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辛亥革命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紀念辛亥革命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紀念辛亥革命心得體會(精選篇1)
辛亥革命這場幾乎吸納了當時所有中國先進分子的民主革命,雖然最終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但它終結了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統治,消滅了世代相襲的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而中山先生所倡導的“三民主義”更是給苦難中的人民注入了民族、民權、民生的新思想,在必須程度上,解除了傳統封建禮教對人民的束縛,也為之后各種新思潮在中國的構成和傳播掃清了障礙。能夠說,辛亥革命為近代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
紀念辛亥革命心得體會(精選篇2)
在本次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我更加了解了孫中山、黃興、秋瑾等人,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我們應更加懷念無數為了國家解放、民族復興而不斷奮斗、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牢記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新中國。
紀念辛亥革命心得體會(精選篇3)
辛亥革命雖然取得了偉大的歷史功績,但它沒有真正實現民族獨立和政治民主,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國家的統一的局面很快為軍閥混戰所代替,革命的成果也被袁世凱所攫取,從這個意義上說,辛亥革命又是失敗的。辛亥革命雖然失敗了,但是,辛亥革命時期的志士仁人們為改變中華民族命運,為了國家民族的未來,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歷史篇章,鑄就了彌足珍貴的辛亥革命精神。今天,我們仍然要繼承和弘揚辛亥革命時期志士仁人們的革命精神。
我們要繼承弘揚為振興中華矢志不渝、百折不撓、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獻身精神。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凝聚全國人民智慧和力量,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強大動力。辛亥革命開始,革命的志士仁人赤手空拳,要__一個雖然已經腐朽,但卻掌握著全中國國家機器并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勢力以及帝國主義列強作后盾的清王朝,將會遇到難以想象的艱難,但是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為了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實現國家的民主與自強,他們勇敢地面對重重艱難險阻和強大的敵人,“以國家之務為己任”,置生死于不顧,置功名利祿于度外,鍥而不舍,頑強奮斗,譜寫下氣壯山河、感天動地的英雄篇章,令世人敬仰稱贊。
紀念辛亥革命心得體會(精選篇4)
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在10月9日上午十點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在革命先驅孫中山的領導下,大批熱血青年,他們個個才華橫溢,但他們離開了富裕的家庭,離開了自己的親人,拋頭顱、灑熱血,戰死在沙場上,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努力。終于,辛亥革命在1911年10月10日發動了,打敗了清朝,迎來了中國的新紀元,從此翻開歷史新的一頁。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要牢記革命先行者的信念,不斷提高國家綜合實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改善民生,使社會更加美好和諧。
我們有理由為已經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但更應該居安思危,看到面臨的問題,從歷史和現實兩個層面超越自我,特別是擺脫消極的歷史重負,驅除靈魂深處的“毒氣”和“鬼氣”,冷靜理性地邁向未來。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實現。
紀念辛亥革命心得體會(精選篇5)
辛亥革命,已成百年記憶。推開歷史的厚重大門,穿行于百年風云的畫卷長廊,一路追溯,民族復興的主題格外醒目。
鴉片戰爭以后,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步步緊逼,中華民族面臨嚴重危機。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無數仁人志士進行了千辛萬苦的探索和不屈不饒的斗爭。1911年,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打敗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振興中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課題被歷史性地提出。
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但是,由于缺乏一個能夠提出明確科學革命綱領、能夠發動并依靠全國多數民眾、由有共同理想和嚴格紀律的先進分子組成的革命政黨的領導,辛亥革命最終未能取得完全意義上的勝利。
辛亥革命的失敗,宣告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代的結束,要解決中國發展進步的問題,就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力量、新的指導思想和正確的革命道路。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肩負起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中國人民有了強有力的精神力量,中國革命有了光明的發展前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__屆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又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的新的偉__,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幾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
紀念辛亥革命心得體會(精選篇6)
從1911到20__,辛亥革命過去了110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110年不過是短暫一瞬。但在歷史悠長的中國,從來沒有哪個百年如此驚心動魄、氣壯山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從蠶食鯨吞、瓜分豆剖,到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從山河破碎、倍受奴役,到民族團結、人民當家做主人;從四分五裂、積貧積弱,到國力強盛、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110年前辛亥革命先輩們為之奮斗、為之獻身的理想,已成為光輝現實。
110年的歷史充分證明,無論是自強運動,改良主義,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革命,都不能完成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回望辛亥百年風云,我們胸潮澎湃;展望未來發展前景,我們信心滿懷。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面對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紀念辛亥革命心得體會(精選篇7)
20__年10月9日上午十點整。經中共中央批準,政協第__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決定:舉行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大會。110年對于悠長的歷史來說不過是短暫一瞬,但對于中華民族來講,110年前所發生的革命意義,將深深地印刻在中華民族的心中。
110年前,一聲跨越時代的槍響,在風雨飄搖的武昌,拉開了巨變大幕。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一眾革命志士,牢記“人類要在競爭中生存,便要奮斗”的偉大信念,用鮮血以求謀取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統一便是全國兒女的共同希望。
封建社會,舊民族主義必將被社會所摒棄,困在封建思想中的小鳥,也一定會自由飛翔。辛亥革命無論是在政治,思想上,都帶給了海內外中國人民以無法估量的解放作用,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以及革命先驅的理想,堅持國家統一的理念,打開封建的枷鎖,走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為國家,為社會做出卓越的貢獻。
紀念辛亥革命心得體會(精選篇8)
為深入推進學習教育,豐富活動內容,激勵全鄉黨員干部汲取革命智慧和前進力量。10月9日上午,全鄉在家黨員干部集中觀看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要求各村(社區)認真組織,利用電視、手機客戶端、遠程教育等載體,收聽收看大會直播,認真聽取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在大會正式開幕前,央視播放了辛亥革命記錄短片,講述1911年孫中山打開中國進步閘門,推動中國社會變革,打敗清王朝統治的歷史。我們感受到了烈士黃興“誓身先士卒,努力殺賊,書此以當絕筆”的革命豪情,懂得了烈士林覺民“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的無私情懷。大會開始后,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重要講話,他說,孫中山先生和革命先驅為中華民族建立的歷史功績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奮斗和壯烈犧牲的志士們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遠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他指出,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點亮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燈塔。他要求,我們要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征程上繼續擔當歷史使命,掌握歷史主動,不斷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推向前進。
大會結束后,鄉機關黨員代表發表了觀后感。剛剛考入“三支一扶”的鄉干部吳說,孫中山先生是中華民族偉大的英雄、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革命先驅,他一生獻身革命,獻身救國救民道路,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鄉便民服務中心宋小燕說,孫中山先生偉大之處,不單是因為領導了辛亥革命,還在于他與時俱進的革命信念和斗爭方精神,還在于他不向封建勢力拖鞋,敢于同各種舊勢力進行斗爭,堅定維護國家完整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