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新一輪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正式落地,這標志著國家對汽車行業的扶持力度再次加大。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緩慢、汽車行業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下,這一政策的出臺無疑為國內汽車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汽車“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汽車“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創新驅動轉型已成為時代的強音。近日,國務院重磅發布《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這一政策無疑將為產業升級注入新活力,同時也為廣大消費者帶來實惠。
行動方案中突出了五個方面的20項重點任務,全面拓展了設備更新與消費品更新的廣度與深度。首當其沖,就是加速推進各個重要行業的設備更新改造工作。從建筑到市政基礎設施,從交通運輸到農業機械再到教育、文化旅游和醫療設備水平提升,這輪行動無疑會對我國產業現代化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在消費領域,汽車、家電產品以舊換新被放在了醒目位置。我們知道汽車產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2019年,中國汽車保有量達2.5億輛,并且以每年2000萬輛以上的速度遞增。但隨著時間流逝和技術發展,大量老舊汽車需要被淘汰和更新換代。
據悉,《行動方案》將開展全國范圍內的汽車以舊換新促銷活動,并鼓勵廠商和銷售企業參與其中。更令人關注的是金融扶持政策——銀行機構將在合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適當降低乘用車貸款首付比例并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及信貸額度。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市場活力,還能有效促進汽車消費市場再次增長。
此外,《行動方案》中特別提及要加強資源循環利用,在廢舊產品設備回收網絡建設上下功夫。完善二手商品流通交易市場體系是此次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有序推進再制造和梯次利用等措施,我們可以期待形成一個更加高效、環保、節約資源的生態循環系統。
至于標準提升方面,則聚焦于能耗、排放、技術等關鍵指標上進行升級。《行動方案》提出要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制修訂相關強制性國家標準,并通過提高節能指標和市場準入門檻來促進整體水平提升。
政策保障則是《行動方案》成功實施的后盾。比如說,在財稅政策上,《行動方案》明確表示將加大支持力度;在金融支持上,則注重運用再貸款等政策工具引導資本向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傾斜;而創新支撐亦不容小覷——這涉及到未來技術革新、人才培養等多個層面。
當然,在落實各項措施時,《行動方案》同樣強調了執行力度問題。例如,在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時要嚴格執行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并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同時因地制宜優化汽車限購措施,并推進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行動方案》并非只是紙上談兵——實際上,在過去兩年中我國已經開始試點開展了部分地區家電、家具以舊換新活動生成良好效果:據統計數據顯示,在2021年第四季度進行試點城市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期間家電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左右。
汽車以舊換新是什么意思?
置換補貼就是我們俗稱的以舊換新。 汽車制造廠商為了提高新車的市場保有量,推出的對換購車主的一項促銷政策,價格從幾百到幾千不等。
汽車換了還能拿國家補貼嗎?
則是不能申請補貼的。法律依據:國家財政部、商務部《汽車以舊換新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汽車以舊換新是指按本辦法要求提前報廢老舊汽車、“黃標車”并換購新車。
由國家財政部、商務部于2009年7月13日正式聯合發布的《汽車以舊換新實施細則》。《細則》規定,四類汽車可享以舊換新補貼,金額從3000元到6000元不等。
老舊汽車、“黃標車”和新車均不包括三輪汽車、低速貨車。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資金(以下簡稱補貼資金)是指中央財政從一般預算安排的,專項用于汽車以舊換新的補貼資金。