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誦讀比賽活動方案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也是家庭團圓、親情友誼的象征。為了豐富中秋節的慶祝活動,我們可以舉辦一場中秋朗誦活動,以傳統詩詞和故事為主題,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秋誦讀比賽活動方案,請閱讀。
中秋誦讀比賽活動方案(精選篇1)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寓意著人們期盼團圓的美好祝愿,中秋、團圓、明月也成了無數文人墨客筆下的佳作名篇。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本年級組經協商開展決定開展中秋賽詩會活動。
活動主題:
中秋賽詩會
活動內容:
誦讀表演和中秋、月亮有關的內容詩詞
活動形式:
各班級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誦讀表演,評出最佳表演獎、最佳誦讀獎、最佳合作獎,發月餅作為獎勵。
活動準備:
按6人閱讀小組進行準備,家教會家長準備獎品。 活動時間:9月5日下午第一節課。
活動過程:
一、提出要求,分組準備
各班主任于活動前兩天布置準備工作,說明本次中秋賽詩會的要求,按以前的閱讀小組為單位,組長帶領組員搜集關于月亮的古詩詞并確定1--2兩首進行排練。
二、誦讀表演,評選優秀
1、各小組進行誦讀表演。
2、以小組為單位推選最佳表演獎、最佳誦讀獎、最佳合作獎小組提名,評出獲獎小組。
3、教師點評,頒發獎品。
三、活動總結,通訊報道。
班級通訊員撰寫活動通訊,語文老師負責拍照,上傳班級空間。
中秋誦讀比賽活動方案(精選篇2)
一、活動目的
為喜迎中秋,弘揚中華民族燦爛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文學素養,我校決定在(__月__日)下午舉辦“月明中秋中秋詩會”活動。
活動注意事項:
1、每班準備1組選手參賽,班主任負責。(各班內進行初級篩選,最終選定一人或一組參與比賽。1-4年級為年級內評比,5、6年級評比)另外,由曹思明老師負責,抽調部分教師或學生組織一個以迎中秋為主題的文藝節目。
2、參賽形式不限,單人、多人組合均可;內容要求積極向上。
3、參加選手的名單及節目必須在本周星期四前(__月24日)報送曹思明老師處,以便讓指導老師提前寫好串詞并訓練好節目主持人。
二、獎項設置
由校委會及語文教研組評選出(1-4年級評選班級優秀獎)(5、6年級評選年級優秀獎)
獲獎同學由團委負責頒發獎品及榮譽證書。
三、評分細則:
詩歌朗誦比賽的評分標準由朗誦內容與技巧、精神儀態、藝術效果、團體配合四部分組成,滿分為10分。具體評分標準如下:
Ⅰ、朗誦內容與技巧:共計5分
1、符合本次比賽要求,主題鮮明突出,內容積極向上,思想性強(1分);
2、吐字清晰,普通話標準,正確把握詩歌節奏,韻律明顯(1分);
3、節奏準確、協調,聲情并茂,朗誦富有韻味和表現力,能與觀眾產生共鳴(1分);
4、感情飽滿真摯,表達自然,很好地表達詩歌的主題和內涵。(2分)
Ⅱ、精神儀態:共計3分
1、精神飽滿,姿態得體大方(1分);
2、服裝整潔,衣著得體,與詩歌內容相協調(1分);
3、表演能和朗誦融為一體,能通過表情的變化反映詩歌的內涵(1分);
Ⅲ、藝術效果:共計2分
1、形式新穎、靈活多樣,整體效果好,朗誦形式富有創意。(1分);
2、表演者使用的詮釋方式與眾不同配以適當伴舞或配樂、或以其他富有創意形式朗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朗誦形式富有創意。上下場迅速有序、有禮貌(1分);
中秋誦讀比賽活動方案(精選篇3)
一、活動主題
中秋朗誦——詩意月光
二、活動目的
1.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強中秋節的文化內涵;
2. 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藝術修養;
3. 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加強班級凝聚力。
三、活動時間和地點
時間:中秋節當天,晚上7點-9點
地點:學校禮堂
四、活動流程
時間段 活動內容 負責人
7:00-7:10 活動開場 主持人
7:10-7:20 開場致辭 學校領導
7:20-7:40 朗誦表演 學生代表
7:40-8:00 詩歌分享 教師代表
8:00-8:20 樂器演奏 學生代表
8:20-8:40 詩詞創作 學生代表
8:40-9:00 詩意交流 全體參與者
五、活動內容詳細介紹
1. 活動開場:由主持人介紹活動主題和目的,向全體參與者致以熱烈的歡迎。
2. 開場致辭:學校領導發表中秋節致辭,強調活動的重要性和意義。
3. 朗誦表演:學生代表進行中秋朗誦表演,包括古詩、現代詩等,展示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藝術才華。
4. 詩歌分享:教師代表分享自己喜歡的中秋詩歌,講述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激發學生對詩歌的興趣。
5. 樂器演奏:學生代表進行樂器演奏,如古箏、二胡等,以音樂的形式表達中秋節的美好。
6. 詩詞創作:學生代表進行現場創作中秋詩詞,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展示自己的文學才華。
7. 詩意交流:全體參與者進行自由交流,分享自己對中秋節的感悟和祝福,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六、活動準備
1. 確定活動的參與人員,包括學生代表、教師代表和學校領導。
2. 確定活動的演講、表演和演奏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排練。
3. 準備活動所需的道具和音響設備,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4. 在活動現場布置中秋節的主題裝飾,如月亮、兔子等,營造濃厚的中秋節氛圍。
七、宣傳推廣
1. 制作活動海報,張貼在學校的宣傳欄和班級公告欄上。
2. 利用學校的微信公眾號、班級群等渠道,發布活動信息和邀請函,提醒師生參加。
3. 邀請當地媒體進行活動報道,增加活動的宣傳效果。
八、活動評估
1. 在活動結束后,組織學生和教師進行反饋和評估,了解活動的效果和改進之處。
2. 收集參與者的意見和建議,為下一次類似活動的策劃提供參考。
中秋誦讀比賽活動方案(精選篇4)
一、活動主題:
共慶中秋,誦讀傳承
二、活動目的:
通過朗誦活動,傳承中秋文化,弘揚傳統美德,增進家庭和社區的凝聚力。
三、活動時間:
中秋節前后的一個周末,如9月18日或25日。
四、活動地點:
社區活動中心或戶外廣場。
五、活動流程:
1. 開場致辭:由主持人介紹活動目的和意義,歡迎參與者,并致以中秋節的祝福。
2. 朗誦表演:組織幾個小組進行朗誦表演,內容可包括中秋節的傳統詩詞、故事、歌曲等。可邀請社區居民、學生、老年人等參與。
3. 互動環節:設置互動環節,讓觀眾參與其中,如猜燈謎、唱中秋歌曲、快樂舞蹈等。
4. 中秋文化講座:請專家或文化愛好者講解中秋節的歷史淵源、傳統習俗、節日食品等,增加參與者對中秋文化的了解和認同。
5. 親子活動:組織親子朗誦比賽,鼓勵家庭一起參與,增進親子關系。
6. 傳統手工制作:設置手工制作區域,提供材料和指導,讓參與者制作中秋節的傳統手工藝品,如剪紙、燈籠等。
7. 月餅品嘗:準備各種口味的月餅,供參與者品嘗,增加節日氛圍。
8. 結束致辭:主持人總結活動內容,感謝參與者的支持和參與,并祝愿大家度過一個美好的中秋節。
六、宣傳推廣:
1. 制作宣傳海報,張貼在社區公告欄、學校、商店等顯眼位置。
2. 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發布活動信息,邀請朋友轉發。
3. 發放宣傳單頁,派發給社區居民、學校、單位等。
4. 邀請媒體進行報道,增加活動的曝光度。
七、活動準備:
1. 確定活動場地,并進行布置。
2. 準備朗誦表演的詩詞、故事、歌曲等素材。
3. 聯系專家或文化愛好者,邀請他們進行講座。
4. 準備互動環節的道具和獎品。
5. 準備月餅和飲料,保證參與者的品嘗需求。
6. 準備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7. 安排活動的主持人和工作人員。
八、活動評估:
1. 通過問卷調查、觀眾反饋等方式,了解參與者對活動的滿意度和建議。
2. 總結活動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之處,為下一次活動做出改進。
3. 對活動的.成功之處進行總結,為今后的活動提供經驗。
中秋誦讀比賽活動方案(精選篇5)
一、活動指導思想:
1.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2.培養學生的傳統觀念,通過誦讀古詩,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對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養學生的傳統觀念和意識,重視友情、親情,理解“團聚團圓”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義,從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幸福生活。
2.通過誦讀古詩,讓學生從中深刻體會中秋節的意蘊,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培養學生的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
三、活動過程:
1.升國旗儀式。
隆豐小學20__年中秋經典誦讀會現在開始,請全體起立,奏唱國歌!
2.王校長致辭。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這個普天同慶,中華民族共慶團圓的日子里,讓我們深情地向在做的沒疑問老師同學道一聲,“中秋節快樂!”有請王校長致辭!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它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這特殊的節日里,隆豐小學全體師生,匯聚在美麗的校園操場,沉浸在濃濃情意中,誦讀中華經典,祈禱家國平安。
中秋節是歡慶豐收的節日,也是合家團聚、把酒邀月的喜慶之時,更有“嫦娥奔月”的美麗傳說,將中秋月夜點綴得浪漫迷人。值此中秋佳節,我祝愿全體師生,合家歡樂,幸福美滿。感謝全體教職員工在自己的崗位上辛勤的工作,使我們學校的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同時感謝家長同志們和社會各界對我校工作的支持,使我們學校有了長足的進步。
再次我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同學們能夠真正認識中秋節這個傳統節日的深刻內涵,能夠在國學經典的浸潤里進一步成為一個真正的少年君子!謝謝!
3.主持人講述中秋的由來、食俗。引入誦讀。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也稱為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其中唐代大詩人張若虛的一首《春江花月夜》,被稱為是“孤篇蓋全唐”的杰作,聞一多稱之為:“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有請為大家朗誦。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裴回(通“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這里的斜讀xiá,這種音押韻)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4.誦讀《十五夜望月》
在唐代詠中秋的詩篇中,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是較為著名的一首。詩人在萬籟俱寂的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詩歌的意境,顯得悠遠而耐人尋思。請欣賞的朗誦。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5.誦讀《月下獨酌》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中秋那一輪高掛天空的皎潔明月,自古就是人們吟詠歌頌的對像,中秋節的月亮,更令人有溫馨的感受。而詩人李白的感受更是瀟灑飄逸!請欣賞朗誦的《月下獨酌》。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6.誦讀月夜憶舍弟
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請欣賞朗誦的《月夜憶舍弟》。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7.誦讀《望月懷遠》
古人對月,有著深厚的感情,聯想非常豐富。望月懷人,常常成為古詩詞中的題材,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更是幽清淡遠,深情綿邈。詩人通過望月時思潮起伏的描寫,表達了對遠方之人殷切懷念的情思的。請欣賞的朗誦。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中秋誦讀比賽活動方案(精選篇6)
為傳承學習中華優秀文化,激發廣大群眾對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熱愛和了解,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根據《中共大方縣委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慶中秋迎國慶系列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迎中秋“中華經典詩詞朗誦”大賽活動。現將有關活動如下:
一、主辦單位:
中共大方縣委、大方縣人民政府
二、承辦單位:
大方縣文聯
三、大賽主題:
我們的節日——中秋
四、朗誦內容:
朗誦內容必須是古今中華經典詩詞。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將進酒》、《月下獨酌》,蘇軾的《水調歌頭》,陸游的《釵頭鳳》,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舒婷的《致橡樹》等。
五、參賽對象:
全縣各鄉鎮、縣直各部門、各園區干部職工,城鄉各中、小學教師。
六、報名須知:
1.報名時間:
2.報名方式:現場報名和網上報名。
3.比賽時間:9月18日(暫定,視報名情況決定是否舉行預賽)。
4.比賽地點:大方縣青少年活動中心多功能廳(暫定)。
七、有關要求:
1.每位參賽者限朗誦詩詞1首,朗誦時間限制在5分鐘以內。
2.需配樂朗誦者,自備光碟。
3.報名參賽者須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以便隨時聯系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