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應急演練活動方案
防震減災應急演練活動方案篇1
一、活動指導思想
通過組織開展防震減災演練活動,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學校安全工作方針,筑校園安全長城,護學校師生安全,使師生了解防震避險逃生知識,掌握從容應對應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強師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提高學校快速有效應對和妥善處置自然災害的戰斗力,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
二、活動安排
1、演練時間:__年5月12日星期四
2、參加人員:全體師生
3、演練內容:緊急疏散演練
三、演練要求
1、保持鎮靜,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應急避震,行動敏捷、規范,快速有序,防碰撞傷發生。
3、按規定通道、線路有序疏散撤離,不得串線。禁止推拉、沖撞和擁擠,防止碰撞傷、踩踏傷及摔傷事故發生。
四、演練準備
1、明確抗震應急演練的目的、工作崗位及注意事項等。
2、演練前各班統一利用班隊課時間組織開展抗震減災、應急避震、緊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識和防震減災演練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的宣傳教育培訓,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緊急疏散逃生的正確方法,明確班級緊急疏散逃生線路、到達安全集中位置和相關紀律要求。
五、演練程序
1、應急避震演練
(1)信號員(鄭井連)發出“地震警報”信號(三聲短哨聲)
(2)班主任(授課教師)立即停止上課,組織指揮學生抱頭、閉眼、閉嘴,蹲到自己的課桌下或課桌旁邊,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并盡可能用書包保護頭部和頸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學可面向墻,臉朝下,頭靠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靠在臂上,或用手扶書包保護頭部,閉眼閉嘴,用鼻子呼吸,蹲在墻角。
(3)一分鐘后,信號員發出“地震解除警報”信號(連續長哨聲)。也即為“緊急疏散”信號。
※地震報警信號要求:
(1)應急避震和緊急疏散演練以警報聲作為啟動信號;
(2)防震警報訊號:防震減災警報(三聲短哨聲),代表發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3)地震發生后組織疏散的信號:連續長哨聲。代表主震結束,學生進行疏散撤離。
※應急避震注意事項:
(1)班主任組織指揮指導學生應急避震時,應即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和動作;
(2)應急避震演練中如發生碰撞傷等意外事故時,及時做好應急處置。
2、緊急疏散演練
(1)“緊急疏散”信號發出后,班主任、教師告知學生:地震已過。并指揮學生抬頭、睜眼、起身,靠前后門的兩位同學立即打開前后門,同時組織引導學生分組分門有序撤離教室,按預定的疏散通道和線路,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撤離到操場“安全”位置。
(2)各樓道樓層疏散人員與班主任(教師)協同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疏散撤離中樓道樓梯處的安全引導。
(3)各班學生疏散撤離到操場“安全”位置后,及時清點班級安全疏散撤離人數,向謝長柱校長匯報。
※疏散撤離注意事項及防踩踏應急措施:
(1)各班疏散撤離時,學生應以雙手護頭或以手扶書包、書本護頭,成兩路縱隊靠右快速有序撤離,不得慌亂奔跑、喧嘩,橫沖直撞;
(2)緊急疏散撤離過程中,各樓道樓層教師與班主任協同配合,合理調節班級學生疏散撤離進度與密度,按指定線路撤離,做好安全引導,禁止串線、推拉、沖撞和擁擠,防止碰撞傷、踩踏傷及摔傷事故發生;
(3)緊急疏散撤離中,班主任自始至終全程跟隊,維護撤離紀律,防止意外傷害事故發生;
(4)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學生要蹲下,同時以雙手護頭或以手扶書包、書本護頭;
(5)學生在疏散撤離中如發生跌傷、摔傷、撞傷、踩踏等突發、偶發意外非震傷害事件,班主任、樓道護導教師要及時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六、演練總結
1、總結演練活動中師生表現情況,緊急疏散演練時間,演練活動中是否發生傷害安全事故,是否達到演練目的。
2、演練結束,請各班有序回教室。
防震減災應急演練活動方案篇2
一、演練目的:
為了使學生了解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發生時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失,從而提高學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
二、演練安排:
1、參加對象:全體師生
2、演練時間:20__年5月11日中午第二節課時間。
3、地點:各班教室及操場
4、演練內容:演練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內容。當地震發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再進行疏散,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生。
5、警報信號:
應急避震和疏散以防震警報作為啟動信號。
防震警報訊號:擴音器播放防震警報。代表發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地震發生后,組織疏散的信號:兩個長哨聲。代表主震結束,學生進行疏散(距發生地震約2分鐘后)。
聽到哨聲及廣播后按預訂方案進行演練,全過程要求在6分鐘內完成。
地震警報解除訊號:輕音樂(荷花別樣紅)。
三、演練步驟:
演練活動基本程序:
1、防震減災知識教育(30分鐘)
主要講解地震常識、地震避險常識、自救互救常識、地震次生災害常識、應急疏散注意事項等。
2、地震避險(1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地震了”的口令,全體師生立即就近找到堅固的掩體避險。
3、應急疏散(3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緊急疏散”的口令,全體師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點。到指定地點后,全體師生應蹲下繼續做護頭動作。
4、演練總結(6分鐘)
當演練總指揮發出“地震結束”的口令,各班集合學生,由總指揮總結。總指揮總結后,各班主任將學生有序帶回班級進行演練小結。
四、管理人員職責:
管理人員及老師應做到:
1、明確職責,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崗位,每層的樓梯口、疏散路線每個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總指揮、總負責:劉德彬
各相關人員安排:
楊波——負責信號
杜以彬——負責巡視
朱耿留——負責操場集合學生
孫作鵬——負責拍照、通訊
其他老師——負責疏散路線上學生安全(東樓梯:李廣玉負責二層、張家位負責三層、王艷負責一層;西樓梯:趙芬負責二層、劉明負責三層、仇玉華負責一層)
2、要嚴肅,要當作是真的地震發生,而不是一種游戲。
3、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當的動作。
4、當發生意外事故時,要及時作出處理。
5、集合后及時清點人數。(各班集合后由班主任老師及班長兩次清點人數,并及時核對確定人數正確)
五、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
當聽到地震發生的信號后,學生們立即開始演練,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
2、在室內的學生,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較堅固的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防止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和頭部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一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學,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邊。
6、廁所內的同學,也要采取應變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學,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8、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六、疏散的集中地點:
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遠離高大建筑物的場地(如教學樓、旗桿等)。
當聽到疏散的信號后,按預定的路線和集中地、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一)安全撤離:
聽到第二次號令(大約2分鐘后),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迅速排隊撤離,依照年級的順序進行疏散,安全而有序撤離到操場指定位置上。
(二)疏散注意事項:
1、要有順序地疏散,在樓梯下樓時,不準學生在樓梯或走廊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以防被砸。
4、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5、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6、各班學生到達集中地后,學生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演練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
七、演練結束校長總結演練情況
全體師生能按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迅速離開教學樓,在操場集和,這次演練無發生意外事故,活動開展得很成功。
防震減災應急演練活動方案篇3
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安全工作,提高全體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識災、自救、自護的能力,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爭創平安校園,現制定防地震、防火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方案,旨在培養師生掌握正確的逃生要領,以從容應對地震、火災等事件的發生,最大限度地保護廣大師生的人身安全。
一、演練時間
每學期第九周的班會課(前20分鐘為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各班要在黑板上寫:某某班“防震、防火”主題班會,學習《地震來了怎么辦?》《發生火災怎么辦?》)。
二、演練機構設置
(一)總指揮部
1、總指揮:左林
2、副總指揮:危兆麟
3、成員:左有貴劉云朱紅芳陳爾黎宋剛陸先進
(二)物資組
1、組長:左有貴
2、組員:石玉紅蘇耀基
(三)疏散組
1、組長:左林
2、組員:各班班主任
(四)醫療救助組
1、組長:朱紅芳
2、組員:楊麗英馬雪艷盧金蓮
(五)安全保衛組
1、組長:陳爾黎
2、組員:教師治保組
三、職責
1、總指揮負責本次演習的指揮工作。
2、副總指揮向總指揮負責,協調樓層各班疏散的工作,及時處理演習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并向總指揮匯報。
3、班級負責人向副總指揮負責,演習時要求任課教師在前,班主任在后;如果沒有任課教師,班主任也必須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因此,跟班老師和帶隊學生都必須熟悉本班撤離路線。演習時,班級負責人組織學生有序下樓,及時處理演習中班級發生的問題,并向副總指揮匯報。
4、各主要安全地點負責人的職責是確保本安全點的隊列整齊、紀律嚴明。
四、注意事項
1、演習過程中,學生應排隊下樓,不得互相推擠,不得尖聲怪叫,盡可能保持安靜,要嚴防踩踏、摔跤等事故的發生。
2、按學校規定的緊急疏散路線行走。若發生地震要雙手抱頭撤離,若發生火災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3、演習時,所有教師要按時就位,履行好責任;有安排的老師須立即趕到指定地點,沒有安排的教師,到離自己辦公室最近的樓梯口組織學生撤離。
4、演習時如發生意外,所在班級應立刻停止演練,班級負責人再及時果斷處理,并上報副總指揮和總指揮。
5、安全下樓后在指定的地點集合,具體安排見撤離線路及集合地點圖。
五、活動流程
(一)活動準備工作。
1、全校師生各就各位,班主任到教室。
2、副總指揮到各班了解人數。各班主任向副總指揮報告:如“報告副總指揮,某某班應到()人,實到()人,報告完畢。”
3、副總指揮向校長(站在新綜合樓一樓大廳位置)報告:“報告校長,全校防震、防火演練共()人參加,準備完畢,請指示。”
(二)校長做演練前的動員工作,然后宣布防震、防火演練開始,所有參演人員回崗待命。
(三)防震演練。
(四)防火演練。
(五)校長講話。
六、具體安排
防震演練具體步驟
1、廣播:災情預設巍山縣發生了6級地震,全校學生在老師的保護下現場進行防震演練。請所有參演人員在演練中要加強自我防護,確保人身安全。防震演練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當聽到第一次警報響起的時候,各班在室內進行震時自救,具體做法是全體學生將凳子移開,全部躲在自己的課桌下;第二階段當聽到音樂聲響起的時候,表示地震結束,各班主任帶領學生按撤離線路做震后撤離,撤離到各班指定地點。
2、警報響起。
3、各班自救。
4、音樂響起。
5、各班組織學生震后撤離。
6、集合整隊,清點人數。
(1)班主任向副總指揮匯報:“報告副總指揮,某某班全部安全撤離,無傷亡人員,請指示。”
(2)副總指揮向校長匯報:“報告校長,全校師生已全部安全撤離,無傷亡人員,請指示。”
7、總指揮宣布:慧明小學防震演練圓滿結束,請各班帶回進行防火演練。
8、學生按照撤離時的線路回教室。
防火演練具體步驟
1、廣播創設情景:我校遭受火災,現場火勢蔓延。學校已報火警救援,同時組織部分教師正進行滅火,請師生們不用慌張。警報響起時,全體師生立即按撤離線路進行疏散,以最快的速度撤離到各班指定地點。
2、發火災信號
3、各班組織撤離。要求:A、全體起立,保持安靜,聽從指揮;B、單列的同學從教室前門、雙列的同學從教室后門跑步快速地朝指定的方向樓梯走。
4、集合整隊,清點人數。
(1)班主任向副總指揮匯報:“報告副總指揮:某某班全部安全撤離,無傷亡人員,請指示。”
(2)副總指揮向校長匯報:“報告校長,全校師生已全部安全撤離,無傷亡人員,請指示。”
5、全校師生操場集中。【點火,創設火災現場】現場觀看消防官兵和部分教師滅火示范。要求各級參與滅火示范的人數不得少于5人。
6、總指揮宣布:慧明小學防火演練圓滿結束,并作演練總結。
7、學生回班。
地震發生時具體撤離路線
一、教學樓四樓的班級、三樓的班級由東樓梯向操場迅速撤離;三樓的班級從西樓梯向操場撤離;一樓的班級順序向操場撤離。
各部門工作人員具體安排如下
1、校長到新綜合樓一樓大廳統一指揮撤離工作。
2、副總指揮到新綜合樓協調撤離工作。
3、當堂任課教師應按應急演練方案的要求組織學生隱蔽、有序撤離,然后在樓道口指揮、按撤離路線撤離。 4、其它教師應到操場組織安排學生集合,了解學生撤離情況,做好相關工作。
防震減災應急演練活動方案篇4
為切實加強我校防震減災工作,構建平安、和諧校園,努力提高全校師生防災減災能力,確保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本演練方案。
一、成立新華小學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領導組
組長:陳運明(新華小學校長)副組長:杜敏(新華小學副校長)趙沛國(新華小學副校長)李明芳(新華小學副校長)成員:鄭永祿(新華小學總務主任)萬龍鳳(新華小學政教主任)姚興會(新華小學辦公室主任)羅萬書(新華小學教務主任)羅麗瓊(新華小學教科主任)張正春(新華小學教務副主任)陳選珍(新華小學教科副主任)
二、演練時間:
20__年11月23日(星期三)上午第二節課間10:10。
三、演練步驟
(一)于20__年11月21日(星期一)再一次召開教師會議,進一步強化疏散演練注意事項,安排布置應急演練工作。
第1頁
1、各班班主任務必在演練前利用1節課加強學生防震減災知識教育,杜杜絕因演練發生傷亡事故,重點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明確演練疏散目的地:學校大操場中央。
(2)簡述地震的產生和危害。
(3)加強學生對避震要點和安全疏散要領的掌握。
A、凡在一樓的師生,不論演練還是真正遇上地震,都應迅速有序離開教室,疏散到指定地點(大操場中央),二樓及以上的班級因來不及離開,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更不得跳窗戶),應迅速用書包護住頭部,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過后(15秒左右),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迅速有序、安全撤離至大操場(演練時,只要離開教學樓,速度可減慢,特別是在下梯子時,千萬要小心)。
B、教育學生演練疏散時嚴禁擁擠,特別注意幾個重點部位(教學樓樓梯間,下操場的石梯子)。
C、不論演練還是真的遇上地震,各班由當節科任教師負責組織撤離,撤離順序為各班前4排走前門,后4排(或5排)走后門,演練前務必告知學生。
D、全校撤離順序為:明志樓1至3班走下樓梯間,4至6班走上樓梯間,綜合樓7個班順樓梯間有序而下。
E、演練時,屬室外課的班級,原地蹲下。
F、考慮到若真遇上地震,火災等突發事件,學校不可能統一發出信號的實際,本次防震疏散演練,不統一發信號,信號由當節課的老師發生“防震疏散演練開始”。為此,請當節課的老師和
參加本次演練的老師務必牢記具體時間(11月23日星期三上午第二節課間10:10)。
四、人員安排
(一)、明志樓
一樓:下樓梯口:吳曉濱,平臺:王元瓊
上樓梯口:陳家泉,平臺:劉梅
二樓:下樓梯口:曾學淵、彭升敏,平臺:呂瑩、陳葉
上樓梯口:王定連、陳元梅,平臺:羅國菊、夏云會三樓:下樓梯口:殷永芬,平臺:陳貢鳳
上樓梯口:李正江,平臺:李世珍四樓:下樓梯口:胡忠梅,平臺:何德英
上樓梯口:戴榮珍,平臺:袁瓊五樓:下樓梯口:胡忠昕
上樓梯口:平紹艷
(二)綜合樓:
一樓:樓梯間:陳潔霖,平臺:陳正艷二樓:樓梯間:鄧成珍,平臺:胡蘭三樓:樓梯間:高磊
(三)操場旁石梯子:周興敏,龍紹坤,呂毅,陳茂昌。小梯子:廖紅玉,沈登玉(四)綜合樓前梯子:張瓊,趙承鳳
五、行政人員負責:
校長:陳運明,總體負責,副校長:趙沛國,具體負責。
明志樓:下樓梯間:鄭永祿,羅萬書(姚興會)上樓梯間:杜敏,萬龍鳳(張正春)綜合樓:(李明芳)羅麗瓊(陳選珍)
六、攝像:
周萬勇,李德屏(負責室內室外)。
七、參加演練人員職責
1、提前5分鐘就位
2、正確對持每次的演練,切忌將演練當兒戲,演練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一旦真正的地震來臨,幾千名學生和百余位老師的生命,若遇上地震,所有的疏散程序,行政人員負責區域,每個老師的具體位置,疏散撤離地點都與演練的一致(若時間有沖突的,由相應人員補上)。
3、不論是當節課的老師,還是各位置人員,務必高度負責,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在演練過程中,若出現有摔倒的學生,應立即上下前后呼應,制止后面的學生一桶而上,釀成悲劇,尤其樓梯間梯子處。
防震減災應急演練活動方案篇5
教育部在3月3日發布的《中小學幼兒園應急疏散演練指南》,中小學校每月至少要開展一次應急疏散演練。我校根據上級通知精神,結合實際情況,在3月份安排一次全校性的防震應急疏散演練。為確保學校發生地震時,各項應急工作能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次演練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組織開展防震減災演練活動,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學校安全工作方針,筑校園安全長城,護學校師生安全,使師生了解防震避險逃生知識,掌握從容應對應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強師生緊急避險、自救自護和應變的能力,提高學校快速有效應對和妥善處置自然災害的戰斗力,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非震傷害。
二.組織領導
(一)防震減災演練領導小組
組長:李國慶
副組長:盧悅生吳華堂吳有靈
成員:全體行政及年級級長。
(二)防震減災工作小組
1.指揮組
總指揮:李國慶
副總指揮:盧悅生吳華堂吳有靈(現場指揮、現場人員調度、樓道疏散安全調度、師生意外傷害救護調度)
2.宣傳組:盧其爽(組長)、各班主任(負責抗震減災、應急避震、緊急疏散、自救、互救、自護方法、技能等知識和防災減災演練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的宣傳教育培訓、地震演練警報信號發布)。
3.避震疏散護導組:盧悅生吳華堂吳有靈(組長)及各年級級長、班主任(負責學生應急避震、疏散撤離的安全護導,確保學生安全、有序、快速撤離到操場規劃定“安全”地帶)。各年級班疏散路線按學校各樓道疏散圖進行,各年級樓道樓層護導教師安排由年級組安排。
4.意外傷害救護組:黃梳根(組長)林仕洪(副組長)及全體總務人員(負責師生演練意外害傷應急處置與救治護送)。應急救護處置處所為校警門衛辦公室前球場空曠地帶。
5.安全集中(合)管理組:吳有靈(組長)及各年級級長(負責演練中應急避震、安全疏散撤離環節的時間測定與“安全地帶”學生集合調度指揮管理)。
6.安全保衛組:盧其爽(組長)及全體督查人員和校警(負責活動期間校園環境治安安全保衛)。
7.攝影:黃梳根關永棠盧振鵬褚祖文(班級學生在教室內應急避震、疏散撤離與“安全地帶”集中(樓道、“安全地帶”集合等演練過程環節、情景的攝影照相)。
三.活動安排
1.演練時間:--年3月19日下午(第五周星期三第七節)。
2.參加人員:全體師生
3.演練內容:(1)應急避震演練;(2)應急疏散演練。
四.演練要求
1.保持鎮靜,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2.保持安靜,應急避震,行動敏捷、規范,快速有序,防碰撞傷害事故發生。
3.按規定通道、線路有序疏散撤離,不得串線。禁止推拉、沖撞和擁擠,防止碰撞傷、踩踏傷及摔傷事故發生。
五.演練準備
1.演練前學校組織召開教師動員大會,明確抗震應急演練的目的任務、時間內容、程序要求、工作崗位及注意事項等。
2演練前要對師生身體情況做一次問詢檢查,凡有特異體質(先天性心臟病、癲癇等)的師生,演練前發燒、腿受傷等不宜進行緊張和奔跑活動的師生,要給予特殊考慮和安排。
3.演練前各班統一利用班隊課時間組織開展抗震減災、應急避震、應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識和防震減災演練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的宣傳教育培訓,讓學生熟悉應急避震、應急疏散逃生的正確方法,明確班級緊急疏散逃生線路、到達安全集中地帶、區域位置和相關紀律要求。同時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并非真正的地震應急和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地震謠傳。
4.演練前對緊急疏散樓道、路線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5.防震減災演練領導小組制定相關措施,明確職責,確保演練安全順利開展。
六.演練程序
1.啟動程序
演練開始前3分鐘,總指揮通過校園廣播系統宣布:各位領導,老師們,全體同學們:大鰲中學--年3月19日抗震減災演練即將開始,請大家作好準備,各工作組人員立即各就各位(現在地震來襲,實施緊急避險)。
2.緊急避險
(1)信號員盧其爽發出“地震警報”信號(長嗚60秒)
(2)聽到信號后,在教室、實驗室、宿舍的教職工應第一時間通知學生地震來襲,進行避震。在實驗室等地點的教職工應迅速關閉火源、電源、氣源等,處理好易燃、易爆、易起化學反應的物品等。
(3)師生避險要求:保持鎮靜,頭腦清醒;就近蹲或躺在課桌、實驗臺、床鋪的旁邊或承重墻的墻根、墻角;用手或其它柔軟物品等保護好頭部,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縮小面積,不要靠近窗口,避開燈扇,避免被砸;視情況就近關閉火源、電源等。避險動作原則上在12秒內完成。
※地震報警信號要求:
(1)應急避震和應急疏散演練以警報聲作為啟動信號;
(2)防震警報訊號:防震減災警報音樂,代表發生地震,學生進行應急避震;
(3)地震發生后組織疏散的信號:連續長警報聲。代表主震結束,學生進行疏散撤離。
※應急避震注意事項:
(1)班主任組織指揮指導學生應急避震時,應即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和動作;
(2)應急避震演練中如發生碰撞傷等意外事故時,及時做好應急處置與救治護送。
3.應急疏散
(1)60秒后,信號員發出:現在緊急避險結束,全體師生立即疏散,同時,疏散警報信號長鳴,長鳴60秒,停30秒,反復兩遍為一個周期,時間共2分鐘。
(2)在教室、實驗室、宿舍等地點的教職工立即告知學生“按照疏散路線,快速疏散”,組織學生從前后門有序進行疏散,并且根據教室、實驗室、宿舍等的位置,按照不同樓層,就近從疏散樓梯向下疏散。
(3)學生立即向避險場所疏散,要求:沉著冷靜,服從指揮;所有學生應做到快速、貓腰、護頭、掩鼻(遇到濃煙時,可利用衣服、毛巾或者其他可利用的東西捂住口鼻,并盡量降低行走姿勢,以免煙氣進入呼吸道。如果煙氣特別濃而使人感到呼吸困難,可貼近墻邊爬行,因為近地處往往殘留清新空氣);不擁擠,不推搡他人,不起哄,不高聲喧嘩,不爭先恐后,不拉手搭肩,不嬉戲打鬧,不彎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在擁擠的人群中,注意雙肘撐開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間保證呼吸;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當自己摔倒時,應盡快爬起;當被踩踏時,要兩手十指交叉相扣、護住后腦和頸部,兩肘向前,護住雙側太陽穴,雙膝盡量前屈,護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臟器。
(4)各樓道樓層疏散護導人員與班主任(教師)協同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疏散撤離中樓道樓梯處的安全引導和巡護。
防震減災應急演練活動方案篇6
一、演練的目的
為切實提高我校師生的安全意識,真正掌握安全知識,增強自救互救能力,確保全校師生在突發事件中能做到緊張有序、及時有效地撤離事故現場,減少、避免傷害事故發生,培養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按照縣局文件要求,我校決定舉行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二、演練領導小組
總指揮:__
副總指揮:__、__、__、__、__、__
成員:__、__、__
__、__、__各班主任
三、演練時間及地點
演練時間:__年x月x日13:40
演練地點:教學樓、前廣場
防震應急演練路線:從教學樓疏散到廣場
四、演練人員:
全體師生
五、演練內容:
以師生防震避險疏散演練為主。
具體內容為:
(1)地震報警演練;
(2)樓內疏散、逃生演練;
六、演練安排:
1、報警組
報警員:__(小)
檢查各崗位人員:__、__、__
2、疏散組及撤離(疏散)順序與路線
七年級疏散組:
__、__、__(組長)、七年級各班班主任負責四樓七年級學生疏散。
七年級1班學生走四樓西樓梯
七年級2、3、4班學生走四樓中樓梯
七年級5、6、7、8班學生走四樓中樓梯
七年級9、10班學生走四樓西樓梯
八年級疏散組:
__、__、__(組長)、八年級各班班主任負責三、四樓八年級學生疏散。
八年級10班學生走四樓西樓梯
八年級9、12班學生走三樓西樓梯
八年級5、7、8、11班學生走三樓中樓梯
八年級3、4、6班學生走三樓中樓梯
八年級1、2班學生走三樓東樓梯
九年級疏散組:
__、__、__(組長)、九年級各班班主任負責一、二樓九年級學生疏散。
九年級7班學生走二樓西樓梯
九年級8、9、10班學生走二樓中樓梯
九年級11、12班學生走二樓中樓梯
九年級14班學生走二樓東樓梯
九年級6班學生走一樓西樓梯
九年級4、5、13班學生走一樓中樓梯
九年級2、3班學生走一樓中樓梯
九年級1班學生走一樓東樓梯
注:各班學生疏散均由班主任負責組織(如遇災情,由正在上課的教師組織)
__、__、__負責組織教學樓一樓中門學生疏散紀律。
__、__、__負責組織教學樓一樓西北門學生疏散紀律。
__、__、__負責組織教學樓一樓東北門學生疏散紀律。
__、__、__負責組織教學樓二樓至一樓東樓梯學生疏散紀律。
__、__、__負責組織教學樓二樓至一樓中樓梯學生疏散紀律。
__、__、__負責組織教學樓二樓至一樓西樓梯學生疏散紀律。
__、__、__負責組織教學樓三樓至二樓東樓梯學生疏散紀律。
__、__、__負責組織教學樓三樓至二樓中樓梯學生疏散紀律。
__、__、__負責組織教學樓三樓至二樓西樓梯學生疏散紀律。
__、__、__負責組織教學樓四樓至三樓東樓梯學生疏散紀律。
__、__、__負責組織教學樓四樓至三樓中樓梯學生疏散紀律。
__、__、__負責組織教學樓四樓至三樓西樓梯學生疏散紀律。
各班疏散地點:做課間操所在地點。體育組成員分年級(__負責)事先到教學樓前廣場指揮學生列隊集合。
3、緊急救護組
組長:__
成員:總務處人員、醫務室校醫、__
職責:緊急救護組任務:學校廣場(設定場景)集合待命,準備好救護器材。對受到驚嚇、產生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對于受傷學生及時送往急救處。
4、宣傳組:
組長:__
成員:__、__、__(負責航拍器拍攝)
職責:開展防震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提高師生的防震減災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包括電子屏標語)。
5、數據統計組:__主任負責從七年級班主任處統計七年級應到及實到人數及受傷情況,__主任負責從八年級班主任處統計八年級應到及實到人數及受傷情況,統計結束后,將統計情況及時反饋到指揮組__處。
七、疏散演練步驟:
(1)13:40師生在前廣場集合,演練副總指揮__強調注意事項并宣布:山丹__中學防震應急避險演練正式開始。
(2)14:00學生準備妥當,曹美玲在廣播室廣播:山丹__中學防震避險演練準備開始,請在5分鐘之內有關老師和同學各就各位。
(3)廣播(信號發出后):各位師生,發生地震,請大家保持鎮靜,按疏散線路有秩序地進行疏散,逃生時要注意用書本或書包護住頭部,迅速有序撤離現場,到廣場按課間操旗臺以南的站立位置集合。
(4)撤離(疏散)方法:各崗位負責人及時打開教室門、樓門,在室內組織學生跑出教室按疏散路線撤離并到達指定地點集合。
疏散組的老師要穩定學生的情緒,大聲地指揮,注意樓梯口行走安全。
(5)各年級負責樓道、樓梯疏散的.教師在樓梯位置,引導學生向前廣場疏散,指導學生依次排好隊,撤離教室時要有次序,在走廊及樓梯按順序撤出。如演練時發生事故,則負責該區域段疏散的老師負全部責任。
(6)疏散人員發現有學生受傷,通知救護組,校醫對受傷者的受傷部位作簡單處理,并安慰受傷學生。
(7)學生撤離到前廣場后,廣播(重復):學生到達集合點后,各班體育委員整理隊伍,班長和體育委員分別檢查男女生人數,報告班主任,班主任向數據統計組老師匯報人數,匯總后向副總指揮__報告人數,最后由副總指揮__向總指揮__校長報告應撤出人數和實際撤出人數。
(8)政教處__主任從演練開始用秒表計時,掌握整個演練過程的準確時間。宣布演練過程的時間,并宣布演練結束。疏散演練完成。
八、演練注意事項
1、所有參演的學生,應聽從各區域負責老師的指揮。
2、按班級疏散撤離路線及順序疏散撤離;下樓時注意安全。步伐要小,腳步要輕,爭取時間,不要被絆倒,防止擁擠和慌亂。所有班級按撤離要求直接從教室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
3、樓層疏散老師要在前—個班撤完后向下一個班下達撤離指令。不出現間隔,并控制合理密度,防止在走廊樓梯口等部位發生擁擠現象。
4、參加演練的學生不準亂跑、亂喊,不準打鬧、擁擠,以免造成恐慌和混亂局面。
5、疏散組織人員應了解參加演習的學生可能存在的逃生本能心理反應,及時采取措施,防止意外發生。
九、演練要求
要求全體師生思想高度重視,(老師們不要懶懶散散,要跟隨學生迅速跑到指定位置,)按照學校安排,緊密配合,成功完成本次演練。
十、演練總結
地點:前廣場
由演練副總指揮__對本次應急避險演練簡要總結。
防震減災應急演練活動方案篇7
一、演練目的
為了使全體教職工及幼兒了解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知識,掌握應對地震發生時采取的防護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帶來的損失,從而提高全體師生對各種突發事件來臨時能做到緊急避險、懂得自救自護的能力。
二、演練領導小組名單及職責
1、領導小組:
(1)現場指揮:史淑琴
(2)班級組織指揮:各班主任、保育員
2、現場分工:
(1)廣播信號組:繆潔
(2)醫務組:程麗英(提前準備好醫藥)
(3)疏散防護組:趙洪芳、王寧、張素玲應急避震演練要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老師及管理人員在演練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領導和老師要預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親臨指揮,既要確保演練順利進行,通過演練來提高幼兒的自救自護能力,使幼兒得到鍛煉,也要防止在演練中發生意外的事故。
三、演練步驟
1、讓幼兒熟悉應急避震的方法。
2、讓幼兒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點和途徑的路線。
3、進行模擬發生地震的演練。
四、演練安排
1、演習的時間、參加人數:
時間:20__年5月27日9:45——9:51人數:小小、小、中、大班共12個班級,430人
2、演練內容:
演練包括應急避震和疏散兩個內容。當地震發生時,先進行應急避震。當主震結束后,再進行疏散,到預定地點集中,以防余震發生。
3、警報信號:
應急避震和疏散以警報聲作為啟動信號。
地震發生的信號:警報聲起;代表發生地震,幼兒進行應急避震。
地震發生后,組織疏散的信號:警報聲結束。代表主震結束,幼兒進行疏散(距發生地震約3分鐘后)。聽到警報聲及廣播后按預訂方案進行演練,全過程要求在6分鐘內完成。
五、管理人員及老師應做到:
1、明確職責,負起責任,演練開始前要到達所負責的崗位,每層的樓梯口、疏散路線每個拐彎處等,都要有人負責。
總指揮、總負責:史淑琴
警報信號:繆潔負責
意外事故處理:程麗英
后勤保障、拍攝:趙洪芳、張素玲、王寧
一號樓二樓東樓梯轉彎處:保安包良才
一樓東樓梯口、教室前過道:徐先存
西樓梯口:保安過革新
二號樓二樓東樓梯轉彎處:楊曉燕
西樓梯轉彎處:任如山
二號樓三樓東樓梯轉彎處:丁素妹
西樓梯轉彎處:毛文中
集隊:各班班主任
2、要嚴肅,要當作是真的地震發生,而不是一種游戲。
3、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當的動作。
4、當發生意外事故時,要及時作出處理。
5、集合后及時清點人數。
六、地震發生時的應急避震
從你意識到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結束,一般只有十幾秒鐘的時間,很少會持續一分鐘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幾秒鐘,趕緊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搖動,再也沒有東西落下來為止。當聽到地震發生的信號后,幼兒們立即開始演練。教會應該做到: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盡快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房屋。
2、在室內的幼兒,應立即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小,躲到桌下或墻角,以保護身體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4、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幼兒,也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臥倒或蹲下,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邊。
6、洗手間內的幼兒,也要采取應變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幼兒,應跑到空曠的地方,要用雙手放在頭上,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8、老師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每個教室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七、疏散的集中地點和路線等到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生,應該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應選擇堅實、平坦的開闊地,遠離高大建筑物的場地。
當聽到疏散的信號后,按預定的路線和集中地、有秩序地進行疏散。
(一)、疏散路線和集中地大班組:從教室→后操場。
中班組:從教室→東西樓梯→大操場上。一次接在相應的小班后面小班組:從教室→東西樓梯→大操場上。
小小班:從教室→東樓梯→門口操場上。
(二)、疏散注意事項1、要有順序地疏散,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以防被砸。
2、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把守,指揮幼兒下樓時,不在樓梯或走廊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3、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4、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5、幼兒在疏散時不要求穿著整齊,但要穿鞋。
6、各班幼兒到達集中地后,幼兒要蹲下,保護頭部。等到演練結束后,以班為單位集隊,各班應立即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
八、演練結束當各班到齊集中地點,經查實人數無誤后,可以宣布演練結束。老師要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幼兒應急避震演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