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活動比賽方案
比賽活動是一種具有明確規則和目標,通過競爭方式來評選出優勝者的活動形式。今天小編為各位搜集整理了科技創新活動比賽方案,供您查閱。
科技創新活動比賽方案篇1
為豐富我校課余生活,普及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根據青南教科函〔20__〕346號《關于開展第28屆市南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展評活動的通知》的指示要求,經學校研究決定,舉行校級科技創新大賽活動。活動采取全校參與、班級初評,學校復評推選優秀作品參加區市比賽的形式進行。現制定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時間
二、活動內容及安排
主要活動分為學生活動和教師活動兩大類,全部作品要求原創。
學生活動包括:學生小發明、學生小論文、學生科幻畫、科技實踐活動。
教師活動包括:科技實踐活動、教師 發明作品、教師科學科技教育論文、教師科技教育方案。
(一)學生小發明作品
主要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科技曲老師
參與人員:全校1-6年級學生全體參與
具體安排:
1、1-6年級每班精選上交發明創意表5份 (表格隨后科技教師下發)
2、3-6年級每班至少上交發明作品2份(數量不限,成品上注明班級姓名)
3、12月18日以班級為單位上交科技老師辦公室
(科技小發明,就是能解決生活中問題的簡單創意制作。例多功能組合菜板、不怕油濺的炒菜鏟、可伸縮羽毛球拍等)
(二)學生科學幻想畫
主要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美術教師
參與人員:全校1-6年級學生全體參與
具體安排:
1、1-6年級每班精選上交美術作品8幅(尺寸要求區通知后下發)
2、以班級為單位上交 各級部美術老師處 時間另行通知
(三)學生科技小論文
主要負責人:5、6年級語文教師科技教師
參與人員:5、6年級全體學生
具體安排:
1、5、6年級每班精選上交原創科技小論文3篇(A4打印稿,保存好電子稿,論文注明學校班級姓名)
2、12月18日以班級為單位上交科技曲老師處
(四)科技實踐活動
參與人員:全校學生
具體安排:
1、學生自愿參加。
2、文字、照片資料等方式整理齊全,呈現實踐活動的全過程。
3、12月18日上交到科技曲老師處
(五)教師發明作品、科技教育方案、教師論文、科技實踐活動
參與人員:全體科學教師、科技教師
具體安排:
1、老師任選一項完成,要求原創作品
2、12月18日上交南主任處。
三、活動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宮校長
副組長:南文軍 曲小斐
組員:吳德輝 丁偉紅 張夢 全體美術教師 各班班主任、科學任課教師
四、 評比標準
根據各班上交質量進行評比。選出班級優秀組織獎6名,個人名次以2:3:5進行評獎,優秀作品推薦參加區、市賽。
科技創新活動比賽方案篇2
為深入貫徹落實《溫州市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實施工作方案》、洞教學〔20__〕161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切實增強未成年人的科技創新意識,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學素養,經研究,舉辦霞海中學科技創新大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目的和內容
(一)目的
推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質,鼓勵優秀人才的涌現。
(二)主題
創新·體驗·成長。
(三)內容
本次大賽內容分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兩個版塊。青少年板塊設科技創新成果項目、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輔導員板塊包括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項目,含科技發明、科教制作、科技教育方案三類。
二、申報要求
(一)申報程序
各班要按規定的要求及推薦名額(附件1),認真填寫項目(作品)表,參加校級比賽,學校擇優推薦項目參加區、市級競賽。
科技論文和小發明、科技實踐活動、科幻畫由班主任組織實施。科技輔導員科教創新成果項目由校科學組根據分配名額推薦申報。
(二)申報材料及條件
1.科技創新項目發明類作品的申報:申報表、實物作品、作品的詳細介紹。
2.科技創新項目科技論文的申報:申報表、論文正文、附件一份。
3.科技實踐活動類作品的申報:申報表、項目報告、附件一份。
4.少兒科幻繪畫的申報:申報表(同時將其中一份申報表貼在作品背面左下角)、作品一份(規格尺寸:54cm×38cm,除油畫作品應自備畫框外,其他作品無須裝裱)。
5.科技輔導員科教創新成果的申報:申報表一式三份、查新報告一份、項目說明材料和項目實物照片一份、相關證明(鑒定)材料一份。
6.區、市級優秀科技輔導員的申報:
(1)條件:申報者必須有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參加本次大賽,必須具有指導學生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經歷并取得優異成績、具備一定科學教育和科技活動經驗,并對青少年科技活動有正確的理念和認識。
(2)申報程序及申報材料:項目作者在申報參賽項目的同時,可自愿申請參加優秀科技輔導員評選。申報者所在學校應審核申報書中所填內容。確認同意推薦其參加優秀科技輔導員評選活動。
(三)申報注意事項
1、申報材料務必在11月14日前將參賽申報材料和電子版報送到學生處陳繼成老師。
2、七、八年級請按分配名額組織申報;九年級除科幻畫評比外,其他項目自愿參加。
項目 班級 科技創新項目(發明創造) 科技創新項目(科技論文) 科技實踐活動 少兒科 幻畫 科技輔導員作品
三、大賽評審
學校將組織評委對所有申報作品進行評選,擇優推薦優秀作品參加區、市級評選。
附件:相關表格
洞頭區霞海中學
科技創新活動比賽方案篇3
京北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一項具有三十年歷史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探究項目的綜合性科技競賽,是目前面向在校中小學生開展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具有示范性和導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動。為繼續推動我區青少年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鼓勵優秀人才的涌現。城西區教委、城西區科協、城西區科委將在今年的學生科技節期間繼續舉辦20__年城西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辦單位
城西區教育委員會、城西區科學技術協會、城西區科學技術委員會
二、承辦單位
城西區青少年科技館 z青少年科技館
三、參賽對象
城西區各中小學在校學生(含職業高中)
四、評審委員會
由區教委、區科委、區科協組成評委會,聘請相關專家、學者組成。
五、競賽內容
創新大賽分為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兩個板塊,包括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中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競賽、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比賽、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比賽等。
六、競賽時間
城西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將于20__年11月初舉行。
七、評獎方式及獎項設置
(一)城西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是在各學校組織競賽活動的基礎上舉辦的。參賽者要首先參加學校評選活動,經過評選可以被推薦參加區級初評。
(二)進入區級終評的發明、論文作品、科幻畫作品要參加現場展示、答辯活動。由專家評定出成績。
1、學生獎項:根據評比成績評選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并頒發獲獎證書。
2、教師獎項:根據教師指導學生的獲獎情況,評出優秀輔導教師獎若干名并頒發證書。
3、優秀組織獎:競賽組織部門將根據各學校的活動參與情況以及參賽質量評定出優秀組織獎若干名并頒發獲獎證書。
八、報名時間、地點、方法
(一)所有參賽人員應以校級為單位申報,不接受作者個人直接申報。
(二)請各校于20__年11月1日、2日將如下材料交到相應項目的指定地點:
1.各校參加區級科技創新大賽參賽情況統計表。
2.上報項目的申報材料
①項目申報書(學校簽字蓋章),研究報告。
②必要的附件,如論文作品的原始實驗數據(復印件)及其它必要的圖表資料、學生發明項目的文字說明、設計圖、照片等,學校優秀科技實踐活動的原始材料及照片錄像等,教師創新成果項目的方案、說明、圖紙及實物照片。
③科幻畫作品
3.學生科技發明項目、科學論文項目、優秀科技實踐活動項目、教師創新成果項目及學校參加區級科技創新大賽參賽情況統計表交至城西區青少年科技館(城西區月壇北街3號)111號房間;科學幻想畫交至z青少年科技館(城西區上斜街36號)。
(三)表格下載及查詢
所有附件內容請登陸城西區青少年科技館網站(z)、z青少年科技館網站查詢并下載相關電子表格。
九、競賽聯系人
學生科技發明:z
科學論文項目:z
優秀科技實踐活動:z
教師創新成果:z
科學幻想畫:z
十、重點要求
(一)申報項目應材料齊全,并于規定日期之內實施申報,以免影響成績。區級評比的優勝者,我區將按市級評比規定名額和要求推薦參加京北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同等成績個人項目優先)
(二)請將申報書首頁填寫完畢以后復印貼在裝有項目材料的檔案袋正面。
(三)材料要求有電子版,且內容與紙質版必須一致。紙質材料不退還,請自留底稿。
(四)申報書一份,研究報告等附件一份。
(五)所有參賽選手應嚴格遵守大賽要求和規定。
科技創新活動比賽方案篇4
一、指導思想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創新活動,激發全鎮小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濃厚興趣,展示他們的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在全鎮廣大學生中普遍形成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氣,促進全鎮小學科技教育的深入開展,整體提升素質教育的實施水平。
二、活動主題
創新、體驗、成長。
三、活動安排
本屆科技創新活動共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活動啟動(12月1日—12月10日)
各校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具體活動實施方案,分解任務,認真宣傳發動,積極動員廣大師生主動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篩選題目。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12月11日—12月25日)
結合綜合實踐活動及小學科學等課程,積極開展科學觀察、科技制作、小設計、小論文、電腦制作、飛機航模、科幻繪畫等多種類型的科技創新活動,真正做到“班班有活動,人人都參與”。
1、科普知識宣傳:通過科技板報(隊報),科技主題班(隊)會,讀科普書籍,看科普影視,舉辦科普報告會等形式,廣泛開展科普知識宣傳活動。
2、科學考察活動:觀察自然現象、環境污染、動植物生長發育過程,動植物和微生物培育等,并形成科學觀察日記或科技小論文。
3、科技實踐活動:以小組、班級為單位,以學校、社會為實踐對象,進行科技實踐,并形成具有真實性、示范性、教育性、完整性的科技實踐論文。
4、科技制作發明:立足于生活實際,充分發揮廣大師生的聰明才智,開展技術改造、創新與科學探究等小發明小制作活動。
5、電腦科技創作:包括電腦繪畫、電腦動畫、科幻畫、電腦制作網頁和其他數字化作品。
6、成果展示評比:各校要對科技創新活動進行總結,評選優秀作品參加全校聯評與展示活動。
第三階段:成果展評(12月26—20__年3月上旬)
1、鎮級展評(12月26日—12月31日)
各校將優秀作品貼上標簽,分類造冊,附上說明上交到齊鎮教委,參加全鎮第13屆小學生科技創新大賽評選活動。
2、縣級展評(20__年3月上旬)
根據縣教研室安排,我鎮將派專人帶上優秀作品及相關資料,參加全縣第13屆科技創新大賽活動。
四、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組織到位。為保證本屆科技創新活動順利開展,各校要專門成立科技活動組織委員會或科技研究小組,統籌安排各項活動,具體負責相關工作。充分認識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意義,加強領導,成立相應組織機構,積極發動,廣泛宣傳,大力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使科技創新新理念深入廣大師生心中。
(二)制定方案,措施到位。根據學校實際,創新活動形式,進一步擴大科普宣傳的覆蓋面,推動班級經常性科技活動的深入開展。
(三)精心組織,注重實效。增強科普活動針對性和有效性,精心組織,講求實效。增強科普活動形式的互動性,提高小學生的參與熱情,充分體現科普活動的時代特點,凸顯科技與人文的相互交融。
(四)認真總結,積累經驗。注重總結科技活動過程中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經驗。將活動總結及時報送教委辦公室。
科技創新活動比賽方案篇5
為了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全面推進我校素質教育,進一步培養學生科技創新精神和科學實踐能力。我校擬于12月開展武夷山實驗小學科技月系列活動。為豐富校園生活、開拓學生特長、發展學生專項愛好提供有效平臺,并以次喚醒每個孩子的科學潛能,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讓科技創新的種子扎根于素質教育的熱土中。
一、活動主題
體驗,創新,成長
二、活動口號
科技伴我成長,科技成就未來
用大腦去思考,用雙手去創造
三、活動對象
三、四、五、六年級學生
四、活動內容及時間安排
教務處負責組織三至六年段以班級為單位督促各項活動的有序進行,同時委托科學組提供科技制作的選題,指導及評選等活動。其活動流程如下:
1、前期宣傳
在科技月內,各班開展以科技為主題的黑板報評選活動。
在科技專題欄上刊登科普知識等相關科學文栽。
在校園內展示橫幅等科技月的活動口號加強宣傳力度。
2、活動內容及形式
a、科學幻想畫(與美術組合作)
待選課題:航天,宇宙,未來的住房、城市等。
b、科技小制作
待選課題:制作標本,航模,船模;巧制四季星空圖,小小沙盤,一分鐘計時器,光壓風車。用木棍,吸管等材料搭建模型等等。
c、科技小論文
待選課題:對作品制作過程中問題的探究與總結,對未來城市的暢想,宇宙有邊嗎等。
3、評選作品
各年段以班級為單位選送參賽作品,分別開設個人獎及團體獎,分別設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團體獎以班級為單位。
4、頒獎及展演
展演獲獎的參賽作品,表彰優秀作品的個人、班級、以及指導老師。獲獎者可在學期科學科成績中適當加分。
科技創新活動比賽方案篇6
為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豐富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我區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寒假期間,區教育局以“體驗、創新、成長”為主題,開展學生優秀發明作品、優秀科技實踐活動、優秀科學幻想畫、優秀科教創新成果、青少年科學DV作品比賽等比賽活動。要求各學校利用寒假,認真組織科技教育活動,開展科技創新大賽,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賽主題
體驗創新成長
二、比賽項目
(一)學生優秀發明作品
1、發明創造:包括發明、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適于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
2、技術創新:包括新技術、新產品或新方案。即成熟、可行并在實際應用中效果顯著和前景廣泛的技術成果,以及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優秀技術成果。
3、新品種:人工培育的動植物新品種。
4、科學論文:高中生的科學研究論文、研究報告、實驗報告、調查報告以及研究性學習優秀的課題研究報告或學術論文等。
(二)優秀科技實踐活動
利用假期以小組、班級或學校等組織的名義所進行科技實踐活動取得不同程度的科技實踐成果,上交材料必須具備:
1、明確的選題目的;完整的實施過程,有系統完整的活動計劃、進度安排、組織方法、實施步驟和總結評價。
2、完整的原始材料。包括活動計劃、活動記錄(內容、時間、地點、參加人、參加人數)、照片或錄像、新聞報道材料等。
3、確切的實施結果。由負責人(或主要參與者)將活動結果敘述清楚,文字應簡練,可根據條件輔以必要的實物、照片、錄像等。
4、實際收獲和體會。包括參加活動的體會、活動的宣傳教育覆蓋面,活動體現的社會效益,對今后有關工作的建議等。
(三)優秀科學幻想畫
可用油畫、國畫、水彩畫、水粉畫,鋼筆畫、鉛筆畫、蠟筆畫、版畫、粘貼畫、電腦繪畫等繪畫種類、風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現(規格40cm×50cm),圍繞主題,充分體現科學幻想。
(四)優秀科教創新成果
中小學校科技輔導員和其它學科任職教師利用寒假,進行發明和科教制作(展教具)。發明類分為發明項目、實用新型項目、外觀設計項目三種。科教制作(展教具)類分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其它類共五種教學類科教制作項目。申報材料要說明項目原理、用途、改進點等;項目實物照片。
(五)青少年科學DV作品比賽
可以把自然界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天文、地理、氣候、氣象、生態、環境等自然科學現象和問題作為探究對象,也可以把安全、健康、防災、減災、交通、考古、工藝、美術、民族、文化等人文科學,甚至民俗慶典等社會科學的現象和問題作為探究對象。
三、比賽要求
1、發明創造和技術創新作品必須有圖表資料。根據項目的需要,可以包括外觀圖、結構圖或原理圖,手繪、照片或打印均可;如果是視頻,不超過5分鐘。
2、科學研究論文或研究項目必須附有論文全文、研究報告及參考書目、實驗數據及其他必要的圖表資料、證明材料等。
3、科學DV作品申報者全程參加科學探究過程,參與腳本創作、影像拍攝和剪輯制作,由申報者配音,并配有解說字幕,刻錄成DVD視頻文件,時長5~10分鐘,允許無償在公開場合播放。
科技創新活動比賽方案篇7
一、科技小發明:
1、參賽對象:全校各班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每班上交3份科技小發明實物和作品介紹。
2、作品要求:從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入手,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力求創新、實用,貼近生活。注意作品要區別于普通的小制作,要有首創性。
3、上交時間:于11月6日放學前
二、科技小論文:
1、參賽對象:3-6年級各班組織學生開展評選活動,每班上交3篇小論文。
2、作品要求:觀察類、考察類、實驗類、說明類均可。在學習生活中發現某一現象,通過觀察、實驗、文字說明或圖解等方式寫一份小報告。
(1)論文格式要完整,建議包括摘要、關鍵詞、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研究結論、研究體會、參考書目等。
(2)探究過程要科學,數據材料要準確,可附表格、照片等。
3、上交時間:11月6日放學前
三、科技實踐活動:
1、參賽對象:3-6年級,各班整理一份帶有科普性質的實踐活動案例或報告。
2、作品要求:科技實踐活動報告一份,附完整的原始材料(活動計劃、活動記錄、照片、新聞報道等)
3、上交時間:11月6日放學前
四、家庭實驗室計劃:
家庭實驗室計劃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素養培養的有效載體。各校要充分發動3-6年級的學生,結合《科學》學科的教學要求,利用家庭中的陽臺、書房、客廳等空閑的地方建立家庭實驗室,讓學生都有參加科學研究的機會,研究過程與成果可通過網絡科學觀察日志、小論文等形式進行呈現;使學生能將課堂上所形成的探究能力、科學素養延伸到課外。
五、頭腦思維挑戰賽:
1、參賽對象:每個校區一只隊伍,一支隊伍3人(3-6年級)。
2、項目名稱:“造一艘小船”
3、提供材料:吸管30根(直徑約0.5cm,長度約21.2cm),鋁箔紙一張(30cm×30cm)。
承重物體:棱長約為1cm的六角螺帽,每個重量約為8.5克。
檢測水槽:長、寬、高均約為40cm左右,水深35cm(練習時建議使用科學工具箱進行)。
4、制作要求:
1、每支代表隊3人一組,在40分鐘內,用所提供的材料造一艘小船(大小控制在30cm×30cm×30cm之內),并完成承重檢測。
2、所提供的材料可以進行加工,可以少用或僅選用其中某一種,但不能增加其他任何材料。
5、工具要求:
自己攜帶剪、切、打孔的等簡便安全的工具,不能使用加熱、燃燒、帶電等有一定危險性的工具。
6、評分標準:
小船裝好承重螺帽要漂浮在水中(不能接觸水槽底部,否則成績為0),等候裁判檢測,測量小船承載的螺帽的重量為比賽成績。如果重量相等,以未使用的完整吸管數量較多的代表隊為獲勝者。
7、溫馨提示:
在練習過程中,務必要注意安全,要在家長或老師的陪同下進行演練。
附:吸管、鋁箔紙和螺帽規格(供參考)
吸管鋁箔紙螺帽
六、科技輔導員科教創新成果:
區里要求:
申報表一式三份、查新報告一份、項目說明材料和項目實物照片一份、相關證明(鑒定)材料一份(直接推薦參加市級比賽)。
七、x年市瓦小學生信息技術作品比賽
為拓展我校學生的學習空間,豐富課余生活,提高學生的電腦操作能力和動手動腦能力,增強高科技意識,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同時為區中小學生科技節信息技術作品比賽做好準備,制定如下方案:
1.參賽對象:市瓦小學3-6年級學生
2.區里比賽要求:
(1)小學生scratch現場編程比賽
學生不帶任何文具用品、資料,現場提供應用軟件、相關素材。主題由組委會確定,學生獨立設計、現場編程,最后將源文件和生成的可執行文件(exe)保存在指定的目錄下。應用軟件:比賽電腦裝有windowsxp、ie、office、scratch、美圖秀秀軟件。若參賽選手要求使用其它更多軟件,請在報名時提供軟件光盤,由區教育信息中心統一安裝。制作時間累計3個小時。
(2)信息技術創客作品展示活動
作品要求:能夠展現作者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倡融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等領域,能夠采用scratch或processing編程、單片機(如arduino板卡等)、傳感器、電子元器件等器材獨立設計的軟件或軟硬件結合的作品。
(3)電腦機器人創意設計項目
申報表一式三份、電腦機器人創意設計實物作品一份、作品創意設計方案的詳細介紹一式十份、噴繪展板(規格尺寸:120cm×90cm)一份、電腦機器人運行程序(包括支持程序運行平臺、所設計程序源代碼)光盤一份(直接推薦參加市級比賽)。
3.學校選拔方式:
(1)scratch現場編程比賽:各班自愿報名
科技創新活動比賽方案篇8
為培養我校師生的科學素質,開拓科技創新思維,提高創造能力。同時,為參加達縣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作好準備。根據《達縣科學技術協會、達縣教育局關于舉辦達縣第二__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通知》(達教發〔20__〕215號)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達縣第二__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主題是:“節能與環保、生態與和諧”。
二、組織機構:
達縣石橋鎮列寧街小學20__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組長:黃進祥
副組長:段玉奎、劉國華、胡勝軍組員:任德君、張華、周旭東、雷曉東、袁麗霞、黎家標、魏家國、各年級組長、各班班主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胡勝軍同志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事務工作。
三、大賽舉辦實施要求:
(一)參賽對象:
全校師生
(二)大賽時間安排:
9月2日9月28為創作階段;
9月29日9月31日為作品收集、填報表冊階段;10月12月為作品評審階段;
四、參賽項目
(一)教師作品競賽類
(1)科技發明、科教制作類。
(2)科技教育活動方案類。
“十佳優秀科技教師”從教師科技發明、科教制作和科技教育方案等三大類作品中評選產生。
(二)學生競賽項目
(1)小制作、小發明
堅持“三自”和“三性”原則。“三自”:自己選題: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發現、提出、選擇的。自己設計和研究:設計中的創造性貢獻,必須是
作者本人構思、完成的。主要論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自己制作和撰寫:作者本人必須參與作品的制作。“三性”:科學性:包括選題與成果的科學技術意義、技術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確性、科學理論的可靠性。新穎性:包括新穎程度、先進程度、技術水平與難易程度。
新穎程度指該項發明或創新技術在申報日以前沒有同樣的成果公開發表過,沒有公開使用過,且該項選題有創意;先進程度指該項發明或創新技術同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有顯著的進步;技術水平指課題研究具有的科學價值和學術水平。實用性:指該項發明或創新技術可預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或效果;指課題研究及論文的影響范圍、應用意義與推廣前景。
(2)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
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是青少年以小組、班級或學校、校外教育機構等組織名義,圍繞某一主題在課外活動、研究性學習或社會實踐活動中開展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義的綜合性、群體性科技實踐活動。
1、申報者:參與科技實踐活動的在校的學生群體,形成科技實踐活動成果者,均可以學生集體的名義申報優秀科技實踐活動。指導老師或指導機構不得以申報者的身份出現。
2、必須具備的條件(五要素)
(1)明確的選題目的。所設計的活動,主題應根據當地的條件和可行性,有利于青少年通過活動學習科技知識、科學方法,培養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對當地教育、生產、經濟和科學文化等發展有一定的意義。
(2)完整的實施過程。活動在實施時,有系統完整的活動計劃、進度安排、組織方法、實施步驟和總結評價。
(3)完整的原始材料。包括活動計劃、活動記錄(時間、地點、內容、參加人、參加人數)、照片或錄像、新聞報道材料等。
(4)確切的實施結果。由活動負責人(或主要參與者)以文字的形式,將活動結果敘述清楚。文字應簡練,可根據條件輔以必要的實物、照片、錄像等。在上報之前,各學校應對該結果的可靠性加以確認。
(5)實際收獲和體會。包括青少年參加活動的體會、活動的宣傳教育覆蓋面,活動體現的社會效益,對今后有關工作的建議等。
3、評審標準
(1)真實性。活動符合參與者的知識結構和水平,符合當地的客觀條件,有活動記錄、活動總結(包括書面材料和紀實材料等)。
(2)示范性。活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體現當代科技發展方向,圍繞公眾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活動設計和組織形式科學、有新意,具有較強的可
操作性,利于推廣普及,能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能為其他地區開展活動提供借鑒和參考的經驗。
(3)教育性。活動符合教育規律,能夠對參與者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能力和情感的培養、思想和道德的教育,有利于參與者全面發展和素質提高。
(4)完整性。活動已經完成或階段完成。活動過程清晰,有明確的活動目標、系統周密的活動計劃、實施步驟和活動結果。
4、申報要求
申報材料包括:申報書、科技實踐活動報告一式一份。原始材料(活動記錄、照片、錄像等)和新聞報道材料等作為附件上報,涉及的活動記錄、調查問卷等數量較多的,提供幾份比較典型的即可,不需全部提交。(3)學生優秀科技論文。(要求:每篇論文字數要求:20__---3000字,不足20__字的論文不能申報參賽。)
(4)少兒科幻畫:
是指少年兒童通過對未來科學發展的暢想和展望,利用繪畫形式表現出未來人類生產、生活情景。參賽作品的藝術形式包括:油畫、國畫、水彩畫、水粉畫、鋼筆畫、鉛筆畫、蠟筆畫、版畫、粘貼畫、電腦繪畫等,繪畫風格及使用材料不限。少兒科幻畫的畫面(凈畫面)規格為4k紙質或其它材料,畫面橫豎均可,不需裝裱,不加邊子,油畫作品應自備畫框,少兒科幻畫背面左上角貼上《申報書》,作品要求干凈、整潔。
評審標準:
(1)想象力:選題、創意和新穎程度。
(2)科學性:科學依據、邏輯思維。
(3)繪畫水平:畫面設計、色彩處理、繪畫技巧。
(5)青少年科學影像DV作品活動類:
一是體現“孩子眼中自己的事”;
二是體現“大人眼中孩子的事”。
五、相關要求:
(1)每個項目必須填寫一份申報書,申報書規格A4(70K)書寫紙,申報書內容一律打印,并按要求填寫,完善申報書中的有關內容和手續,如項目的創新點、領導簽字、單位蓋章、2寸作者照片、作者和指導教師及監護人簽字等;不按要求填寫的作品,視為無效作品。
(2)申報的作品按照七大類分別填寫《作品登記表》,《作品登記表》填報要準確(學校、作品名稱、姓名寫全名,學歷按小五、初二、高三等簡稱范例填寫),表內項目不能增減。
(3)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和青少年科學影像活動集體作品作者和指導教師不得超過3人;
(4)少兒科幻畫作者年齡限在514歲(個人作品),指導教師限一名,
(5)優秀科技實踐活動參加的人數占在校學生總數的30%以上,每一個項目指導教師不得超過3人;
(6)所有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含教師發明和科教制作作品,科技教育活動方案除外)應提供《項目查新報告》,其中技術發明要提供《專利查新報告》。查新報告的格式在申報表中體現。選手必須對類似論文或項目進行認真查新填寫,并說明自己的項目與他人的論文或項目相比有哪些不同的創新之處;
(7)所有參賽的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含教師發明和科教制作作品)需要提交項目研究日志或研究日記等能說明項目研究過程的原始材料;
六、獎勵辦法:
(一)現金獎勵:
縣級一等獎:40元/件,縣級二等獎:20元/件。
市級一等獎:100元/件,市級二等獎:60元/件,市級三等獎:40元/件。省級一等獎:400元/件,省級二等獎:300元/件,省級三等獎:100元/件。
國家級一等獎:600元/件,國家級二等獎:500元/件,國家級三等獎:400元/件。
(二)考核獎勵
1、班主任:按學校班主任考核制度嚴格執行。
2、所有作品經片區聯絡點初選上交縣上參評的,另按學校崗位目標考核加計分。
3、未完成任務的按學校教師崗位目標考核制度執行。
七、其它:
希望各班主任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讓學生全面參與,并對參賽作品進行推選,抓緊抓好,抓出成效,確保第二__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順利舉辦,力爭選送更多、更優秀的青少年科技作品參加片區、全縣、全市、全省、全國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