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篇1】
為了把校本研修工作落實到實處,并能扎扎實實的開展,真正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進而促進學校辦學水平的總體提高,達到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特制定校本研修和微型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方案。
一、校本研修的組織和管理體系:
(一)校本研修的管理體系:建立學校、教研組、備課組“三級管理”研修體系。
1、校本研修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校本研修質量評價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校本研修組織實施小組
組長:
副組長:
(二)各組織機構職責
1、學校領導小組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學校實際,提出落實校本教研的具體措施,組織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動,開展對本校課堂教學的評價工作,選拔本校的課改骨干教師和優秀骨干教師,加強對學校各學科組校本教研的規劃管理,總結,推廣校本研修的經驗。
2、以各教研組為單位,建立學科校本研修小組。
其主要任務是規劃本組的校本教研活動,組織每周一次的研修活動,落實區、校級校本管理機構的任務,確定本學科校本研修的專題,組織開展同伴互助和案例研究。
3、以學科備課組為單位,建立學科年段研修小組。
組織本組教師研究和解決在課程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督促教師自覺進行自我反思。
落實學校、學科組的校本研修任務。
4、教研組要提交校本培訓計劃,確保校本培訓主題、內容源于教育教學實際需要。
二、時間安排:
1、20__年__月__日~__月30日(第一輪__月15日,第二輪__月30日)
(1)制定學校校本研修工作計劃,并上報區有關領導。
(2)各教研組對教師進行宣傳和動員工作。
(3)各教研組作好研修課題申報工作,擬定學科組研修課題實施計劃,設計實施方案并于__月20日前教務處(高中交新校區教務處,初中交老校區教務處)。
2、20__年__月21日——20__年11月30日
①根據區領導對規劃的審批意見開展校本研修的第一階段活動。
②對研修活動進行資料積累。
③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④各教研組對前期工作開展情況作匯報(書面和召開專題研討會),由教務處組織。
3、20__年12月一20__年1月
①在對第一階段工作總結的基礎上,對下階段校本研修工作進行進一步的規劃和部署。
②接受第二階段的檢查工作
4、20__年2——20__年4月
(1)各教研組研修課題全面總結工作。
(2)接受學校質量評價小組的驗收。
5、20__年5月
接受區師培與教育研究中心的組織驗收。
三、校本研修的管理:
1、教務處組織教研組制定學期研修計劃,并由教務處審核。
2、教務處實行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結果制度,每周一次與集體備課時間同時進行。
3、教研組根據區師培與教育研究中心擬定的研修課題,提交各備課組選擇。
4、教研組長參與研修并實行考勤。
5、各備課組長做好研修活動過程記錄和研修活動總結。
6、各教研組每一階段向教務處匯總活動情況。
四、校本研修的評價及獎勵。
(1)根據對研修資料和研究課查驗的情況評定等第,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
(2)每學期末,學校對教研組、備課組,開展活動情況進行總結、評定,評選先進教研組、先進備課組,并予以量化,一定獎勵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3)凡未組織校本研修的教研組教研經費人平扣30元,不合格的教研小組人平扣__元。
(4)凡是取得優秀成果的教師個人在職稱評定,區級優秀,名師選拔上享受優先和加分待遇。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篇2】
一、課題名稱
小學語文“自主、合作、學習型課堂教學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研究在學生與教師形成的學習共同體中,建立起自主建構、自我探索、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督的學習策略,通過“生生互助”“師生互助”的學習形式,實現共同發展的高效、快樂的課堂。
在全面推進教育改革的基礎上,我們學校將以語文學科的研究為帶動,以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和學??沙掷m發展為前提,落實新課程提出的目標,促進學生自主健康的發展,調整教學關系,構建學生自主互助學習型的課堂。
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學校已經取得了許多成績,為了進一步深化這一課題的研究,推廣研究的結果,延伸課題的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三、確定實驗年級和人員
4—6年級全部參與研究,1—3年級逐步滲透。
本著有一定研究基礎、責任心強、有創造力等原則,在各年級、各學科重點確定以下研究人員。
語文:李文真、趙玲芳、趙瀅、吳敏瓊、鄭蓉、林水珍。
四、研究的目標
1、研究個體教學特色,形成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
2、建構有效教學策略,形成教學建議和常規。
3、建立課堂評價標準,引導和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4、構建先進課堂文化,促進師生和諧健康發展。
本項研究在我們學校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氛圍。多數教師能夠正確把握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理論基礎。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下面的近期目標:
1、讓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探索活動的最大熱情。
2、多數教師在教學中奠定合作學習的基礎,形成學生互助學習的習慣和氛圍。
3、部分教師形成自己個性的自主互助教學模式,并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有一定的研究方向。
五、研究的基本內容
(一)語文學科課型推廣與研究
1、推廣單元授課教學模式?!皢卧谡n模式”的研究分為三個層次:
(1)“課型研究”,以一個單元為教學單位,自主確定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課型,一般用3—4課時完成一個單元的授課任務。
(2)“學案研究”,課堂學習形式的研究,就是確定學生采用什么方法,如何掌握知識,并落實教學效率的研究。
(3)“反思研究”,對于一節課的反思,由過去對教師的語言和行為作重點反思,改為對學生參與程度、學生學習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2、立體式閱讀教學模式的研究。多數教師能夠接受在課堂上拓展學生的閱讀量,做到“以讀促教”。以前因為缺少讀書資料,“主題學習叢書”“語文拓展閱讀”等材料已經解決了研究的困難。
本學期,我們規定語文教師根據年級的不同,每篇課文至少拓展1—3篇閱讀材料,具體研究的內容可以借鑒“單元授課模式”的三個層次。
3、當堂矯正反饋。學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內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師的糾正和反饋,教師應該通過檢測,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將正確的信息及時地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糾正學習行為。
4、小組劃分。為形成有效的合作小組,在編排小組的時候,一般本著優生、學困生互相搭配的原則,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也可采取兩人合作的有效做法。
教師在充分利用合作小組的同時,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學生形成比較和諧的合作習慣,以便于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自主、互助學習。
六、研究的步驟
1、20__年9月份—12月份為探索實施階段。
每位教師在學習、討論、探究的基礎上,明確研究的內容,把握研究的方向,探索自己自主、互助、高效、學習型課堂教學的特點,并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學校實驗領導小組推門聽課檢查實驗落實情況。
2、從20__年1月份—6月份開始,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學科特色使用階段。
每位教師都能自如地根據本學科的特色進行授課,并且取得很好的效益,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
3、20__年9月—12月份,加強集體備課活動,集思廣益。
在自主互助學習型的課堂教學中,進一步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精神,屬于學生的自由空間加大,本階段就針對在課堂操作中生發的影響教學效率的問題進行進行集體研究,探索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本階段中,學校將組織研究課、公開課、示范課等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展評活動,并且將從中選出部分優秀教師通過研討會、交流會等形式交流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及時釋疑答惑,推進課堂教學學科特色模式的順利行。
4、20__年1月—5月份,研究展示階段。
學期結束前,教師們根據自己的實踐研究,要拿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個性教案,形成自己個性的教學模式??梢越M織側重學案設計的評選活動。
5、20__年6月,研究推廣階段。
在總結本學期的研究結果后,我們將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下學期的大范圍推廣研究方案。
七、研究的方法
1、調查法。本學期領導聽課的重點放在學生的綜合素養上,充分了解教師是否真正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如是否給學生一點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是否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探究;
是否給學生一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是否給學生一個懸念,讓他自己去質疑;
是否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
是否給學生一個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是否給學生一個機遇,讓他自己去抓??;
是否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自己去發展。
通過聽課調查了解教師的具體研究情況。
通過對學生的咨詢了解調查教師的實際研究情況。
2、問卷法。教導處將進行學生問卷調查,了解教師實際的研究情況,及時發現研究中的問題。
3、交流法。通過教研組以及學校組織的集體研究交流,考察教師研究的具體程度。
4、測評法。充分利用一些活動,采用一些簡便、易于操作的現場測評方式,對課堂教學效率進行實際的考評。
八、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小學語文“自主、合作、學習型課堂教學研究”課題實施方案,最終要通過真實的課堂,展示研究的結果。
我們將保存學校組織的各種圍繞課堂開展的具體活動材料,如:教學案例;課堂實錄等。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篇3】
一、課題的提出
審視當前學生的閱讀現狀卻不太令人樂觀,在大力呼吁讀書的同時,老師不知道該向孩子推薦什么書,家長們不知道怎樣的書籍適合自己的孩子,孩子手中捧著的書則呈現或缺乏價值、或缺乏樂趣的狀態。
我們課題研究的價值在于從兒童的心理與能力出發,分年段地有重點地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閱讀質量與閱讀樂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適應力及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本課題研究的創新之處在于針對目前學生的閱讀現狀,提出了階梯性閱讀方式,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選擇適合的書籍,并通過閱讀指導課的形式,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有效地指導。
二、理論假設
朱永新教授說過,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而童年的閱讀對于一個人的完美人格形成又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兒童文學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意味著成長的伴侶,意味著心靈的雨露,意味著精神的家園,意味著美的存在,意味著笑的源泉,意味著第二個生命。
兒童文學是人類專門為兒童寫的,是兒童自己的“文學”,表現的是童心和童趣,使最適合兒童心靈的讀物,因而也是兒童最愿意接受的。兒童文學讓人善良,兒童文學增添人審美的意趣,兒童文學會讓人孩子的心靈變得豐富敏銳,使他們具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童年階段的閱讀是審美情趣和美好人性的起點,兒童文學可能影響人的一生。
帶領孩子走進童書的世界,幫助孩子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書籍,引領孩子在閱讀中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一個愛好,讓書籍成為孩子快樂的源泉。
三、研究目標和內容
1、研究目標
通過開展閱讀童書的活動,帶領孩子走進童書的世界,幫助孩子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書籍,引領孩子在閱讀中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一個愛好,讓書籍成為孩子快樂的源泉。
2、主要研究內容
(1)、研究閱讀當前優秀兒童讀物,尋找鑒別優秀作品,從兒童哲學、兒童心理與教育目的出發,思考特定的兒童“應當讀什么”的問題。
(2)、選擇“共讀”童書,組織和開展班級讀書會,探索如何通過師生的共同討論,引領兒童在閱讀能力、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方面得到發展。
(3)、借助家長與社會的力量,組織和開展親子共讀活動,研究親子共讀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課題研究意圖在于通過童書閱讀的研究與實踐,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進一步推進書香校園的建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研究中將采用分年段推薦、階梯性閱讀的方式開展閱讀活動。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收集有關童書閱讀的中外研究資料及他人成功的閱讀課、讀書會的案例,借鑒其成功之處,同時進行不斷揚棄,形成課題研究的基本理念。
2)行動研究法:實驗教師研讀童書,引領學生閱讀童書,以閱讀課為陣地,課內外想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改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經驗總結法:在課題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從理性和實踐層面上總結、提煉童書閱讀的具體方法與經驗。
五、實施步驟
研究時間是3年。
1、準備階段:
分低中高三個年段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兒童階梯閱讀研究的內容與目標。組織課題組教師開展童書的閱讀、選擇與推薦工作。提出若干兒童閱讀的“主題”,并把它們分配到不同的年級中。總結分析學校近幾年讀書活動的經驗與成果及存在的問題,討論引進童書,進一步推進讀書活動的具體措施。
2、實施階段:
按低中高三個年段,以閱讀課為主陣地,結合讀書節等活動對學生進行童書的推薦、介紹和閱讀指導,并由實驗教師及時做好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工作。
3、總結階段:
整理課題研究相關資料(活動方案、閱讀隨筆、讀書報告、學生習作、論文案例集等),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篇4】
一、課題名稱:
如何解決學生在跑動過程中身體前傾角度的問題
二、研究背景: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育狀況和個性發展。
隨著科學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對體育教學的研究也深入開展起來,這就需要我們體育教學必須建筑在科學的基礎上。中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身體生長發育階段,從生理到心理狀態正是迅速發展時期,對于一生中增強體質打基礎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抓好體育教學,加大學生的興趣,有效增長學生體質。
三、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20__年2月—20__年7月)調查研究與制定方案且開始實施研究解決問題。研究目標主要是解決學生跑步時身體前傾角度原因教學方法的研究、教學效果評價的研究等。
第二階段(20__年8月—20__年12月)本階段的研究目標主要是鞏固研究課題實施和對本課題研究的過程進行資料收集整理、總結,完成調查與研究報告。
四、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研究,進一步加深對《標準》新理念的理解,為在理念與實踐之間架起橋梁,做些初步探索。
2、通過本課題研究,讓學生了解或初步掌握跑步時上體前傾角度問題原因的理論與實踐知識。知道在跑的練習時注意調整自己的跑步姿勢。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針對“學生跑步時上提前傾角度問題原因”設計及實施與策略進行一定的研究,形成有一定科學性、可行性、推廣性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五、研究過程設計
1.準備階段(20__.2――20__.4)組建課題組。收集有關材料,組織學習,制訂課題方案。
2.研究階段(20__.5――20__.8)根據課題設計方案扎實開展研究工作,邊實施邊小結,不斷完善課題實施方案,撰寫階段研究報告,認真做好課題資料的收集和積累工作。
3.總結驗收(20__.9――20__.10)整理各類資料,完成實驗結題報告,迎接上級有關部門的驗收.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篇5】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切實促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持續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將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層次推進,引導學校教研組和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研究,把科研與教學、教研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實現我校教學工作由“經驗型”向“科研型”的戰略轉變。經學校研究,特制定如下“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從教育教學中的小事情,以小見大,實實在在,對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討論立為“小課題”,開展實實在在的研究,并通過小課題研究工作,探索總結教研、科研、培訓互相促進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實施目標
(一)通過小課題研究,切實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學有效性。
(二)從機制上保證教研活動課題化,形成教研組科研氛圍,提高教研成效,促進教研組建設。
(三)通過小課題研究,提高教師將教育科研與日常教學工作進行有機整合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三、總體思路
以教師個人為主申報進行小課題研究。形成以課題研究引領教學和教育實踐的校本科研機制,引導教師立足自己的教學和管理實際,觀察發現教育教學現象中存在的問題,在常規教研活動中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研討解決問題,提煉形成教學策略,指導自己和同伴的教學行為,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從而實現學校教育的發展。原則上,從上一學年的“智慧項目”中擇優轉化,即把有一定實踐積累的“智慧項目”改為課題,進行深化研究。
四、小課題研究的途徑
小課題研究常常以課堂為現場、以教學為中心、以教師個人為主體、從實際出發開展教學研究。在小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們可根據各自的不同興趣、不同特長、不同需要和教學實踐中發現的不同問題進行個性化的研究,甚至得出個性化的結論。
五、實施流程
(一)選題。教師根據自己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查閱、收集和整理相關資料,認真分析篩選,確定研究課題。選擇的研究課題,應該具備“針對性強、切口小、研究周期短”的特點,一般應是所任學科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可以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一個問題、一種現象、一個案例等。小課題研究周期不要太長,原則上是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
(二)申報立項。參加“小課題研究”的學科組(教師),確定研究的主要內容,闡明所解決的問題和預期達成的目標,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驟等。學校教科室組織力量對提交的課題進行審核,在一周內公布立項的小課題。
(三)實施研究。課題負責人組織成員按照課題方案,有計劃地開展研究工作,積累研究過程資料(同時完成附件二、三),建立小課題研究檔案袋。將常規教研與小課題研究相結合,在教學、聽課、評課過程中開展實踐研究,從而解決問題。教導處教研處將對研究進行督查指導。
(四)結題(包括中期小結)。每個學期結束,都要開展小課題研究成果總結鑒定匯報會(周期屬于一學年的,要開展中期成果鑒定匯報會),學校對研究狀況進行評估。
課題成果一般應是一份總結報告。結題程序為:(1)課題組及時整理研究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撰寫研究報告;(2)將研究報告、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交學校教科室;(3)學校教科室組織有關人員聽取研究者的報告,對課題進行評審,向研究者宣布評審意見。
(五)成果鑒定與推介。結題后,學校將對開展的小課題研究成果進行鑒定、評獎。對優秀的研究成果進行全校推介,推動成果在學科內及學科間的應用與共享。
六、課題管理
(一)營造良好的小課題研究氛圍。學校積極倡導和要求全體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并提供理論上和實踐操作層面上的具體指導。要進一步強化“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實、快”為教育科研工作指導方針,促使廣大教師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導課題組選擇一些內容具體、切口小、周期短的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從而克服傳統課題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現象。
(二)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小課題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小課題研究的指導和評審等工作。加強研究的過程管理,對立項的小課題研究建立電子檔案。制定小課題研究的組織、實施、評定、表彰獎勵等制度,確保小課題研究扎實有序地開展。
(三)培訓小課題研究人員。進行專題培訓,介紹與小課題研究有關的教育理論等,指導教師通過多種渠道查閱相關資料,激發教師研究小課題的興趣和研究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從而培養出一些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豐碩的研究型教師。
(四)深化小課題研究。要把課堂教學作為實施小課題研究的主渠道,積極開展以上課、說課、評課為基本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深入探究各學科教學的基本策略;研究組成員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研討對策和措施;課題組內部也可以開展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育案例、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等不同系列的小課題研究成果評比活動,引導教師研教結合,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七、教師小課題研究技術評審組
(一)領導組
組長:邵健勝
副組長:朱曉仙
組員:丁少劍朱敏燕葛俊佳王玉婷鮑佳樂徐子華
教師小課題研究領導小組職責:
負責規劃、計劃、督導教師開展小課題行動研究。中期進行檢查指導;最后進行小課題鑒定評審工作。
(二)指導組
組長:丁少劍
副組長:朱敏燕
成員:胡旭亮莫燕君謝云鶴
負責組織教師學習小課題實施方案,幫助教師選題,實驗過程督導檢查評價指導等具體指導工作。
八、其他
(一)小課題成果按照具體等級在教師個人年度中加分。
(二)教科室將優先考慮將優秀的校級小課題培育成市級及以上課題。
(三)教科室定期對校級小課題的材料進行整理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