小銜接班:現場兒童畫創(chuàng)作 中一:現場長卷印畫
(2)5月22日早上(周三)8:20~9:30
幼小銜接班:現場水粉畫創(chuàng)作 中二班:現場長卷作畫
大三班:5月22日下午
(3)5月23日早上(周四)8:20~9:30
大二班:廢舊材料大變身 中三班:現場隨意作畫
(4)5月24日早上(周五)8:20~9:30
幼小銜接班:現場水墨畫創(chuàng)作 大一班:現場親子京劇臉譜創(chuàng)作
3、自繪t恤走秀:5月24日上午(周五)10:00~11:30
五、活動過程及要求
幼兒畫展:
1、各年級組在指定的區(qū)域,將準備好的作品呈現在展區(qū)內。
2、愛護作品,不得把作品撕破。
3、幼兒主動請家長觀看自己及其他幼兒的作品,
親子活動:
在操場中央設置t臺,播放走秀音樂,各班按出場順序依次走上t臺,展示自己的自繪t恤
六、活動結束,整理會場。
幼兒園開展藝術活動方案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樹葉的自然美
2、利用樹葉的自然形態(tài)制作自己喜歡的玩具
3、提高剪貼制作能力、垃圾分類的能力
活動資源:
1、經驗準備:嘗試較簡單的樹葉制作
2、物質準備:色紙邊角料、剪刀、雙面膠、牙簽、放置落葉的筐、垃圾分類箱
活動與指導:
一、撿落葉,觀察感受樹葉的美。
大家一起到幼兒園的后花園觀察秋天、撿落葉。提醒幼兒要撿各種完整的落葉。
二、整理落葉,發(fā)展分類能力。
回到活動室,要求幼兒把自己組的落葉分類,分類的標準由每組幼兒自己商量決定。
三、制作樹葉玩具,發(fā)展動手能力。
師:“你們想想看,這些漂亮落葉可以用來做什么?” (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示范做拖鞋:找一片大一點的厚一點的葉子,在樹葉的前面一點的中間劃一個小口子,然后把靠近葉柄的葉子劃出一圈,把葉柄插到切口處固定。一只可愛的葉子拖鞋就做好了。教師請一個幼兒穿這只拖鞋,走一走,激發(fā)幼兒制作的興趣。
四、教師提創(chuàng)作要求
1、做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2、可以和同伴協(xié)作完成;
3、可以利用輔助的材料。
五、幼兒分組制作
教師幫助動手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作品,讓他們也體驗成功的樂趣。提醒幼兒注意樹葉的特性,在制作的過程中要小心。
六、展示作品,場地整理
請幼兒把自己的作品放置在展覽區(qū),大家自由參觀。
每組幼兒先在組內進行選拔,推薦出一件最佳作品,向大家展示和講解。
最后是場地整理:工具歸位,多余的材料放回原處,廢物分類放到分類垃圾箱。
延伸活動
1、剩余的完整葉子放在美工區(qū),為區(qū)角活動提供材料。
2、剪下的樹葉、破的樹葉,自由活動的時候拿到后花園進行填埋,為樹木提供養(yǎng)料,使樹木明年長得更好。
幼兒園開展藝術活動方案篇3
活動由來
賽龍舟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娛樂活動,以其激烈性、比賽性贏得孩子們的喜愛,且孩子們也有許多關于劃船的生活經驗。因此,在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我們借助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和對賽龍舟的興趣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鼓勵幼兒運用美術語言回憶以往生活中的經驗,并大膽表現龍舟比賽這一內容。
活動目標
1、在喜歡和了解賽龍舟的基礎上,樂于用美術的語言大膽表現賽龍舟。
2、能夠自主運用線條、色彩、構圖等美術語言,通過對龍舟比賽中人物表情、動作等細節(jié)的刻畫,表現出龍舟比賽時的激烈景象。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龍舟的結構以及龍舟競賽活動已有初步的認識。
2、物質準備:PPT課件,各種紙張和筆,各種泥和水粉顏料。
活動重難點
重點:在充分欣賞和感知圖片的基礎上,體會龍舟比賽的激烈。
難點:能大膽刻畫比賽中人物的表情、動作,來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作。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觀看PPT,引發(fā)幼兒的討論。
(1)他們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這是龍舟比賽的?
幼:在賽龍舟,因為有觀眾,還有水和龍舟。
(2)這樣的比賽給你什么感覺?為什么?
幼1:很熱鬧,因為有許多人。
幼2:很著急,因為藍旗那艘船快要落后了。
幼3:很緊張,我們在參加比賽的時候心臟會咚咚咚跳得很厲害。
幼4:很瘋狂,因為他們都想得第一,所以就得很快地、很瘋地劃船。
(3)你是怎么看出這些船劃得很快的?
幼1:我看到他們都很使勁兒。
師:你是怎么看出他們都很使勁兒的?
幼1:他們都張著嘴。
師:你是從表情看出來的。還能從什么地方看出來嗎?
幼2:手,他們的手很用力,手上的肌肉都鼓起來了。
幼3:水花,水花揚起來濺得很大!
(4)(出示圖片)看看這艘船上的人用不用力?
幼1:用力。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幼1:因為這些人的動作幅度很大,身體都快貼到船上了。
幼2:他們的動作很整齊。
師:你的眼睛真尖,我們在劃船的時候,大家整齊劃一的動作才能劃得很快啊!你們看他們的船槳抬得一樣高,他們的身體動作都差不多,所以這艘船一定劃得很快。
(5)(出示圖片)這三艘船里哪艘是第一?
幼1:小一點兒的船是第一。
師:你真棒!近大遠小,遠一點兒小一點兒的船是第一,你們同意嗎?
幼:同意。
師:你們是怎樣看出來小一點兒的船是第一的?
幼2:因為小一點兒的船被擋住了,沒照著。
師:為什么呀?
幼2:因為船已經劃過去了。
分析
本環(huán)節(jié)選擇了最具有典型特征、最貼近本次活動目標的圖片給幼兒欣賞,引導他們從人物的表情、動作、參照物的樣子以及龍舟的排列順序,感受它們與龍舟劃行速度之間的關系,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礎上,激發(fā)起想像和創(chuàng)作的欲望。
2、創(chuàng)作部分: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
(1)創(chuàng)作啟發(fā):我們剛才看了這么多的圖片,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也來畫一張賽龍舟的作品,老師要看到你的龍舟是劃得最快的!請小朋友們自己選擇材料來畫一幅龍舟比賽的作品。
分析
大班幼兒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對材料的熟悉程度、表現手法都有了自己獨特的方式,因此我們在引導幼兒創(chuàng)作時,為他們提供了色彩組(彩色水彩筆、丙烯、彩鉛等)、泥塑組(不同質地的泥)和剪紙組三組材料,鼓勵他們運用自己喜歡的美術表達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
(2)觀察引導:觀察幼兒利用夸張的線條、多彩的顏色在想像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龍舟比賽的場景,教師觀察并支持幼兒大膽表現。
①對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較好但繪畫技能較弱的幼兒,教師通過語言提示或個別示范的方式,引導其完成主要場景。
師(見陽陽很快畫完一艘船后在畫水浪的時候有些為難,只畫出了一條線):陽陽,老師覺得你龍舟畫得真不錯,現在你是在畫大浪嗎?
陽陽:對!
師:浪花是卷起來的吧?往上的?
陽陽:對!(拿著畫筆往前畫,并向上畫了卷起的線條。)
師:對!就是這樣子!再多畫個浪花,你真棒!
十分鐘后回來,教師看到陽陽已經用自己的方式畫完了浪花,正在紙的上方畫一艘小龍舟……
分析
陽陽是典型的想像能力強但技能發(fā)展弱的幼兒,在他繪畫大浪花出現困難的時候,我及時地跟進指導,用語言和手部動作的提示,使他突破了障礙,接下來的繪畫得以順利地進行。他還運用近大遠小的關系,表現出了賽龍舟時激烈的場景。
②對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較弱但繪畫技能較好的幼兒,教師鼓勵其大膽想像,熟練運用線條、色彩及構圖等技能,從一個角度表現賽龍舟時的激烈場景。
師(看到泥工組的凱凱制作了一艘龍舟后看著船有些發(fā)呆):凱凱,你做的龍舟真不錯!你想怎樣表現龍舟比賽的激烈?
凱凱:我就想表現他們劃船很使勁。
師:那你想從他們的動作還是表情表現?
凱凱:我想讓他們的動作都一樣!
師:很好啊!那你想表現他們怎樣的動作?你來學一學。
凱凱做了一個舉起船槳劃水的動作。
師:我喜歡你這樣使勁兒的動作,你開始制作吧!
不一會兒,一個使勁兒劃水的小人做好了。
分析
凱凱的技能發(fā)展非常好,但想像力發(fā)展稍弱,經常不知道去表現怎樣的場景,我用漸進式提問的方式引發(fā)他去思考,鼓勵他從一個維度表現龍舟比賽的激烈程度。
③對于幼兒在繪畫時出現的問題,教師給予積極的正面的引導。
師(看到用水粉表現方式的兩個孩子樂樂和團團遲遲沒有下筆):畫水粉畫的小朋友今天可遇到了挑戰(zhàn)!想一想怎樣才能在這一張紙上畫龍舟,這張紙肯定畫不下,怎么辦?
樂樂:我們可以局部放大!
團團:我們可以就畫一個龍頭和半截船身。
十五分鐘后,兩個畫水粉的孩子已經用局部放大的方法和遮擋關系畫好了一艘龍舟……
分析
水粉表現方式對于這幅作品來說有難度,盡管樂樂和團團無論繪畫技能還是想像力都發(fā)展得不錯,但我觀察到他們繪畫時也沒有太大的把握,所以在他們還沒有下筆的時候,我就用之前的經驗啟發(fā)他們,為他們的繪畫活動提供了支持。
作品分享。
(1)同伴分享:幼兒為身邊的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2)集體分享:哪一幅作品讓你看到龍舟比賽時激烈的情景?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到的?
分析
在評價環(huán)節(jié)中我圍繞本次活動的目標,從人物的表情、動作和參照物的樣子來引導幼兒發(fā)現最貼近目標的作品。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也從情感上教育幼兒要懂得、學會欣賞別人的藝術創(chuàng)作。
另外,我還及時抓住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如泥塑組的小朋友用很粗的泥條表現人的四肢,體現了龍舟比賽中人物的強壯,從側面反映賽龍舟的激烈等,幫助幼兒歸納和拓展了美術創(chuàng)作中有益的經驗。
幼兒園開展藝術活動方案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民族包的裝飾方法。
2、大膽用不同的材料、顏色進行裝飾。
3、激發(fā)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體驗美工制作的樂趣。
重點:目標1、2
難點:目標2
準備:各種民族包、泡沫板、各色顏料、各色彩紙、油畫棒、水彩筆白紙做的小包與幼兒人數相等。
過程:(一)開始部分
引語:(師身穿彝族服飾、背民族包)小朋友們知道老師是什么民族嗎?(幼答)老師身上那里最漂亮?(幼答)老師也是最喜歡這個包,不論到那里老師都背著這個包,這個包的名字叫——彝族包,老師的這個漂亮彝族包是自己做的,小朋友想不想也來自己做一個這樣的包呢?)
(二)中間部分
1、(出示各種各樣的小包)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非常漂亮的彝族包,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它們相同嗎?不同的地方在那里?
2、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裝飾民族包(將材料分成三組用彩紙粘貼;用油畫棒、水彩筆畫,涂色;用顏料、棉簽涂色)
4、播放彝族音樂,幼兒自由裝飾彝族包,師巡回指導。
5、鼓勵大膽裝飾的幼兒,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裝飾彝族包。
( 三)結束部分
1、讓幼兒背上自己裝飾的彝族包,同伴之間互相欣賞;體驗制作的樂趣。
2、帶幼兒去參加彝族的火把節(jié)去。
3、結束活動。
幼兒園開展藝術活動方案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唱準旋律,唱清楚歌詞。
2、通過傾聽和觀察圖片感知、記憶歌詞的內容。
3、培養(yǎng)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勞動最光榮》歌曲音頻、歌曲伴奏音頻,歌曲內容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引導幼兒談論有關勞動的話題。
——我發(fā)現我們的教室非常干凈,是誰這么能干把教師打掃的這么整潔干凈?
——在家里,小朋友可以幫媽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播放歌曲,組織幼兒學唱歌曲《勞動最光榮》。
1.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請幼兒欣賞,初步感知歌詞。
——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仔細聽一聽歌里唱了什么事?
——為什么要學習小喜鵲和小蜜蜂,不能學小蝴蝶呢?
2.再次播放歌曲,請小朋友仔細欣賞歌曲,用歌里的話說一說歌里唱了些什么?(幼兒說出一句歌詞,教師即出示相應的圖片)
3.組織幼兒按節(jié)奏念歌詞,教師帶領幼兒按節(jié)奏念歌詞,速度稍慢。
4.重點練習歌曲中的切分節(jié)奏和弱起節(jié)奏。
——你們有沒有地方覺得困難的地方?(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歌詞或節(jié)奏掌握的還不準確的部分,重點練習切分節(jié)奏和弱起節(jié)奏)
5.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我們現在跟著伴奏一起輕輕唱歌,要看著圖片,把歌詞唱清楚,好嗎?(演唱1-2遍,可針對一字多音和弱起節(jié)奏單獨練習)
6.練唱歌曲。
——我們玩圖片捉迷藏的游戲,如果將圖片拿走,你們能清楚地唱歌嗎?(教師可以請幼兒分幾次將圖片拿走,每拿走一次就練習一遍歌曲)
播放歌曲,請幼兒邊唱歌邊表演。
——這首歌還可以邊唱邊表演,你們想做什么動作呢?
幼兒園開展藝術活動方案篇6
活動目標:
1.學會畫折線、波浪線、螺旋線三種曲線。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進一步提高對繪畫的興趣。
3.提高觀察智力、模仿智力、構思與想象智力。
活動準備:
1.電腦制成的動畫:螃蟹、金魚、蝴蝶的動態(tài)及留下的痕跡并配上兒歌。
2.幼兒每人一支勾線筆,畫有北景的畫紙,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3.每組一盒漿糊,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1.放電腦動畫,引起幼兒興趣。
指導語:今天有一些小動物要來和我們小朋友做朋友,你們開心嗎?我們來看看是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么來的?
放電腦畫面:小金魚,尾巴頭,搖搖尾巴游呀游;花蝴蝶,來跳舞,圓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氣大,東爬西爬找朋友。
2.引導幼兒用手描繪各種小動物留下的不同痕跡。
提問:來了哪些小動物呀?它們是怎么來的?(請幼兒分別講述,并進行模仿各動物的動作)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指導語:還有好多小動物都來了,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它們畫留下的痕跡,你們愿意嗎?你想幫哪些小動物畫呢?等會兒小朋友自己去選擇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后面畫下來。
4.欣賞作品,評價。
請幼兒說一說:你選了哪些小動物?哪個最快樂,是一折一折的,一彎彎的或是一個圓圈一個圓圈在跳舞的?
活動延伸:
1.你還想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會留下什么樣的痕跡呢?請你回去問問爸爸媽媽或到書上去找找。
2.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的理解智力,發(fā)現慧力等。
幼兒園開展藝術活動方案篇7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地選用多種顏色在樹干上添畫樹葉,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二、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圖畫紙,油畫棒一盒。
2、帶領幼兒欣賞秋季多彩的樹葉,觀察樹葉的變化。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秋娃娃的禮物》啟發(fā)幼兒的想象。
1、教師講故事:秋娃娃帶著七彩畫筆來給樹媽媽送禮物。它飛呀飛呀,看見楓樹媽媽,它拿出了紅畫筆,圍著楓樹媽媽轉呀轉呀,楓葉變紅了,楓樹媽媽換上了紅衣裳(出示紅楓葉);它看見了銀杏樹媽媽,就拿出黃畫筆,圍著銀杏樹媽媽轉呀轉,銀杏樹葉變黃了,銀杏樹媽媽換上了黃衣裳(出示銀杏葉)。綠衣服送給松樹媽媽,桔黃色的衣服送給梧桐樹媽媽(出示桔黃色梧桐樹葉)……。秋娃娃飛呀飛呀,大樹媽媽都換上了新衣裳。
2、教師提問:秋娃娃給大樹媽媽的禮物是什么?你們愿意幫助秋娃娃,給大樹媽媽穿上彩色的衣裳嗎?幼兒回答。
(二)引導幼兒通過添畫彩色的樹葉,給大樹媽媽穿衣裳。
教師:我們怎樣給大樹媽媽穿上新衣服昵?你想讓樹葉娃娃變成哪些顏色?(啟發(fā)幼兒給大樹媽媽畫上各種顏色的樹葉);給樹葉娃娃涂顏色時要先畫好樹葉輪廓再均勻地涂色,不要涂到線外面,涂好一片再換顏色。樹葉要靠近緊大樹媽媽。比比看,誰給大樹媽媽穿的衣服最漂亮。
(三)幼兒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大膽使用顏色及均勻涂色。
2、提醒能力強、速度快的幼兒多畫些樹葉娃娃,靠緊大樹媽媽。
(四)展覽幼兒作業(yè),供幼兒欣賞。
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哪棵大樹的衣裳顏色最漂亮,涂色最均勻。
幼兒園開展藝術活動方案篇8
設計意圖:
孩子們對于毛茸茸、胖乎乎的小鴨子特感興趣,小鴨的各種形態(tài)特征在幼兒的腦海里早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這是我選擇這一課題的原因之一。俗話說“心靈才會手巧”,泥工活動可以鍛煉幼兒手指的靈活性,還可以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搓、團圓和鑲嵌的技能塑造小鴨的基本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認真細致地做事習慣。
3、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牙簽、塑料分泥薄片、塑料小棒。
2、小鴨范例、用積木搭好的池塘。
3、錄音機、《郊游》、《母鴨帶小鴨》音樂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聽誰來了?”(放小鴨叫的錄音)(出示小鴨范例)“呀!小鴨子來了。小鴨子長得是什么樣子的?請你先跟旁邊的好朋友輕輕地說一說。”(然后請個別幼兒講述)
2、師小結小鴨子的特征。
小鴨子長著圓圓的腦袋和胖胖的身體,還有一張會唱歌的扁嘴巴。你們看它多神氣!小鴨子最喜歡到小池塘里去游泳了。”
3、引導幼兒學習塑造小鴨子的方法。
(1)師:“池塘里的水藍藍的,清清的,小鴨子游到東,游到西。哎呀!一個人玩真沒勁,要是有好朋友陪陪我那該多好啊!小鴨子想念它的好朋友了,可是好朋友在哪里呢?小朋友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小鴨子,使它不孤單呢?”(用紙折、用筆畫、用橡皮泥捏)
(2)引導幼兒觀察小鴨的塑造方法。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塑造過程:小朋友真會動腦筋,幫小鴨子想了這么多的好辦法,那朱老師就先找一只小泥鴨做它的好朋友吧。先將橡皮泥搓成一個圓柱體,然后分成一大一小的兩塊,我們將小泥塊搓成一個圓腦袋,用塑料片在圓腦袋上插出一個小口子,然后在大泥塊上切下一丁點,用大拇指用力一摁對折做成小鴨子的嘴巴,鑲到小口子里,最后用塑料小棒在小鴨子嘴巴的左上方和右上方點出眼睛,在點眼睛時一定要將小鴨子的嘴巴對著自己,這樣點眼睛時就不會歪掉了,點出來的眼睛就漂亮了。然后用一個大泥塊做小鴨子的身體,做身體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掌腹將橡皮泥搓成蘿卜形,將尖尖的一頭用手指輕輕地往上一頂就變成了翹起來的小尾巴,最后用牙簽把頭和身體連在一起,一只可愛的小鴨子就做好了。
4、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師:“小鴨子除了會游泳它還有很多本領,會抬頭給太陽公公唱歌,會把頭鉆到水里去抓小魚,還會轉過頭去招呼自己的好朋友呢。現在請每個小朋友給小鴨子捏一個好朋友,我們要捏出它們不同的姿勢。捏好后讓它到小池塘里去找好朋友一起玩。你也可以欣賞一下別的小朋友捏的小鴨子,看看哪只小鴨子最神氣。
(2)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重點幫助幼兒解決嘴巴的塑造問題。
(3)放《郊游》音樂安定幼兒情緒,組織幼兒回到座位上。
5、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1)組織幼兒參觀作品,找出最喜歡的小鴨子。
師:“小鴨子找到了很多好朋友,它們在小池塘里游泳、捉小魚,玩得真高興!我想請小朋友找出你最喜歡的小鴨子,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它。”(講評部分幼兒作品)
(2)師:“哎呀!小鴨子的本領真大,我們一起來跟小鴨子學本領吧!”(律動:母鴨帶小鴨)
活動延伸:組織沒有完成作品的幼兒繼續(xù)進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