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術活動方案模板
制定方案要多準備幾個備選方案,可以應對突發情況,同時也有利于進行方案選擇與優化。什么樣的有關美術活動方案模板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有關美術活動方案模板,方便大家學習。
有關美術活動方案模板篇1
一.研究的課題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有效的合作學習
二.研究的背景
隨著21世紀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化發展趨勢,隨著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合作學習”方式正日益受人們的關注,成為教育教學研究與探討的熱點。《美術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自主、探究與合作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重要方式。”因此,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已是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自2000年進入新課改以來,合作學習已成為中小學美術課堂上的一大亮點,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中設計并運用了合作學習這一教學策略,使課堂討論甚熱烈,氣氛相當活躍,教師教得愉快,學生學習有趣。課堂上出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可喜局面。
三.研究的目的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的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有助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互相幫助,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作為合作學習的組織者——教師,如何讓學生走出誤區,使學生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真正在集體中獲得個人生動活動的發展,我想這是每個教師必須要考慮并解決的問題。
四.研究的主要內容
1.讓學生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
2.讓學生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
3.使所有的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信任,有效地解決小組內沖突;
4.對于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合作。
五.課題研究的實施計劃
1.制定研究計劃,課題組會議,交流個人課題思路,學習課題資料
2.課題組會議,學習合作學習資料,交流學習心得和課題研究得失
3.課題組會議,學習合作學習資料,交流課題研究得失,匯報課題研究課
4.課題研究會議,學習資料,聽課題組研究課,寫聽課反思
5.上交課題研究論文及各項資料
有關美術活動方案模板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橘皮、紙等材料制作花朵,發展剪、撕、貼等手工技能。
2、能發現不同花朵的特征,發展比較性觀察的能力。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室提前擺放菊花、一串紅、雞冠花供幼兒欣賞。
2、橘皮、毛線、皺紋紙、卡紙,剪刀,膠棒,已經畫好枝葉的畫紙等。
3、教師事先做好的一幅花朵。
活動過程:
1、觀察菊花、一串紅、雞冠花等秋季開放的花。
(1)請幼兒仔細觀察活動室里擺放的菊花、一串紅、雞冠花,說說它們的顏色與形狀有什么不同之處。
(2)引導幼兒再次觀察并分辨三種花的主要特征,正確說出三種花的名稱,像雞冠的是雞冠花,像糖葫蘆一串串紅紅的是一串紅,有很多花瓣并且花瓣卷卷的像人的卷發的是菊花。
(3)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花的名稱,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2、引發幼兒制作花朵的興趣,了解做花的基本材料和方法。
(1)教師出示事先做好的花朵引起幼兒的興趣,并請幼兒觀察教師做好的花朵,說一說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請幼兒猜想教師的制作方法。
(2)請幼兒說一說還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花朵。
(3)教師出示各種材料(橘皮、皺紋紙、毛線、卡紙等),和幼兒共同討論這些材料可以做什么,如何制作等。如皺紋紙可以做花的莖和葉子,可以用撕、剪、扭、畫等方法改變皺紋紙。毛線做成各種花朵,主要采用粘貼和纏繞等方法。
3、教師示范用橘皮制作菊花。
(1)將橘皮的蒂部作為花心,用剪刀將橘子皮由外向蒂部剪成條狀,涂上膠水,貼到已畫好的枝葉上方。
(2)提醒幼兒安全使用剪刀。
(3)粘貼時要注意花瓣的錯落有致。
4、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操作材料,分組進行制作。
(1)橘皮制作菊花;
(2)毛線制作花朵;
(3)各種紙制作花朵。
5、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各種注意事項。
6、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互相欣賞。
有關美術活動方案模板篇3
豐富的校園生活,使學生個性特長在這里得到充分發揮,讓酷愛美術的學生在能盡情揮灑手中的畫筆,自由放飛心中的夢想,勾勒出一幅幅七彩的畫卷,為我們校園生活增添光彩!小學美術是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重要途徑,它對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活動的目的:
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以更好的發展,更深刻的了解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創新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審美素養,培育出美術人才為目的。
二、活動的內容:
(一)能夠使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美術基礎知識,了解美術種類及常用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使學生滲透基本知識的訓練,對于簡筆畫、剪紙進行基礎性訓練,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解決課堂中難以解決的問題。
(三)激勵學生自主的參加校園環境布置,如:設計黑板報、墻報、手抄報等實踐活動,使學生的特長得到發揮和鍛煉,最終達到師生共同進步。
(四)培養學生觀察與熱愛生活的習慣,以校園中的好人好事以及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為主旋律,創作出內容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作品,培養學生的德育及審美能力。
三、活動方式: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學生對美術這門學科的熱愛。
(一)名作欣賞:
指導學生搜集各種有關少兒優秀作品,欣賞討論學習作者如何觀察生活、構思、取材,怎樣著筆,作畫表現生活,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二)講授美術知識:
使學生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加深學生對美術理解,激發其創作的熱情。
(三)自辦畫刊:
組織學生學習并創作班級的黑板報、手抄報,布置班級墻報,要主題鮮明,布局合理,讓學生有一個施展才藝的展示臺。
(四)作品展覽:
舉辦美術展覽、交流、評價、總結學習成果,使學生能夠有展示自己的舞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更加熱愛美術這門藝術學科。
四、具體安排:
三月:各年級制定興趣培養發展主題。
四月:課堂教學有針對性輔導,學生創作階段。
五月:籌備學生作品展覽,迎接區、市級美術作品展覽。
六月:展覽活動,促進學生互動交流、提高。
有關美術活動方案模板篇4
活動目標:用改變小兔五官位置及方向的方法表現小兔的各種頭部動作。
活動準備:
1、動畫片-小兔子真可愛
2、黑色記號筆、油畫棒、水粉顏料、水粉筆。
3、紙制教具:一個太陽、小兔頭部。
活動過程:
一、觀看動畫片《可愛的小兔》,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小兔頭部。
有一天,小兔問媽媽:“太陽是什么樣的?”
媽媽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
2、教師在黑板右上角貼上兩盞紅燈籠
小兔指著屋里兩盞紅紅的、圓圓的紅燈籠問:“這是太陽嗎?”
討論:小兔是怎樣抬頭看燈籠的?它的耳朵應該畫在哪里?
(耳朵畫在左斜下方。)
它的眼睛、鼻子、嘴巴應該畫在哪里,朝什么方向?
3、媽媽說:“不,這是兩盞紅燈籠,太陽在屋外呢。”
4、教師在黑板左下角貼上三個紅蘿卜
菜園里,小兔著三個紅紅的、圓圓的蘿卜問:“這是太陽嗎?”
討論:小兔是怎樣低頭看蘿卜的?它的耳朵應該畫在哪里?
(耳朵畫在右斜上方。)
眼睛、鼻子、嘴巴應該畫在哪里?
5、媽媽說:“不,這是三個紅蘿卜,太陽在天上呢。”
6、教師在黑板的左上方貼上四只紅氣球
小兔來到城里,看到天上飄著四個紅紅的圓圓的氣球問:“這是太陽嗎?”
討論:該怎樣畫小兔抬頭看氣球的樣子呢?耳朵位置改變的時候,哪幾部分的位置也要跟著改變?
(眼睛、鼻子、嘴巴的位置也要跟著一起改變。)
7、媽媽說:“這是紅氣球。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住在天上。
太陽只有一個,它給我們光和熱。
8、教師在黑板的正上方貼一個太陽
小兔聽清了媽媽的話,爬上高高的山頂,終開找到了太陽:“媽媽,我找到了。
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
討論:現在小兔的頭應該怎么畫?
(與平時畫的小兔正好顛倒,耳朵在下,嘴巴在上。)
二、分工創作
1、請每個幼兒自由選擇其中一個場景進行創作,教師適當調整人數,使畫每一場景的幼兒人數大致相等。
2、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1)幼兒按分工確定的任務作畫。
(2)啟發幼兒先畫小兔找到的東西,在確定它的位置與數量后,再畫小兔,注意正確表達小兔頭部的動態。
(3)啟發幼兒按故事情節添畫屋子、菜地、城市、山頂等背景,要求幼兒用黑色記號筆色輪廓線,用油畫棒或水粉顏料涂色。
三、評價
1、按四幅畫面合編成一本圖書的要求,引導幼兒計算全班幼兒合作創作的畫共能編成幾本圖書。
2、請幼兒拿著自制的圖書,結伴復述故事《小兔找太陽》。
有關美術活動方案模板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為自己喜歡的水果寶寶涂上漂亮的顏色。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畫人物、動物等,豐富畫面。
活動準備:一列畫好的火車、繪畫紙、油畫棒、幼兒有畫人物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列火車。
1、教師:嗚——看,誰來了?
2、教師:猜猜看,誰會來乘坐這列火車呢?
3、教師:水果寶寶們要出去旅行,可是現在火車快要開了,水果寶寶怎么還沒來呀?
(幼兒猜測)
4、教師:原來水果寶寶都很愛漂亮,在家打扮自己呢,現在火車快開了,我們幫它們打扮一下好嗎?
二、發揮幼兒想象,擴展幼兒思維。
1、教師:你想給水果寶寶穿上什么顏色的衣服?
2、怎樣才能使水果寶寶看上去更可愛呢?
3、討論想象:除了水果寶寶,還會有誰來乘這列火車呢?
三、提出作畫要求。
1、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給水果寶寶涂色。
2、除了水果寶寶外,列車上還可以畫上其它的東西。
如:人物、小動物等。
四、作品展示、評價。
有關美術活動方案模板篇6
一、課程開發目標
為了加強本校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激發其藝術靈性,學校結合自身優勢,經課程開發小組共同討論,初步確定我校現階段校本課程的美術課程目標為:
1、通過藝術教育,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和能力,積累深厚的藝術文化底蘊,激發學生對藝術的熱愛之情。
2、讓每個孩子都學有所長,通過美術教育,努力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為他們的今后提供自我發展的空間。
3、通過藝術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豐富孩子們的人生,使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
二、課程開發安排
美術校本課程:漫畫、設計、國畫、素描、美術字及應用。
三、課程實施與評價
1、課程的實施
(1)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工作小組,校長是決策者,對校本課程開發進行全面負責。教務主任具體負責課程開發實施評價等工作,成員由各類課程的開發教師擔任,具體落實好各門課程實施工作。
(2)制定形成校本課程的實施計劃,學校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工作,起草校本課程開發總體方案。經學校審議通過后,各課程的開發老師根據方案制定具體的、操作性強的課程實施計劃,目標明確。其次是課程內容的安排,要求重點明確,按從易到難,聯系學生的實際及課程資源的情況來安排。涉及到選擇什么樣的內容來自編或選編校本課程的教材;怎樣組織這些內容,準備哪些教學用具或教學資源;在課程上如何設置等問題,然后是課程實施預設:涉及課程實施方法、如何組織教學,課時安排,場地的安排、人數的要求等內容,最后是課程評價建議:如何對教師自身和學生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涉及評價方式、評價內容等。
(3)加強校本課程的培訓。“藝術教育校本化”猶如一顆晶瑩剔透的露珠,它柔和溫情,附著到每一個發展主體上,延著主體的個性特長潤濕、蔓延,甚至深入到主體的骨髓中去,使主體在寬松和自由的環境中不斷完善自我……。為了將研究細化求得實效,我們把研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編寫教材,付諸實施。把對學生藝術創作、藝術設計、工藝制作等方面要達到的要求與基本途徑羅列于上,各開發教師再根據本年級學生的個體差異,細化基本途徑,選擇合適的教材來充實校本教材,并付諸實施。第二階段:積累材料鼓勵創新,及時交流經驗,鑒定經驗的可取可行性,鼓勵學生在接受藝術教育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第三階段:完善校本化體系,展示成果。制定完善我校藝術教育校本化體系,整理和分析研究結果,撰寫研究報告,匯報觀摩課,展示學生才藝各類研究成果展示。召開驗收鑒定會,對課題研究進行評審驗收。
2、建立校本課程的評價體系。 為了確保校本課程開發的合理性,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張揚學生個性,形成學校特色,我們對校本課程進行評價,主要從幾個方面進行:
(1)對教師的課程實施評價。主要是對教師教學過程的評定,包括:教學準備、教學方式、教學態度等方面評價,這樣有利于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的發展。評價以教師自我評價為主,同時重視學生、家長、教師同行、校長對教師的評價,方法有課堂記錄、案例評析。
(2)對學生成長的評價。評價時,我們特別注重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關注學生對校本課程的學習過程,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師生關系的實際感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獲得成功的體驗等成為評價學生的主體內容。評價的方法除了觀察、調查、考查學習知識、成果展示等外,我們還將建立學生興趣特長發展的“成長記錄長廊”,允許孩子們把自己認為優秀的作品(一張畫、一副手抄報、一個小制作……)放到藝術長廊中,可以想象幾年之后,當孩子們再去看哪些作品時,會發現自己又長大了,或許這些作品將陪伴他們以后的人生道路。
四、保障的措施:
1、學校將盡力地在經費、人力和物力上給予最大的支持。
2、學校將對參加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工作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
3、組織的保障。建立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領導組如下:
組長:賈利民
成員:李占宇、陳連華、趙福民、付德才、張福義
授課教師:和明明
有關美術活動方案模板篇7
活動目標:
1、在指定的范圍內用右手食指蘸彩色顏料,從上往下,一下、一下地點畫出雨滴,學會用抹布擦手(弄干凈手指)的方法。
2、感知兒歌、歌曲的節奏,幫助幼兒學會“點”和“提”的動作。
3、合作作畫時,會找空地方,并能保持手指的清潔。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貼有“白云娃娃”的藍色粉畫紙若干張,用鉛筆在“白云”下面畫上“豎線”。(貼在墻上,直接作畫)
2、分別裝有紅、黃、藍、綠4種水粉顏料和吸水的海綿。
3、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1、感知作畫方式,引起學習興趣。
(1)音樂游戲《大雨小雨》(用身體和手部的動作及嘴巴的發音,感知一下一下的節奏和點、提的動作)。
(2)老師邊蘸色邊隨著音樂的節奏一下下由“云”而下地順著鉛筆線點畫雨滴。
(3)引導幼兒觀察:老師在干什么?老師怎樣畫出雨滴的?
(4)請一位幼兒來模仿老師點畫出雨滴,全體幼兒邊聽唱《大雨小雨》,邊空手練習一下一下地點,注意不拖拉。
(5)請兩位幼兒示范同方向點畫如何不碰撞,以及擦手的要求。
2、幼兒作畫
(1)兩位幼兒共同點畫一朵云上下來的雨滴。
(2)老師巡回指導。
3、評價活動。
(1)將作品貼在活動室墻上。
(2)幼兒和老師一起收拾桌面,整理作畫工具。
(3)幼兒自由地去觀賞作品。
有關美術活動方案模板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表現一團一團的毛線團。
2、借助兒歌語言和動作,感知用曲線的軌跡表現毛線團。
3、敢用多種色彩來表現毛線團,養成正確取筆、放筆的好習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貓頭飾一個、毛線團一團,黑板,彩色粉筆若干。
幼兒用書、油畫棒、紙。
活動過程:
1、歌曲《咪咪小花貓》導入,并出示毛線團,探討毛線團的樣子。
師生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貓》。教師:小花貓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么嗎?出示毛線團: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請幼兒仔細觀察,并說一說。幼兒進行討論。
2、繞毛線團,感知繞毛線的動作。
教師示范繞毛線團,讓幼兒感知毛線團由小變大,由中心向外不斷擴散。
教師借助兒歌幫助幼兒理解、掌握由內向外一圈圈畫螺旋線,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繞毛線團的動作。
3、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畫毛線團。教師:繞線團、繞線團,一圈一圈往外繞,越繞越大,越繞越大,毛線團繞好了。鼓勵幼兒邊空手練習邊念兒歌。
4、幼兒繪畫毛線團,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啟發幼兒給小貓咪添畫許多彩色的毛線團。鼓勵幼兒邊繞邊念兒歌,提醒幼兒一圈一圈往外繞。
教師巡回指導。
5、展覽幼兒作品,讓幼兒欣賞評價。讓幼兒說說喜歡哪幅畫,為什么?表揚能夠大膽用色的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